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drop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是:探究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数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怎样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呢?现在,就如何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谈几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请你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能很快的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不信就来试一试。”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为了难住老师,他们从二、三位数,说到了十位以上的自然数,结果都被我准确地判断出来。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的快速回答所折服,心里非常的好奇、惊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诱惑力促使学生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自然的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们自由的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图形后再解答。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见解甚至是我始料未及的。整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三、放手操作,培养学生积极操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知识的构建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几分之几”时,教师在讲完之后,让学生用纸折出 ,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 ,让学生通过说折的方法,然后说出所表示的分数的意义。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如,学习《厘米、米的认识》时,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米尺、卷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一量课桌边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和宽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在课堂上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摸一摸、数一数、涂一涂、拼一拼,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新知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放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
  四、指导学法,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善于创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新课的教学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数学课堂成了“百花斗艳,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天地。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教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有意识地进行了学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导入新课这一课堂教学环节对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直观性,灵活性,包揽性,在课堂导入创建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语言技能训练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课堂导入 提高学习能力  导入新课这一课堂教学环节对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
期刊
我在学校管理bizhub363打印机,针对这种打印机,我总结了以下几点高效省时、省力、省纸的打印方法:  一、针对学校写电子教案集体备课的情况。  我校是从今年才开始使用电子教案进行备课的,并且电子教案都有统一的电子表格,每个人备一周的课程,以往对打印机不熟悉,单面打印,单档打印就会出现一下子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并且造成后期分发困难,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省时打印方案,及多档一打,多档同时打印,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国家、社会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设计包装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文字、图像、动画以及声音,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提高效率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领域广、内容多、学科思维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的
期刊
对于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首先应该是对他们生活的总体社会环境的一个认识。与初中学生密切相关的一个组织就是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家庭趋向于核心化、小型化、多功能化,家庭中个体的独立意识增强。基于以上的当代中国家庭的特点,初中学生在思想表现为强烈的独立意识、缺乏对他人的关注、消费观念的超前、对于竞争的敏锐性以及对于个体能力的普遍的追求。这些思想的形成与中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这样的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应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作文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注重学以致用,注重平时积累,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结合实际及时指导;通过写日记来积累,通过多阅读课外书来积累,作文教学应注重作文的评价。  关键词:兴趣 作文 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以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突破口向着大容量、高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转变。这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引进,更是教学艺术充分发挥的媒介,它将引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向着大容量、高效率、培养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一标准的提出,必然带动教学理念的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抛开传统的教学思路,避免过度的关注文本主题却淡化了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  而换之以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
期刊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这
期刊
摘 要:作文指导是一个线性系统,包括作前收集、积累、整理资料的指导,作中分析材料、处理材料、语言表达的指导,作后修改、评讲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作文 作后指导 技巧  现有的作文教学往往仅重视作中指导,忽视作前、作后的指导,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改过程中,在注重作中指导的基础上,既注重作前的指导,又重视作后指导,努力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在此本人就作文教学的“作后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