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手持技术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从而实现对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科学探究教学。
【关键词】 手持技术;反应条件;说课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为背景,这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实验之一,对于学习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对上一课题内容的延伸,又是为学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制取氧气这一课时很好地诠释它作为催化剂本身的作用,而加快化学反应的方法媒介并不只是二氧化锰,因此在学习教科书的内容后我们引入教材《中学化学实验教科书》中的实验3,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内容,引入手持技术的学习使用,让教科书的内容更加充实丰满,教材内容得到拓展。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并且认识了催化剂,知道MnO2使產生O2的速度加快,因此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
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只能从宏观上观察冒气泡的快慢,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不了解。
心理层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定量描述反应速率的方法;掌握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树立辨证唯物的思想。
由于学生刚接触手持技术实验,对其操作不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手持技术的使用以及实验过程中数据采集等问题的解决。
三、教法学法分析
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构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学生主要通过阅读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新教材编写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本节课,我将花一个课时,三个环节完成新课教学。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通过课本中呈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及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反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温度、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引出问题“那么,除了温度、催化剂,还有那些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呢?”继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环节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回答:催化剂,浓度等会影响反应速率。趁热打铁,我抛出问题:该如何观察产生氧气的快慢呢?能否定量地来描述产生气体的快慢呢?
由此我向学生介绍一项新技术——手持技术,是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因此,可采用手持技术来学习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目的、原理,仪器和用品。
在实验前,我将为学生讲解每一操作步骤并进行手持技术演示实验,指出使用手持技术过程中要解决、注意的地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接着,我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通过探究催化剂的用量、种类(以马铃薯为例)以及过氧化氢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来展开。
2、构想假设
我将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学生得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速率影响是相同的。
猜想二: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速率影响是不相同的。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3、设计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小组派代表讲解各组的实验方案,根据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我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4、实验验证
接着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每一组都有相应的探究任务,分别完成不同催化剂、不同浓度的实验。第1和第2小组做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实验,第3和第4小组做马铃薯催化不同浓度过氧化氢的实验。我在一旁观察学生实验,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最后将采集的数据导入电脑,得到反应前后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再取直线部分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分析斜率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三:归纳总结
实验结束后,组织小组成员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及得到的结论进行交流与总结,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最后由我来总结并行形成结论。
五、板书设计
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主板书列举本节课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帮助梳理知识点,副板书主要记录实验过程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特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课堂上,我突破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手持技术;反应条件;说课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为背景,这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实验之一,对于学习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对上一课题内容的延伸,又是为学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制取氧气这一课时很好地诠释它作为催化剂本身的作用,而加快化学反应的方法媒介并不只是二氧化锰,因此在学习教科书的内容后我们引入教材《中学化学实验教科书》中的实验3,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内容,引入手持技术的学习使用,让教科书的内容更加充实丰满,教材内容得到拓展。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并且认识了催化剂,知道MnO2使產生O2的速度加快,因此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
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只能从宏观上观察冒气泡的快慢,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不了解。
心理层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定量描述反应速率的方法;掌握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树立辨证唯物的思想。
由于学生刚接触手持技术实验,对其操作不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手持技术的使用以及实验过程中数据采集等问题的解决。
三、教法学法分析
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构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学生主要通过阅读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新教材编写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本节课,我将花一个课时,三个环节完成新课教学。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通过课本中呈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及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反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温度、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引出问题“那么,除了温度、催化剂,还有那些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呢?”继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环节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回答:催化剂,浓度等会影响反应速率。趁热打铁,我抛出问题:该如何观察产生氧气的快慢呢?能否定量地来描述产生气体的快慢呢?
由此我向学生介绍一项新技术——手持技术,是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因此,可采用手持技术来学习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目的、原理,仪器和用品。
在实验前,我将为学生讲解每一操作步骤并进行手持技术演示实验,指出使用手持技术过程中要解决、注意的地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接着,我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通过探究催化剂的用量、种类(以马铃薯为例)以及过氧化氢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来展开。
2、构想假设
我将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学生得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速率影响是相同的。
猜想二: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速率影响是不相同的。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3、设计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小组派代表讲解各组的实验方案,根据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我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4、实验验证
接着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每一组都有相应的探究任务,分别完成不同催化剂、不同浓度的实验。第1和第2小组做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实验,第3和第4小组做马铃薯催化不同浓度过氧化氢的实验。我在一旁观察学生实验,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最后将采集的数据导入电脑,得到反应前后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再取直线部分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分析斜率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三:归纳总结
实验结束后,组织小组成员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及得到的结论进行交流与总结,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最后由我来总结并行形成结论。
五、板书设计
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主板书列举本节课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帮助梳理知识点,副板书主要记录实验过程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特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课堂上,我突破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