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人对法国电影普遍只存在两种极端印象:一种认为法国电影就是《初吻》或《天使爱美丽》,全是关于浪漫的想象;另一种则认为,法国电影要么是从头到尾都喋喋不休的话痨片,要么是政治意识强烈,催眠胜于一切的闷片。其实,法国电影绝对没那么简单,有什么样的法国人,就有什么样的法国电影。
法国人极度不喜欢怪力乱神,最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的历史。所以《乡巴佬雅克》这样的古装大片自然是今年主打。一个农村少年英雄领导人民反抗贵族的简单故事,却因为有了传奇、爱情、文艺、动作和青春偶像——这些在好莱坞被称为类型元素的东西,而具有了老少咸宜的商业品质。但法国人永远保有最朴素的历史观,他们乐于展现原始的田园山野,永远不会在电影里呈现哥特式的庞大古堡,打猎的贵族也只能狼狈地用斗篷抵御暴雨和泥泞。法国人也不擅长制造英雄,雅克摧毁了贵族的城堡却没能手刃仇人,反而坦然等待法律的制裁——法国人的正义、良知与公民责任就是这样浸透在骨子里了。相比于好莱坞那些大无畏的史诗英雄,雅克的革命性那是相当不彻底,但他更像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典型的法国人。
法国人的拳头产品还是喜剧爱情小片,而且往往是愈袖珍的麻雀就有愈精致的五脏。《雄心壮志》里,一个初入江湖的作家与女出版人成了情人,偷偷把她英雄父亲留下的史料写成小说,作为献给自己和这段感情的礼物,结果却正戳中了女出版人怨恨父亲的死穴,两人因爱生恨,爱恨交织。制造小资浪漫之余又揭露小资阶层的神经质、虚荣和性的放纵,让你既咬牙切齿又涕泪交零。这些正是法国当下流行的小资情调。当然,书籍、歌剧和电视访谈都不可缺少,这是最法国的文化生活。
继去年的《帝企鹅日记》 之后,今年法国人又送上了发扬光大的伪动物纪录片《围困城堡》,用微观镜头放大人类遭到蚂蚁攻击的惨状,毛骨悚然的奇观。美国人的《discovery》纪录片,到了法国人手中被搞出很多故事片的味道,这可以看作是法国人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也可以看作是专门对抗好莱坞3D鬼怪的一支奇兵。
当然还有许多“艺术片”,《翻曲谱的女孩》就再现了法国电影独特的“扭曲”与“毁灭”主题。一个小女孩在钢琴比赛中因为受到女钢琴家评委的干扰而梦想破碎,当她长大后成了为女钢琴家翻曲谱的人,从此展开多项报复……影片在寂静中揭示人性丑恶的力度已足够震撼,但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法国电影在此类电影上已经做出了太多贡献,当这种毁灭已经上升到勾引出仇家潜在的同性情愫、并彻底摧毁其心灵世界的高度后,后来的电影人又该用什么去满足观众们更大的窥视胃口呢?
也有让人昏昏睡去的,比如《巴玛科》,大部分镜头对准非洲马里的一个大杂院,居屋环绕的露天法庭上进行着一场被告永远缺席的审判,各色人等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控诉。如果你知道这一部非洲裔法国导演的作品,就可以理解这么一部无任何娱乐可言的第三世界电影,为什么会在去年法国的热血知识分子界大热。
《巴玛科》看上去那么不 “法国”,却呈现出一张绝妙的法国电影图纸:一个大杂院,有开玩笑的人,有羊,有华丽的衣裳,有唱着情歌忽然流下泪来的美女,当然,还有方位正中那一本正经谈论人权政治的法庭。
法国人极度不喜欢怪力乱神,最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的历史。所以《乡巴佬雅克》这样的古装大片自然是今年主打。一个农村少年英雄领导人民反抗贵族的简单故事,却因为有了传奇、爱情、文艺、动作和青春偶像——这些在好莱坞被称为类型元素的东西,而具有了老少咸宜的商业品质。但法国人永远保有最朴素的历史观,他们乐于展现原始的田园山野,永远不会在电影里呈现哥特式的庞大古堡,打猎的贵族也只能狼狈地用斗篷抵御暴雨和泥泞。法国人也不擅长制造英雄,雅克摧毁了贵族的城堡却没能手刃仇人,反而坦然等待法律的制裁——法国人的正义、良知与公民责任就是这样浸透在骨子里了。相比于好莱坞那些大无畏的史诗英雄,雅克的革命性那是相当不彻底,但他更像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典型的法国人。
法国人的拳头产品还是喜剧爱情小片,而且往往是愈袖珍的麻雀就有愈精致的五脏。《雄心壮志》里,一个初入江湖的作家与女出版人成了情人,偷偷把她英雄父亲留下的史料写成小说,作为献给自己和这段感情的礼物,结果却正戳中了女出版人怨恨父亲的死穴,两人因爱生恨,爱恨交织。制造小资浪漫之余又揭露小资阶层的神经质、虚荣和性的放纵,让你既咬牙切齿又涕泪交零。这些正是法国当下流行的小资情调。当然,书籍、歌剧和电视访谈都不可缺少,这是最法国的文化生活。
继去年的《帝企鹅日记》 之后,今年法国人又送上了发扬光大的伪动物纪录片《围困城堡》,用微观镜头放大人类遭到蚂蚁攻击的惨状,毛骨悚然的奇观。美国人的《discovery》纪录片,到了法国人手中被搞出很多故事片的味道,这可以看作是法国人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也可以看作是专门对抗好莱坞3D鬼怪的一支奇兵。
当然还有许多“艺术片”,《翻曲谱的女孩》就再现了法国电影独特的“扭曲”与“毁灭”主题。一个小女孩在钢琴比赛中因为受到女钢琴家评委的干扰而梦想破碎,当她长大后成了为女钢琴家翻曲谱的人,从此展开多项报复……影片在寂静中揭示人性丑恶的力度已足够震撼,但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法国电影在此类电影上已经做出了太多贡献,当这种毁灭已经上升到勾引出仇家潜在的同性情愫、并彻底摧毁其心灵世界的高度后,后来的电影人又该用什么去满足观众们更大的窥视胃口呢?
也有让人昏昏睡去的,比如《巴玛科》,大部分镜头对准非洲马里的一个大杂院,居屋环绕的露天法庭上进行着一场被告永远缺席的审判,各色人等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控诉。如果你知道这一部非洲裔法国导演的作品,就可以理解这么一部无任何娱乐可言的第三世界电影,为什么会在去年法国的热血知识分子界大热。
《巴玛科》看上去那么不 “法国”,却呈现出一张绝妙的法国电影图纸:一个大杂院,有开玩笑的人,有羊,有华丽的衣裳,有唱着情歌忽然流下泪来的美女,当然,还有方位正中那一本正经谈论人权政治的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