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想象能力增强对创造性形象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借助完形心理在小说教学中实现。完形心理又称心理的“完形趋向”,指人脑神经系统的一种独特的组织功能,心理学家解释为“只要已具备了主要的条件,心理的组织作用总是力趋于完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尚不完整的事情,人们总是努力作出猜测,应该怎样才能使之完整。
想象的重要阶段形式是分解和组合,这种分解和组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结合小说的不同特点运用完形心理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情节教学
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过程。小说一般都具备情节的完整性,但有些作品在不影响主题表现和人物刻划的基础上,故意切断某个情节,留下空白,以此激发读者去补充和完整,达到与读者共同创作而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较完整,结尾交代了路瓦栽夫人十年艰辛还清了债务,得意地向女友显示自己的高明和能力之后,却意外地获知那给她带来荣誉和痛苦的项链是假的。小说写到佛来思节夫人点破假项链后戛然而止,没有继续去写路瓦栽夫人听到这个意外消息后的各方面变化,留下了一个空白尾声。这对通篇沉浸在对路瓦栽夫人命运关注中的读者来说,显然不甘心到此为止项链事件的结束,但路瓦栽夫人当时的变化和今后的命运会怎样呢?这是一个令读者关切的悬念,我们正可以激发学生这种完形心理,引导他们在对作品人物性格把握和对情节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努力推断并续写这个尾声: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会使她再次受到强烈打击而一蹶不振,从此远遁;她十年艰辛的委屈会使她要求女友退还三万六千法郎;她要强的性格会使她拒绝退款而毅然勇敢地生活……由于学生程度不一的理解,也就出现了多样化的尾声,经过大家讨论,虽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但既促进了学生对主题和人物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开拓。小说家在设计情节时,总是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矛盾事件,其匠心独运的构思也可用来开拓想象能力。
二、人物教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媒介反映生活的,其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不同于影视艺术形象。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进行了艺术化的反映,把丰富的客观内容浓缩于典型形象之中,因此,欣赏者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现于自己的脑海,即根据作品的艺术语言联想想象到与词语有关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的组合,才能感受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进而感知典型形象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在许多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活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往往在外部形象上是简洁的或完全是空白,而欣赏者的心理总是企盼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认识是里里外外的、全面完整的,尤其对小说中理想的人物,更是迫切想感觉他们的英姿俊貌。这种完美观的完形心理正可以调动并配以丰富的想象,获得更好的效果。鲁迅的《药》中的夏瑜、叶圣陶的《夜》中的革命夫妻,虽然他们都在暗线中表现,但他们的英雄行为、刚毅性格、爱憎分明的品质得到了间接表现并深深感染着读者。小说独特的构思艺术决定了人物外部形象的空白虚化,而读者多么渴望一睹这些革命者的英姿,使自己认识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立体化、有血有肉的英雄。由于作品已比较系统地刻划了英雄的思想性格,含蓄却很深刻,间接但很清晰,为就具备了完形心理完成的主要条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风格去补充和完整这些英雄的外貌形象,或浓眉大眼或秀外慧中,或弱不禁风但刚毅溢于言表,或孔武有力而书卷气十足……从而既丰富了联想和想象能力,又更好地把握了典型形象。
三、环境描写教学
优秀的作品往往能以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峻青的《党员登记表》开头的自然描写的作用,学生就不一定理解得全面透彻,难与文中的主人公保持感受上的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先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情节展开之前先作自然环境描写,并不惜笔墨铺叙严冬的风雪呢?除了一般的点明节令、交代时间之外,它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吗?这样,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全欲,但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组织学生共同学习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和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然后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作品中有关作者与环境情景交融的知识经验,并对这段环境描写的文字进行形象的组合,在脑海中构成一幅立体图画,进入到风雪肆虐的严寒冬天,在冰雪铺盖的场面中去体会黄淑英当时的感受和心情。应当说,学生的体会和感觉原来是单纯的,对严冬恶劣天气的感受主要是寒冷,但由于激发了完形心理并运用了联想想象手法,从而能将小说反映的社会背景、斗争经历和人物性格融入这段景物描写中,能更好地体会黄淑英在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感受:气候奇冷、斗争残酷、任务艰巨、敌人疯狂,能理解严寒反衬出主人公旺盛的革命斗志、火热的革命激情,这一过程,排除了简单的理解,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和风格,再造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境界,理解了这一环境所蕴含的丰富意义,达到了再造想象的训练目的。
想象的重要阶段形式是分解和组合,这种分解和组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结合小说的不同特点运用完形心理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情节教学
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过程。小说一般都具备情节的完整性,但有些作品在不影响主题表现和人物刻划的基础上,故意切断某个情节,留下空白,以此激发读者去补充和完整,达到与读者共同创作而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较完整,结尾交代了路瓦栽夫人十年艰辛还清了债务,得意地向女友显示自己的高明和能力之后,却意外地获知那给她带来荣誉和痛苦的项链是假的。小说写到佛来思节夫人点破假项链后戛然而止,没有继续去写路瓦栽夫人听到这个意外消息后的各方面变化,留下了一个空白尾声。这对通篇沉浸在对路瓦栽夫人命运关注中的读者来说,显然不甘心到此为止项链事件的结束,但路瓦栽夫人当时的变化和今后的命运会怎样呢?这是一个令读者关切的悬念,我们正可以激发学生这种完形心理,引导他们在对作品人物性格把握和对情节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努力推断并续写这个尾声: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会使她再次受到强烈打击而一蹶不振,从此远遁;她十年艰辛的委屈会使她要求女友退还三万六千法郎;她要强的性格会使她拒绝退款而毅然勇敢地生活……由于学生程度不一的理解,也就出现了多样化的尾声,经过大家讨论,虽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但既促进了学生对主题和人物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开拓。小说家在设计情节时,总是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矛盾事件,其匠心独运的构思也可用来开拓想象能力。
二、人物教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媒介反映生活的,其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不同于影视艺术形象。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进行了艺术化的反映,把丰富的客观内容浓缩于典型形象之中,因此,欣赏者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现于自己的脑海,即根据作品的艺术语言联想想象到与词语有关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的组合,才能感受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进而感知典型形象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在许多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活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往往在外部形象上是简洁的或完全是空白,而欣赏者的心理总是企盼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认识是里里外外的、全面完整的,尤其对小说中理想的人物,更是迫切想感觉他们的英姿俊貌。这种完美观的完形心理正可以调动并配以丰富的想象,获得更好的效果。鲁迅的《药》中的夏瑜、叶圣陶的《夜》中的革命夫妻,虽然他们都在暗线中表现,但他们的英雄行为、刚毅性格、爱憎分明的品质得到了间接表现并深深感染着读者。小说独特的构思艺术决定了人物外部形象的空白虚化,而读者多么渴望一睹这些革命者的英姿,使自己认识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立体化、有血有肉的英雄。由于作品已比较系统地刻划了英雄的思想性格,含蓄却很深刻,间接但很清晰,为就具备了完形心理完成的主要条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风格去补充和完整这些英雄的外貌形象,或浓眉大眼或秀外慧中,或弱不禁风但刚毅溢于言表,或孔武有力而书卷气十足……从而既丰富了联想和想象能力,又更好地把握了典型形象。
三、环境描写教学
优秀的作品往往能以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峻青的《党员登记表》开头的自然描写的作用,学生就不一定理解得全面透彻,难与文中的主人公保持感受上的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先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情节展开之前先作自然环境描写,并不惜笔墨铺叙严冬的风雪呢?除了一般的点明节令、交代时间之外,它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吗?这样,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全欲,但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组织学生共同学习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和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然后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作品中有关作者与环境情景交融的知识经验,并对这段环境描写的文字进行形象的组合,在脑海中构成一幅立体图画,进入到风雪肆虐的严寒冬天,在冰雪铺盖的场面中去体会黄淑英当时的感受和心情。应当说,学生的体会和感觉原来是单纯的,对严冬恶劣天气的感受主要是寒冷,但由于激发了完形心理并运用了联想想象手法,从而能将小说反映的社会背景、斗争经历和人物性格融入这段景物描写中,能更好地体会黄淑英在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感受:气候奇冷、斗争残酷、任务艰巨、敌人疯狂,能理解严寒反衬出主人公旺盛的革命斗志、火热的革命激情,这一过程,排除了简单的理解,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和风格,再造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境界,理解了这一环境所蕴含的丰富意义,达到了再造想象的训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