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在新的时期,我们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重新审视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 新时期 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新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仍然固守“传导、授业、解惑”的职责,那无异于教师剥夺了自己存在的理由,因此,如何转变教学观念,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个教师都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经验
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也是教学的宝贵财富。但如果在教学过程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则教学经验只会成为教学创新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枷锁。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创新和研究才能使教学经验具有活力。
新课程的“新”不仅是教学内容的编排的新,更多的体现在理念的改变和培养目标的改变。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需要去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给学生这么些东西,只要让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考试成绩就行了。而新课程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和目标,要本质上颠覆了这样一种教师的习惯的教学经验。教师如果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去进行新课程教学无异于“穿着新鞋走老路”,形似神不是。教师要从根本上实现这个转变,必须是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这方面作为教师是最有体会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尽管如此,但要让教师完全改变多年养成的教学习惯和放弃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既不切合实际、也没有这个必要,关键是如何让传统教学的经验与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断反思,使自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忠实执行者。
作为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可以分为“行前思”、“行中思”、“行后思”。“行前思”是指教学活动前的反思,这时的反思往往是预设性的,具有前瞻性,这个阶段要求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预测和分析,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研究性实践活动。“行中思”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自动地反思,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前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能使教学活动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教师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行后思”即在教学结束后,及时有效地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批判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这是教师反思的重点。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并逐步成长为反思型教师。例如:现在许多教师总是埋怨:现在的学生只为机械的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碰到新的问题是不能举一反三、缺乏创新意识。如果反思一下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我们将不难发现这完全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造成的,这样就更有助于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反思的目标,是使教师更加科学地看待教学工作,更加理性地进行教学实践,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教师要把在教学实践中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就必须对自身的教学工作予以关注和思考,诸如哪些做法、措施和设计方案质量高、效果好?为什么质量高、效果好?哪些认识是科学的、正确的?为什么是科学的、正确的?等等。通过这样的总结经验过程,必然促使教师有意识地去研究和思考教学工作,进而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位。
美国教育学家萧恩曾经提出,“经验+反思=专业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成败反思。
二、改变课程观,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
在传统的课程背景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最底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指令,遵循学科专家编定的教材及教学要求。传统教育仅赋予基层教师“传导授业”的定位,教师的话语权力是被严格界定在特定的话语情境、内容和方式之内的,这种有限性和被控制性,使教师在学校课程事务中也就甘愿无所作为。他们的主要精力只用于每一节课的具体的教学设计,重视的是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并不习惯也不清楚怎样去自主选择学习主题,设计学习内容,更无法理解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义与价值。
新课程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来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只对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这为其他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的经验进入课堂提供了可能性。教课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更多的是如何“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以学生发展的差异为前提,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研究意识和能力,既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别和共性,还要研究所教学科的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有研究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得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更能指导学生使用学习材料和指导小组学习,对学生的期望有所变化。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令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也更为自信。可见“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课程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变革过程,因为课程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重建他们的知识观及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课程开发意味着对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作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的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再思考。这样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教师不合时宜的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更多地去发现和探寻他人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并能增加教师的探究性活动等。
三、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新的教育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传统上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教育正在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它要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做。首先,要鼓励学生:“敢想”.“事生于虑,成于做.”其次,要培养学生勤思、善思,敢于标新立异。要不拘泥于某些权威(或教师)的既定论断,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实践,使知识和科学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伽利略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了比萨斜塔,他用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已经成为定论的结论,这就是一种追求真理、敢于冒风险、敢于探索的精神。再次,要培养学生有识.敢想、善思,都要以科学的知识为指导,以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为依据。要改变这种改而不变的现状不是一躇而蹴的事。
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人才观、学生观,做个“有心”的老师。
新课程对每个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它为每个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变革、施展个性才能、提升自身能力并发展自己的平台;说它是挑战,是因为相对传统的课程而言,以“新”为特征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及教学方法都是新的。面对这么多新,应对的关键就是用“心”去教育,做一个“有心”的教师,我这里说的“有心”是指,教师要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只有当教师以“协作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才能更加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才会理解学生,体会到学生的想法,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其次,要改变的是传统的教师观,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
“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教学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创新教学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教师即研究者,研究是教师专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内容。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进行反思性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发展。同时,通过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从自觉和不自觉的教育行为中发现教育实践的灵感与智慧,加以生发,应用于教学行动创新中。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及课堂活动创新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渠道。
再次,必须具备发展的教育观,做一个创新的教师
教学方法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正确的教学方法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而落后的教学方法则会成为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阻碍因素。教育创新要求下的教师不应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应该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民主化教学,注重启发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尤其是提高学生探索未知事物及领域的兴趣。在教学结构上要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致地投入学习。做到处理教材的方式新,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努力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呵护学生创新思维萌芽的产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只知道埋头教书的教师,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书匠”,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只有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把成为一个教育名家作为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当作一个思考者、探索者、研究者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
关键词 新时期 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新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仍然固守“传导、授业、解惑”的职责,那无异于教师剥夺了自己存在的理由,因此,如何转变教学观念,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个教师都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经验
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也是教学的宝贵财富。但如果在教学过程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则教学经验只会成为教学创新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枷锁。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创新和研究才能使教学经验具有活力。
新课程的“新”不仅是教学内容的编排的新,更多的体现在理念的改变和培养目标的改变。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需要去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给学生这么些东西,只要让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考试成绩就行了。而新课程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和目标,要本质上颠覆了这样一种教师的习惯的教学经验。教师如果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去进行新课程教学无异于“穿着新鞋走老路”,形似神不是。教师要从根本上实现这个转变,必须是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这方面作为教师是最有体会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尽管如此,但要让教师完全改变多年养成的教学习惯和放弃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既不切合实际、也没有这个必要,关键是如何让传统教学的经验与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断反思,使自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忠实执行者。
作为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可以分为“行前思”、“行中思”、“行后思”。“行前思”是指教学活动前的反思,这时的反思往往是预设性的,具有前瞻性,这个阶段要求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预测和分析,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研究性实践活动。“行中思”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自动地反思,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前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能使教学活动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教师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行后思”即在教学结束后,及时有效地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批判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这是教师反思的重点。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并逐步成长为反思型教师。例如:现在许多教师总是埋怨:现在的学生只为机械的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碰到新的问题是不能举一反三、缺乏创新意识。如果反思一下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我们将不难发现这完全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造成的,这样就更有助于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反思的目标,是使教师更加科学地看待教学工作,更加理性地进行教学实践,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教师要把在教学实践中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就必须对自身的教学工作予以关注和思考,诸如哪些做法、措施和设计方案质量高、效果好?为什么质量高、效果好?哪些认识是科学的、正确的?为什么是科学的、正确的?等等。通过这样的总结经验过程,必然促使教师有意识地去研究和思考教学工作,进而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位。
美国教育学家萧恩曾经提出,“经验+反思=专业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成败反思。
二、改变课程观,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
在传统的课程背景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最底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指令,遵循学科专家编定的教材及教学要求。传统教育仅赋予基层教师“传导授业”的定位,教师的话语权力是被严格界定在特定的话语情境、内容和方式之内的,这种有限性和被控制性,使教师在学校课程事务中也就甘愿无所作为。他们的主要精力只用于每一节课的具体的教学设计,重视的是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并不习惯也不清楚怎样去自主选择学习主题,设计学习内容,更无法理解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义与价值。
新课程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来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只对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这为其他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的经验进入课堂提供了可能性。教课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更多的是如何“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以学生发展的差异为前提,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研究意识和能力,既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别和共性,还要研究所教学科的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有研究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得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更能指导学生使用学习材料和指导小组学习,对学生的期望有所变化。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令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也更为自信。可见“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课程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变革过程,因为课程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重建他们的知识观及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课程开发意味着对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作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的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再思考。这样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教师不合时宜的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更多地去发现和探寻他人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并能增加教师的探究性活动等。
三、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新的教育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传统上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教育正在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它要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做。首先,要鼓励学生:“敢想”.“事生于虑,成于做.”其次,要培养学生勤思、善思,敢于标新立异。要不拘泥于某些权威(或教师)的既定论断,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实践,使知识和科学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伽利略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了比萨斜塔,他用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已经成为定论的结论,这就是一种追求真理、敢于冒风险、敢于探索的精神。再次,要培养学生有识.敢想、善思,都要以科学的知识为指导,以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为依据。要改变这种改而不变的现状不是一躇而蹴的事。
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人才观、学生观,做个“有心”的老师。
新课程对每个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它为每个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变革、施展个性才能、提升自身能力并发展自己的平台;说它是挑战,是因为相对传统的课程而言,以“新”为特征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及教学方法都是新的。面对这么多新,应对的关键就是用“心”去教育,做一个“有心”的教师,我这里说的“有心”是指,教师要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只有当教师以“协作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才能更加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才会理解学生,体会到学生的想法,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其次,要改变的是传统的教师观,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
“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教学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创新教学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教师即研究者,研究是教师专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内容。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进行反思性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发展。同时,通过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从自觉和不自觉的教育行为中发现教育实践的灵感与智慧,加以生发,应用于教学行动创新中。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及课堂活动创新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渠道。
再次,必须具备发展的教育观,做一个创新的教师
教学方法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正确的教学方法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而落后的教学方法则会成为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阻碍因素。教育创新要求下的教师不应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应该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民主化教学,注重启发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尤其是提高学生探索未知事物及领域的兴趣。在教学结构上要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致地投入学习。做到处理教材的方式新,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努力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呵护学生创新思维萌芽的产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只知道埋头教书的教师,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书匠”,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只有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把成为一个教育名家作为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当作一个思考者、探索者、研究者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