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技艺日益提升,社会对建筑物安全、质量缺陷等问题越来越关注,而质量问题是其重点。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却常常被忽视。混凝土是建筑物最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直接影响到建筑物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且未发现补救,将会极大的降低建筑工程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坍塌等不利后果。本论文结合实际情况,综述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成因,并采用相应的治理路径。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建筑工程;治理路径
引言:近年来我国在建筑行业取得了许多成就,建筑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但在实际工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基本但无法忽视的问题,例如混凝土裂缝,它普遍存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但因程度较轻或面积不大而往往被忽视,最终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应重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本文分析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探究了治理路径。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分为微型裂缝和表面裂缝,微型裂缝通常存在于建筑物内部,其裂缝程度不大,很难被肉眼发现。而表面裂缝在混凝土的表面,相比起微型裂缝其更容易被人们所发现。不同的裂缝成因不同,因此解决方案也不同。
1、温度原因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最常见原因就是温差。此种裂缝是因混凝土内外温度梯度过大而导致的,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更容易产生,主要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浇筑体量大,产生水化热热量多,内部混凝土热量聚集,难以散去,导致温度升高,而表面散去迅速,急剧降低,因此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和外部温度低,表面的温度应力等超过抗拉强度,从而产生表面裂缝,同时因混凝土内部高温缓慢变成常温,将产生微型裂缝。[1]
2、建筑材料原因
另外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建筑材料自身问题。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一方面,一些开发商为节约建筑成本选择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作为原材料,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凝结硬化导致裂缝产生,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不断恶化,最终可能造成建筑物坍塌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是因为混凝土配置比例出现问题,因混凝土由各组成材料组成,各组成材料投放比例不同,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各异,这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裂缝的產生,例如混凝土中水掺多了,后期蒸发,形成大量孔洞,又因内应力作用,相互贯通形成微型裂缝,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在外力作用下就形成混凝土裂缝。
3、现场施工技术及流程原因
最后,现场施工技术优劣及流程是否合理也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操作机械技术差、不按规程操作;检查人员未按要求检查,错检漏检等都将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例如:作业人员浇捣不规范、时间过短、不充分、漏震等,检查人员未及时检查、漏检或未采取补救措施等等)。施工结束后,混凝土的养护也会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凝结硬化,过早浇水养护会稀释或冲掉表面水泥浆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缝;过迟养护会使混凝土表面失水严重,体积收缩,产生表面裂缝;因此养护的时间也非常重要,综合考虑到温度、湿度、混凝土自身特性等因素进行确定。同时养护手段也颇为重要(例如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下,采用麻袋覆盖浇水比直接浇水养护效果要好[2])。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路径
1、注意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各参建方均应重视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组成的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等材料质量均能符合规范要求,可以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此外,在配置过程中,每一次配制均应按照现场配合比及操作过程来执行,则配置出的每一方混凝土性质相近且均能达到强度、抗渗等级、耐久性、工作性能等要求;另外,操作人员在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实际情况(如砂石含水率的变化),要及时调整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且在配制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后,禁止加水或其他相关材料从而导致混凝土配合比改变。
2、注意施工流程及工艺
施工流程和工艺问题也值得注意。首先浇筑混凝土时选用的模板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均应满足要求,浇筑时不会漏浆、渗水。其次,在安装模板时要注意模板之间的缝隙不能过大,以防水泥浆流落,且在模板表面应均匀涂刷脱模剂。最后,在拆除模板过程中不要将已经拆除的模板和支架等物品堆在楼面,是因为此时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设计要求,过重的堆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或崩塌。另外,混凝土的运输也得注意,在每一次运输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要及时清理车中混凝土残渣以及积水等;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及时搅拌或补加水泥浆或相应外加剂,以防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最后,装置混凝土的运输容器应定期检修,以保证容器内壁的平滑度,防渗能力、防晒、防风、防寒能力等。[2]
3、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最后,要注意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从建筑行业现状来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经过太多专业知识的培训,所以时常因为操作失误、不当等问题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为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问题,应该在员工上岗之前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让从业人员了解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行预防或者在发生问题后拥有补救措施的能力。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也要定期向施工人员普及相应的基本信息和技术。最后,在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或施工工艺时要及时交底,并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结语:混凝土裂缝是客观存在于各建筑工程中,对建筑结构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了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危害。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施工的工艺及流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来具体探究了混凝土裂缝的治理路径。是希望各个参建单位及监管部门,能够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加强质量监督,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高寿.房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及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8,(26):55.
[2]李传明.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J]. 河南建材, 2019(06):276+279.
作者简介:聂浩,男(1990 .07——),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方向:新型建筑材料。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建筑工程;治理路径
引言:近年来我国在建筑行业取得了许多成就,建筑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但在实际工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基本但无法忽视的问题,例如混凝土裂缝,它普遍存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但因程度较轻或面积不大而往往被忽视,最终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应重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本文分析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探究了治理路径。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分为微型裂缝和表面裂缝,微型裂缝通常存在于建筑物内部,其裂缝程度不大,很难被肉眼发现。而表面裂缝在混凝土的表面,相比起微型裂缝其更容易被人们所发现。不同的裂缝成因不同,因此解决方案也不同。
1、温度原因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最常见原因就是温差。此种裂缝是因混凝土内外温度梯度过大而导致的,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更容易产生,主要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浇筑体量大,产生水化热热量多,内部混凝土热量聚集,难以散去,导致温度升高,而表面散去迅速,急剧降低,因此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和外部温度低,表面的温度应力等超过抗拉强度,从而产生表面裂缝,同时因混凝土内部高温缓慢变成常温,将产生微型裂缝。[1]
2、建筑材料原因
另外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建筑材料自身问题。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一方面,一些开发商为节约建筑成本选择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作为原材料,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凝结硬化导致裂缝产生,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不断恶化,最终可能造成建筑物坍塌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是因为混凝土配置比例出现问题,因混凝土由各组成材料组成,各组成材料投放比例不同,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各异,这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裂缝的產生,例如混凝土中水掺多了,后期蒸发,形成大量孔洞,又因内应力作用,相互贯通形成微型裂缝,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在外力作用下就形成混凝土裂缝。
3、现场施工技术及流程原因
最后,现场施工技术优劣及流程是否合理也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操作机械技术差、不按规程操作;检查人员未按要求检查,错检漏检等都将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例如:作业人员浇捣不规范、时间过短、不充分、漏震等,检查人员未及时检查、漏检或未采取补救措施等等)。施工结束后,混凝土的养护也会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凝结硬化,过早浇水养护会稀释或冲掉表面水泥浆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缝;过迟养护会使混凝土表面失水严重,体积收缩,产生表面裂缝;因此养护的时间也非常重要,综合考虑到温度、湿度、混凝土自身特性等因素进行确定。同时养护手段也颇为重要(例如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下,采用麻袋覆盖浇水比直接浇水养护效果要好[2])。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路径
1、注意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各参建方均应重视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组成的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等材料质量均能符合规范要求,可以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此外,在配置过程中,每一次配制均应按照现场配合比及操作过程来执行,则配置出的每一方混凝土性质相近且均能达到强度、抗渗等级、耐久性、工作性能等要求;另外,操作人员在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实际情况(如砂石含水率的变化),要及时调整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且在配制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后,禁止加水或其他相关材料从而导致混凝土配合比改变。
2、注意施工流程及工艺
施工流程和工艺问题也值得注意。首先浇筑混凝土时选用的模板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均应满足要求,浇筑时不会漏浆、渗水。其次,在安装模板时要注意模板之间的缝隙不能过大,以防水泥浆流落,且在模板表面应均匀涂刷脱模剂。最后,在拆除模板过程中不要将已经拆除的模板和支架等物品堆在楼面,是因为此时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设计要求,过重的堆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或崩塌。另外,混凝土的运输也得注意,在每一次运输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要及时清理车中混凝土残渣以及积水等;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及时搅拌或补加水泥浆或相应外加剂,以防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最后,装置混凝土的运输容器应定期检修,以保证容器内壁的平滑度,防渗能力、防晒、防风、防寒能力等。[2]
3、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最后,要注意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从建筑行业现状来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经过太多专业知识的培训,所以时常因为操作失误、不当等问题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为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问题,应该在员工上岗之前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让从业人员了解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行预防或者在发生问题后拥有补救措施的能力。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也要定期向施工人员普及相应的基本信息和技术。最后,在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或施工工艺时要及时交底,并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结语:混凝土裂缝是客观存在于各建筑工程中,对建筑结构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了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危害。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施工的工艺及流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来具体探究了混凝土裂缝的治理路径。是希望各个参建单位及监管部门,能够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加强质量监督,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高寿.房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及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8,(26):55.
[2]李传明.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J]. 河南建材, 2019(06):276+279.
作者简介:聂浩,男(1990 .07——),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方向:新型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