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地震破坏力巨大,大量资料研究发现楼梯往往先于主体结构破坏前产生种种严重破坏,影响应急使用。因此加强楼梯的设计,将楼梯参与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关键词:楼梯梁,震害,设计,楼梯板,整体计算
1.前言
我们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原则进行设计,然而随着大地震(汶川地震)后研究发现,在大震时,楼梯作为重要的逃生通道,在地震来临时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震后大量资料调查发现,担任这一逃生角色的楼梯,并未在自然灾害面前发挥其所应有的功能。以目前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为例,震害表明,楼梯往往先于主体结构破坏前产生种种严重破坏,影响应急使用。
2.现行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
在现行结构设计中,不同结构体系,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等整体设计计算时,对楼梯进行了简化处理,整体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和配筋时,仅将楼梯处楼板开洞,将楼梯的竖向荷载传递到框架梁、柱或墙上,并未将楼梯的构件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参与整体计算,而楼梯只孤立地进行构件计算和配筋,完全没有考虑地震作用。以下为现行板式楼梯梯段板、平台梁和平台板的设计的一般方法。
2.1设计步骤及方法
(一)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
1、梯段板、梯梁和平台板布置应与楼梯建筑详图一致。
2、板厚和梁高一般按刚度要求初步估算,再根据荷载大小及构造要求初步确定。初步确定的构件尺寸必须经过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并满足要求。
根据刚度要求:
平台板板厚:h≥80mm,且h≥(1/35—1/40)L
梯段板板厚:h≥(1/25—1/30)L,L为梯段板水平净跨长度。
平台梁:h≥(1/12—1/15)L,b=(1/2—1/3)h
所有尺寸应考虑建筑模数。
(二)梯段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
从梯段板中垂直于支承方向取出1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出沿水平投影方向分布的每米长的竖向均布荷载(包括竖向均布恒载设计值g和均布活荷载设计q)。梯段板自重按其平均厚度计算。
2.2计算简图
梯段板的计算简图为受竖向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其计算跨度为:l=l。+b
l——梯段板的水平投影计算跨度
l。——梯段板的水平投影净跨度
b——平台梁梁宽
计算简图如图1.1所示。
2.3 内力计算
考虑平台板、平台梁的约束作用,梯段板跨中最大弯距为:M=1/10(g+q)l2
2.4截面强度计算
梯段板有效高度h。=h-as,h为梯段板的截面计算高度,应取垂直于斜板板底的最小高度,不考虑三角形踏步部分的尺寸。具体如图1.2所示。as 为板底受力钢筋合力作用点,其它计算同受弯构件。
2.5 选配钢筋,绘制梯段板配筋草图。梯段板配筋构造要求见教材。
(三)平台板、平台梁的设计同一般受弯构件,指导内容从略。
(1)梯段板
梯段板设计中,荷载包括恒载和可变荷载。恒载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重、踏步及其建筑面层、板底抹灰、栏杆扶手自重。可变荷载标准值按2.5kN/m 考虑。梯段板两端视为部分嵌固支座,跨中弯矩系数根据支座嵌固条件的不同,按1/8—1/10取值。为避免梯段板在支座处产生过大的裂缝,应在板面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一般取 8@200,长度为z。/4。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仍按构造配
置分布钢筋,并要求每个踏步板内至少放置一根分布钢筋,且应放置在受力筋内侧。采用少量构件与主体连接的楼梯,在地震作用下,楼梯倾斜或连接构件损坏严重如图(一)。
计算時未考虑斜向构件梯段板也要承受剪力,可以导致梯段板断裂;且梯段板通常有半个层高,两个标高处的水平位移有差值,容易使梯段板拉裂。
(2)平台梁
1)计算时楼梯开洞,将楼梯板的恒荷载和活荷载叠加转换成线荷载,输入平台梁上,计算配筋。这种弊端是梁的抗扭计算没有真正模拟进去,且平台梁未参加整个框架的结构计算。只能计算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受力情况。根据抗震规范的要求,楼梯板钢筋宜双层双向布置,加强抗震构造。
2)按现软件输入楼梯,表面上楼梯参与了计算,实际软件计算是按况平面情受力计算,未参与整体受力。在两个梯段板的往复推拉作用下,楼梯的平台梁和平台板由于承受空间的弯矩、剪力和扭矩的综合作用,受力状态非常复杂,往往平台梁在两端和跨中破坏,混凝土酥碎,钢筋笼扭曲变形。与框架柱相连的平台梁内力较大,在地震作用下破坏尤为严重。建议采用有楼梯的Midas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3 楼梯对抗震的影响
楼梯的结构是直接或间接与主体结构相连的,例如,对于框架结构房屋,楼梯事实上是主体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在地震作用下,斜向构件梯段板也要承受剪力,可以导致梯段板断裂;梯段板通常有半个层高,两个标高处的水平位移有差值,容易使梯段板拉裂;另外,其各跑段梯段板的振型不一定相同和同步,导致梯段板底部受力钢筋与梯段板分离,钢筋断裂,还可以导致平台梁受扭破坏。另外,在框架结构楼梯中由于存在休息平台,易形成短柱。如图:
4 结论及建议
从现行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方法分析,楼梯设计时仅计人了恒载和可变荷载,未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应在设计计算时,将楼梯参与整体计算以考虑地震作用。对于板式楼梯施工接缝,施工接缝处底部受力钢筋可在局部加强,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交界面应清除表面浮浆和泥沙,混凝土交界面应凿毛处理。在地震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避免“框架短柱”的形成⋯ ,形成“框架短柱”时,应确保“框架短柱”的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防止框架柱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箍筋应沿“框架短柱”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大于100 nl/n),或在柱身内配置一定数量的斜向钢筋。梯段板钢筋负筋应拉通,形成双层双向钢筋配置,平台梁受扭作用明显,应加强其上、下部纵向钢筋和箍筋。在梯段板转角处,应采取构造措施进行局部加强,防止梯段板在此处破坏。
另外,从楼梯震害来看,楼梯破坏的同时,往往楼梯间墙体破坏也较严重,设计时,防止楼梯间墙体破坏对防止楼梯破坏起有利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楼梯梁,震害,设计,楼梯板,整体计算
1.前言
我们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原则进行设计,然而随着大地震(汶川地震)后研究发现,在大震时,楼梯作为重要的逃生通道,在地震来临时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震后大量资料调查发现,担任这一逃生角色的楼梯,并未在自然灾害面前发挥其所应有的功能。以目前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为例,震害表明,楼梯往往先于主体结构破坏前产生种种严重破坏,影响应急使用。
2.现行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
在现行结构设计中,不同结构体系,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等整体设计计算时,对楼梯进行了简化处理,整体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和配筋时,仅将楼梯处楼板开洞,将楼梯的竖向荷载传递到框架梁、柱或墙上,并未将楼梯的构件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参与整体计算,而楼梯只孤立地进行构件计算和配筋,完全没有考虑地震作用。以下为现行板式楼梯梯段板、平台梁和平台板的设计的一般方法。
2.1设计步骤及方法
(一)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
1、梯段板、梯梁和平台板布置应与楼梯建筑详图一致。
2、板厚和梁高一般按刚度要求初步估算,再根据荷载大小及构造要求初步确定。初步确定的构件尺寸必须经过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并满足要求。
根据刚度要求:
平台板板厚:h≥80mm,且h≥(1/35—1/40)L
梯段板板厚:h≥(1/25—1/30)L,L为梯段板水平净跨长度。
平台梁:h≥(1/12—1/15)L,b=(1/2—1/3)h
所有尺寸应考虑建筑模数。
(二)梯段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
从梯段板中垂直于支承方向取出1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出沿水平投影方向分布的每米长的竖向均布荷载(包括竖向均布恒载设计值g和均布活荷载设计q)。梯段板自重按其平均厚度计算。
2.2计算简图
梯段板的计算简图为受竖向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其计算跨度为:l=l。+b
l——梯段板的水平投影计算跨度
l。——梯段板的水平投影净跨度
b——平台梁梁宽
计算简图如图1.1所示。
2.3 内力计算
考虑平台板、平台梁的约束作用,梯段板跨中最大弯距为:M=1/10(g+q)l2
2.4截面强度计算
梯段板有效高度h。=h-as,h为梯段板的截面计算高度,应取垂直于斜板板底的最小高度,不考虑三角形踏步部分的尺寸。具体如图1.2所示。as 为板底受力钢筋合力作用点,其它计算同受弯构件。
2.5 选配钢筋,绘制梯段板配筋草图。梯段板配筋构造要求见教材。
(三)平台板、平台梁的设计同一般受弯构件,指导内容从略。
(1)梯段板
梯段板设计中,荷载包括恒载和可变荷载。恒载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重、踏步及其建筑面层、板底抹灰、栏杆扶手自重。可变荷载标准值按2.5kN/m 考虑。梯段板两端视为部分嵌固支座,跨中弯矩系数根据支座嵌固条件的不同,按1/8—1/10取值。为避免梯段板在支座处产生过大的裂缝,应在板面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一般取 8@200,长度为z。/4。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仍按构造配
置分布钢筋,并要求每个踏步板内至少放置一根分布钢筋,且应放置在受力筋内侧。采用少量构件与主体连接的楼梯,在地震作用下,楼梯倾斜或连接构件损坏严重如图(一)。
计算時未考虑斜向构件梯段板也要承受剪力,可以导致梯段板断裂;且梯段板通常有半个层高,两个标高处的水平位移有差值,容易使梯段板拉裂。
(2)平台梁
1)计算时楼梯开洞,将楼梯板的恒荷载和活荷载叠加转换成线荷载,输入平台梁上,计算配筋。这种弊端是梁的抗扭计算没有真正模拟进去,且平台梁未参加整个框架的结构计算。只能计算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受力情况。根据抗震规范的要求,楼梯板钢筋宜双层双向布置,加强抗震构造。
2)按现软件输入楼梯,表面上楼梯参与了计算,实际软件计算是按况平面情受力计算,未参与整体受力。在两个梯段板的往复推拉作用下,楼梯的平台梁和平台板由于承受空间的弯矩、剪力和扭矩的综合作用,受力状态非常复杂,往往平台梁在两端和跨中破坏,混凝土酥碎,钢筋笼扭曲变形。与框架柱相连的平台梁内力较大,在地震作用下破坏尤为严重。建议采用有楼梯的Midas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3 楼梯对抗震的影响
楼梯的结构是直接或间接与主体结构相连的,例如,对于框架结构房屋,楼梯事实上是主体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在地震作用下,斜向构件梯段板也要承受剪力,可以导致梯段板断裂;梯段板通常有半个层高,两个标高处的水平位移有差值,容易使梯段板拉裂;另外,其各跑段梯段板的振型不一定相同和同步,导致梯段板底部受力钢筋与梯段板分离,钢筋断裂,还可以导致平台梁受扭破坏。另外,在框架结构楼梯中由于存在休息平台,易形成短柱。如图:
4 结论及建议
从现行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方法分析,楼梯设计时仅计人了恒载和可变荷载,未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应在设计计算时,将楼梯参与整体计算以考虑地震作用。对于板式楼梯施工接缝,施工接缝处底部受力钢筋可在局部加强,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交界面应清除表面浮浆和泥沙,混凝土交界面应凿毛处理。在地震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避免“框架短柱”的形成⋯ ,形成“框架短柱”时,应确保“框架短柱”的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防止框架柱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箍筋应沿“框架短柱”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大于100 nl/n),或在柱身内配置一定数量的斜向钢筋。梯段板钢筋负筋应拉通,形成双层双向钢筋配置,平台梁受扭作用明显,应加强其上、下部纵向钢筋和箍筋。在梯段板转角处,应采取构造措施进行局部加强,防止梯段板在此处破坏。
另外,从楼梯震害来看,楼梯破坏的同时,往往楼梯间墙体破坏也较严重,设计时,防止楼梯间墙体破坏对防止楼梯破坏起有利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