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工作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考试存在诸多弊端,改革现行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形式及考试管理制度,提高考试的功能性、提高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关键词:考试 考试管理 教学质量
考试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考试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基本上还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后果往往是使那些应试能力强的学生高分低能,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往往得不到好成绩。这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相悖的,也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功能是相悖的。
一、当前高校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仍然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从而形成了学生“上课死记笔记,考试硬背笔记,考后通通忘记”的学习方法,甚至还有平常逃课,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考试前复印笔记,突击复习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检测,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公平性。
2. 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单一,“重考试、轻考查”、“重笔试、轻口试”、“重闭卷,轻其它”。目前高校考试偏重于闭卷笔试,很少有课程采取开卷笔试等其他考试方法,难以体现不同课程的特点。而且考试时间集中在期末,试卷内容又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学业成绩评价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缺乏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
二、改革考试,提高教学质量
1. 考试内容改革。(1)考试范围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要求,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与学双方向教学,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一致,提高教学效益。(2)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既要考核教材上的内容,也考核教师平时授课中补充的内容、指定的课外参考资料及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也考核非教师讲授和非课本内容的拓展知识,从而达到试题内容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
2. 考试方式改革。采取多种考试方式,如闭卷笔试、开卷笔试、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口试、技能测试(包括实践和实验)、设计项目训练、作品设计等,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相应的考试方式,也可多种考试方式并用。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科研能力,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考核评价形式,可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
3. 改革“重期末、轻平时”的考试形式。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平时的考勤,也要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防止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60分万岁”,而不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并通过作业、提问、课堂讨论、小测验、习题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利用平时时间努力学习,向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奋进。
4. 建立科学的考试管理制度。(1)建立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实行教考分离是为了避免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脱节,减少随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避免考前突击性复习,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教风。(2)试题质量管理。要真正把好考试质量关,关键还是要把好考试内容、题量、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关,而能真正做好这一工作的只有教研室和学院。因此教研室负责人和学院负责人必须认真审核试题的题型、题量、难易度、内容等是否符合命题要求,参考或标准搭案、评分标准是否规范、合格,对于不合格的试卷坚决退回重新出题,保证试卷的质量,使考核更科学、合理、公正、可靠。(3)加强考试质量监控。首先,要对考试组织工作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学院考试工作小组的工作状态、试卷的保密、考试过程的管理、监考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考场违纪情况进行检查,并设立考风监督箱与举报电话,保证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其次,为保证教师在批阅试题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性,建立试卷抽查制度,组织有关专家抽查部分试卷,对试题是否符合要求、试卷批阅是否合理、试卷分析是否公正规范、参考或者标准答案是否完整准确、成绩的评定、登记、录入、核对是否准确公正进行评价。再次,建立学生查卷制度。如果学生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以申请查卷。最后,做好考试材料存档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运舟.对高校考试改革的一点思考.河套大学学报,2006,(3):9-11.
[2]王艳丽,严国强.素质教育与高等学校考试改革.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1-53.
[3]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7-110.
[4]纪学师,李继凤.论考试改革.科学教育,2004,(4):11-12.
关键词:考试 考试管理 教学质量
考试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考试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基本上还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后果往往是使那些应试能力强的学生高分低能,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往往得不到好成绩。这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相悖的,也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功能是相悖的。
一、当前高校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仍然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从而形成了学生“上课死记笔记,考试硬背笔记,考后通通忘记”的学习方法,甚至还有平常逃课,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考试前复印笔记,突击复习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检测,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公平性。
2. 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单一,“重考试、轻考查”、“重笔试、轻口试”、“重闭卷,轻其它”。目前高校考试偏重于闭卷笔试,很少有课程采取开卷笔试等其他考试方法,难以体现不同课程的特点。而且考试时间集中在期末,试卷内容又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学业成绩评价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缺乏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
二、改革考试,提高教学质量
1. 考试内容改革。(1)考试范围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要求,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与学双方向教学,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一致,提高教学效益。(2)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既要考核教材上的内容,也考核教师平时授课中补充的内容、指定的课外参考资料及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也考核非教师讲授和非课本内容的拓展知识,从而达到试题内容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
2. 考试方式改革。采取多种考试方式,如闭卷笔试、开卷笔试、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口试、技能测试(包括实践和实验)、设计项目训练、作品设计等,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相应的考试方式,也可多种考试方式并用。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科研能力,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考核评价形式,可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
3. 改革“重期末、轻平时”的考试形式。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平时的考勤,也要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防止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60分万岁”,而不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并通过作业、提问、课堂讨论、小测验、习题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利用平时时间努力学习,向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奋进。
4. 建立科学的考试管理制度。(1)建立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实行教考分离是为了避免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脱节,减少随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避免考前突击性复习,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教风。(2)试题质量管理。要真正把好考试质量关,关键还是要把好考试内容、题量、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关,而能真正做好这一工作的只有教研室和学院。因此教研室负责人和学院负责人必须认真审核试题的题型、题量、难易度、内容等是否符合命题要求,参考或标准搭案、评分标准是否规范、合格,对于不合格的试卷坚决退回重新出题,保证试卷的质量,使考核更科学、合理、公正、可靠。(3)加强考试质量监控。首先,要对考试组织工作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学院考试工作小组的工作状态、试卷的保密、考试过程的管理、监考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考场违纪情况进行检查,并设立考风监督箱与举报电话,保证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其次,为保证教师在批阅试题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性,建立试卷抽查制度,组织有关专家抽查部分试卷,对试题是否符合要求、试卷批阅是否合理、试卷分析是否公正规范、参考或者标准答案是否完整准确、成绩的评定、登记、录入、核对是否准确公正进行评价。再次,建立学生查卷制度。如果学生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以申请查卷。最后,做好考试材料存档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运舟.对高校考试改革的一点思考.河套大学学报,2006,(3):9-11.
[2]王艳丽,严国强.素质教育与高等学校考试改革.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1-53.
[3]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7-110.
[4]纪学师,李继凤.论考试改革.科学教育,2004,(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