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政策调控下的全国战略

来源 :重庆地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科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浦西到浦东的跨越,而早在1991年便已进入上海的中海地产,至今依然困扰于浦西旧区改造的动拆迁之中。同这些有着资深背景的企业相比,金地集团进入上海的时间并不长,在历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之后,在整体市场的空间拓展上却表现出异常迅速之势。
  
  ●特点
  2005年10月,金地集团正式发文宣布:将同时开设西南、西北、东北三个办事处,具体城市位于重庆、西安和沈阳。而金地北京公司也在山西和山东设立办事处。金地集团新一轮战略扩张的势头正在迅速展开。
  在外人看来,金地此次新一轮扩张的决策比较突然,速度也比较快。从内部人员调动到正式发布新设三个办事处的通知只有15天时间。从深圳总部调离去办事处的员工迅速进行了各自工作的收尾和交接,便赶赴办事处所在地。由于时间仓促,金地方面甚至有详细的文字性材料出来。其实早在2005年8月中旬,金地集团公布半年报时就已经透出一些有关新一轮扩张的苗头。半年报称,公司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实地考察,认为不少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由自住需求拉动的高速增长期,把握这些城市的投资机会将会形成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此,公司调整了2005年下半年的投资思路,将适当增加在三大区域之外的项目投资,年内将积极在一些重点关注的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进行土地储备。半年报发布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金地集团就启动了新一轮战略扩张。
  据了解,2004年金地2.46亿元净利润中,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区域公司分别贡献利润约50%、30%和20%,武汉公司也已实现现金回流,金地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武汉的“三大区域十一个城市”的全国化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完成。此次虽然拓展新的区域,金地并没有放弃已经形成的战略布局,而且有巩固和深化之势。
  对于金地集团的这一“突然决策”,张华纲说:“金地会尝试用并购、招拍挂、收购等多种形式拿地,而新的区域走向成熟应该在3年之后。如果此次战略扩张成型,金地集团的布局将基本覆盖国内主要区域和重点城市,金地的全国性战略格局也将初步形成。”
  
  ●趋势
  自进入2005开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终于打破了2004年初的沉闷、清淡之势,给了房地产企业带来了些许原本意料之中的惊喜。对于2005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众多房地产企业都不约而同的表示出对其看好。此时却传来了金融机构连续两次调整贷款利率的举措,可是金融机构的频频“出手”似乎不足以遏制房地产业供需两旺的楼市“热情”,于是政府部门再次大力推行抑制房地产非理性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遏制房地产市场不良的发展态势。
  变局之下,我国的房地产业何去何从,房地产商们又将如何应对多变的市场,如何解读政策,如何调整战略成了每一个房地产企业所直接面对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如何应对变局已不再仅凭一寸一尺之得失来权衡,品牌塑造已成为风头浪尖之势,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品牌时代已悄无声患到来,投机商“边沿化”是楼市发展里程中的一种趋势。
  在金地集团新品牌形象新闻发布会上,金地集团总裁张华纲在接受记者提问时直言:“2005年是中国地产敏感、复杂的一年,发展商需要强化规避风险的意识。金地在积极部署华南板块战略的同时,全面启动金地集团新品牌策略,以保证在房地产行业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下,运用更加专业的品牌管理策略,这完全是新形势下,强化规避风险意识与企业扩张的战略考虑。”
  在张华纲看来,规避房地产风险之时,应着力在客户价值基础之上。为此,金地集团精心更改公司的标志,力争建立金地全新的品牌形象,塑造更能支撑企业发展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面对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高风险,金地集团从开发的产品结构与土地储备度来调节。
  张华纲说:“房地产处于稳定期时,金地土地储备量可供开发四年以上,房地产处于非理性发展期时,金地土地储备量可供开发控制在四年以内,或许,金地规避风险的意识只是诸多形式中的一种模式,但不可否定它意识的敏锐性,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的非理性发展态势,正是缺乏这种风险意识的演变结果。”
  
  ●愿景
  当人们的思维还停留在2004年楼市“轨迹”所留下的烙印之时,“盛世”已与高风险发生本位转换,这一变局最终将导致房地产市场理性、规范之楼市形态的呈现,令投机商逐步“边缘化”,房地产行业中的品牌时代已经真正到来,行业垄断的“话语权”最终将真正掌握在拥有品牌势力的企业手中。
  而2005年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是以房地产的理性发展为主脉的一次宏观调控,政府推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次规范与梳理,这不等同于对楼市的打击,为此,发展商在遵循房地产规范运作前提下,塑造品牌,打造精品,才是为长久之计。
  随着金地集团在珠三角区域的深圳、广州、珠海、东莞四地为重点的战略部署,在2005年有7大项目顺利登场。今后,金地集团将在延续以住宅开发为主导的基调下,适当开发工业房地产、商业地产、写字楼项目,这既是金地品牌塑造的变奏,也是对金地品牌内涵的一次丰富。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合生创展与珠江投资实际上同为朱孟依所控制。除了与合生双剑合璧征战国内地产市场外,近年来珠江投资在路桥、电力等诸多基建项目上屡有大手笔,  正值中国房地产业多事之秋,早已被视为地产界“无冕之王”的朱孟依,却玩起“左手换右手”的资本游戏。其中意味自然让外界颇多猜测。    ●评价  当地产大佬们轮番出阵为面临调控重压的行业摇旗呐喊时,实力强横但从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合生创展老板朱孟依,看来也有些
期刊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将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整顿规范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秩序,基本完成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任务,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  温家宝强调,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当规模,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投资结构,防止投资过快增长。继续把好
期刊
摩根在中国的形象,近手“玩钱”庄家,其核心的业务是融资和担任财务顾问,摩根已经在这两方面帮助七家大陆公司海外上市,同时也做了很多收购兼并业务,凭借其庞大的资金实力,摩根的触角已经逐渐延伸全球28个国家,业务领域从“金融代理”逐渐扩展到“主体经营性”业务。    ●特征  从温文尔雅、充满自信,到无所顾忌、冒犯冲撞,摩根士丹利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华尔街的主导力量;华尔街文化因摩根士丹利的变化而得以重
期刊
12月10日,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开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在北京市国资委的主持下,北京城市开发集团与北京天鸿集团合并重组一役有了实质性进展。“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新组建的首开集团能否达到北京市国资委定下的“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标,还面临着诸多考验。    ●评价  “如不改变现状,(它们)将面临被淘汰的可能。”作为这一事件操刀人的北京市国资委,态度坚决。 
期刊
入选理由:富力又一城将建成具有东南亚风情的特色小区,这如果不是一种概念炒作的话,南风劲吹或许真的成为北京楼市又一股潮流?但是,在北方要做出东南亚风格的产品,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差异等方面都迥然不同,我认为无论从创意上还是设计上都有着不可逾越的阻碍,成功解决这些疑问的方法,就成为这个项目的入选理由。  富力又一城是超过百万平方米的大盘,位于东五环外,临近京通、京沈、京津塘三条高速路,紧邻五环,交通便捷
期刊
从异数、速度、激情、狂放的孙宏斌,到严谨、稳重、逻辑性、职业化的汪浩,顺驰新掌门的风格就这样确立了。无论顺驰怎样强化汪浩土木建筑学历的专业出身,没有人会忽视汪浩的财务背景,一个务实的财务专家,将带领顺驰进入怎样与以往不同的2006年?我们拭目以待。  “孙宏斌是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我是个理想的务实主义者。”汪浩这样区分了他和顺驰创始人、大股东孙宏斌的区别。而对于他的前任张桂宗,汪浩在顺驰内部、公开
期刊
重庆市房地产交易所与重庆市房屋产权产籍监理所系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受市国土房管局委托,行使房地产交易管理和产权产籍管理的双重行政职能。且主要负责对渝中区房屋交易及权属的登记,并对全市各区(市)县房地产交易所进行业务指导。交易所现有在职职工111人,设置有受理发证科、登记审核科、信息技术科、质检督查科、人力资源科等十个科室。  市房交所自1994年成立以来,认
期刊
推荐理由:易道公司是在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当初的四位合伙人用自己名字GarrettEckbo、Francis Dean、Don Austin、Edward Williams的开头字母组成公司的名称(EDAW)。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几个人的合伙制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一千多名员工、在全球分布25个办公室的国际性公司,在设计上也已不是纯粹作美学上的设计,而是把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都结合起来进
期刊
一、房屋交易情况分析    (一)商品房  2005年商品房共成交7972件、面积85.83万平方米、成交金额322211.89万元、单价3754.04元/平方米。与2004年同比件数、面积、交易金额分别下降11.28%、14.95%、8.96%,单价与去年同比增长7.05%。    1、期房成交/现房成交  (1)、期房成交6397件、面积66.95万平方米、交易金额251705.93万元、单价
期刊
一、微利的理解    提起微利,常常冠以微利时代,确切地说,没有微利的时代,只有个别的微利年景,尤如农民说今年年景不好。说到微利,也常常冠以微利行业,准确地说,没有微利行业,只有微利的企业及其微利的产品。其实,可以做到让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产品不是微利,即便是在微利行业、微利的年景中。可以说,微利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动力。  微利应该是微利润率而非微利润。微利是我们看到的表象,繁荣导致竞争,价格战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