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微滴水平喷射关键参数调控机制及试验

来源 :航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均匀金属微滴喷射3D打印技术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空间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明晰其重力敏感度是实现该技术空间化应用的前提.在地基条件下,将熔滴喷射沉积方向翻转至水平状态是直观反映其打印过程重力效应的有效方法.针对熔滴水平稳定喷射调控的难题,建立了熔滴水平喷射流体力学模型及压电激振动力学模型,通过试验,探究了熔滴水平喷射不稳定形成机制,明晰了不同喷射行为下的激振特性,揭示了熔滴水平稳定喷射调控规律.结果 表明:压电模块驱动信号(脉宽、幅值)对激振杆振动特性影响极为显著,激振杆行程随幅值或脉宽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激振杆振动特性可调控熔滴直径、初始喷射速度及喷射稳定性,熔滴直径随幅值增大而减小,但受脉宽影响不大,而喷射速度与幅值及脉宽均正相关.基于此,试验得到了尺寸均匀的金属熔滴,并水平沉积打印出与设计模型一致的结构特征.
其他文献
作为机械表面强化技术之一,滚压强化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损伤容限性能,现已被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等的表面改性处理.首先,对滚压强化的基本原理及优点进行了介绍.其次,鉴于表面状态特征演化对疲劳性能的重要影响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分别综述了滚压强化工艺的表面状态特征(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的疲劳演化、抗疲劳机制以及疲劳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并与其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总结了滚压强化工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滚压强化工艺今后的
叶片气膜孔的几何参数对其冷却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对加工的气膜孔几何参数进行检测.基于光场成像原理,初步探索了单光场相机快照式三维测量技术在气膜孔检测上的应用.与其他光学测量技术相比,该技术仅通过一次拍摄,即可快速从捕获的单张原始光场图像中计算得到气膜孔的三维点云数据,其数据采集效率很高.实验中对一组标准量块进行了测量,展示了单光场相机应用于工业级精密测量的潜力.对实际叶片上气膜孔几何参数的检测结果初步表明了该技术应用于气膜孔三维测量的可能性.由于单光场相机成像系统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便
随着钛合金装备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的使用逐渐增多,其服役环境日益严苛,对构件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及室温应力蠕变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钛合金耐蚀性及抗压缩蠕变的性能,分析了激光增材制造TC4合金不同热处理状态试样电化学及室温压缩蠕变性能,并结合蠕变曲线修正了蠕变第Ⅰ阶段本构方程的参数.结果 表明,双重退火处理会显著减小增材制造TC4钛合金中α板条长径比与尺寸,而固溶时效可使α板条长径比增大、尺寸减小,导致了材料耐蚀性、屈服极限以及抗压缩蠕变性能的变化.沉积态合金经过固溶时效后自腐蚀电流降低64.92%,稳
随着损伤容限设计理念发展和轻量化要求提高,高强高韧钛合金逐渐成为航空装备关键主承力构件主要结构材料.激光增材制造制备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具有数字化、短周期、低成本等技术优势,特别是激光增材制造过程超常固态相变动力学条件为制备高强高韧钛合金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根据航空主承力结构选材性能要求,对激光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静强度、疲劳和损伤容限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在航空主承力结构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激光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高强高韧和低屈强比特征,其疲劳缺口敏感性和裂
刀具磨损的精确预测对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刀具几何参数、刀具材料等工况复杂多变,工况信息和刀具磨损量对监测信号的耦合作用为刀具磨损的精确预测带来了很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域对抗门控网络(DAGNN)的变工况刀具磨损精确预测方法.引入工况分类网络并利用无磨损量标签样本,通过域对抗和门控过滤机制自适应地从不同工况的原始监测信号中提取表征刀具磨损且对工况变化不敏感的关键信号特征.对信号特征提取网络和刀具磨损预测网络进行迭代优化,从而实
装配体模型相似性分析作为产品信息重用领域的重点问题而得到广泛关注,目前一些方法利用图论的相关知识,能够实现结构信息的发掘但通常较为复杂,也有一些方法从向量集合的角度人手以获得更好的计算效率,但忽略了零件间的连接关系.针对这些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离散的装配体模型信息量化方法,将装配体结构信息融入向量化描述符中,并建立相应的索引结构与相似性度量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装配体中结构特征形成连接图,并将装配体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连接的零件构成的结构单元;然后,利用结构形状距离函数对各个结构单元进行量化表征
超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是通过混合钢纤维来改善弱拉伸特性的材料,因此具备了高强度、高韧性的特性.为了详细分析在现场施工中常常使用的常温硬化型超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在本研究中,将各种纤维混合到高强度灰浆中,并对不同的纤维的种类以及不同混合比例对常温硬化型超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特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非金属纤维混和并不会导致强度显著增加,而混合短长度的铜纤维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本研究可为今后混凝土施工以及维护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转子装配是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的核心环节,防止同心度超差是转子组件装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方法以千分表人工手动测试为主,依赖制造经验,缺乏系统、定量的结构精度设计理论方法支撑.针对转子的回转特性和多级装配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的雅可比旋量理论的三维偏差建模方法和组合堆叠同心度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回转副有效表征了航空发动机转子零件的回转特性,确定了雅可比扩展矩阵和同心度偏差传递函数及其控制方程.结合该方程,对某4级涡轮转子装配进行验证,当各级安装角度分别为3.513 rad、5.206 rad和0.953 r
为优化预制电缆沟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养护制度,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运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UHPC的显微硬度数据处理,并结合电镜分析阐明其作用机理.结果 表明,组合热养护制度比常温养护和单一的加热养护制度更有利于提高7d早期强度,但电镜分析发现150℃干热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水化产物较为粗大,孔洞率高且有微观结构开裂,这解释了混凝土28 d强度发生倒缩的现象;组合热养护混凝土在后期经过标准养护后,56 d抗压强度继续增长,高于160 MPa,可满足预制电缆沟
为探究不同加载偏心距、碳纤维布(CFRP布)粘贴间距与缠绕层数对H型钢部分外包混凝土柱(PEC柱)偏心受压状态下延性性能影响的重要程度,对12根碳纤维布加固PEC柱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对3种因素进行基于柱中延性系数的主次比较,并按照最显著因素贡献率大小建立延性系数拟合式.结果 表明:碳纤维布间距与碳纤维布层数的交互作用为试件延性系数的最显著影响因素;延性系数拟合公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相关结论可为工程设计与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