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过程,走真实的写作之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指导,延展“真我”习作之长度;限时作文,增强“真我”习作之效率;范读评改,提升“真我”习作之档次,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 真我 教师作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80
写作是一种心灵的传达,一种愿望的倾诉,一种个性的宣泄,一种个体生命的体验。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过程,走真实的写作之路。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作为,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真我”习作?
一、提前指导,延展“真我”习作之长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提前指导,揭开习作的神秘面纱,为学生自主写作开辟一片新天地。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单元备课意识,尤其对习作备课更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单元课文的教学中,随文讲解有关的习作知识,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提前多长时间指导,要有严密的计划。
(一)提前预约,言之有物
对于观察类的文题,最好能提前两周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明确方法的前提下认真观察。另外,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督查,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写一种植物可分三段——第一段:开头。第二段:中间。整体即远看这棵树像什么?具体,即:根(略)、枝干(略)、叶(详)、花(详)、果实(详)等内容。第三段:结尾。
以校园内的银杏树为例,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对树的静态和动态观察。
通过家校通发短信给家长,让其督促孩子观察到位,并和孩子一起观察一种高大的植物。
指导宜抓住重点,不宜面面俱到。学生由于明白方法,观察比较到位,思路清晰,对写好习作充满信心。
对于收集资料类的文题,最好能提前一两周让学生回去准备。如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习作六”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废旧电池的资料。在学生查阅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取舍相关资料,不能照搬,还要提醒学生,资料上有好多话是专业术语,在运用时可换成自己的语言。从学生收集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学生出现照搬资料的现象。对此,我根据习作要求,在班里组织一次资料交流活动,让学生根据问题(废旧电池有哪些危害?该如何处置?)挑选最合适的答案。通过评议,大家一致对资料去伪留真。在此基础上,学生动笔成文,就不会出现堆砌资料的现象。
(二)活动跟踪,激活精彩
从作文的认识功能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资源,还能大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使其做到真实写作,真情表达。尤其是学校专门搞的一些主题活动,如祭奠英烈活动、学雷锋活动、走进军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元旦汇演等。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对整个活动进行全程跟踪,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写作的精彩。
如著名少儿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来我校讲学,活动前,我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带上记录本,把重要的语言记下来。活动结束,我对整个活动按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与学生作简单的交流,不作具体指导,以防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然后要求学生写下来。
学生带着目的听讲座,听得仔细、认真。通过教师的简单指导,将活动再现成文,学生有话可写,有话会写,写得很精彩。
(三)作前阅读,开启思路
模仿是学习时心理上的需要,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学习写作同样也离不开模仿。习作前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文章,能唤起学生表现自我的愿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更重要的是作前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可以把现成的语言材料和自我语言进行组合,还可以借鉴阅读材料中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巧妙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文章精彩纷呈。
二、限时作文,增强“真我”习作之效率
虽然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完成习作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要求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在现实的习作教学中,学生很难在两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习作,即使完成的质量也不高。对此,自学生升入高年级后,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限时作文的训练,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构思,列提纲
在苏教版高年级习作训练中,几乎不涉及构思、列提纲等方面的训练,都强调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殊不知,随着年级的升高,习作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再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想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作前构思、列提纲的训练。例如,写一种鸟,有个学生列出了如下写作提纲。
开头:点明我喜爱的鸟是八哥。
中间:
“我家有两只八哥,我很喜爱。
两只八哥,一大一小,样子很美……
八哥叫得很好听,会学人话……
小的会说‘您好’;大的会说‘慢慢走’。
一天,表哥来我家,一进门,小的就叫‘您好’,逗得客人高兴极了……”
结尾:“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去看它。我爱我家的八哥。”
有了这样的写作提纲,学生不拟草稿,行文也不会乱,省去了拟草稿时间,加快了写作的速度。
(二)讲点作文小诀窍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实践运用,小学生对习作知识虽然知道一点儿,但往往满足于或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概念,或者朦朦胧胧地运用,以致遗漏重要细节。由于写作方法的缺乏,学生往往会在习作时,在情急之中延误时间。我在习作训练中不断给学生讲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叙述的承转,纪实文章分段宜细,语句要短,疑字疑词不用,学会模仿,虚实异存等内容。学生学点作文小诀窍,既能提高习作质量,又能加快习作速度。 3.要求学生埋头作文
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如不严格要求,学生很难控制住自己,使有限的作文时间浪费掉。作文课伊始,老师在学生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强调习作的要求,让学生构思,列提纲,此程序占用15分钟。然后针对每次习作的不同,讲解一些习作的技巧,让学生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一过程大概需要5分钟。之后利用4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埋头作文,不许讨论,不许抬头,一气呵成。老师严密“监视”,其目的是给学生限时作文“保驾护航”。在40分钟内,有80%的学生能完成任务,有20%的学生需要延时5分钟,这样算下来,所有学生都能在7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作文。
限时作文,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压力。有静心作文的环境,有准备好的“米”,有习作的“技术”支撑,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语言,谋篇布局,最终快速成文。
三、范读评改,提升“真我”习作之档次
“在旧的作文形态下,学生的文章只对教师发生作用,学生只是与教师有着批评与被批评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或发生任何关系;教室的气氛是平静的,学生和教师的心境是稳定的,不会出现互动型的波澜。”这是李白坚批评作文教学的死气说的话。范读评改,所形成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冲击,能使学生在即写即评即改中产生习作冲动,从而为下一次习作奠定情感与内容的基础。
(一)优等生作文:鸡蛋里挑骨头
学生完成作文,在自主修改后,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主动上台阅读自己的文章。这一做法有两大好处:一是学生有这一欲望,从一开始的习作准备到最终成文,都会积极应对;二是培养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增强习作自信心。范读伊始,学生不肯配合,在我“现身说法”(范读下水文)下,个别习作好的学生羞涩地举起小手。上台的同学听着老师和同学先扬后抑、多褒少贬的评价,原先担心害怕的心理彻底烟消云散了。这以后的每一次习作开始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优等生争着上台展示自己的文章。优生的作文应该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缺点。在评价时,我会鸡蛋里挑骨头,将文章里的缺点毫不留情地提出来(当然得注意说话的语气),让优生明白前进的方向。当然,这些要求不一定在一篇文章中得到体现,但我相信优生一定能在以后的习作中消化、吸收。
(二)中等生作文:抓主要症结
优等生有信心上台范读,对于班级的中坚力量——中等生,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呢?对此,我坚守一条原则:放大闪光点。有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中等生,班级里就会涌现出一大批跃跃欲试的中等生。随着展示的深入,我会逐渐提高要求,抓住中等生习作中的主要症结,一语道破,引导学生为其出谋划策,再要求其认真修改;两次范读,让全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达到提高中等生习作的目的,在范读评改的过程中,可压缩优等生的范读比例,给中等生上台展示的机会。
(三)困难生作文:佳句赏析
每次习作,班级里总会有一小部分同学写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磨磨蹭蹭,到最后交来的总是不达标的文章,这就是班级的习作困难生。对此,在每次的范读评改过程中,我会专门留出一两个名额,逼着这群“鸭子”上架。这批孩子一开始上台范读的时候,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对此,我仍然表扬和肯定:“不错,能上台已经是进步了,争取下次能读得大声点。”这一句句看似表扬的话语,实则是提醒,是要求。我观察这批学生写的文章,虽然整体看来不尽如人意,却也常有一两句话写得不错,不乏精彩。为此,我专门推出“佳句赏析”这一板块,让学生说说他们文章中写得精彩的句子,让习作困难生获得写作的幸福感。有了压力和动力,他们也才会逼自己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习作,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和改变。
在范读、点评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差距与不足,一次次地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让学生修改方便,不至于造成文章形式的混乱,我让学生在习作时写一行空一行,这样既利于学生的修改,也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修改动态,对症下药。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请让我们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做一个拨亮孩子心灯的智者,尊重作文的本质,用真情去播种,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
(责编 莫彩凤)
[关键词]作文教学 真我 教师作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80
写作是一种心灵的传达,一种愿望的倾诉,一种个性的宣泄,一种个体生命的体验。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过程,走真实的写作之路。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作为,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真我”习作?
一、提前指导,延展“真我”习作之长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提前指导,揭开习作的神秘面纱,为学生自主写作开辟一片新天地。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单元备课意识,尤其对习作备课更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单元课文的教学中,随文讲解有关的习作知识,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提前多长时间指导,要有严密的计划。
(一)提前预约,言之有物
对于观察类的文题,最好能提前两周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明确方法的前提下认真观察。另外,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督查,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写一种植物可分三段——第一段:开头。第二段:中间。整体即远看这棵树像什么?具体,即:根(略)、枝干(略)、叶(详)、花(详)、果实(详)等内容。第三段:结尾。
以校园内的银杏树为例,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对树的静态和动态观察。
通过家校通发短信给家长,让其督促孩子观察到位,并和孩子一起观察一种高大的植物。
指导宜抓住重点,不宜面面俱到。学生由于明白方法,观察比较到位,思路清晰,对写好习作充满信心。
对于收集资料类的文题,最好能提前一两周让学生回去准备。如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习作六”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废旧电池的资料。在学生查阅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取舍相关资料,不能照搬,还要提醒学生,资料上有好多话是专业术语,在运用时可换成自己的语言。从学生收集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学生出现照搬资料的现象。对此,我根据习作要求,在班里组织一次资料交流活动,让学生根据问题(废旧电池有哪些危害?该如何处置?)挑选最合适的答案。通过评议,大家一致对资料去伪留真。在此基础上,学生动笔成文,就不会出现堆砌资料的现象。
(二)活动跟踪,激活精彩
从作文的认识功能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资源,还能大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使其做到真实写作,真情表达。尤其是学校专门搞的一些主题活动,如祭奠英烈活动、学雷锋活动、走进军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元旦汇演等。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对整个活动进行全程跟踪,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写作的精彩。
如著名少儿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来我校讲学,活动前,我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带上记录本,把重要的语言记下来。活动结束,我对整个活动按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与学生作简单的交流,不作具体指导,以防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然后要求学生写下来。
学生带着目的听讲座,听得仔细、认真。通过教师的简单指导,将活动再现成文,学生有话可写,有话会写,写得很精彩。
(三)作前阅读,开启思路
模仿是学习时心理上的需要,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学习写作同样也离不开模仿。习作前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文章,能唤起学生表现自我的愿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更重要的是作前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可以把现成的语言材料和自我语言进行组合,还可以借鉴阅读材料中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巧妙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文章精彩纷呈。
二、限时作文,增强“真我”习作之效率
虽然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完成习作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要求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在现实的习作教学中,学生很难在两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习作,即使完成的质量也不高。对此,自学生升入高年级后,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限时作文的训练,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构思,列提纲
在苏教版高年级习作训练中,几乎不涉及构思、列提纲等方面的训练,都强调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殊不知,随着年级的升高,习作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再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想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作前构思、列提纲的训练。例如,写一种鸟,有个学生列出了如下写作提纲。
开头:点明我喜爱的鸟是八哥。
中间:
“我家有两只八哥,我很喜爱。
两只八哥,一大一小,样子很美……
八哥叫得很好听,会学人话……
小的会说‘您好’;大的会说‘慢慢走’。
一天,表哥来我家,一进门,小的就叫‘您好’,逗得客人高兴极了……”
结尾:“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去看它。我爱我家的八哥。”
有了这样的写作提纲,学生不拟草稿,行文也不会乱,省去了拟草稿时间,加快了写作的速度。
(二)讲点作文小诀窍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实践运用,小学生对习作知识虽然知道一点儿,但往往满足于或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概念,或者朦朦胧胧地运用,以致遗漏重要细节。由于写作方法的缺乏,学生往往会在习作时,在情急之中延误时间。我在习作训练中不断给学生讲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叙述的承转,纪实文章分段宜细,语句要短,疑字疑词不用,学会模仿,虚实异存等内容。学生学点作文小诀窍,既能提高习作质量,又能加快习作速度。 3.要求学生埋头作文
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如不严格要求,学生很难控制住自己,使有限的作文时间浪费掉。作文课伊始,老师在学生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强调习作的要求,让学生构思,列提纲,此程序占用15分钟。然后针对每次习作的不同,讲解一些习作的技巧,让学生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一过程大概需要5分钟。之后利用4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埋头作文,不许讨论,不许抬头,一气呵成。老师严密“监视”,其目的是给学生限时作文“保驾护航”。在40分钟内,有80%的学生能完成任务,有20%的学生需要延时5分钟,这样算下来,所有学生都能在7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作文。
限时作文,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压力。有静心作文的环境,有准备好的“米”,有习作的“技术”支撑,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语言,谋篇布局,最终快速成文。
三、范读评改,提升“真我”习作之档次
“在旧的作文形态下,学生的文章只对教师发生作用,学生只是与教师有着批评与被批评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或发生任何关系;教室的气氛是平静的,学生和教师的心境是稳定的,不会出现互动型的波澜。”这是李白坚批评作文教学的死气说的话。范读评改,所形成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冲击,能使学生在即写即评即改中产生习作冲动,从而为下一次习作奠定情感与内容的基础。
(一)优等生作文:鸡蛋里挑骨头
学生完成作文,在自主修改后,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主动上台阅读自己的文章。这一做法有两大好处:一是学生有这一欲望,从一开始的习作准备到最终成文,都会积极应对;二是培养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增强习作自信心。范读伊始,学生不肯配合,在我“现身说法”(范读下水文)下,个别习作好的学生羞涩地举起小手。上台的同学听着老师和同学先扬后抑、多褒少贬的评价,原先担心害怕的心理彻底烟消云散了。这以后的每一次习作开始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优等生争着上台展示自己的文章。优生的作文应该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缺点。在评价时,我会鸡蛋里挑骨头,将文章里的缺点毫不留情地提出来(当然得注意说话的语气),让优生明白前进的方向。当然,这些要求不一定在一篇文章中得到体现,但我相信优生一定能在以后的习作中消化、吸收。
(二)中等生作文:抓主要症结
优等生有信心上台范读,对于班级的中坚力量——中等生,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呢?对此,我坚守一条原则:放大闪光点。有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中等生,班级里就会涌现出一大批跃跃欲试的中等生。随着展示的深入,我会逐渐提高要求,抓住中等生习作中的主要症结,一语道破,引导学生为其出谋划策,再要求其认真修改;两次范读,让全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达到提高中等生习作的目的,在范读评改的过程中,可压缩优等生的范读比例,给中等生上台展示的机会。
(三)困难生作文:佳句赏析
每次习作,班级里总会有一小部分同学写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磨磨蹭蹭,到最后交来的总是不达标的文章,这就是班级的习作困难生。对此,在每次的范读评改过程中,我会专门留出一两个名额,逼着这群“鸭子”上架。这批孩子一开始上台范读的时候,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对此,我仍然表扬和肯定:“不错,能上台已经是进步了,争取下次能读得大声点。”这一句句看似表扬的话语,实则是提醒,是要求。我观察这批学生写的文章,虽然整体看来不尽如人意,却也常有一两句话写得不错,不乏精彩。为此,我专门推出“佳句赏析”这一板块,让学生说说他们文章中写得精彩的句子,让习作困难生获得写作的幸福感。有了压力和动力,他们也才会逼自己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习作,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和改变。
在范读、点评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差距与不足,一次次地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让学生修改方便,不至于造成文章形式的混乱,我让学生在习作时写一行空一行,这样既利于学生的修改,也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修改动态,对症下药。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请让我们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做一个拨亮孩子心灯的智者,尊重作文的本质,用真情去播种,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