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大大,我称他为“七侠”。
原来,他还在当“娃娃老师”的时候,这个窑洞是被生产队征用养牛的地方,具体养几头牛,我不记得了,后来“七侠”和七娘要结婚,奶奶就找队长要回了这个窑洞,收拾干净后作了他俩的新房。
至于说到“侠”,单从外表上看,他算不上侠,单薄的身体,瘦削的面庞,但他非常的英俊,修长的个头,四方脸,好看的眼睛和浓黑的眉毛,和他的哥哥(我的父亲)不同的是,他的脸盘稍长一些,显得更斯文。现在回想,他一定不缺少侠的情谊和侠的肝胆。“七侠”是我父亲的亲弟弟,父亲排行第六,他自然顺排第七。
我不记得他们哥俩谁先从教师岗位回到生产队劳动的,我懂事的时候反正他们都成了农民,只是他们的农民身份有些差别。“七侠”应该是有大智慧的人,据说他学习好,品质优秀,毕业后就被选到别的地方做教师了,因为年龄不到18岁,所以称为当地有名的“娃娃老师”。“四清”运动开始后,他知道自己家庭成分不好,迟早是要被清退的,所以,他主动申请回乡务农。他了解状况,明白时势,懂得适应和调整自己。尽管他刚从讲台上下来,基本没干过地里的活儿,又那么单薄,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下功夫、吃苦头,他坚持学会各种庄稼活儿,乐呵呵地挑起担子,扛起犁铧,适时地融人人民群众的圈子了。
而我的父亲则不然,他因为当时的大气候被动放弃心爱的事业和理想,无论如何也舍不得音乐教室里的手风琴,舍不得讲台上的诗词朗诵,等等。回到生产队是最后的选择,只剩下简单地“活着”这样一种念头了,所以,他于心不甘啊!队长每天派活儿拿他也没啥办法,他因为几次肺出血住院治疗,体质越来越差,既不会做那些技术活儿,也干不动重活儿累活儿,只好混编到老弱病残的序列,拿到的是最低工分,偶尔被驻队干部发现,调他去做些有品位的事情,他也不是很配合,消极得很。这时候,只有“七侠”和他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说说话,他才撂下一句不轻不重的话:“看来我还是去吧。”写写稿子,在房前屋后涂抹标语啥的,后来又当了几年的社请教师,直到平反以后回到学校。而“七侠”就不能像他兄长那样,毕竟家里要依赖能挣工分的人来养活一大家子呢。再说“七侠”他回到农村,就没打算再出去谋生了。他给人的感觉似乎已经安于现状了,但是,他仍有理想的世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每个瞬间。他的世界至少和那一碗水是有关联的,如果有一艘船给他,他将是一位好舵手,因为他做什么都是有板有眼的,况且他喜欢的事情,一定是美好的结局。然而,谁会想到他最后的结局竟是如此的凄惨,让我至今为之顿足扼腕。
“七侠”确实是个能工巧匠,家里许多坏了的东西在他手里总能得到复原。他编筐织席、做马扎子、种菜栽苗、养鸡喂猪等,样样不差,即使带我们玩耍,也是能玩得出好多花样来,他用芦苇叶子或麦秆几下就能编制出来小鱼或蚂蚱什么的,简直太神奇了。他还拉得一手好听的二胡,每当此时,我的父亲也坐在一旁,虽然默不作声,却也能发现他的手在膝盖上打着拍子,能感受到兄弟彼此心灵的默契,这也许是那段时日里看得见的最美的风景了。当父亲有节奏感地敲起玻璃瓶时,“七侠”不知啥时候站在他身后,哼起调子来了。
“七侠”一定是最疼爱我们兄弟几个的人了。我们经常不自觉地盼望下雨天,那样,我们几个就钻进“牛窝”里,可以一整天听他讲故事了。那些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的繁星明月,给了我童年太多美好的想象,我们一起靠在麦秸秆垛子下,在夜幕下听“七侠”讲述牛郎织女的一幕幕情景剧。一次,一场大雨里我从坡上滚下来,头上起了大包,听见哭声,“七侠”跑过来抱起我检查了一遍,安慰我說不打紧,然后从墙头上揭下一片瓦片,轻轻地敷在受伤处,在他宽厚的臂弯里,我那时候就觉得最安全了。
那年过完春节,农闲,队上号召青壮年组成“割条子”小队,要去山里(应该是子午岭林区)采割树梢,用来编制存放粮食的大条囤,还有供应做簸箕的枝条。“七侠”没有任何犹豫就报名了。奶奶烙了干粮,做好炒面,七娘准备了被褥和衣服,一队人马就出发了。然而一直杳无音信,突然有一天父亲被告知“七侠”出事了,说是进山后一直下雨,天气阴冷,“七侠”的胃病复发,住在窝棚里,加上吃不到新鲜热乎的食物,患上痢疾一直不好。一天遇上天气放晴,他坚持要出工干活儿,爬到树梢,因四肢无力摔了下来。
队上派了马车将“七侠”的遗体运了回来,在崖畔停下。从此,那个初夏好像再没见过有阴雨天了,太阳昏沉沉地照着,全家人脸呈铁灰色,父亲蹲在场院边上不停地抽着并不习惯的老旱烟,七娘领着尚不懂事的儿子和嗷嗷待哺的小女儿泣不成声。那个夏天让我幼小的心冷到极限。我一遍遍念叨:“七大大,醒来吧!醒来吧!”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铅铸铁锈一样,走得缓慢,过得艰辛。走出峁塬的我,试图复制“七侠”身上那些珍贵如金子的达观幽默和从容不迫,却总是不得要领,但他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无论如何也忘不掉的,我想,我的性格中至少烙上了“七侠”的某些东西,希望我见到的山峦大海和湖泊,他也能感受到。而那时奶奶的羽翼下是两个小小的生命——“七侠”留在这个世界的一双儿女,血液的传递有了新的枝蔓。我一直都没有看到奶奶懦弱过,她如此的坚强,从未向困境低头。但在一次大雨滂沱的午后,我听到奶奶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一声又一声呼喊“七侠”的乳名,那叫声盖住了雨声,回音击打在院落内所有人的心上,每个人的脸颊上都是滚动的泪滴,后来那些哭声渐渐被大雨带走,雨停了,奶奶仍然需要给两个孩子做饭吃,哄他们睡觉,给他们温暖,这就是使命。
这一生,我见过的那一碗水和它所呈现的意象已经变成了浩瀚的海洋!
原来,他还在当“娃娃老师”的时候,这个窑洞是被生产队征用养牛的地方,具体养几头牛,我不记得了,后来“七侠”和七娘要结婚,奶奶就找队长要回了这个窑洞,收拾干净后作了他俩的新房。
至于说到“侠”,单从外表上看,他算不上侠,单薄的身体,瘦削的面庞,但他非常的英俊,修长的个头,四方脸,好看的眼睛和浓黑的眉毛,和他的哥哥(我的父亲)不同的是,他的脸盘稍长一些,显得更斯文。现在回想,他一定不缺少侠的情谊和侠的肝胆。“七侠”是我父亲的亲弟弟,父亲排行第六,他自然顺排第七。
我不记得他们哥俩谁先从教师岗位回到生产队劳动的,我懂事的时候反正他们都成了农民,只是他们的农民身份有些差别。“七侠”应该是有大智慧的人,据说他学习好,品质优秀,毕业后就被选到别的地方做教师了,因为年龄不到18岁,所以称为当地有名的“娃娃老师”。“四清”运动开始后,他知道自己家庭成分不好,迟早是要被清退的,所以,他主动申请回乡务农。他了解状况,明白时势,懂得适应和调整自己。尽管他刚从讲台上下来,基本没干过地里的活儿,又那么单薄,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下功夫、吃苦头,他坚持学会各种庄稼活儿,乐呵呵地挑起担子,扛起犁铧,适时地融人人民群众的圈子了。
而我的父亲则不然,他因为当时的大气候被动放弃心爱的事业和理想,无论如何也舍不得音乐教室里的手风琴,舍不得讲台上的诗词朗诵,等等。回到生产队是最后的选择,只剩下简单地“活着”这样一种念头了,所以,他于心不甘啊!队长每天派活儿拿他也没啥办法,他因为几次肺出血住院治疗,体质越来越差,既不会做那些技术活儿,也干不动重活儿累活儿,只好混编到老弱病残的序列,拿到的是最低工分,偶尔被驻队干部发现,调他去做些有品位的事情,他也不是很配合,消极得很。这时候,只有“七侠”和他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说说话,他才撂下一句不轻不重的话:“看来我还是去吧。”写写稿子,在房前屋后涂抹标语啥的,后来又当了几年的社请教师,直到平反以后回到学校。而“七侠”就不能像他兄长那样,毕竟家里要依赖能挣工分的人来养活一大家子呢。再说“七侠”他回到农村,就没打算再出去谋生了。他给人的感觉似乎已经安于现状了,但是,他仍有理想的世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每个瞬间。他的世界至少和那一碗水是有关联的,如果有一艘船给他,他将是一位好舵手,因为他做什么都是有板有眼的,况且他喜欢的事情,一定是美好的结局。然而,谁会想到他最后的结局竟是如此的凄惨,让我至今为之顿足扼腕。
“七侠”确实是个能工巧匠,家里许多坏了的东西在他手里总能得到复原。他编筐织席、做马扎子、种菜栽苗、养鸡喂猪等,样样不差,即使带我们玩耍,也是能玩得出好多花样来,他用芦苇叶子或麦秆几下就能编制出来小鱼或蚂蚱什么的,简直太神奇了。他还拉得一手好听的二胡,每当此时,我的父亲也坐在一旁,虽然默不作声,却也能发现他的手在膝盖上打着拍子,能感受到兄弟彼此心灵的默契,这也许是那段时日里看得见的最美的风景了。当父亲有节奏感地敲起玻璃瓶时,“七侠”不知啥时候站在他身后,哼起调子来了。
“七侠”一定是最疼爱我们兄弟几个的人了。我们经常不自觉地盼望下雨天,那样,我们几个就钻进“牛窝”里,可以一整天听他讲故事了。那些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的繁星明月,给了我童年太多美好的想象,我们一起靠在麦秸秆垛子下,在夜幕下听“七侠”讲述牛郎织女的一幕幕情景剧。一次,一场大雨里我从坡上滚下来,头上起了大包,听见哭声,“七侠”跑过来抱起我检查了一遍,安慰我說不打紧,然后从墙头上揭下一片瓦片,轻轻地敷在受伤处,在他宽厚的臂弯里,我那时候就觉得最安全了。
那年过完春节,农闲,队上号召青壮年组成“割条子”小队,要去山里(应该是子午岭林区)采割树梢,用来编制存放粮食的大条囤,还有供应做簸箕的枝条。“七侠”没有任何犹豫就报名了。奶奶烙了干粮,做好炒面,七娘准备了被褥和衣服,一队人马就出发了。然而一直杳无音信,突然有一天父亲被告知“七侠”出事了,说是进山后一直下雨,天气阴冷,“七侠”的胃病复发,住在窝棚里,加上吃不到新鲜热乎的食物,患上痢疾一直不好。一天遇上天气放晴,他坚持要出工干活儿,爬到树梢,因四肢无力摔了下来。
队上派了马车将“七侠”的遗体运了回来,在崖畔停下。从此,那个初夏好像再没见过有阴雨天了,太阳昏沉沉地照着,全家人脸呈铁灰色,父亲蹲在场院边上不停地抽着并不习惯的老旱烟,七娘领着尚不懂事的儿子和嗷嗷待哺的小女儿泣不成声。那个夏天让我幼小的心冷到极限。我一遍遍念叨:“七大大,醒来吧!醒来吧!”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铅铸铁锈一样,走得缓慢,过得艰辛。走出峁塬的我,试图复制“七侠”身上那些珍贵如金子的达观幽默和从容不迫,却总是不得要领,但他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无论如何也忘不掉的,我想,我的性格中至少烙上了“七侠”的某些东西,希望我见到的山峦大海和湖泊,他也能感受到。而那时奶奶的羽翼下是两个小小的生命——“七侠”留在这个世界的一双儿女,血液的传递有了新的枝蔓。我一直都没有看到奶奶懦弱过,她如此的坚强,从未向困境低头。但在一次大雨滂沱的午后,我听到奶奶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一声又一声呼喊“七侠”的乳名,那叫声盖住了雨声,回音击打在院落内所有人的心上,每个人的脸颊上都是滚动的泪滴,后来那些哭声渐渐被大雨带走,雨停了,奶奶仍然需要给两个孩子做饭吃,哄他们睡觉,给他们温暖,这就是使命。
这一生,我见过的那一碗水和它所呈现的意象已经变成了浩瀚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