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6-182-01
摘要 1998年第一届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专项运动联赛。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组建和联赛成功的举办,拓宽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开创了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相结合的育人途径。虽然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水平不断在提高,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方式还有很多问题。本文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为研究视点,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体育研究的老师、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篮球人才 培养方式
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越来越注重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无论是政策上,还是资金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培养人才的方式不科学,一些制度阻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篮球队伍文化水平偏低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应该只注重篮球技术水平的提升,还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
一、高等院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
高等院校培养的篮球人才是国家篮球运动员的储备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只注重学生的篮球技能,忽视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练只注重学生的篮球天赋,而忽视了后天的培养。然而、被认为是有天赋的球员,在战场上却没有把实力完全释放出来。一方面、有天赋的篮球人才往往轻视了后天的锻炼,平时表现懒散,对练球也缺乏进取心。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选拔人才方式,拓宽选拔渠道,有利于发现不仅有篮球天赋,而且后天也脚踏实地训练的篮球人才。对于篮球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该把篮球技能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把篮球运动和文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高等院校篮球人才主要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的高中毕业生、体育院校和地方专业球队等。其选拔人才的途径相对单一,应该对小学生就进行相应的篮球培训,特别是技能方面的训练,这样有利于提高其选拔的质量。
二、高等院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
(一)完善篮球人才选拔制度
高等院校篮球人才主要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的高中毕业生、体育院校和地方专业球队等。其选拔人才的途径相对单一。这种人才选拔方式不利于球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如果继续坚持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是一种阻力。高等院校应该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不仅注重篮球技能的考核,还要注重对其进行文化知识水平的考核。在选拔人才的源头上就要严格把控。随着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在篮球人才的选拔上更看重球员的综合素质、战略战术、团结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因为这些要素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提高篮球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完善篮球人才的选拔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完善篮球人才选拔制度要遵循国情,充分考虑我国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高等院校培养篮球人才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要通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在篮球人才培养方式依然是举国体制,其人才的选拔方式依然是主要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的高中毕业生、体育院校和地方专业球队等。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有利于篮球技能的提升,但不利于球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是体育运动必须具备的,这就要求在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中,应该注重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虽然我国篮球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存在综合素质低、心理承受能力差和身体素质差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篮球人才的选拔方式单一,人才培养方式不合理等。我国一直坚持以拿金牌为荣的传统意识。在这样的意识里,逐渐显示出我国职业运动员存在综合素质低、心理承受能力差和身体素质差等问题。教育部门应该把篮球课程纳入到教学体制中,每个学期进行篮球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有利于发现篮球人才。国家应该重视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區,应该建立相应的篮球场,并且配备专业的体育老师。地方教育部和学校应该经常组织篮球比赛,并且设立相应的奖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高中应该建立一套篮球人才的选拔机制,对于一些有篮球天赋的球员,应该专门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篮球技能和文化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其篮球人才的培养应该制定科学的训练体系,不应该只追求眼前的成绩,这样对球员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篮球人才的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老师的思考。对于篮球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该把篮球技能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把篮球运动和文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篮球人才选拔制度,不断提高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摘要 1998年第一届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专项运动联赛。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组建和联赛成功的举办,拓宽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开创了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相结合的育人途径。虽然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水平不断在提高,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方式还有很多问题。本文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为研究视点,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体育研究的老师、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篮球人才 培养方式
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越来越注重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无论是政策上,还是资金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培养人才的方式不科学,一些制度阻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篮球队伍文化水平偏低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应该只注重篮球技术水平的提升,还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
一、高等院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
高等院校培养的篮球人才是国家篮球运动员的储备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只注重学生的篮球技能,忽视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练只注重学生的篮球天赋,而忽视了后天的培养。然而、被认为是有天赋的球员,在战场上却没有把实力完全释放出来。一方面、有天赋的篮球人才往往轻视了后天的锻炼,平时表现懒散,对练球也缺乏进取心。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选拔人才方式,拓宽选拔渠道,有利于发现不仅有篮球天赋,而且后天也脚踏实地训练的篮球人才。对于篮球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该把篮球技能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把篮球运动和文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高等院校篮球人才主要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的高中毕业生、体育院校和地方专业球队等。其选拔人才的途径相对单一,应该对小学生就进行相应的篮球培训,特别是技能方面的训练,这样有利于提高其选拔的质量。
二、高等院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
(一)完善篮球人才选拔制度
高等院校篮球人才主要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的高中毕业生、体育院校和地方专业球队等。其选拔人才的途径相对单一。这种人才选拔方式不利于球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如果继续坚持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是一种阻力。高等院校应该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不仅注重篮球技能的考核,还要注重对其进行文化知识水平的考核。在选拔人才的源头上就要严格把控。随着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在篮球人才的选拔上更看重球员的综合素质、战略战术、团结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因为这些要素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提高篮球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完善篮球人才的选拔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完善篮球人才选拔制度要遵循国情,充分考虑我国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高等院校培养篮球人才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要通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在篮球人才培养方式依然是举国体制,其人才的选拔方式依然是主要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的高中毕业生、体育院校和地方专业球队等。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有利于篮球技能的提升,但不利于球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是体育运动必须具备的,这就要求在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中,应该注重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虽然我国篮球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存在综合素质低、心理承受能力差和身体素质差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篮球人才的选拔方式单一,人才培养方式不合理等。我国一直坚持以拿金牌为荣的传统意识。在这样的意识里,逐渐显示出我国职业运动员存在综合素质低、心理承受能力差和身体素质差等问题。教育部门应该把篮球课程纳入到教学体制中,每个学期进行篮球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有利于发现篮球人才。国家应该重视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區,应该建立相应的篮球场,并且配备专业的体育老师。地方教育部和学校应该经常组织篮球比赛,并且设立相应的奖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高中应该建立一套篮球人才的选拔机制,对于一些有篮球天赋的球员,应该专门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篮球技能和文化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其篮球人才的培养应该制定科学的训练体系,不应该只追求眼前的成绩,这样对球员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篮球人才的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老师的思考。对于篮球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该把篮球技能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把篮球运动和文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篮球人才选拔制度,不断提高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