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复习是知识掌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感觉疲惫、心情烦躁。可以通过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原有知识为基础拓展“知新”,增强复习内容的新鲜感;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摆脱复习的烦躁与懈怠情绪,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复习 学生为主体 拓展知新 理解记忆
复习是知识掌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复习,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记忆、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已学内容的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容易出感觉疲惫、心情烦躁、困意难耐。“枯燥”俨然成了他们心中复习课的代名词。如何减少学生的烦躁与懈怠感,提高复习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课堂缺少互动与活力是复习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实践中,一此老师认为复习课就是老师讲学生记,即使设置互动,学生也答不出来或者不愿意答,不如多讲几个知识点,让学生记住,免得浪费时间。看似注重效率的做法应该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由问卷调查得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不满意这种课堂设计。出于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需要不断的变换形式。老师一味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走神瞌睡,复习效果也差强入意。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处理好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教师“教”固然重要,能否做到与书本有机结合,能否对问题分析得鞭辟入里,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但“教”不代表老师的“一言堂”或注入式的满堂灌,因为复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复习效果的好坏更多的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火药点燃后,自然会有超强的“爆炸”效果。所以教师的任务在于不断创造点燃火药的机会与可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在把握复习方向和进度的同时,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引导和点拔。
简单的师问生答是不是就以学生为主体?就会让课堂有活力呢?显然是不够的。提问对于高中生是件很尴尬的事,主动举手是不可能的,积极回应也是寥寥数人,基本上是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气氛趋于沉寂,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大大降低。我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想参与到课堂中的,希望得到老师和学生认可。可一成不变的提问方式让他们没有了兴趣,一个个高考真题让他们不知从何说起。因此,需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设计新的复习方式,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兴奋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课堂主角应当随着复习内容和进度的不同而呈现多元化,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例如复习比较生僻的历史概念一定要老师演主角,而那些较为容易且重在落实的内容则要发动学生。复习一个专题前,让学生简单的浏览复习内容,找出自己不会的,带着问题复习,更有针对性;当每一单元或者专题结束时,将写有该单元问题的纸条装入小袋子里,击鼓传袋,学生回答,答对了的学生予以表扬,不对的话,课后到小组长那里背诵;开展学习“擂台”活动。一个专题结束后,老师指定首位”擂主”,”擂主”根据所拟的测试题进行“守擂”,学生按自然列分组进行竞答,优胜组为下一轮“擂主”,继续“守擂”。教师除维持好课堂秩序,调节好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打擂”,多开展小组内合作探究,还要对没掌握好的问题引导讨论或强化训练,对提问巧妙、见解独到、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热情表扬。生生提问不仅摆脱了师问生答的尴尬,还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而不学。”运用变换多种互动方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好学”,改变“督促不学”的被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打破以往课堂教学模式,避免了课堂活动的单一呆板。学生通过看、背、思、问、听、议、辩,调动了多种感官,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逐渐摆脱了旁观者的尴尬,不再是单纯的倾听者和记忆者,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温习旧内容,拓展新成果
学生觉得复习课枯燥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都是学过的内容,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复习课要温习旧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复习要体现提高的原则,所以这种温习不是机械的简单重复,而应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向外拓展“知新”,包括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解题技巧、掌握学习方法等新的学习成果。
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新课学习结束后,知识和能力呈现相对点状或块状特征,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没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习则是把零碎知识体系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应按照课标,指导学生找出贯穿书本的线索,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以此为基础探究知识点间、专题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习题推动综合能力训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升解题技巧:做题不仅要巩固知识,更应在练习中渗透思考、分析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例如,在平时测试时,学生发下试卷后,时常不理解怎么会写这样的答案。这是由于学生担心历史客观题做不完,所以不假思索就急于写答案,思考分析的时间少。针对这种现象,我多次强调认真读题是前提,拓展思维是关键,从材料中找答案,从细节中寻突破,拟写答题提纲,分点落实答案。通过一些要求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解答的练习,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总结做题方法,归纳解题思路,逐渐提高分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复习方法:对于复习,最理想的是老师引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和要领,实现自主复习。因为学生最清楚自己对每一部分知识掌握得如何,运用得如何。要启发他们巩固已经掌握的,查找标记掌握不扎实的,并定期复习做错的题目;要努力培养系统复习的品质,引导学生每复习一个专题写一份“复习心得”,互相交流,总结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启发学生把知识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获取新的知识;结合时事把知识活学活用,进一步激发主动探究的精神。 综上,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温故,对书本的知识查缺补漏,又要知新,对知识点深入分析,将知识与技能训练栩结合,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复习能力。
三、提纲挈领,在理解中记忆
大量的记忆内容是历史复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学习历史最头痛的事就是“背”。面对十分琐碎又很容易忘记的历史知识点,老师不应只是一道背书或者默写的命令,而应该提供记忆的方法,设置情境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完成有效的记忆,让学生对书本一个个冰冷的汉字不再陌生。
学生掌握建立点线面知识框架的方法很关键。历史知识需要非常准确,但内容太多太杂,如同一盘散沙,难以成体系,记忆起来很困难。但任何事件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掌握这种联系。缺少联系的知识点背起来永远都是散沙,而散沙只能任凭冲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按照正确的方法加入水泥、砂石、水搅拌,就会成为坚固的混凝土构建房屋。所以,学生需要的是正确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语文教育家汪广仁校长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教学生如何学习。”所以,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关键,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会教授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并示范,然后在下一专题结束后,指出知识间联系的关键词,布置知识框架的作业,课前将最优秀的作业和学生一起分享,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予以激励,点出不足以示借鉴。学生逐渐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起来轻松许多,记忆不再那么盲目而无效,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背了一个小时,第二天又忘了”,”我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内容背不下来”等等困扰,归纳起来是我们对记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可“经验过的事物”对于学生通常意味着一段段的文字,而不是对事物的感知、情绪体验以及思考,缺少将抽象无序转变成形象有序的过程。因此,也不能建立起巩固的条件反射,记忆也就不能很持久。如何使历史知识能够成为学生“经验过的事物”呢?时空不能逆转,历史也不能重演,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视频、图片等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对遥远的历史和难以理解的概念有体会与思考,使识记的对象成为学生自己的感知和经验,记忆的效率会明显的提高。例如在介绍百家争鸣兴起背景条件时,我就引用了孟尝君食客三千以及鸡鸣狗盗的故事。因为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当时礼士成风,士阶层地位提高,各家各派著书立说,学生没有体会很难记忆深刻。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作为人文主义的源头对于学生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此我举了一些希腊神话故事,例如斯芬克斯之谜、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故事等,让学生能够体会人文主义的概念。戏曲的唱念做打、四大行当讲起来有些生涩,配以视频,从视觉、听觉去了解体会,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故事的趣味性、视频图片的直观性,再辅以竞赛等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了对历史的理解和体会,有助于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历史学习需要记忆,体会与记忆相辅相成,而体会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记住史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服务人生”,亦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应当以古人在处理事情上所具有的宏大气度、成熟智慧,以及在人格上所体现的刚正不阿的气节、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教育和感染学生,以丰富提高他们的智慧和人格修养。
高三的复习对于学生至关重要,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精准的知识解读,有效的记忆方法,学生将摆脱复习的烦躁与懈怠,提高复习效率,得到的是知识、方法和能力,更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资本。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版(1984年6月l日).
2. 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3. 任鹏杰:《历史教育:现在?思想?人格——对<中史参>当下办刊关键词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7期。
(作者简介:李敏,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三历史组教师。本科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开始历史教学工作。《新课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校论文比赛一等奖;《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获得校“五四”杯青年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承担书籍《伟人孙中山》的部分编写任务;《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征文评选中获二等奖;指导陈润坚同学《聆听智者的声音》获得中山市历史小论文比赛一等奖。通讯地址: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邮编:528454;电话:18925383518;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复习 学生为主体 拓展知新 理解记忆
复习是知识掌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复习,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记忆、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已学内容的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容易出感觉疲惫、心情烦躁、困意难耐。“枯燥”俨然成了他们心中复习课的代名词。如何减少学生的烦躁与懈怠感,提高复习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课堂缺少互动与活力是复习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实践中,一此老师认为复习课就是老师讲学生记,即使设置互动,学生也答不出来或者不愿意答,不如多讲几个知识点,让学生记住,免得浪费时间。看似注重效率的做法应该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由问卷调查得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不满意这种课堂设计。出于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需要不断的变换形式。老师一味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走神瞌睡,复习效果也差强入意。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处理好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教师“教”固然重要,能否做到与书本有机结合,能否对问题分析得鞭辟入里,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但“教”不代表老师的“一言堂”或注入式的满堂灌,因为复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复习效果的好坏更多的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火药点燃后,自然会有超强的“爆炸”效果。所以教师的任务在于不断创造点燃火药的机会与可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在把握复习方向和进度的同时,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引导和点拔。
简单的师问生答是不是就以学生为主体?就会让课堂有活力呢?显然是不够的。提问对于高中生是件很尴尬的事,主动举手是不可能的,积极回应也是寥寥数人,基本上是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气氛趋于沉寂,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大大降低。我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想参与到课堂中的,希望得到老师和学生认可。可一成不变的提问方式让他们没有了兴趣,一个个高考真题让他们不知从何说起。因此,需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设计新的复习方式,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兴奋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课堂主角应当随着复习内容和进度的不同而呈现多元化,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例如复习比较生僻的历史概念一定要老师演主角,而那些较为容易且重在落实的内容则要发动学生。复习一个专题前,让学生简单的浏览复习内容,找出自己不会的,带着问题复习,更有针对性;当每一单元或者专题结束时,将写有该单元问题的纸条装入小袋子里,击鼓传袋,学生回答,答对了的学生予以表扬,不对的话,课后到小组长那里背诵;开展学习“擂台”活动。一个专题结束后,老师指定首位”擂主”,”擂主”根据所拟的测试题进行“守擂”,学生按自然列分组进行竞答,优胜组为下一轮“擂主”,继续“守擂”。教师除维持好课堂秩序,调节好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打擂”,多开展小组内合作探究,还要对没掌握好的问题引导讨论或强化训练,对提问巧妙、见解独到、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热情表扬。生生提问不仅摆脱了师问生答的尴尬,还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而不学。”运用变换多种互动方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好学”,改变“督促不学”的被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打破以往课堂教学模式,避免了课堂活动的单一呆板。学生通过看、背、思、问、听、议、辩,调动了多种感官,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逐渐摆脱了旁观者的尴尬,不再是单纯的倾听者和记忆者,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温习旧内容,拓展新成果
学生觉得复习课枯燥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都是学过的内容,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复习课要温习旧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复习要体现提高的原则,所以这种温习不是机械的简单重复,而应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向外拓展“知新”,包括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解题技巧、掌握学习方法等新的学习成果。
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新课学习结束后,知识和能力呈现相对点状或块状特征,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没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习则是把零碎知识体系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应按照课标,指导学生找出贯穿书本的线索,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以此为基础探究知识点间、专题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习题推动综合能力训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升解题技巧:做题不仅要巩固知识,更应在练习中渗透思考、分析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例如,在平时测试时,学生发下试卷后,时常不理解怎么会写这样的答案。这是由于学生担心历史客观题做不完,所以不假思索就急于写答案,思考分析的时间少。针对这种现象,我多次强调认真读题是前提,拓展思维是关键,从材料中找答案,从细节中寻突破,拟写答题提纲,分点落实答案。通过一些要求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解答的练习,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总结做题方法,归纳解题思路,逐渐提高分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复习方法:对于复习,最理想的是老师引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和要领,实现自主复习。因为学生最清楚自己对每一部分知识掌握得如何,运用得如何。要启发他们巩固已经掌握的,查找标记掌握不扎实的,并定期复习做错的题目;要努力培养系统复习的品质,引导学生每复习一个专题写一份“复习心得”,互相交流,总结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启发学生把知识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获取新的知识;结合时事把知识活学活用,进一步激发主动探究的精神。 综上,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温故,对书本的知识查缺补漏,又要知新,对知识点深入分析,将知识与技能训练栩结合,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复习能力。
三、提纲挈领,在理解中记忆
大量的记忆内容是历史复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学习历史最头痛的事就是“背”。面对十分琐碎又很容易忘记的历史知识点,老师不应只是一道背书或者默写的命令,而应该提供记忆的方法,设置情境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完成有效的记忆,让学生对书本一个个冰冷的汉字不再陌生。
学生掌握建立点线面知识框架的方法很关键。历史知识需要非常准确,但内容太多太杂,如同一盘散沙,难以成体系,记忆起来很困难。但任何事件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掌握这种联系。缺少联系的知识点背起来永远都是散沙,而散沙只能任凭冲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按照正确的方法加入水泥、砂石、水搅拌,就会成为坚固的混凝土构建房屋。所以,学生需要的是正确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语文教育家汪广仁校长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教学生如何学习。”所以,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关键,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会教授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并示范,然后在下一专题结束后,指出知识间联系的关键词,布置知识框架的作业,课前将最优秀的作业和学生一起分享,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予以激励,点出不足以示借鉴。学生逐渐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起来轻松许多,记忆不再那么盲目而无效,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背了一个小时,第二天又忘了”,”我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内容背不下来”等等困扰,归纳起来是我们对记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可“经验过的事物”对于学生通常意味着一段段的文字,而不是对事物的感知、情绪体验以及思考,缺少将抽象无序转变成形象有序的过程。因此,也不能建立起巩固的条件反射,记忆也就不能很持久。如何使历史知识能够成为学生“经验过的事物”呢?时空不能逆转,历史也不能重演,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视频、图片等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对遥远的历史和难以理解的概念有体会与思考,使识记的对象成为学生自己的感知和经验,记忆的效率会明显的提高。例如在介绍百家争鸣兴起背景条件时,我就引用了孟尝君食客三千以及鸡鸣狗盗的故事。因为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当时礼士成风,士阶层地位提高,各家各派著书立说,学生没有体会很难记忆深刻。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作为人文主义的源头对于学生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此我举了一些希腊神话故事,例如斯芬克斯之谜、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故事等,让学生能够体会人文主义的概念。戏曲的唱念做打、四大行当讲起来有些生涩,配以视频,从视觉、听觉去了解体会,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故事的趣味性、视频图片的直观性,再辅以竞赛等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了对历史的理解和体会,有助于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历史学习需要记忆,体会与记忆相辅相成,而体会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记住史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服务人生”,亦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应当以古人在处理事情上所具有的宏大气度、成熟智慧,以及在人格上所体现的刚正不阿的气节、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教育和感染学生,以丰富提高他们的智慧和人格修养。
高三的复习对于学生至关重要,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精准的知识解读,有效的记忆方法,学生将摆脱复习的烦躁与懈怠,提高复习效率,得到的是知识、方法和能力,更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资本。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版(1984年6月l日).
2. 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3. 任鹏杰:《历史教育:现在?思想?人格——对<中史参>当下办刊关键词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7期。
(作者简介:李敏,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三历史组教师。本科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开始历史教学工作。《新课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校论文比赛一等奖;《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获得校“五四”杯青年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承担书籍《伟人孙中山》的部分编写任务;《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征文评选中获二等奖;指导陈润坚同学《聆听智者的声音》获得中山市历史小论文比赛一等奖。通讯地址: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邮编:528454;电话:18925383518;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