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遍布中国大地的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哺育滋养华夏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它的形态绮丽多姿,种类丰盛繁赜,内涵深厚,历史悠久。扎染就是民间美术中一种传统而普遍的传统工艺。扎染历史悠久,花样精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白族的扎染技艺,据史书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染采纹秀”的工艺。
关键词:扎染;现代旅游产品;传承
我国民间扎染艺术丰富多样,扎花精巧细致,色彩朴素淳厚,运用范围广泛,目前市场上的扎染制品不仅包括服装、围腰、头巾、背心、布鞋、挂包等,还包括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台布、床单、门帘、窗帘、布伞等,另外还有运用于大量旅游纪念品。可是现如今市场上的扎染制品,大多纹样传统,款式传统,花色单一,毫无创新,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品牌形象且缺乏包装,并不被大众所欢迎。当下的重点是尽可能的保留扎染传统技艺,同时结合时代的潮流开发出更多独具特色的扎染图案、花样,让扎染保持与时代同步,扎染制作要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设计,结合时尚趋势才能使扎染商品成为大众所喜爱,进而促进其传承发展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大多数人选择从事其他事业,在白族当地只有少数的留守老人还在扎花以贴补家用,以至于这门古老手艺渐渐没落,会扎染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由于这些老人的技艺是深受当地传统技艺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没有过多的创新及与时代结合的想法,盡管扎染在周城甚至整个云南到处可见,但是扎染工艺品都大同小异,纹样和技术没什么实质性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现代审美标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白族扎染文化,传统的扎染文化需要进行创新,需要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来寻求更好的契合点。
白族扎染艺术的蓝白色晕变总是给人静谧质朴的美的感受,无不让人领略到传统扎染的魅力,白族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白族人民将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到扎染艺术中去,将白族的文化用扎染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在扎染中既能看到一个名族的地域文化又能感受到扎染的独具匠心的美。白族扎染采用的是植物染料,做工精美,既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高的实用性,由于技法表现的不同,白族扎染纹样可分为写实风格纹样及写意风格纹样两大类,体现了白族地区地域特征,反映了白族人民多元的审美意向。通过对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手工艺扎染从纹样的设计到扎花然后染色的全部过程的研究,以探讨族扎染纹样的写实与写意风格以及在以传统为型的前提下,以形式美法则和设计的一般规律为依据探寻扎染纹样的合理设计方法,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扎染纹样进行发展和创新,将传统手工艺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
如今,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因地理优势和文化特征也在大力开发地方旅游业,大理作为我国旅游市场中当仁不让的前线城市,在国家的号召下要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扎染工艺品作为白族最具特色的工艺品,得到了大力推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白族扎染没有打破传统的束缚,形式较为单一和传统。白族扎染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同时扎染工艺也是相当具有发展前景的一项工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传统工艺谋求一条更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的道路,将传统的工艺用现代的方式去发展与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发展所形成的,是一个民族最直接的表现,任何一个民族在经过历史大发展中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见证,虽然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根源不变,变的是其表现形式,人类任何艺术创造都是一个寻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的过程,扎染工艺制作恰是如此。旅游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千篇一律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各民族地区怎么做到区别于其他民族地区,形成区域特色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淑生、田自秉编著《中国染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赵翰生编著《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张国勤编著《传承与守望》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
[4]陈劲松、张勇、彭瑶编著《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李昌鄂编著《民间印染纹样集》湖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
[6]金少萍编著《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李昆声编著《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8]张旭编著《大理白族史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9]纳麒《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姜春梅(1993—),女,汉族,四川自贡,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基金项目: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白族扎染纹样在现代旅游产品中的运用研究CX2018SP107)资助 项目编号:CX2018SP107
关键词:扎染;现代旅游产品;传承
我国民间扎染艺术丰富多样,扎花精巧细致,色彩朴素淳厚,运用范围广泛,目前市场上的扎染制品不仅包括服装、围腰、头巾、背心、布鞋、挂包等,还包括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台布、床单、门帘、窗帘、布伞等,另外还有运用于大量旅游纪念品。可是现如今市场上的扎染制品,大多纹样传统,款式传统,花色单一,毫无创新,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品牌形象且缺乏包装,并不被大众所欢迎。当下的重点是尽可能的保留扎染传统技艺,同时结合时代的潮流开发出更多独具特色的扎染图案、花样,让扎染保持与时代同步,扎染制作要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设计,结合时尚趋势才能使扎染商品成为大众所喜爱,进而促进其传承发展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大多数人选择从事其他事业,在白族当地只有少数的留守老人还在扎花以贴补家用,以至于这门古老手艺渐渐没落,会扎染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由于这些老人的技艺是深受当地传统技艺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没有过多的创新及与时代结合的想法,盡管扎染在周城甚至整个云南到处可见,但是扎染工艺品都大同小异,纹样和技术没什么实质性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现代审美标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白族扎染文化,传统的扎染文化需要进行创新,需要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来寻求更好的契合点。
白族扎染艺术的蓝白色晕变总是给人静谧质朴的美的感受,无不让人领略到传统扎染的魅力,白族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白族人民将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到扎染艺术中去,将白族的文化用扎染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在扎染中既能看到一个名族的地域文化又能感受到扎染的独具匠心的美。白族扎染采用的是植物染料,做工精美,既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高的实用性,由于技法表现的不同,白族扎染纹样可分为写实风格纹样及写意风格纹样两大类,体现了白族地区地域特征,反映了白族人民多元的审美意向。通过对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手工艺扎染从纹样的设计到扎花然后染色的全部过程的研究,以探讨族扎染纹样的写实与写意风格以及在以传统为型的前提下,以形式美法则和设计的一般规律为依据探寻扎染纹样的合理设计方法,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扎染纹样进行发展和创新,将传统手工艺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
如今,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因地理优势和文化特征也在大力开发地方旅游业,大理作为我国旅游市场中当仁不让的前线城市,在国家的号召下要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扎染工艺品作为白族最具特色的工艺品,得到了大力推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白族扎染没有打破传统的束缚,形式较为单一和传统。白族扎染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同时扎染工艺也是相当具有发展前景的一项工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传统工艺谋求一条更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的道路,将传统的工艺用现代的方式去发展与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发展所形成的,是一个民族最直接的表现,任何一个民族在经过历史大发展中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见证,虽然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根源不变,变的是其表现形式,人类任何艺术创造都是一个寻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的过程,扎染工艺制作恰是如此。旅游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千篇一律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各民族地区怎么做到区别于其他民族地区,形成区域特色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淑生、田自秉编著《中国染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赵翰生编著《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张国勤编著《传承与守望》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
[4]陈劲松、张勇、彭瑶编著《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李昌鄂编著《民间印染纹样集》湖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
[6]金少萍编著《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李昆声编著《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8]张旭编著《大理白族史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9]纳麒《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姜春梅(1993—),女,汉族,四川自贡,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基金项目: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白族扎染纹样在现代旅游产品中的运用研究CX2018SP107)资助 项目编号:CX2018SP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