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并且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99-0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以及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人来展开,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概念,主要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认为:“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个人从这个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是对这一发展的限制的不断消灭,这种限制被意识到是限制,而不是被当作某种神圣的界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针对旧式分工和异化劳动对个性的压抑,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人自身中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人需要的相对全面和丰富;个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挥等方面。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他的直接对象是现实中的人。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培植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相待;要切实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大学生关注的各种问题,了解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围绕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等。在当前具体工作中,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
(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在影响条件,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高质量开展的一个前提。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一个重要前提。高校应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包括建设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应切实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想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高,关键是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二)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基本目的,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对于学校来说,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密切联系党政工作热点问题,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理论,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实践过程实现理论的升华。
(三)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理论明确表示人的本质是能动的、现实的、具体的,所以,应明确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其进行鼓励,使其能够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把教育内容转变成个人价值规范以及行为准则等,并主动对教育结果进行反馈,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人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指导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聂海霞.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靳诺,郑永廷,张澍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顾慕娴,蔡儿芳.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6]周凌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思想的内涵与工作范式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99-0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以及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人来展开,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概念,主要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认为:“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个人从这个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是对这一发展的限制的不断消灭,这种限制被意识到是限制,而不是被当作某种神圣的界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针对旧式分工和异化劳动对个性的压抑,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人自身中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人需要的相对全面和丰富;个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挥等方面。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他的直接对象是现实中的人。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培植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相待;要切实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大学生关注的各种问题,了解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围绕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等。在当前具体工作中,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
(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在影响条件,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高质量开展的一个前提。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一个重要前提。高校应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包括建设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应切实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想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高,关键是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二)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基本目的,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对于学校来说,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密切联系党政工作热点问题,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理论,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实践过程实现理论的升华。
(三)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理论明确表示人的本质是能动的、现实的、具体的,所以,应明确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其进行鼓励,使其能够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把教育内容转变成个人价值规范以及行为准则等,并主动对教育结果进行反馈,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人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指导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聂海霞.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靳诺,郑永廷,张澍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顾慕娴,蔡儿芳.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6]周凌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思想的内涵与工作范式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