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书如捡粪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和检粪能有什么关系?读者一定会觉得这个题目不伦不类,而且要责怪我亵渎了攻书这件庄严的事业吧?
  先不忙责备我的故弄玄虚,还是让我把丁一岚同志《忆邓拓》中谈到邓拓同志怎样学习的一段话,照录如下吧:
  “关于如何学习,老邓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说:‘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捡粪,倒不一定能捡很多。但一成了随时捡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不要因为我管的是牛粪,见羊粪就不捡;应该是只要是有用的,不管它是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这段话我是反复拜读,一再品味的,它确实是经验之谈。关于怎样攻书和积累知识,有许多学问家介绍过许多方法,或则高深,或则浅显,或则全豹,或则一斑,但我觉得大学问家邓拓同志介绍的这个“捡粪”法,是最通俗浅显,而又最全面精辟的。
  我以前每读邓拓同志的《燕山夜话》和他的其它杂文,往往先是惊叹他的知识如此博大精深,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好象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继而是羡慕:我要是有他一小半的知识,一小半的学问就好了;而后是惭愧:我现在的知识实在太贫乏,太可怜了,戴着顶“知识分子”的桂冠,都觉得脸红;然后是叹息:望尘莫及,徒叹奈何。有时甚至胡思乱想起来:邓拓同志一定有非凡的记忆力和不见经传的读书法。破了“天才论”之后,懂得他纵有比较好的记忆力,也不至于非凡到比我们好出多少去;至于对“不见经传”的读书法,则还有点迷信。现在,这个读书法公诸于众了,话虽没有什么玄妙之处,朴实之中却大有讲究。
  这段话首先用农民积肥的形象比拟,讲透了知识在于积累的道理。再大的学问家,他刚生下来时也是一张白纸,他的第一声啼哭也是跟平常婴儿一样,既没有表现知识,也没有显示学问。后来他之所以成为学问家,就在于他在积累上下的功夫大。农民捡粪,虽然一筐一筐的不显眼,可是半年一年过来,这一筐一筐就在村子前面变成了一堆一堆。过去农村化肥少,农民一年四季用的肥料,主要是靠这一筐一筐积累起来的。知识的增长,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积累过程。让我们来一个机械计算吧,一天掌握它一条知识,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多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呢?何况再忙的人,一天也不至于只掌握一条知识。如果坚持积累下去,每一个人都有希望成为学问渊博的人。
  当然,坚持积累,并不容易。它不但需要恒心、毅力,还需要行之有效、便于坚持的方法。邓拓同志从农民捡粪得到启发,总结出来的积累知识的方法,就是行之有效、便于坚持的。农民捡粪有两个特点:一是勤,出门随手就带上个粪筐,路上见到粪随时就扒进粪筐里;二是广,见粪就捡,捡的范围很宽,不管是牛粪、羊粪、马粪、人粪,只要能做肥料的,通通都捡起来。我们就将这两个特点用到学习上来。具体做法上,邓拓同志是平时读报、读书、读杂志时,往往准备一个小本本(他在谈读书的一篇杂文里还讲到,最好是小活页本,便于随时整理归类),把有用的东西随手记下来。这个本本就类似农民手中的粪筐。这里的关键,一个是随身带本子,随手就记,要“成为习惯”。这个“成为习惯”谈何容易。一见书就要眼热,想方设法要读到它;一读书就手痒,就想从书中“偷”一点东西出来,只要是有用的随手就把它记在本本上,占为已有。做到了眼热手痒,大概才能算作“成为习惯”了。养成了这种习惯,受益无穷。人们都很忙,专门读书的时间少,就象农民专门出门捡粪的时候不多一样,而且专门读书,突击一阵,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吸收不好,不如细嚼慢咽效果好。而且这种习惯还可以推而广之,如出门访问,调查研究,也可以带本本,把生动的社会知识、生产知识“捡”回来。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确是这样。
  另一个关键是要象农民捡粪那样“见粪就捡”,“捡的范围要宽”,不要太挑。积累知识要目光四射,视野开阔一点,胃口贪婪一点。开卷有益,不妨什么卷都翻开它来窥看一番,什么知识都积累它一点,在广博的基础上求精深。所谓“知识渊博”、“博学多才”,无非讲的一个是多,一个是广。农民捡粪“随身带粪筐”和“见粪就捡”这两条,用来“捡”知识,多和广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种积累知识的方法,实在是缩短知识贫乏与知识渊博之间的距离的唯一途径。
  用捡粪来比喻积累知识,还使我联想到一种现象:在农村,早晚随手拿着一个粪筐的,往往是老农多,青年农民极为罕见。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许是青年农民对“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道理,没有老农体会的深切,也许是青年农民还缺乏耐心和毅力来坚持做这种平凡的琐细劳作,也许是觉得随身带个粪筐既臭又不太雅观吧,总之,青年农民很少有随身带粪筐的习惯。在“捡”知识上往往也存在这种现象:知识贫乏的青年反而不太习惯于随身带个本本,见到有用的知识就随手“捡”起来;而知识渊博的学问家,倒是敬谨执着,坚持不懈,越捡越勤,求知欲望强烈得很。这是一种反常现象。知识既然在积累,积累的力量又在于时间,而时间对于每一个人又是有限的,那么,晚积累不如早积累,老大积累不如少壮就积累。所以,年青人把邓拓同志这种攻书和积累知识的方法及早学过来,并且坚持实行下去,其意义等于是延长了多少年的生命。
  当然,积累知识的方法,只有现在才有大谈特谈的可能和必要。因为,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期,知识越多越反动,交白卷才是英雄。那时候,知识越多的人遭的灾难越多,学问越大的人倒的霉越大。邓拓同志之所以被摧残致死,恐怕他渊博的知识,和一百多篇知识性的杂文,是他的致命之累,正应了他自己的诗句:“文章满纸书生累”。呜呼哀哉,知识成了致命之累,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历史大曲折!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页含血带泪的沉重历史,终究被不折不挠的中国人民翻过去了。正如丁一岚同志《忆邓拓》中沉痛指出的那样:“在中国人民中,这一页痛心的记忆已经铸成了千古难磨的历史教训!”现在,在党中央号召普及科学文化的进军中,马克思最喜欢的格言:“世界的一切在我都不生疏”,十六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又恢复了她的生命力。以知识为荣,以无知为耻的社会风尚,很快就会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对博学多才的邓拓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积累知识的方法学到手,不知疲倦地攻读,广泛地涉猎,随时随地随手地“捡”知识,把自己也变成象他那样博学多才的党的忠诚战士。
  “关心最是后争先”,如果邓拓同志九泉有知,看到实现四化的新长征中,涌现出许多“后争先”的博学多才的战士,他的武器和磨砺武器的方法已经被后人接了过去,他是能够欣然瞑目的。
其他文献
新璋先生:  大扎并尊译稿均陆续收到。René与Atala均系二十一二岁时喜读,归国后逐渐对浪漫派厌倦,原著久已不翼而飞,无从校阅,尚望惠寄。惟鄙人精力日衰,除日课外尚有其他代人校订工作,只能排在星期日为之,而友朋见访又多打扰,尊稿必须相当时日方能细读,尚盼宽假为幸。  鄙人对自己译文从未满意,苦闷之处亦复与先生同感。传神云云,谈何容易!年岁经验愈增,对原作体会愈增,而传神愈感不足。领悟为一事,用
期刊
莎士比亚的《全集》    一九七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一卷本的《莎士比亚全集》。其中前十卷包括三十七个剧本,第十一卷是诗歌。这是第一次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  莎士比亚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产生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英国,但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和国土。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并被广泛地搬上舞台和银幕。莎士比亚也深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早在本世
期刊
我国的图书文物浩如烟海,虽然是珠玉和糠杂陈,可是其中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无数可宝贵的资料。经过历代累次的变乱,书籍多有散失,所谓“书有七厄”,损失是严重的。然经过有心人士的辛勤搜辑,仍能在祖国历史上发生了异彩,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不过要有人把他整理出来。  在1935年间,蒋帮政府曾以“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名义,以备战为名,把这些古物书籍在伦敦展览,回国之后运到广西,后来又运送到台湾。解放
期刊
胡从经    《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    《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是不定期出版的外国哲学史刊物第一辑的中心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有王若水、贺麟、陈元晖、陈启伟、叶秀山、杨一之、汝信、王树人、余丽嫦和薛华等同志论述黑格尔、康德、费尔巴哈的文章。此外有读书札记一篇。  本《集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重读《清代文字狱档》    最近,重读了《清代文字
期刊
最近,读了于光远同志的《谈谈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问题》,感到很受启发,应该推荐。  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见解。这个见解,对于驳斥“四人帮”诋毁按劳分配,以及正确理解按劳分配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得先从什么是所有制谈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讲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期刊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鲁迅写了《范爱农》。在文中说,得到范爱农的死讯后,“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一九三四年,杨霁云先生编《集外集》,请鲁迅把记得的六句写出,再补作两句,收入《集外集》,加上个题目叫《哭范爱农》。  一九三八年,许广平编《集外集拾遗》时,在《新苗》第十三册上看到许寿裳《怀旧》中记录了鲁迅的哀诗三首,在《宇宙风》第六十七期周作
期刊
北京语言学院编《中国文学家辞典》,包括古代和现代两部分;附录文学流派、社团等。共约四千余条。  古代部分收录在文学史上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有过影响的、至今仍有作品传世的作家、文艺批评家。某些有著名诗文传世的政治家或其他历史人物,则着重从文学角度介绍。介绍包括姓名、字、号、生卒年、籍贯、生平事略、文学活动及其作品存亡情况,并注明作家传记或事迹出处;对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影响,略加评论,
期刊
纪念《蟹工船》出版五十周年    早在一九三○年初,夏衍同志就以“若沁”的笔名在《拓荒者》第一期上发表了《关于》一文,这可能是我国文学界对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最早评介。文章写道:“假使有人问:最近日本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的杰作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毫不踌躇地回答:就是《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的作者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文末还强调说:“我们可以大胆地推荐:《蟹工船》是一部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的杰作。”
期刊
“价值规律第一条”    史波林圃    孙冶方同志的论文集,《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在今天出版,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值得热烈祝贺的。三十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前进与后退,一次又一次宣布真理在孙冶方一边。人们读了这部以劳动价值学说为红线的论文集,不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在开始制定和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能不断地排除极左的干扰,“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那么后来就不致
期刊
在三十年代就以《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闻名的作家端木蕻良,现正致力于长篇小说《曹雪芹》的创作。  他是个《红楼梦》迷,自小就“常常偷看父亲皮箱里藏的《红楼梦》”。他的第一部长篇《科尔沁旗草原》很多地方、尤其是人物描写,深受《红楼梦》的影响。1943年他还曾将《红楼梦》改编成话剧,也写过不少《红楼梦》的评论文章。由于对《红楼梦》的爱好,他对曹雪芹也深有感情,总想努力将他再现出来。  《曹雪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