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底水油藏具有厚层块状高孔高渗和薄层砂岩两大类别。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沉积韵律
【分类号】:TE357.6
【正 文】
块状厚层底水油藏
多为背斜构造,储层物性好,高孔中高渗,部分为轻质低粘黑油,或为粘性较大的稠油,油藏属于巨厚块状边底水油藏。
土哈盆地红南油田为白垩系南北向的小型穹窿背斜,储层物性好,高孔中高渗,原油为轻质低粘黑油,油藏埋藏浅,为典型的块状底水油藏。平均孔隙度为28%,平均渗透率为849×10-3μm2,是高孔、高渗、巨厚块状、边底水油藏。
大港庄海8背斜油藏,储层发育区油层厚度在12.0-15.9m之间,向两翼油层变薄,各小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较高。例如Es1s1小层油层电测解释孔隙度最高30.4%,最低27.9%,平均29.0%;渗透率最大1145.1×10-3μm2,最小549.5×10-3μm2,平均808.6×10-3μm2;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其中NgI1小层钻遇油层井5口,为厚层底水油藏,与上下层之间隔层发育较稳定,隔层最小厚度3.2m,平均上面23.7m,下面11.7m。
2 薄层底水油藏
主要地质特征表现在油层物性好、孔隙度平均、渗透率高、砂体厚度与油层厚度较薄、油层和其底水层之间基本没有泥、钙质薄夹层,连通性很好,构造幅度低,底水层厚度薄且差异较大,底水层分布范围大,在含油范围内大多数区域均有底水分布,且水体活跃,水体锥进速度较快。
位于准葛尔盆地腹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的陆梁油田属于典型的薄层底水油藏,层主要为灰色细粒岩屑砂岩,岩石颗粒以岩屑为主,平均49.8%其次为石英(28.1%)和长石(22.1%)。泥质一般小于3%,平均1.34%,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69.03%),绿泥石次之(16.05%),其次为伊利石(11.99%)和高岭石(4.08%)。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含量不均匀,平均1.86%。储集空间几乎全部为原生粒间孔隙,孔隙发育且连通性好。油层孔隙度26.1%-34.1%,平均30.1%;渗透率(10.4-5000)×10-3μm2,平均522×10-3μm2。纵向上物性呈变好趋势。呼图壁河组沉积时期,陆梁地区为浅水湖滨相。位于其上部的胜金口组为一段40m左右的泥岩,分布稳定,是呼图壁河组的区域性盖层。呼图壁河组上段为棕色、杂色泥岩与细砂岩互层组合,其中泥岩和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不具有储层能力,中细砂岩为良好储层,两者纵向上间互出现,单层厚度薄,一般小于10m,在3m-5m左右的储层分布最广,但平面上分布最广,单砂层内部一般不发育夹层。
五 底水砂岩油藏的沉积韵律特征
沉积相可以根据沉积岩原始物质的不同,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岩沉积相。碎屑岩沉积相以砂、粉砂、粘土等碎屑物质为主,沉积介质以浑水为特征,岩性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沉积相以化学溶解物质为主,介质以清水为特征,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
不同沉积相区,由于沉积方式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沉积韵律模式。不同的沉积韵律模式和特征影响着油气藏开发的方式和效果。
1 韵律层的测井识别标志及其水淹特征
储层沉积韵律模式是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在岩体内的纵向变化规律。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和控制,储层韵律模式变化频繁,形式多样。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变化趋势,可将渗透率的变化形式分为均值韵律、正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
(1)均质韵律油层
均质储层反映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层段内岩性、物性相对均质,流体性质也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整个储层呈均质韵律。
均质韵律油层未水淹时,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箱形,曲线相对重心为0.5左右,上、下两部分的椭圆短轴与抛物线形态相近,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接近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接近1。
均质韵律油层水淹后表现出均匀或略偏下的水线推进,水淹厚度较大,水驱效率较高。电阻率曲线表现为幅值降低,极大值抬升,即电阻率曲线的椭圆长轴减小,上部短轴降低、下部短轴增大且饱满程度降低。
(2)正韵律油层
正韵律油层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是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律,由下到上岩性逐渐变差,岩石粒度逐渐变细。
一般在未水淹的情况下,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钟形,曲线相对重心大于0.5,上部椭圆短轴大于下部椭圆短轴,因此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大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大于1。
在水淹的情况下,由于正韵律油层的最高渗透层段位于油层底部,造成注入水沿底部突进较快,水淹也较严重,导致产水率上升快;而油层顶部水洗程度差,剩余油相对较多,该类油层总体开发效果较差,常表现为下偏的水线推进型。
(3)反韵律油层
反韵律反映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是由弱到强的变化,岩性、物性由下到上逐渐变好,其最高渗透层在油层顶部。
当油层注水开发时,注入水首先沿顶部推进,随着注入水的不断增加,加之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水驱厚度逐渐扩大,下部中、低渗透层逐步受到水驱,造成纵向上水线推进比较均匀,水洗厚度较大。反韵律油层表现为略偏上的水线推进型。反韵律油层在开发时具有产量高、递减慢,含水上升速度小的特点。
反韵律油层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漏斗形,曲线相对重心小于0.5,上部椭圆短轴小于下部椭圆短轴,因此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小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小于l。
(4)复合韵律油层
复合韵律油层反映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是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过程。纵向上,上部为正韵律沉积,下部为反韵律沉积,高渗透层段在中部,复合韵律油层表现为中部突进或较均匀的水线推进,一般对应油层中部水淹较重。
复合韵律油层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指形,曲线相对重心为0.5左右,上下2部分的椭圆短轴与抛物线形态相近,故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接近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接近于1。
与均质韵律油层相比,复合韵律油层电阻率曲线的抛物线系数要大。复合韵律油层水淹后,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相对重心仍保持在0.5左右,且上下2部分的椭圆短轴变化不大、长轴减小,但电阻率曲线的抛物线系数呈近乎等比例的变化。
2 沉积韵律对油藏开发的影响
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储层内纵向上的油水运动规律和韵律模式类型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韵律模式在开发过程中的开采特点不尽相同。
(1) 油层动用情况
开发中储量动用程度取决于油层非均质性、砂体的连通条件。对于油层来说,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韵律控制。因此,不同韵律类型油层在开发过程中的动用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正韵律油层,下部油层物性和含油性较上部要好,所以其动用程度也较高;而对于反韵律油层主力产油段位于上部,而下部不产油;復合韵律油层,其油层中部物性和含油性比上、下段油层要好,所以中部油层动用程度也较高,表明油层的复合韵律特征对其动用程度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
(2 )开发效果分析
油层内沉积韵律的变化,影响层间和层内物性差异,对油水运动规律和开发效果影响很大。根据不同韵律类型,可将油井的典型水驱曲线分为3类:
I类:复合韵律模式水驱曲线,开发效果较好,无水采油期长,含水率上升较慢,水驱特征曲线较缓;
II类:正韵律模式水驱曲线,见水快,无水采油期较短,中、低含水阶段较短,水驱特征曲线陡;
III类:反韵律模式水驱曲线,油井见水快,无水采油期累积产油量极低,水驱特征曲线几乎呈垂直形态,水驱油效率极低。
按油层动用程度受沉积韵律控制程度来比较,由强到弱依次是复合韵律、正韵律和反韵律,油层动用程度好、采出程度高的层段主要为正韵律层的底部、反韵律层的顶部以及复合韵律层的中部;I、II、III类不同韵律模式水驱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砂岩油藏中反韵律油层渗透率级差极大时,压降波及范围十分有限,此时复合韵律层段的开发效果明显优于正韵律和反韵律层段。
底水油藏具有厚层块状高孔高渗和薄层砂岩两大类别。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沉积韵律
【分类号】:TE357.6
【正 文】
块状厚层底水油藏
多为背斜构造,储层物性好,高孔中高渗,部分为轻质低粘黑油,或为粘性较大的稠油,油藏属于巨厚块状边底水油藏。
土哈盆地红南油田为白垩系南北向的小型穹窿背斜,储层物性好,高孔中高渗,原油为轻质低粘黑油,油藏埋藏浅,为典型的块状底水油藏。平均孔隙度为28%,平均渗透率为849×10-3μm2,是高孔、高渗、巨厚块状、边底水油藏。
大港庄海8背斜油藏,储层发育区油层厚度在12.0-15.9m之间,向两翼油层变薄,各小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较高。例如Es1s1小层油层电测解释孔隙度最高30.4%,最低27.9%,平均29.0%;渗透率最大1145.1×10-3μm2,最小549.5×10-3μm2,平均808.6×10-3μm2;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其中NgI1小层钻遇油层井5口,为厚层底水油藏,与上下层之间隔层发育较稳定,隔层最小厚度3.2m,平均上面23.7m,下面11.7m。
2 薄层底水油藏
主要地质特征表现在油层物性好、孔隙度平均、渗透率高、砂体厚度与油层厚度较薄、油层和其底水层之间基本没有泥、钙质薄夹层,连通性很好,构造幅度低,底水层厚度薄且差异较大,底水层分布范围大,在含油范围内大多数区域均有底水分布,且水体活跃,水体锥进速度较快。
位于准葛尔盆地腹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的陆梁油田属于典型的薄层底水油藏,层主要为灰色细粒岩屑砂岩,岩石颗粒以岩屑为主,平均49.8%其次为石英(28.1%)和长石(22.1%)。泥质一般小于3%,平均1.34%,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69.03%),绿泥石次之(16.05%),其次为伊利石(11.99%)和高岭石(4.08%)。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含量不均匀,平均1.86%。储集空间几乎全部为原生粒间孔隙,孔隙发育且连通性好。油层孔隙度26.1%-34.1%,平均30.1%;渗透率(10.4-5000)×10-3μm2,平均522×10-3μm2。纵向上物性呈变好趋势。呼图壁河组沉积时期,陆梁地区为浅水湖滨相。位于其上部的胜金口组为一段40m左右的泥岩,分布稳定,是呼图壁河组的区域性盖层。呼图壁河组上段为棕色、杂色泥岩与细砂岩互层组合,其中泥岩和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不具有储层能力,中细砂岩为良好储层,两者纵向上间互出现,单层厚度薄,一般小于10m,在3m-5m左右的储层分布最广,但平面上分布最广,单砂层内部一般不发育夹层。
五 底水砂岩油藏的沉积韵律特征
沉积相可以根据沉积岩原始物质的不同,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岩沉积相。碎屑岩沉积相以砂、粉砂、粘土等碎屑物质为主,沉积介质以浑水为特征,岩性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沉积相以化学溶解物质为主,介质以清水为特征,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
不同沉积相区,由于沉积方式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沉积韵律模式。不同的沉积韵律模式和特征影响着油气藏开发的方式和效果。
1 韵律层的测井识别标志及其水淹特征
储层沉积韵律模式是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在岩体内的纵向变化规律。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和控制,储层韵律模式变化频繁,形式多样。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变化趋势,可将渗透率的变化形式分为均值韵律、正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
(1)均质韵律油层
均质储层反映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层段内岩性、物性相对均质,流体性质也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整个储层呈均质韵律。
均质韵律油层未水淹时,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箱形,曲线相对重心为0.5左右,上、下两部分的椭圆短轴与抛物线形态相近,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接近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接近1。
均质韵律油层水淹后表现出均匀或略偏下的水线推进,水淹厚度较大,水驱效率较高。电阻率曲线表现为幅值降低,极大值抬升,即电阻率曲线的椭圆长轴减小,上部短轴降低、下部短轴增大且饱满程度降低。
(2)正韵律油层
正韵律油层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是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律,由下到上岩性逐渐变差,岩石粒度逐渐变细。
一般在未水淹的情况下,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钟形,曲线相对重心大于0.5,上部椭圆短轴大于下部椭圆短轴,因此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大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大于1。
在水淹的情况下,由于正韵律油层的最高渗透层段位于油层底部,造成注入水沿底部突进较快,水淹也较严重,导致产水率上升快;而油层顶部水洗程度差,剩余油相对较多,该类油层总体开发效果较差,常表现为下偏的水线推进型。
(3)反韵律油层
反韵律反映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是由弱到强的变化,岩性、物性由下到上逐渐变好,其最高渗透层在油层顶部。
当油层注水开发时,注入水首先沿顶部推进,随着注入水的不断增加,加之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水驱厚度逐渐扩大,下部中、低渗透层逐步受到水驱,造成纵向上水线推进比较均匀,水洗厚度较大。反韵律油层表现为略偏上的水线推进型。反韵律油层在开发时具有产量高、递减慢,含水上升速度小的特点。
反韵律油层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漏斗形,曲线相对重心小于0.5,上部椭圆短轴小于下部椭圆短轴,因此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小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小于l。
(4)复合韵律油层
复合韵律油层反映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是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过程。纵向上,上部为正韵律沉积,下部为反韵律沉积,高渗透层段在中部,复合韵律油层表现为中部突进或较均匀的水线推进,一般对应油层中部水淹较重。
复合韵律油层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曲线呈指形,曲线相对重心为0.5左右,上下2部分的椭圆短轴与抛物线形态相近,故测井曲线的椭圆度均接近于0,电阻率曲线的饱满系数接近于1。
与均质韵律油层相比,复合韵律油层电阻率曲线的抛物线系数要大。复合韵律油层水淹后,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相对重心仍保持在0.5左右,且上下2部分的椭圆短轴变化不大、长轴减小,但电阻率曲线的抛物线系数呈近乎等比例的变化。
2 沉积韵律对油藏开发的影响
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储层内纵向上的油水运动规律和韵律模式类型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韵律模式在开发过程中的开采特点不尽相同。
(1) 油层动用情况
开发中储量动用程度取决于油层非均质性、砂体的连通条件。对于油层来说,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韵律控制。因此,不同韵律类型油层在开发过程中的动用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正韵律油层,下部油层物性和含油性较上部要好,所以其动用程度也较高;而对于反韵律油层主力产油段位于上部,而下部不产油;復合韵律油层,其油层中部物性和含油性比上、下段油层要好,所以中部油层动用程度也较高,表明油层的复合韵律特征对其动用程度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
(2 )开发效果分析
油层内沉积韵律的变化,影响层间和层内物性差异,对油水运动规律和开发效果影响很大。根据不同韵律类型,可将油井的典型水驱曲线分为3类:
I类:复合韵律模式水驱曲线,开发效果较好,无水采油期长,含水率上升较慢,水驱特征曲线较缓;
II类:正韵律模式水驱曲线,见水快,无水采油期较短,中、低含水阶段较短,水驱特征曲线陡;
III类:反韵律模式水驱曲线,油井见水快,无水采油期累积产油量极低,水驱特征曲线几乎呈垂直形态,水驱油效率极低。
按油层动用程度受沉积韵律控制程度来比较,由强到弱依次是复合韵律、正韵律和反韵律,油层动用程度好、采出程度高的层段主要为正韵律层的底部、反韵律层的顶部以及复合韵律层的中部;I、II、III类不同韵律模式水驱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砂岩油藏中反韵律油层渗透率级差极大时,压降波及范围十分有限,此时复合韵律层段的开发效果明显优于正韵律和反韵律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