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新课本为主导,适当加入旧课本内容,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新课程是以模块化的知识结构为统领,力求将学生的知识体系合理化、丰富化。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处于两难境地:如按照课本内容教学,难免使所教内容支离破碎、连贯性差、跳跃性大;如大量拓展教学内容,其难易深浅不易把握,又受到课时限制。教师莫衷一是,只能不断摸索,尝试改进。
我觉得新课程的知识是“主干”,围绕“主干”教师应适时添加教学内容:一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二弥补主干知识的“乏味”;三也可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如何适度和适时地添加教学内容呢?我认为在新课本基础上,将旧人教版课本中的内容适度融合进课堂教学的办法比较好。首先,讲授内容,难易适中;其次,取舍拿捏,易于掌握;最后,高考的知识“盲点”在旧课本中也有所涉及。如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内容讲解时在将此前讲过的“九一八事变”回顾基础上,加入课本没有的“一二·九运动”“八·一三淞沪抗战”、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等内容,这样会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中国抗战历史,并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史料丰富多彩,讲解深入浅出,无论是课堂气氛、师生参与还是教学效果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高中历史教学还应具备传承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作用,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适当加入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既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又加强了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从而达到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弘扬中华文明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中有意识地“前拉后扯”“左顾右盼”,使学生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架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总是忘记了那些需要记住的史实。其实,这不能完全都怪他们。学生固然有不用心、敷衍之嫌,而教师也应反省自身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尝试“前拉后扯”“左顾右盼”式的教学方法。如讲到近代英美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时,可以提问学生中国古代有类似的制度吗?学生中必然会有人说出三省六部制。此时,老师引导大家进行对比,在争辩中让学生自己细细体会二者的区别,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这样,看似不相关的两个史实,在相互诘难中使学生明白一个是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一个是中国古代为了加强皇权所采取的封建专制制度。寥寥几句,泾渭分明;提纲挈领,效果斐然。
再如,讲到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教师提出新疆自治区是在1955年成立,那么新疆此前被称为什么?为何称新疆?何时新疆才与中原地区有正式往来呢?学生必然开始貌似无序的讨论,众说纷纭。此时,教师可适时地做“前拉后扯”式的引导与启发:新疆古称西域,回疆等;乾隆平叛后被作为“新辟之疆”故称“新疆”;与中原正式往来可追溯到中国西汉时著名的“张骞通西域”;而BC 60年,在新疆轮台建立西域都护府后新疆始终隶属中央政权管辖。这样,既能使本课内容显得别开生面,又非照本宣科式、令人厌恶。更重要的是在回顾历史之时,潜移默化又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我中华,反对分裂的價值观。在教育点滴中体现出正能量的传播,形成热爱和平、维护稳定的正确舆论导向。此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谋而合、一脉相承。
教学中这样的“左顾右盼”“前拉后扯”使课堂教学立足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引导启发、生动活泼;授课过程也能体现出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讲解亦能收发自如。既学习新内容,又回顾旧知识。师生互动,畅谈于课堂,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三、适度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课改后抗战历史中首次加入了中国远征军的内容。应该说是相当适时和有必要的。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毋庸辩驳,也不容置疑。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一味地进行教师说教,难免出现“一言堂”“填压式”的弊端。为了能让学生真实和感性地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课堂中学生集体观看纪录片《中国远征军》。通过实践,我认为效果非常好。学生被中国远征军纪律之严明,作战之英勇,牺牲之惨重,战争之惨烈所震撼和感动,义愤填膺、潸然泪下者比比皆是;对抗战英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而对侵华日寇的愤慨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作为史料的纪录片也弥补了课本内容的不足,可谓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新课程的历史课本已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极好的。在讲解书画、戏曲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度延展内容,或亲自示范、或展示图片、或讲述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都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起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讲到书法艺术时,教师可在黑板上亲自示范: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在鉴赏名画《萧翼赚兰亭图》时,讲述作为当时御史的萧翼通过假意请和尚喝酒,在其醉酒后骗取王羲之真迹《兰亭序》的背景故事……这些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在弥补课本内容空洞乏味,讲解缺乏直观的同时,又展示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对课堂秩序良好的掌控能力。
以上所说的几种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起到了单靠教师讲解所起不到的作用,效果良好;而历史课堂也摆脱了枯燥陈旧的“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模式。如此课堂,学生乐之,教师喜之;形神俱佳,众人赞之,岂不美哉?
“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晚清名臣张之洞一语道破教育的重要性。“国之兴衰在人才,才之多寡源教育。”高中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更高的要求,围绕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出“道德优良、素质过硬、知识完善、能力出众、理想高远”的合格高中生来展开教育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今日“桃李芬芳”立志成为明日“国家栋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炎黄子孙扬眉的“中国梦”必将指日可待。
新课程是以模块化的知识结构为统领,力求将学生的知识体系合理化、丰富化。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处于两难境地:如按照课本内容教学,难免使所教内容支离破碎、连贯性差、跳跃性大;如大量拓展教学内容,其难易深浅不易把握,又受到课时限制。教师莫衷一是,只能不断摸索,尝试改进。
我觉得新课程的知识是“主干”,围绕“主干”教师应适时添加教学内容:一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二弥补主干知识的“乏味”;三也可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如何适度和适时地添加教学内容呢?我认为在新课本基础上,将旧人教版课本中的内容适度融合进课堂教学的办法比较好。首先,讲授内容,难易适中;其次,取舍拿捏,易于掌握;最后,高考的知识“盲点”在旧课本中也有所涉及。如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内容讲解时在将此前讲过的“九一八事变”回顾基础上,加入课本没有的“一二·九运动”“八·一三淞沪抗战”、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等内容,这样会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中国抗战历史,并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史料丰富多彩,讲解深入浅出,无论是课堂气氛、师生参与还是教学效果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高中历史教学还应具备传承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作用,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适当加入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既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又加强了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从而达到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弘扬中华文明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中有意识地“前拉后扯”“左顾右盼”,使学生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架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总是忘记了那些需要记住的史实。其实,这不能完全都怪他们。学生固然有不用心、敷衍之嫌,而教师也应反省自身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尝试“前拉后扯”“左顾右盼”式的教学方法。如讲到近代英美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时,可以提问学生中国古代有类似的制度吗?学生中必然会有人说出三省六部制。此时,老师引导大家进行对比,在争辩中让学生自己细细体会二者的区别,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这样,看似不相关的两个史实,在相互诘难中使学生明白一个是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一个是中国古代为了加强皇权所采取的封建专制制度。寥寥几句,泾渭分明;提纲挈领,效果斐然。
再如,讲到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教师提出新疆自治区是在1955年成立,那么新疆此前被称为什么?为何称新疆?何时新疆才与中原地区有正式往来呢?学生必然开始貌似无序的讨论,众说纷纭。此时,教师可适时地做“前拉后扯”式的引导与启发:新疆古称西域,回疆等;乾隆平叛后被作为“新辟之疆”故称“新疆”;与中原正式往来可追溯到中国西汉时著名的“张骞通西域”;而BC 60年,在新疆轮台建立西域都护府后新疆始终隶属中央政权管辖。这样,既能使本课内容显得别开生面,又非照本宣科式、令人厌恶。更重要的是在回顾历史之时,潜移默化又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我中华,反对分裂的價值观。在教育点滴中体现出正能量的传播,形成热爱和平、维护稳定的正确舆论导向。此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谋而合、一脉相承。
教学中这样的“左顾右盼”“前拉后扯”使课堂教学立足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引导启发、生动活泼;授课过程也能体现出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讲解亦能收发自如。既学习新内容,又回顾旧知识。师生互动,畅谈于课堂,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三、适度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课改后抗战历史中首次加入了中国远征军的内容。应该说是相当适时和有必要的。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毋庸辩驳,也不容置疑。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一味地进行教师说教,难免出现“一言堂”“填压式”的弊端。为了能让学生真实和感性地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课堂中学生集体观看纪录片《中国远征军》。通过实践,我认为效果非常好。学生被中国远征军纪律之严明,作战之英勇,牺牲之惨重,战争之惨烈所震撼和感动,义愤填膺、潸然泪下者比比皆是;对抗战英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而对侵华日寇的愤慨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作为史料的纪录片也弥补了课本内容的不足,可谓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新课程的历史课本已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极好的。在讲解书画、戏曲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度延展内容,或亲自示范、或展示图片、或讲述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都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起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讲到书法艺术时,教师可在黑板上亲自示范: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在鉴赏名画《萧翼赚兰亭图》时,讲述作为当时御史的萧翼通过假意请和尚喝酒,在其醉酒后骗取王羲之真迹《兰亭序》的背景故事……这些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在弥补课本内容空洞乏味,讲解缺乏直观的同时,又展示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对课堂秩序良好的掌控能力。
以上所说的几种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起到了单靠教师讲解所起不到的作用,效果良好;而历史课堂也摆脱了枯燥陈旧的“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模式。如此课堂,学生乐之,教师喜之;形神俱佳,众人赞之,岂不美哉?
“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晚清名臣张之洞一语道破教育的重要性。“国之兴衰在人才,才之多寡源教育。”高中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更高的要求,围绕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出“道德优良、素质过硬、知识完善、能力出众、理想高远”的合格高中生来展开教育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今日“桃李芬芳”立志成为明日“国家栋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炎黄子孙扬眉的“中国梦”必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