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科学活动对幼儿的探索能力、想象能力及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科学区角内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满足幼儿个性化,并让幼儿与周围事物相结合进行自主观察、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过程。本文以中班幼儿为例,对幼儿科学活中出现的问题与具体有效策略做出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中班幼儿;科学区游戏;有效策略
一、幼儿园中班科学区内游戏活动现状
(一)教师错误的引导方法,使幼儿失去主动性
大部分教师对科学游戏认知存在误解与偏差,认为幼儿只要能够动手就是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了。由于科学活动对中班幼儿来说稍微有些难度,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些缓慢,教师便直接告诉幼儿最快进行操作的方法,这种过于注重操作速度的引导方法,使幼儿失去了主动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也导致了幼儿失去了科学活动中的主动权,降低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环境创设干预过多,使幼儿失去探索学习的机会
在科学区角环境的创设中,有的教师会在墙上粘贴大量的从始至终的操作过程图片,这样使幼儿被动的接受科学内容的过程,失去了主动探索获取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也失去了自己探索与发现学习的机会与过程。
(三)材料过于乏味,使科学探索活动失去挑战性
幼儿园科学区的游戏之所以受幼儿欢迎,是因为幼儿觉得“新奇好玩”。但有些教师在创设科学区的过程中,只是开学初投放过材料,后期不再进行填充,也不更换,导致幼儿在反复玩一种材料中失去了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无形中降低了幼儿的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二、幼儿园中班科学区内游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多种方法帮助幼儿游戏,教师建立正确的引导价值观
第一,觀察法,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幼儿对活动是不是感兴趣”,“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与能否解决问题”,“幼儿能否与同伴进行合作”等,教师可以用表格或案例的方式随时随地地进行记录,并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判断与适当引导。
第二,提问引导法,这是一种以启发为主的方法,是幼儿园科学区域游戏中一种隐性的指导方法。它主要是以:“教师设置问题-幼儿探索发现得出初期结论-师幼共同探索-再得出最终结论”几个环节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探究欲望,也让幼儿的科学活动更加有目的。
(二)有效的环境创设原则,增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1.探究性创设环境原则
幼儿天生就有一种探索的本能,特别是中班阶段的幼儿,好奇心、求知欲与动手操作欲望格外强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将充满探究性的环境与幼儿科学区域的活动相结合,在创设的过程中,注意适当“留白”并以幼儿的兴趣为主,给幼儿留下可以充分想象与发挥的空间。
2.空间划分环境创设原则
教师要创设有利于自由探索、操作并感受轻松的多元化环境,在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智力、能力与个性。中班可以结合墙面、室内科学区与户外科学区。墙面可以用来展示可供操作的科学材料,如:幼儿自己种植的可以吊起来的小蒜苗、幼儿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等。科学区域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材料,例如:放大镜、磁铁、量杯等。户外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有阳光、空气、雨水等一切拥有自然资源的地方。
3.幼儿的心理环境创设原则
环境创设不仅仅指生活环境,还要考虑幼儿的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让幼儿感受到自由、民主、平等以及尊重,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独立的思想,尊重个体差异,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能够主动发现、提出质疑然后在反复试验中一步步掌握科学知识。
(三)投放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对科学游戏的操作欲望
1.以幼儿兴趣为主的材料投放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幼儿服务的,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班级内不同幼儿的不同兴趣点,在区角内投放幼儿所喜欢的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导者”的作用,科学区游戏活动才能达成满意的效果。
2.与课程相结合的材料投放
科学区是科学活动一个完整的部分,教师要重视材料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为幼儿投放科学区域材料,这样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具体科学内容学习的印象,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探索能力与操作能力。
3.与幼儿经验水平相结合的材料投放
在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中,要注意与幼儿的年龄阶段与经验水平相结合。例如在中班阶段为幼儿投放望远镜,孩子会因为认知能力较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投放圆形、正方形这些常见的材料,孩子又因为早就达到了认知水平而失去兴趣。
探索了科学活动实施的具体策略,按照策略具体实施之后,还需要不断总结改进,让幼儿的科学活动更加有趣高效。
参考文献:
[1]王鑫.探讨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9(5).
[2]陈利妹.分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9(2):14.
[3]李水晶.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实施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13):6.
关键词:中班幼儿;科学区游戏;有效策略
一、幼儿园中班科学区内游戏活动现状
(一)教师错误的引导方法,使幼儿失去主动性
大部分教师对科学游戏认知存在误解与偏差,认为幼儿只要能够动手就是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了。由于科学活动对中班幼儿来说稍微有些难度,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些缓慢,教师便直接告诉幼儿最快进行操作的方法,这种过于注重操作速度的引导方法,使幼儿失去了主动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也导致了幼儿失去了科学活动中的主动权,降低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环境创设干预过多,使幼儿失去探索学习的机会
在科学区角环境的创设中,有的教师会在墙上粘贴大量的从始至终的操作过程图片,这样使幼儿被动的接受科学内容的过程,失去了主动探索获取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也失去了自己探索与发现学习的机会与过程。
(三)材料过于乏味,使科学探索活动失去挑战性
幼儿园科学区的游戏之所以受幼儿欢迎,是因为幼儿觉得“新奇好玩”。但有些教师在创设科学区的过程中,只是开学初投放过材料,后期不再进行填充,也不更换,导致幼儿在反复玩一种材料中失去了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无形中降低了幼儿的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二、幼儿园中班科学区内游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多种方法帮助幼儿游戏,教师建立正确的引导价值观
第一,觀察法,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幼儿对活动是不是感兴趣”,“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与能否解决问题”,“幼儿能否与同伴进行合作”等,教师可以用表格或案例的方式随时随地地进行记录,并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判断与适当引导。
第二,提问引导法,这是一种以启发为主的方法,是幼儿园科学区域游戏中一种隐性的指导方法。它主要是以:“教师设置问题-幼儿探索发现得出初期结论-师幼共同探索-再得出最终结论”几个环节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探究欲望,也让幼儿的科学活动更加有目的。
(二)有效的环境创设原则,增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1.探究性创设环境原则
幼儿天生就有一种探索的本能,特别是中班阶段的幼儿,好奇心、求知欲与动手操作欲望格外强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将充满探究性的环境与幼儿科学区域的活动相结合,在创设的过程中,注意适当“留白”并以幼儿的兴趣为主,给幼儿留下可以充分想象与发挥的空间。
2.空间划分环境创设原则
教师要创设有利于自由探索、操作并感受轻松的多元化环境,在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智力、能力与个性。中班可以结合墙面、室内科学区与户外科学区。墙面可以用来展示可供操作的科学材料,如:幼儿自己种植的可以吊起来的小蒜苗、幼儿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等。科学区域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材料,例如:放大镜、磁铁、量杯等。户外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有阳光、空气、雨水等一切拥有自然资源的地方。
3.幼儿的心理环境创设原则
环境创设不仅仅指生活环境,还要考虑幼儿的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让幼儿感受到自由、民主、平等以及尊重,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独立的思想,尊重个体差异,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能够主动发现、提出质疑然后在反复试验中一步步掌握科学知识。
(三)投放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对科学游戏的操作欲望
1.以幼儿兴趣为主的材料投放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幼儿服务的,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班级内不同幼儿的不同兴趣点,在区角内投放幼儿所喜欢的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导者”的作用,科学区游戏活动才能达成满意的效果。
2.与课程相结合的材料投放
科学区是科学活动一个完整的部分,教师要重视材料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为幼儿投放科学区域材料,这样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具体科学内容学习的印象,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探索能力与操作能力。
3.与幼儿经验水平相结合的材料投放
在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中,要注意与幼儿的年龄阶段与经验水平相结合。例如在中班阶段为幼儿投放望远镜,孩子会因为认知能力较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投放圆形、正方形这些常见的材料,孩子又因为早就达到了认知水平而失去兴趣。
探索了科学活动实施的具体策略,按照策略具体实施之后,还需要不断总结改进,让幼儿的科学活动更加有趣高效。
参考文献:
[1]王鑫.探讨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9(5).
[2]陈利妹.分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9(2):14.
[3]李水晶.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实施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