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是解决其他等值线问题的基础。许多同行归纳出了很多方法,如“同线等高”、“两相临等高线之差为零或一个等高距”、“坡向起伏法”、“特殊地貌的判读”等。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补充归纳出以下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原则,在解题时非常快捷。
一、等高线两侧的“一高一低”原则
“在同一等高线两侧,海拔高度不能相等,一边高一边低”。如图1,在等高线M两侧的A和B,其海拔高度为A>B或A
现在许多地理复习资料中就有出现违背这一原则的情况。某地理高考复习资料就有两幅错图:图4中的300m等高线和图5中表示火山口地貌的100m等高线的画法是错误的。
例析:图6中N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多少? 分析:当等高线M取300米时,根据地形起伏趋势,N的高度为200m至300m;当M取400m时,N的高度为400m至500m。但是M不能取500m,否则图中400m等高线两侧的P和Q可能相等,因此N的高度也就不能是500m至600m。
二、闭合等高线的“高高低低”原则
“在两条不相等的等高线中间有闭合等高线圈,其数值为邻近的高值等高线的,该闭合区内为大于该值的高值区,即比高还要高;若为邻近的低值等高线的,该闭合区内为小于该值的低值区,即比低还要低”。如图7,M和N分别为100m、200m等高线中的任意一点,则M的取值为0m到100m之间,N的取值为200m到300m之间,即“高高低低”原则。分析:M只有0到100m和100m到200m两种情况,若为100m到200m,M与100m闭合等高线外的区域海拔相同,违背了上述“一高一低”原则,显然这种假设不可能。同理,N也不可能取100m到200m.。
例析:图8中甲地的海拔可能是多少?选项有A.360m;B.452m;C.118;mD.725m。分析:由于图8中等高距为100m,图中闭合等高线只能为200m和300m两中可能,若闭合等高线取300m,根据“高高”原则,则甲为300m400m,选A;闭合等高线若取200 m,根据“低低”原则应选C。该原则在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图9是东北局部图,由于闭合等高线区域内为大兴安岭,为高值区,该等高线只能是800m。
其他等值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的绘制原理与等高线一致,其判读方法也一样。图10为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问M线的取值。分析:M等压线圈位于1015.0和1017.5两条等压线之间,按照“高高低低”原则,若M范围内为高压区,则M的取值应为1017.5;若M范围内为低压区,则M的取值应为1015.0。所以答案为1015.0和1017.5。若选1012.5,则由此等压先向北、向南为1012.5、1015.0、1012.5,在1015.0线两侧会出现等值,违背了“一高一低”原则。
三、河流判定的“不相交” 和“鱼叉形”法则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除了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外,等高线不相交”。如图11,若100m和200m等高线相交,交点M的海拔既是100m又是200m,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不相交”法则。根据这一法则,可以在复杂的等高线图上区分非等高线事物,如河流、公路、输电线、管道等,特别是河流,它既与等高线相交,又具有由高到低的单向流动特点。例析:图12中最高点的海拔是多少?图中线条多,判读起来很费劲,如果将图中与其他等高线的相交的线找出,并用特殊颜色描绘出来,再根据河流由高到低指示坡向,可以找出河流,就可以推论该区域最高点的高程为600m至650m。
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与河流相交处一般是弯曲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收拢方向一致,形似向前飞出的鱼叉”,这就是河流流向判定的“鱼叉形”法则。如图13,河流只可能是由A流向B,而不是由B流向A。分析:该图中只可能有两中坡向,如图14和图15,图14中河流位于山脊,这不可能的,而图15河流位于山谷,且由高向低流。但是要注意小“鱼叉”和大“鱼叉”,河流流向是指与等高线相交处的小“鱼叉”方向,如图16中的M至N方向。
一、等高线两侧的“一高一低”原则
“在同一等高线两侧,海拔高度不能相等,一边高一边低”。如图1,在等高线M两侧的A和B,其海拔高度为A>B或A
现在许多地理复习资料中就有出现违背这一原则的情况。某地理高考复习资料就有两幅错图:图4中的300m等高线和图5中表示火山口地貌的100m等高线的画法是错误的。
例析:图6中N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多少? 分析:当等高线M取300米时,根据地形起伏趋势,N的高度为200m至300m;当M取400m时,N的高度为400m至500m。但是M不能取500m,否则图中400m等高线两侧的P和Q可能相等,因此N的高度也就不能是500m至600m。
二、闭合等高线的“高高低低”原则
“在两条不相等的等高线中间有闭合等高线圈,其数值为邻近的高值等高线的,该闭合区内为大于该值的高值区,即比高还要高;若为邻近的低值等高线的,该闭合区内为小于该值的低值区,即比低还要低”。如图7,M和N分别为100m、200m等高线中的任意一点,则M的取值为0m到100m之间,N的取值为200m到300m之间,即“高高低低”原则。分析:M只有0到100m和100m到200m两种情况,若为100m到200m,M与100m闭合等高线外的区域海拔相同,违背了上述“一高一低”原则,显然这种假设不可能。同理,N也不可能取100m到200m.。
例析:图8中甲地的海拔可能是多少?选项有A.360m;B.452m;C.118;mD.725m。分析:由于图8中等高距为100m,图中闭合等高线只能为200m和300m两中可能,若闭合等高线取300m,根据“高高”原则,则甲为300m400m,选A;闭合等高线若取200 m,根据“低低”原则应选C。该原则在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图9是东北局部图,由于闭合等高线区域内为大兴安岭,为高值区,该等高线只能是800m。
其他等值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的绘制原理与等高线一致,其判读方法也一样。图10为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问M线的取值。分析:M等压线圈位于1015.0和1017.5两条等压线之间,按照“高高低低”原则,若M范围内为高压区,则M的取值应为1017.5;若M范围内为低压区,则M的取值应为1015.0。所以答案为1015.0和1017.5。若选1012.5,则由此等压先向北、向南为1012.5、1015.0、1012.5,在1015.0线两侧会出现等值,违背了“一高一低”原则。
三、河流判定的“不相交” 和“鱼叉形”法则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除了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外,等高线不相交”。如图11,若100m和200m等高线相交,交点M的海拔既是100m又是200m,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不相交”法则。根据这一法则,可以在复杂的等高线图上区分非等高线事物,如河流、公路、输电线、管道等,特别是河流,它既与等高线相交,又具有由高到低的单向流动特点。例析:图12中最高点的海拔是多少?图中线条多,判读起来很费劲,如果将图中与其他等高线的相交的线找出,并用特殊颜色描绘出来,再根据河流由高到低指示坡向,可以找出河流,就可以推论该区域最高点的高程为600m至650m。
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与河流相交处一般是弯曲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收拢方向一致,形似向前飞出的鱼叉”,这就是河流流向判定的“鱼叉形”法则。如图13,河流只可能是由A流向B,而不是由B流向A。分析:该图中只可能有两中坡向,如图14和图15,图14中河流位于山脊,这不可能的,而图15河流位于山谷,且由高向低流。但是要注意小“鱼叉”和大“鱼叉”,河流流向是指与等高线相交处的小“鱼叉”方向,如图16中的M至N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