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hbky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新课本为主导,适当加入旧课本内容,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新课程是以模块化的知识结构为统领,力求将学生的知识体系合理化、丰富化。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处于两难境地:如按照课本内容教学,难免使所教内容支离破碎、连贯性差、跳跃性大;如大量拓展教学内容,其难易深浅不易把握,又受到课时限制。教师莫衷一是,只能不断摸索,尝试改进。
  我觉得新课程的知识是“主干”,围绕“主干”教师应适时添加教学内容:一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二弥补主干知识的“乏味”;三也可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如何适度和适时地添加教学内容呢?我认为在新课本基础上,将旧人教版课本中的内容适度融合进课堂教学的办法比较好。首先,讲授内容,难易适中;其次,取舍拿捏,易于掌握;最后,高考的知识“盲点”在旧课本中也有所涉及。如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内容讲解时在将此前讲过的“九一八事变”回顾基础上,加入课本没有的“一二·九运动”“八·一三淞沪抗战”、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等内容,这样会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中国抗战历史,并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史料丰富多彩,讲解深入浅出,无论是课堂气氛、师生参与还是教学效果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高中历史教学还应具备传承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作用,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适当加入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既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又加强了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从而达到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弘扬中华文明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中有意识地“前拉后扯”“左顾右盼”,使学生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架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总是忘记了那些需要记住的史实。其实,这不能完全都怪他们。学生固然有不用心、敷衍之嫌,而教师也应反省自身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尝试“前拉后扯”“左顾右盼”式的教学方法。如讲到近代英美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时,可以提问学生中国古代有类似的制度吗?学生中必然会有人说出三省六部制。此时,老师引导大家进行对比,在争辩中让学生自己细细体会二者的区别,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这样,看似不相关的两个史实,在相互诘难中使学生明白一个是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一个是中国古代为了加强皇权所采取的封建专制制度。寥寥几句,泾渭分明;提纲挈领,效果斐然。
  再如,讲到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教师提出新疆自治区是在1955年成立,那么新疆此前被称为什么?为何称新疆?何时新疆才与中原地区有正式往来呢?学生必然开始貌似无序的讨论,众说纷纭。此时,教师可适时地做“前拉后扯”式的引导与启发:新疆古称西域,回疆等;乾隆平叛后被作为“新辟之疆”故称“新疆”;与中原正式往来可追溯到中国西汉时著名的“张骞通西域”;而BC 60年,在新疆轮台建立西域都护府后新疆始终隶属中央政权管辖。这样,既能使本课内容显得别开生面,又非照本宣科式、令人厌恶。更重要的是在回顾历史之时,潜移默化又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我中华,反对分裂的價值观。在教育点滴中体现出正能量的传播,形成热爱和平、维护稳定的正确舆论导向。此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谋而合、一脉相承。
  教学中这样的“左顾右盼”“前拉后扯”使课堂教学立足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引导启发、生动活泼;授课过程也能体现出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讲解亦能收发自如。既学习新内容,又回顾旧知识。师生互动,畅谈于课堂,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三、适度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课改后抗战历史中首次加入了中国远征军的内容。应该说是相当适时和有必要的。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毋庸辩驳,也不容置疑。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一味地进行教师说教,难免出现“一言堂”“填压式”的弊端。为了能让学生真实和感性地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课堂中学生集体观看纪录片《中国远征军》。通过实践,我认为效果非常好。学生被中国远征军纪律之严明,作战之英勇,牺牲之惨重,战争之惨烈所震撼和感动,义愤填膺、潸然泪下者比比皆是;对抗战英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而对侵华日寇的愤慨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作为史料的纪录片也弥补了课本内容的不足,可谓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新课程的历史课本已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极好的。在讲解书画、戏曲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度延展内容,或亲自示范、或展示图片、或讲述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都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起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讲到书法艺术时,教师可在黑板上亲自示范: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在鉴赏名画《萧翼赚兰亭图》时,讲述作为当时御史的萧翼通过假意请和尚喝酒,在其醉酒后骗取王羲之真迹《兰亭序》的背景故事……这些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在弥补课本内容空洞乏味,讲解缺乏直观的同时,又展示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对课堂秩序良好的掌控能力。
  以上所说的几种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起到了单靠教师讲解所起不到的作用,效果良好;而历史课堂也摆脱了枯燥陈旧的“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模式。如此课堂,学生乐之,教师喜之;形神俱佳,众人赞之,岂不美哉?
  “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晚清名臣张之洞一语道破教育的重要性。“国之兴衰在人才,才之多寡源教育。”高中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更高的要求,围绕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出“道德优良、素质过硬、知识完善、能力出众、理想高远”的合格高中生来展开教育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今日“桃李芬芳”立志成为明日“国家栋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炎黄子孙扬眉的“中国梦”必将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我们一直用蜡烛、春蚕来比喻老师,的确,几千年来老师所承担的角色,就是一年四季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用一只小小的粉笔,在一方黑色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撒播下知识的种子。夜色深沉,老师的窗前常常灯光依然闪烁——  老师真的很辛苦,很令人敬佩。可是——  时代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各行各业,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沐浴着这种多彩、新奇、快捷、便利、兴奋、愉悦
期刊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心理学认为,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练习课在几种课型中占有重要比重。因此,如何设计练习、设计什么样的练习课已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而计算则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计算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  一、培養学
期刊
新课程要求教师明确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且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其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交际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笔者觉得在教学方式上除了沿用传统语法教学中合理、有效的部分外,必须作出调整、改进和创新,抛弃过去那种以讲解与传授为主,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的教学模式,应采用一种全新语法教学法,即将语法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与语篇理解和语言
期刊
一、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教学媒体可实现立体模拟、平面模拟、语言声音重现、静态实景重现、呈现动态过程以及促进教学双方进行交互作用,克服了过去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2.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统一规范技术动作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期刊
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接触和掌握多媒体,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势也就日益凸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
期刊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数学教育的根本仼务,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教育自己的学生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即建立数学模型。也许很多教师都会问:“为什么自己的学生这么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么差”,其实这些问题跟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我们没有对学生进行建立数学模型的系统训练,没有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
期刊
一、明确“高效课堂”的含义  “高效课堂本质应该是立足于优化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协调、高效的课堂生态系统,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所以高效课堂就能成为实现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能从思想、观念、行动上架构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生转变为课
期刊
目前,有些教师仍存在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教师讲,学生听,口耳相传。这既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当前弊端,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巧设新知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
期刊
一、缘起  在一次校级教研活动中上,我校的一位教师执教的是“乘法分配律”这一课时。听课教师感觉不错,在学生练习时(北师大版第49页第二题)其中有部分平时教师认为不错的学生,在解答中有三题出现了以下情况:  38×29+38 25×41 39×101  =1102+38 2 5 3 9  =1140 × 4 1 ×10 1  看到这里,笔者很困惑,学生的确是做对的,但我们教学运算定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