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国家林业局部署,小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林业发展方式将迎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各个地区务工,而他们留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我区由于出现森林停伐,留守儿童在本市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20%。这是对社会尤其是学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一)学习方面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数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有的老人甚至对学习的关注度不高,而且与孩子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心理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孩子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学生容易心理健康失衡。常常表现如感情脆弱、性格孤僻,和同龄人不太合群,而且相当一部分孩子对问题的是非缺乏起码的判断能力。甚至一些孩子脾气暴躁,遇事极端,易存报复心理。
(三)安全方面
由于留守儿童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监护人大都是老人又多文化层次较低,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家庭与学校教育容易出现“真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意外事故频发,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造成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三方面。
(一)问诊家庭教育
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識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
(二)问诊学校教育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三)问诊社会教育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
近年来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以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三、开留守儿童处方,做好教育工作
(一)家长处方
拓展家长家庭教育知识面,更新家长教育观念。
开展代理家长培训活动,学校召集家长进行专题讲座,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家长培训。
首先,改变部分家长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部分留守儿童由于思想观念差,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没有想到长远的,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外出打工,因而不重视孩子的学习。
其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教子理念和方法,帮助代理家长实现 “合格父母”的要求,明确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的主体责任,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外出务工和教育孩子的关系,切实担负起第一监护人的责任。
(二)学校处方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题教育作用。
1.建立留守儿童“户籍”档案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内留守儿童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有无病史;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联系电话;第二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及住址联系电话。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时常更新档案,保证留守儿童关爱不留死角,这样随时了解儿童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保持动态更改状态。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学校利用宣传阵地(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在教职工大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出相关的宣传和部署,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实施安排,做到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心理老师可以根据每位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分析和思想指导,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的心理跟踪调查档案,并定期聘请有关心理健康专家来校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社会处方
校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争取校外教育力量实施教育,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留守孩子身边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的作用,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二是建议社会给留守儿童开放绿色免费场所,创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开办留守儿童互动日等,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问题是现阶段教育中必须妥善处理的事情,是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做得更好的事情, 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爱。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教育工作的思想、方法,拥有一颗爱生之心,才能做好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为社会培养好他们。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一)学习方面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数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有的老人甚至对学习的关注度不高,而且与孩子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心理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孩子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学生容易心理健康失衡。常常表现如感情脆弱、性格孤僻,和同龄人不太合群,而且相当一部分孩子对问题的是非缺乏起码的判断能力。甚至一些孩子脾气暴躁,遇事极端,易存报复心理。
(三)安全方面
由于留守儿童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监护人大都是老人又多文化层次较低,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家庭与学校教育容易出现“真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意外事故频发,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造成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三方面。
(一)问诊家庭教育
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識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
(二)问诊学校教育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三)问诊社会教育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
近年来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以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三、开留守儿童处方,做好教育工作
(一)家长处方
拓展家长家庭教育知识面,更新家长教育观念。
开展代理家长培训活动,学校召集家长进行专题讲座,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家长培训。
首先,改变部分家长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部分留守儿童由于思想观念差,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没有想到长远的,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外出打工,因而不重视孩子的学习。
其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教子理念和方法,帮助代理家长实现 “合格父母”的要求,明确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的主体责任,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外出务工和教育孩子的关系,切实担负起第一监护人的责任。
(二)学校处方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题教育作用。
1.建立留守儿童“户籍”档案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内留守儿童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有无病史;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联系电话;第二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及住址联系电话。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时常更新档案,保证留守儿童关爱不留死角,这样随时了解儿童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保持动态更改状态。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学校利用宣传阵地(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在教职工大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出相关的宣传和部署,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实施安排,做到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心理老师可以根据每位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分析和思想指导,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的心理跟踪调查档案,并定期聘请有关心理健康专家来校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社会处方
校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争取校外教育力量实施教育,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留守孩子身边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的作用,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二是建议社会给留守儿童开放绿色免费场所,创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开办留守儿童互动日等,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问题是现阶段教育中必须妥善处理的事情,是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做得更好的事情, 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爱。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教育工作的思想、方法,拥有一颗爱生之心,才能做好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为社会培养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