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韩粉来说,有一种“蓝瘦香菇”叫——限韩令!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韩流明星在我国受欢迎程度之高、影响力发展之快,远超其它任何国家明星。韩流盛行,也带动韩国娱乐产业进一步腾飞。可是,就在今年的9月,“限韩令”的横空出世,让大批韩星在出演中国的综艺影视作品时受到影响,韩国各大娱乐公司股价暴跌,“韩流”顿时遭遇“寒流”。
当韩流遭遇寒流:被马赛克的明星和蒸发的市值
其实早在8月,“限韩令”山雨欲来的消息就已经令韩娱战战兢兢了,先是《任意依恋》金宇彬、裴秀智粉丝见面会的计划泡汤,后有EXO上海演唱会被取消。
进入9月后,传言彻底坐实。《新蜀山剑侠传》制片人透露,本来该剧准备找宋仲基参演,但对方开出亿元高价片酬令签约受阻,“限韩令”一出,制作单位彻底放弃了“宋欧巴”,转而投向国内男演员。
“限韩令”的突然出现,当然是源自萨德系统的部署。随后,中国政府限制韩国艺人和节目的举措全面开启。据媒体报道,中国广电总局的禁令具体包含:禁止Bigbang、EXO等团体的中国演出;停止新的韩国文化产业公司投资;停止韩国偶像团体面向1万名以上的观众演出;禁止新签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合作项目;禁止韩国演员出演的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等多项规定。
韩国娱乐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已经开拍或拍竣的影视项目,男神张东健主演的电视剧《我曾爱过你,想起就心酸》在深圳拍摄数月后,取消了探班活动。池昌旭参演的《旋风少女2》播出照常,但其戏份因“限韩令”被删掉了一部分。原定由金圣柱主演的《漂亮的她》,也被张彬彬顶替。
不仅如此,一些已经拍摄或者制作好的节目,虽然在“限韩令”前通过了审核,但不得不进行二次加工才能播出。网友很快发现,刘仁娜、鸟叔、IKON成员等虽然参加了中国某些综艺节目,但是纷纷被打“马赛克”或者只留背影侧影,把他们在节目中的存在感弱化到几乎为零。
因为“限韩令”受创最严重的,还是韩国娱乐企业。8月初“限韩令”传言传出短短几天之内,韩国娱乐界四大公司SM、CJ、JYP和YG的公司市值总计蒸发36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左右)。
不过受损失的其实并不止韩国企业,华谊、华策、阿里、腾讯等国内娱乐巨头早前为争夺潜力巨大的韩流资源,纷纷在这些韩国娱乐集团布下棋局,这些动辄数千万美元的投资在突然到来的“ 限韩令”之下,瞬间从潜力投资变成了打水漂。
“限韩令”背后:公众审美疲劳和抵韩情绪
“限韩令”风波中,最值得深思的不是42名艺人和53部剧集受影响的统计清单,也不是“韩娱圈或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失业”的危言耸听,而是在“限韩令”的风急雨骤之下,除了韩粉之外,国内拍手称快的公众心理。
当“限韩令”一出,微博上马上叫好声一片,一句“广电总局这一次的任性,我喜欢”不仅完成了舆论的用脚投票,更令“韩流”遭遇的“寒流”更加冰冷。
更令韩娱人士感到不安的是,顶风而上邀请韩星参加的国内综艺不仅没有得到公众的支持,甚至遭到中国网民一致吐槽。例如之前凭借《我是歌手》在中国一夜走红的黄致列,当他连续出现在芒果台《快乐大本营》和网综《爸爸去哪儿4》中时,等待他的却不再是《我是歌手》中如潮的掌声和喝彩,而是网民的集体质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流大举进军中国,韩星大肆捞金,已成普遍现象,但也早已造成资源过度开发,竭泽而渔,甚至出现了金秀贤在国内广告中霸屏的现象,这正是中国大众审美疲劳的原因。
比审美疲劳更可怕的,是抵韩情绪。例如金句“国家面前无偶像”的出现,其实表明了韩流在中国的受挫早已埋下了种子, “限韩令”只是完成了最后一击,而令人遗憾的是,忙于在中国赚热钱的韩流企业既没有及时捕捉到这种负面情绪,更没有提早为排解危机做出任何努力。于是当危机到来,近年来对华出口占总出口额近三成的韩国文化产业,顿时遭遇伤筋动骨之痛。
对于近年来在亚洲攻城拔寨无坚不摧的韩娱文化产业来说,或许只有从“限韩令”带来的“香菇蓝瘦”中走出来,重建与中国公众的信任开始,一步步找回中国公众对于韩娱的好感,修复过去的裂痕,才不至于让韩流在中国的流行,在岁月中渐渐变成一个古老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