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业内有句行话,紫砂装饰艺术中最有人文底蕴的非陶刻莫属。由此可见,“陶刻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对紫砂艺术的日益精进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作品“紫砂陶刻插屏”为例,浅析传统手工艺插屏和紫砂陶艺的结合,以及紫砂陶刻的艺术美。
关键词 插屏;陶刻;艺术美
宜兴有“陶的古都”之称,其中以紫砂艺术最为知名。宜兴紫砂历经几百年的历史,不断发展传承,形成一门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多种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它既是一部薪火相传的传承史,又是一部开拓创新的发展史。宜兴紫砂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陶刻装饰,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是紫砂装饰中常用的技法,既使作品内容更为丰富,提升了紫砂工艺品的文气,又传承了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审美也趋于多样化,人们开始注重茶室空间的营造,紫砂逐渐与多种文化形式交融,随之发展出雕塑、砚台、香插等多种手工艺品,以满足人们越发精致化的需求。
紫砂陶刻插屏将紫砂和插屏相结合,推陈出新、大胆创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发扬了传统技艺。插屏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最早用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被归为家具的一种,后来用作几案上的摆设。插屏由座框和插芯两部分组成,传统插屏大部分由顶级红木做外框,用和田玉或天然大理石做插芯,在座框中插入图画或彩绘瓷板等,供人赏玩。此作品融入现代陶艺,别具匠心地选择紫砂为材质,既契合插屏古色古香的传统风韵,又为书画装饰找到了优秀的载体,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合乎现代陶艺多样化的发展潮流。欣赏此插屏,座框设计极具明清家具风,座框设计十分稳定,又采用镂雕工艺塑造出传统纹饰,簡约大气又不乏空灵雅趣。
插芯作为赏玩的主体,是整个作品的重中之重。此插屏在紫砂上陶刻,紫砂肌理色泽丰富,砂而不砾,以质朴古雅的特色著称,深受人们喜爱。陶刻广泛用于紫砂壶的创作中,清代陈曼生学习汉碑,从石刻中汲取营养,笔画雄浑恣肆、奇绝老辣,他把篆刻融入到紫砂壶装饰中,是将诗文书画和紫砂陶艺结合起来的第一人。紫砂陶刻相比传统书画更有难度,传统书画是以笔作画,紫砂陶刻是以刀代笔,十分考验陶刻者的腕力和定力,抑扬顿挫、深浅纵横,一刀一划都要把控有度。好的陶刻不仅讲究刀法,还讲究章法。陶刻内容要与作品相结合,方寸之间的内容布局要合理,太满则无味,太空则式弱,这与艺人自身的素养密不可分。紫砂陶刻者需要一定的书画功底,临帖习字、写生学画,阅读古文诗词,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腹有诗书、胸有丘壑,才能信手拈来、挥毫泼墨,正所谓:刀法见功底,章法见胸怀。
欣赏此插屏,只见正面刻绘“江山如此多娇图”,模仿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所创作的巨幅山水画,该画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描绘了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画中高山大岭,白雪皑皑,万里长城,逶迤起伏,莽莽黄河,奔流不息,气象万千。整幅画面集中表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描绘出最能代表民族精神的景物,如苍劲的青松,雄浑的山岩,莽莽平原,绵绵雪岭,所有这些都跃然于画中。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冉冉旭日展示了新中国灿烂光辉的前程。整幅画作布局精巧、主次分明、深浅纵横,用刀粗放不羁,浑厚而有深度,显示出磅礴壮观的气势,虽为模仿,却呈现出不同的韵味,足见刀功深厚、匠心独具。插屏另一面刻字:“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的经典语句,采用篆体字,风格鲜明,字如铸金,奇逸飞动又不乏含蓄浑厚,极有古意。作品题词与刻绘相得益彰,主旨统一鲜明,刀功深厚,一刀一划刚柔并济,让人感受到雄浑磅礴的气势和美的满足,心中涌起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便是作品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价值。
紫砂陶刻插屏集传统诗书画和紫砂陶艺于一体,临仿经典、融会贯通,以深厚的刀功还原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壮观景象,又融入了自身理解,推陈出新,使作品表现出极强的观赏性和文化性。身为现代紫砂壶艺创作者,应注重作品的思想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在艺术的“再创造化”中继承优秀文化,发扬其精神内涵。
关键词 插屏;陶刻;艺术美
宜兴有“陶的古都”之称,其中以紫砂艺术最为知名。宜兴紫砂历经几百年的历史,不断发展传承,形成一门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多种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它既是一部薪火相传的传承史,又是一部开拓创新的发展史。宜兴紫砂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陶刻装饰,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是紫砂装饰中常用的技法,既使作品内容更为丰富,提升了紫砂工艺品的文气,又传承了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审美也趋于多样化,人们开始注重茶室空间的营造,紫砂逐渐与多种文化形式交融,随之发展出雕塑、砚台、香插等多种手工艺品,以满足人们越发精致化的需求。
紫砂陶刻插屏将紫砂和插屏相结合,推陈出新、大胆创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发扬了传统技艺。插屏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最早用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被归为家具的一种,后来用作几案上的摆设。插屏由座框和插芯两部分组成,传统插屏大部分由顶级红木做外框,用和田玉或天然大理石做插芯,在座框中插入图画或彩绘瓷板等,供人赏玩。此作品融入现代陶艺,别具匠心地选择紫砂为材质,既契合插屏古色古香的传统风韵,又为书画装饰找到了优秀的载体,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合乎现代陶艺多样化的发展潮流。欣赏此插屏,座框设计极具明清家具风,座框设计十分稳定,又采用镂雕工艺塑造出传统纹饰,簡约大气又不乏空灵雅趣。
插芯作为赏玩的主体,是整个作品的重中之重。此插屏在紫砂上陶刻,紫砂肌理色泽丰富,砂而不砾,以质朴古雅的特色著称,深受人们喜爱。陶刻广泛用于紫砂壶的创作中,清代陈曼生学习汉碑,从石刻中汲取营养,笔画雄浑恣肆、奇绝老辣,他把篆刻融入到紫砂壶装饰中,是将诗文书画和紫砂陶艺结合起来的第一人。紫砂陶刻相比传统书画更有难度,传统书画是以笔作画,紫砂陶刻是以刀代笔,十分考验陶刻者的腕力和定力,抑扬顿挫、深浅纵横,一刀一划都要把控有度。好的陶刻不仅讲究刀法,还讲究章法。陶刻内容要与作品相结合,方寸之间的内容布局要合理,太满则无味,太空则式弱,这与艺人自身的素养密不可分。紫砂陶刻者需要一定的书画功底,临帖习字、写生学画,阅读古文诗词,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腹有诗书、胸有丘壑,才能信手拈来、挥毫泼墨,正所谓:刀法见功底,章法见胸怀。
欣赏此插屏,只见正面刻绘“江山如此多娇图”,模仿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所创作的巨幅山水画,该画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描绘了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画中高山大岭,白雪皑皑,万里长城,逶迤起伏,莽莽黄河,奔流不息,气象万千。整幅画面集中表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描绘出最能代表民族精神的景物,如苍劲的青松,雄浑的山岩,莽莽平原,绵绵雪岭,所有这些都跃然于画中。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冉冉旭日展示了新中国灿烂光辉的前程。整幅画作布局精巧、主次分明、深浅纵横,用刀粗放不羁,浑厚而有深度,显示出磅礴壮观的气势,虽为模仿,却呈现出不同的韵味,足见刀功深厚、匠心独具。插屏另一面刻字:“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的经典语句,采用篆体字,风格鲜明,字如铸金,奇逸飞动又不乏含蓄浑厚,极有古意。作品题词与刻绘相得益彰,主旨统一鲜明,刀功深厚,一刀一划刚柔并济,让人感受到雄浑磅礴的气势和美的满足,心中涌起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便是作品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价值。
紫砂陶刻插屏集传统诗书画和紫砂陶艺于一体,临仿经典、融会贯通,以深厚的刀功还原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壮观景象,又融入了自身理解,推陈出新,使作品表现出极强的观赏性和文化性。身为现代紫砂壶艺创作者,应注重作品的思想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在艺术的“再创造化”中继承优秀文化,发扬其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