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宏州人民医院中医科 云南 德宏州678400)
从1993年至今,笔者采用自配中药平痤膏外敷为主,辩证调服中药为辅的方法治疗面部多发性痤疮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1岁~35岁,平均23岁。病程半年至5年,平均2.5年,均诊断为多发性面部痤疮。其中与月经周期有关的16例,与肠胃功能紊乱有关的7例,与便秘有关的9例,与用化妆品过敏和部分做面膜后造成有关的4例。
2 治疗方法
2.1 平痤膏药物组成 苦参500g 赤芍120g 冬瓜仁120g 玄参60g 白僵蚕30g 白附子30g 白芷30g 本30g 青木香15g 黄连10g 益母益15g 茯苓30g。
2.2 药物配制 上方十余味,粉成粗散,加冷水2000ml浸泡10分钟,文火煎沸1h,滤净去渣,将药汁再放于小火上浓缩至稀膏状,放入冰片5g 滑石粉5g,搅匀,等凉后放入冰箱留用。
2.3 应用方法 首先将面部按下列程序:青瓜洗面系列品洁面,用暗疮针将成熟的粉头仔细清理,离子喷雾,面部按摩,手法宜轻柔,条件不允许的亦可不用离子喷雾,但其它程序是必不可少的,每周至少做1次。之后,将调配的药糊,适量涂敷于暗疮分布处,1h或更长时间后用清洁纱布蘸生理盐水洗净。1周之内每晚或隔晚需温水洗面后涂1次,时间至少1h。4周为1疗程,可连续完成1~3个疗程。用药期间,不用任何香皂及化妆品,面部出现紧绷感时可轻柔按摩,秋冬季节外出可涂少量奶液类护肤品。平时应多饮水,以疏导肠胃,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脂肪和糖类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
2.4 辩证施治,内服中药 部分痤疮病人表现有明显的体内平衡失调,应该内外合治。如皮损于经前期明显加重的,视为气郁血热,拟丹枝逍遥散加生地、赤芍 玄参 川楝子 连翘等;如粉头此起彼伏,如粟粒样小丘疹,伴口干欲饮,大便干,咽喉干痛,多视为肺风热燥,拟枇杷清肺饮化裁(炙枇杷叶 生桑白皮 黄连 黄柏 沙参 荆芥 连翘 贝母 甘草);如合并肠胃功能紊乱,宜用枳实消痞丸化裁(枳实 干姜 川黄连 厚朴 麦芽 半夏 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如便秘患者,加服泻热通便药。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用药1~3疗程后95%的皮损逐渐恢复正常皮肤,停药半年无复发。好转:用药1~3疗程后70%~80%的皮损已恢复正常,少部分皮肤的停药后仍间发痤疮。无效:经用药后无任何变化。
3.2 疗效:36例患者,治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治愈率63.8%,好转率30.5%,总有效率94.3%。
4 讨论粉刺,即痤疮,祖国医学文献中又有"酒刺""痤"、"面疱"、"粉疵"、"肺风粉刺"等名,其病因过食肥甘厚味,以致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使血热蕴结,凝滞于面而形成。病虽现于面,其实质却是体内的平衡失调,用西医的抗菌消炎药物不能获得长远疗效。平痤膏方中选用苦参、黄连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抗菌消炎;赤芍、玄参清热凉血,祛瘀散结;白僵蚕、白附子、白芷、 本,祛散面部风湿;冬瓜仁、滑石、茯苓润肤白面除湿;青木香消火毒、通滞气;益母草活血;冰片清热通络走窍。全方对面部痤疮有特殊的祛风清热,解毒凉血,润肤活血之功效。根据中医标本同治的原则,对病理性的面部痤疮用平痤膏外治标,辩证施治内服中药以治本,并结合经络按摩,现代护肤,食疗等,收到满意效果,为很多痤疮病人解除了痛苦,增强了生活信心。又因平痤膏属纯中药制剂,无明显毒副作用,制作简便,价廉效优,因而亦为患者解除了治疗上的后顾之忧。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引起它的主要微生物是厌氧的痤疮杆菌和凝固酶阴性的白色葡萄球菌。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平痤方中的苦参、黄连、赤芍、冰片、玄参、白芷等药及其生物碱具有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及广谱抗菌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与西医的抗菌消炎功效是吻合的。
作者简介:李文艳 女,1987年毕业于云南省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 2000-05-27
编辑/樊延南
从1993年至今,笔者采用自配中药平痤膏外敷为主,辩证调服中药为辅的方法治疗面部多发性痤疮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1岁~35岁,平均23岁。病程半年至5年,平均2.5年,均诊断为多发性面部痤疮。其中与月经周期有关的16例,与肠胃功能紊乱有关的7例,与便秘有关的9例,与用化妆品过敏和部分做面膜后造成有关的4例。
2 治疗方法
2.1 平痤膏药物组成 苦参500g 赤芍120g 冬瓜仁120g 玄参60g 白僵蚕30g 白附子30g 白芷30g 本30g 青木香15g 黄连10g 益母益15g 茯苓30g。
2.2 药物配制 上方十余味,粉成粗散,加冷水2000ml浸泡10分钟,文火煎沸1h,滤净去渣,将药汁再放于小火上浓缩至稀膏状,放入冰片5g 滑石粉5g,搅匀,等凉后放入冰箱留用。
2.3 应用方法 首先将面部按下列程序:青瓜洗面系列品洁面,用暗疮针将成熟的粉头仔细清理,离子喷雾,面部按摩,手法宜轻柔,条件不允许的亦可不用离子喷雾,但其它程序是必不可少的,每周至少做1次。之后,将调配的药糊,适量涂敷于暗疮分布处,1h或更长时间后用清洁纱布蘸生理盐水洗净。1周之内每晚或隔晚需温水洗面后涂1次,时间至少1h。4周为1疗程,可连续完成1~3个疗程。用药期间,不用任何香皂及化妆品,面部出现紧绷感时可轻柔按摩,秋冬季节外出可涂少量奶液类护肤品。平时应多饮水,以疏导肠胃,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脂肪和糖类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
2.4 辩证施治,内服中药 部分痤疮病人表现有明显的体内平衡失调,应该内外合治。如皮损于经前期明显加重的,视为气郁血热,拟丹枝逍遥散加生地、赤芍 玄参 川楝子 连翘等;如粉头此起彼伏,如粟粒样小丘疹,伴口干欲饮,大便干,咽喉干痛,多视为肺风热燥,拟枇杷清肺饮化裁(炙枇杷叶 生桑白皮 黄连 黄柏 沙参 荆芥 连翘 贝母 甘草);如合并肠胃功能紊乱,宜用枳实消痞丸化裁(枳实 干姜 川黄连 厚朴 麦芽 半夏 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如便秘患者,加服泻热通便药。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用药1~3疗程后95%的皮损逐渐恢复正常皮肤,停药半年无复发。好转:用药1~3疗程后70%~80%的皮损已恢复正常,少部分皮肤的停药后仍间发痤疮。无效:经用药后无任何变化。
3.2 疗效:36例患者,治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治愈率63.8%,好转率30.5%,总有效率94.3%。
4 讨论粉刺,即痤疮,祖国医学文献中又有"酒刺""痤"、"面疱"、"粉疵"、"肺风粉刺"等名,其病因过食肥甘厚味,以致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使血热蕴结,凝滞于面而形成。病虽现于面,其实质却是体内的平衡失调,用西医的抗菌消炎药物不能获得长远疗效。平痤膏方中选用苦参、黄连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抗菌消炎;赤芍、玄参清热凉血,祛瘀散结;白僵蚕、白附子、白芷、 本,祛散面部风湿;冬瓜仁、滑石、茯苓润肤白面除湿;青木香消火毒、通滞气;益母草活血;冰片清热通络走窍。全方对面部痤疮有特殊的祛风清热,解毒凉血,润肤活血之功效。根据中医标本同治的原则,对病理性的面部痤疮用平痤膏外治标,辩证施治内服中药以治本,并结合经络按摩,现代护肤,食疗等,收到满意效果,为很多痤疮病人解除了痛苦,增强了生活信心。又因平痤膏属纯中药制剂,无明显毒副作用,制作简便,价廉效优,因而亦为患者解除了治疗上的后顾之忧。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引起它的主要微生物是厌氧的痤疮杆菌和凝固酶阴性的白色葡萄球菌。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平痤方中的苦参、黄连、赤芍、冰片、玄参、白芷等药及其生物碱具有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及广谱抗菌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与西医的抗菌消炎功效是吻合的。
作者简介:李文艳 女,1987年毕业于云南省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 2000-05-27
编辑/樊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