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的故事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关键词:小说课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40-01
在小學语文教材中,学生会接触学习很多名著小说节选的课文,这些课文往往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感知人物形象,我们通常会把每个人物形象单独拿出来分析,通过抽取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认识人物形象,再把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其中人物的个性形象。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故事情节发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1.小学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视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小说教学中往往存在对于情节运用的“三个忽视”问题。
(1)忽视人物形象感知与故事情节的联系
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感知人物形象,我们通常会忽视小说的情节作用,把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割裂开来,以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认识人物形象,再把所写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文中的人物形象。但是这样做往往忽略了故事情节发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忽略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的。故事情节作为小说三个要素中的一环,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往往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果在阅读时,不重视抓住故事情节,那么学生理解的人物性格特点就会比较单一。
(3)忽略故事情节对小说课文学习兴趣的重大影响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或是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忽略故事情节的情况。这种忽略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只顾着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考量作者设置一定的情节究竟想告诉读者什么,把握这样曲折的情节又会有怎样新的体会。正是缺少这样的深度追问,学生对于作者呕心沥血塑造的人物只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浅尝辄止中慢慢失去了阅读名著的兴趣。这就使得这类课文的教学也就削弱了学习的价值,仅仅成为应付考试的一个过程。
2.引导儿童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理解人物形象
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人物典型性格紧密结合。笔者以为,在教学中通过故事情节发展感知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借助理清线索以整体观察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故事情节前后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于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抓住情节线索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对我们初步认识人物形象有不可替代的帮助。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之间的主要矛盾这一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更好地观察感知人物形象。
(2)从具体的事件中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情节发展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通过情节发展感知了解人物形象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写洪教头从见到林冲后就开始不停地羞辱林冲,从不予理睬到恶语打压,说林冲“骗吃骗喝”,以至于后来“灰溜溜地走开了”。这都呈现了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且技不如人的反面形象。但是当洪教头说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充武师,找你骗吃骗喝”的时候,又让人感受到洪教头这一反面形象也有智识、光彩的一面。他的心中还有柴进的一席之地,是对柴进的感恩,也算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这样的洪教头就不是一个简单化、标签式的人物形象。
(3)从细微处着眼把握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往往由不同场面构成,而场面总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的细节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深入和具体。同时也只有这样,学生心中的人物形象才显得真实。在《生命桥》一文中,老汉的两次“吼”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细节,引导学生关注同样的“吼”,有什么不同。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明白,第一次吼是生气;第二次吼是着急。这样老汉“舍己为人”的形象就更加鲜明。抓住场面的细节来赏析,对人物的认识和把握就不会是浮光掠影了。
(4)在情节铺陈中升华人物形象
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名著,在情节铺设上都大有讲究。小说情节想要有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的艺术特点,就应当讲究什么地方该埋下伏笔,什么地方该相互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等,对此都要细细加以赏析。如果读小说,只是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描写,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种“管中窥豹”的阅读就使得对人物的把握不够精准了。所以鉴赏这样的情节,我们不仅要注意情节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关联。
(5)联系整书故事情节整合人物形象
课本中节选的一篇课文,往往只是整本小说大树中的一个枝节。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决不能停留在课文中,还要引导他们去进行整部小说的阅读。在原著中有许多故事情节和课文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让学生去阅读原著的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课内外的联系阅读,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有关的故事情节整合起来,梳理清楚,在整本书的故事情节中统整人物形象。
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推动学生提升阅读一部原著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去阅读原著,也是实现小说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借此也能够真正感受到名著小说的魅力,进而爱上阅读优秀的文学名著。
关键词:小说课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40-01
在小學语文教材中,学生会接触学习很多名著小说节选的课文,这些课文往往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感知人物形象,我们通常会把每个人物形象单独拿出来分析,通过抽取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认识人物形象,再把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其中人物的个性形象。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故事情节发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1.小学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视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小说教学中往往存在对于情节运用的“三个忽视”问题。
(1)忽视人物形象感知与故事情节的联系
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感知人物形象,我们通常会忽视小说的情节作用,把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割裂开来,以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认识人物形象,再把所写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文中的人物形象。但是这样做往往忽略了故事情节发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忽略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的。故事情节作为小说三个要素中的一环,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往往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果在阅读时,不重视抓住故事情节,那么学生理解的人物性格特点就会比较单一。
(3)忽略故事情节对小说课文学习兴趣的重大影响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或是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忽略故事情节的情况。这种忽略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只顾着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考量作者设置一定的情节究竟想告诉读者什么,把握这样曲折的情节又会有怎样新的体会。正是缺少这样的深度追问,学生对于作者呕心沥血塑造的人物只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浅尝辄止中慢慢失去了阅读名著的兴趣。这就使得这类课文的教学也就削弱了学习的价值,仅仅成为应付考试的一个过程。
2.引导儿童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理解人物形象
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人物典型性格紧密结合。笔者以为,在教学中通过故事情节发展感知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借助理清线索以整体观察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故事情节前后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于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抓住情节线索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对我们初步认识人物形象有不可替代的帮助。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之间的主要矛盾这一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更好地观察感知人物形象。
(2)从具体的事件中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情节发展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通过情节发展感知了解人物形象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写洪教头从见到林冲后就开始不停地羞辱林冲,从不予理睬到恶语打压,说林冲“骗吃骗喝”,以至于后来“灰溜溜地走开了”。这都呈现了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且技不如人的反面形象。但是当洪教头说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充武师,找你骗吃骗喝”的时候,又让人感受到洪教头这一反面形象也有智识、光彩的一面。他的心中还有柴进的一席之地,是对柴进的感恩,也算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这样的洪教头就不是一个简单化、标签式的人物形象。
(3)从细微处着眼把握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往往由不同场面构成,而场面总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的细节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深入和具体。同时也只有这样,学生心中的人物形象才显得真实。在《生命桥》一文中,老汉的两次“吼”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细节,引导学生关注同样的“吼”,有什么不同。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明白,第一次吼是生气;第二次吼是着急。这样老汉“舍己为人”的形象就更加鲜明。抓住场面的细节来赏析,对人物的认识和把握就不会是浮光掠影了。
(4)在情节铺陈中升华人物形象
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名著,在情节铺设上都大有讲究。小说情节想要有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的艺术特点,就应当讲究什么地方该埋下伏笔,什么地方该相互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等,对此都要细细加以赏析。如果读小说,只是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描写,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种“管中窥豹”的阅读就使得对人物的把握不够精准了。所以鉴赏这样的情节,我们不仅要注意情节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关联。
(5)联系整书故事情节整合人物形象
课本中节选的一篇课文,往往只是整本小说大树中的一个枝节。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决不能停留在课文中,还要引导他们去进行整部小说的阅读。在原著中有许多故事情节和课文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让学生去阅读原著的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课内外的联系阅读,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有关的故事情节整合起来,梳理清楚,在整本书的故事情节中统整人物形象。
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推动学生提升阅读一部原著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去阅读原著,也是实现小说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借此也能够真正感受到名著小说的魅力,进而爱上阅读优秀的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