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为了教授数学知识,经常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然而实际上,教学情境的创设常常与数学知识的呈现是割裂的,这种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率与效果。同时,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也滞后于生活进程,教师应当有所甄别并合理地整合教材。
一、打造纯正的“生活味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应该蕴含着浓郁、纯正的生活味。
(一)创设适切的问题情境
好的情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再现生活场景提炼数学问题。熟悉的场景配合精美的动画,孩子们非常喜欢,而带着问题看生活情境图,把生活情境与数学学习有机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果。
2.利用知识联系引出数学问题。除了生活情景再现创设问题情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是创设情境的着力点之一。
例如: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讲授。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还记得怎么算吗?(学生口答,师板书公式)
师:(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这也是一个情境,而且是一个纯数学的教学情境。
3.借助认知冲突生发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先让女生闭上眼睛,男生观察画有18(6×3)个方格纸的一面,然后让男生闭上眼睛,女生观察画有8(4×2)个方格纸的另一面。男生和女生在汇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时,结果不一样。教师趁机展示长方形纸的两面,学生恍然大悟,随之推出统一的面积单位。
教师利用长方形纸的两面,人为制造了“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结果”的冲突,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强烈的对比和体悟,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求。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使学生体会到看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度量要有统一的标准等思想。
(二)合理整合教材
教材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地区的生活特点,每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所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之更适合个性化的教学也是必要的。整合应力求做到:
1.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所以整合教材的内容时,应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
2.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通过整合,不但要使学生更深入理解知识,还要使学生养成联系生活意义分析数学问题的习惯,提高数学思维的辨析能力。
3.促进学生的质疑问难。问题意识不仅包括能从现实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还应包括对问题本身、解决问题方法策略和结果的合理性等提出质疑的能力。
二、享受理性的“数学味生活”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学会享受理性的“数学味生活”。
(一)以数学的理性审视生活现象
从深层来说,我们应该以数学的思维审视生活现象,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1.挖掘有研究价值的生活现象。生活中有很多有研究价值的现象,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支撑开展主题研究活动。如家里铺地砖的设计方案,家庭日常生活垃圾的种类处理,节水策略研究,商场买多少送多少会合算不合算,等等。
2.分析有不同见解的生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生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对于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数学视角去分析,去验证,寻求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以数学的策略处理生活事件
很多时候,合理运用数学策略可以提高生活中处理事件的效率。如淘米、做饭、洗菜、炒菜等事情的统筹安排,如围一个鸡舍可以靠着一面墙以节省材料,合理安排长宽比例,使空间最大化,等等。
可见,作为教师,一方面应合理选择素材,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打造纯正的“生活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应使数学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以数学视角理性地审视生活现象,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享受理性的“数学味生活”,使课堂与生活相融共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
一、打造纯正的“生活味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应该蕴含着浓郁、纯正的生活味。
(一)创设适切的问题情境
好的情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再现生活场景提炼数学问题。熟悉的场景配合精美的动画,孩子们非常喜欢,而带着问题看生活情境图,把生活情境与数学学习有机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果。
2.利用知识联系引出数学问题。除了生活情景再现创设问题情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是创设情境的着力点之一。
例如: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讲授。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还记得怎么算吗?(学生口答,师板书公式)
师:(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这也是一个情境,而且是一个纯数学的教学情境。
3.借助认知冲突生发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先让女生闭上眼睛,男生观察画有18(6×3)个方格纸的一面,然后让男生闭上眼睛,女生观察画有8(4×2)个方格纸的另一面。男生和女生在汇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时,结果不一样。教师趁机展示长方形纸的两面,学生恍然大悟,随之推出统一的面积单位。
教师利用长方形纸的两面,人为制造了“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结果”的冲突,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强烈的对比和体悟,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求。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使学生体会到看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度量要有统一的标准等思想。
(二)合理整合教材
教材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地区的生活特点,每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所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之更适合个性化的教学也是必要的。整合应力求做到:
1.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所以整合教材的内容时,应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
2.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通过整合,不但要使学生更深入理解知识,还要使学生养成联系生活意义分析数学问题的习惯,提高数学思维的辨析能力。
3.促进学生的质疑问难。问题意识不仅包括能从现实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还应包括对问题本身、解决问题方法策略和结果的合理性等提出质疑的能力。
二、享受理性的“数学味生活”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学会享受理性的“数学味生活”。
(一)以数学的理性审视生活现象
从深层来说,我们应该以数学的思维审视生活现象,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1.挖掘有研究价值的生活现象。生活中有很多有研究价值的现象,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支撑开展主题研究活动。如家里铺地砖的设计方案,家庭日常生活垃圾的种类处理,节水策略研究,商场买多少送多少会合算不合算,等等。
2.分析有不同见解的生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生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对于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数学视角去分析,去验证,寻求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以数学的策略处理生活事件
很多时候,合理运用数学策略可以提高生活中处理事件的效率。如淘米、做饭、洗菜、炒菜等事情的统筹安排,如围一个鸡舍可以靠着一面墙以节省材料,合理安排长宽比例,使空间最大化,等等。
可见,作为教师,一方面应合理选择素材,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打造纯正的“生活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应使数学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以数学视角理性地审视生活现象,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享受理性的“数学味生活”,使课堂与生活相融共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