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学生对语文课堂兴趣不高的情况,我分年级对课前三分钟进行安排,采用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取得可喜的进步。
【关键词】课前活动;学习兴趣;年级阶段;学习效果
七年级:
(一)向你介绍我
学生刚进校,彼此之间都很陌生,需要进行相互了解,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自我介绍时,我会提前告诉他们除了介绍自己的姓名、毕业学校外,还要从爱好、特长以及人生观等方面介绍自己。介绍时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点,有个性,要富有吸引力,切忌人云亦云。曾经有个学生就是在开学时自我介绍中崭露头角的,他介绍自己时的那句“相信我,没错的”,至今都还记忆犹新。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初中三年,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能力突出,一直担任班长,是我的好帮手。这样的自我介绍不仅让同学之间能相互了解,增近情感,而且也让老师对学生的能力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二)名言在心中
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在学生的自我介绍结束后,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在黑板上写一句自己最印象深刻的名言警句,讲他们最喜欢的理由。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学生为了作好演讲,选择很多的句子,进行思考、重组,从中受到不少教益,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为写作活动做了有效的积累,同时,听讲的同学也获益匪浅。还记得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正热播时,有一个学生就在黑板上写下那句经典的“不抛弃,不放弃”,并结合许三多的形象和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永不言败的信念,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鼓舞。
八年级:
(一)百家讲坛
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学生广泛阅读,首先可从教材上所选的著名作家的作品读起,如,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散文,冰心、巴金、老舍、莫泊桑、高尔基等人作品,同时还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青年博览》、《意林》、《格言》等。我要求学生把在平常阅读中最喜欢的精彩片断或文章抄下来,并对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还要求学生就文章的人物形象、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联系现实写一篇随笔。同学精心选择的文章,用心写成的随笔,必定能深深地打动同龄人的心灵,从中受到启示,同时,对自身和社会的联系比较,能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社会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学期下来,除了老师推荐给学生的范文,学生还能够读到100多篇同学们自己精选的佳作,其收益实在不小。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虽然在初中阶段需背诵的古诗已有一定数量,但毕竟有限。中国古代的优秀诗词还有很多。加上现在中考的诗词鉴赏均出自课外,所以加大背诵量,多了解一些古诗文的知识还是很必要。我常在课后收集一些短小的诗词或文言文引导学生来赏析,背诵,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经典的诗词传承的人文意蕴令后人赏不完、品不尽。我还要求学生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词赏析中找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作品,介绍作者,欣赏作品,讲析时将作品及一些重要的解释抄录在黑板上,让同学也摘抄好,背诵积累,一举多得。有的学生因为喜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大量地读苏轼的诗文,以及有关评价苏轼的文章;有的同学因为喜欢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大量地去翻阅杜甫的诗文以及评介杜甫的文章。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比如2010年成都市中考考的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就是学生曾经在课前活动中背诵和赏析过的。
九年级:
(一)新闻发布会
到了初三,我每周安排一次新闻发布会,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收集新闻,可以是班级或学校的新闻,也可以是国内国际新闻,也可以是热点问题的透视。我要求学生发布新闻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循序渐进,学生会越谈越好,对时事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也会大为增强。比如在教授《公输》这篇古文后,有个学生就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国际形势谈对战争的看法,指出美国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是在正义的幌子下对主权国家的侵略,是对他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再次印证了文章的主题:反对不义的战争,仅靠道义的谴责是不够的,还要靠实力。听完后,我不得不对这位同学的思辩能力叫好。这样的课前活动不仅让学生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二)演讲与口才
演讲是课前活动中难度最大的,在经过七、八年级的积累后,初三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我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这个步骤难度较大,我会给予写作和演讲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我选过以下一些主题:诚信、宽容、惜时、感恩、博爱、坚韧、乐观、勇敢等。为了让学生关注时事,加强对世界的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会安排一些专题性演讲。
课前活动开展几年来,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他们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语文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长进,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也大为提升。
实践表明:抽出一堂课中的三分钟搞一下“语文活动”,看似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其激发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真正主人的效果,却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所不能取得的。
愿能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前语文活动”方面走出更多、更宽广的路子来!
【关键词】课前活动;学习兴趣;年级阶段;学习效果
七年级:
(一)向你介绍我
学生刚进校,彼此之间都很陌生,需要进行相互了解,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自我介绍时,我会提前告诉他们除了介绍自己的姓名、毕业学校外,还要从爱好、特长以及人生观等方面介绍自己。介绍时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点,有个性,要富有吸引力,切忌人云亦云。曾经有个学生就是在开学时自我介绍中崭露头角的,他介绍自己时的那句“相信我,没错的”,至今都还记忆犹新。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初中三年,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能力突出,一直担任班长,是我的好帮手。这样的自我介绍不仅让同学之间能相互了解,增近情感,而且也让老师对学生的能力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二)名言在心中
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在学生的自我介绍结束后,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在黑板上写一句自己最印象深刻的名言警句,讲他们最喜欢的理由。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学生为了作好演讲,选择很多的句子,进行思考、重组,从中受到不少教益,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为写作活动做了有效的积累,同时,听讲的同学也获益匪浅。还记得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正热播时,有一个学生就在黑板上写下那句经典的“不抛弃,不放弃”,并结合许三多的形象和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永不言败的信念,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鼓舞。
八年级:
(一)百家讲坛
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学生广泛阅读,首先可从教材上所选的著名作家的作品读起,如,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散文,冰心、巴金、老舍、莫泊桑、高尔基等人作品,同时还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青年博览》、《意林》、《格言》等。我要求学生把在平常阅读中最喜欢的精彩片断或文章抄下来,并对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还要求学生就文章的人物形象、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联系现实写一篇随笔。同学精心选择的文章,用心写成的随笔,必定能深深地打动同龄人的心灵,从中受到启示,同时,对自身和社会的联系比较,能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社会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学期下来,除了老师推荐给学生的范文,学生还能够读到100多篇同学们自己精选的佳作,其收益实在不小。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虽然在初中阶段需背诵的古诗已有一定数量,但毕竟有限。中国古代的优秀诗词还有很多。加上现在中考的诗词鉴赏均出自课外,所以加大背诵量,多了解一些古诗文的知识还是很必要。我常在课后收集一些短小的诗词或文言文引导学生来赏析,背诵,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经典的诗词传承的人文意蕴令后人赏不完、品不尽。我还要求学生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词赏析中找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作品,介绍作者,欣赏作品,讲析时将作品及一些重要的解释抄录在黑板上,让同学也摘抄好,背诵积累,一举多得。有的学生因为喜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大量地读苏轼的诗文,以及有关评价苏轼的文章;有的同学因为喜欢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大量地去翻阅杜甫的诗文以及评介杜甫的文章。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比如2010年成都市中考考的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就是学生曾经在课前活动中背诵和赏析过的。
九年级:
(一)新闻发布会
到了初三,我每周安排一次新闻发布会,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收集新闻,可以是班级或学校的新闻,也可以是国内国际新闻,也可以是热点问题的透视。我要求学生发布新闻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循序渐进,学生会越谈越好,对时事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也会大为增强。比如在教授《公输》这篇古文后,有个学生就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国际形势谈对战争的看法,指出美国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是在正义的幌子下对主权国家的侵略,是对他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再次印证了文章的主题:反对不义的战争,仅靠道义的谴责是不够的,还要靠实力。听完后,我不得不对这位同学的思辩能力叫好。这样的课前活动不仅让学生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二)演讲与口才
演讲是课前活动中难度最大的,在经过七、八年级的积累后,初三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我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这个步骤难度较大,我会给予写作和演讲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我选过以下一些主题:诚信、宽容、惜时、感恩、博爱、坚韧、乐观、勇敢等。为了让学生关注时事,加强对世界的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会安排一些专题性演讲。
课前活动开展几年来,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他们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语文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长进,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也大为提升。
实践表明:抽出一堂课中的三分钟搞一下“语文活动”,看似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其激发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真正主人的效果,却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所不能取得的。
愿能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前语文活动”方面走出更多、更宽广的路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