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中学生存在自我意识趋于早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好胜心,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不轻易接受教师的指令。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加强自身修养,应用无痕教育适时渗透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会艺术和智慧的表达对学生的爱。
关键词:教育 艺术 无痕教育
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渗透着情感和爱。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中小学教师,没有不爱自己学生的。人的情感丰富复杂,爱的表达方式不一,但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会渗透教师对学生的爱,想让学生感受到你爱他,就必须学会艺术地去表达爱。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何做才算是艺术地表达?我比较欣赏“无痕教育”。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地给学生以教育的教育方式。其前提是隐蔽教育意图。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点要求它必须追求“无痕”的教育境界,即隐蔽思想道德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在自身生活的体验里,不知不觉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如何实现“无痕教育”?
一、转变观念,隐藏教育意图是实现“无痕教育”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学生存在自我意识趋于早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好胜心,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不轻易接受教师的指令。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往往刻意强调教育的唯一正确性,对教育目的丝毫不加掩饰,这种过于露骨的倾向性往往会使人对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对教育者的客观性产生怀疑。现代教育提出了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的观点,这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摒弃教育者为主,受教育者被动、服从的传统,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民主的关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让我们看看陶老是如何做的。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在数学考试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分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了那个漏掉的小数点,接着去找陶先生要分。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没说什么,他满足了这个女孩的愿望,不过他给那个小数点重重地画了一个圈。那个女孩明白老师的意思,惭愧不已。女孩本来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找老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却没给她难堪,这使她受到强烈的震撼。陶先生用行动——暗含批评和激励——保护了学生可贵的自尊心。这位女孩长大后,仍对这件事难以忘怀:“那件事之后,我才真正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一个诚实的人。”试想,陶先生如果当场指出那个女孩的作弊行为,其结果必然造成难堪和怨恨,谈不上促进孩子自我反省的良好教育效果了。陶先生对孩子的批评和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这种教育艺术和智慧所带来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给我们极其有益的启迪。学生屡次迟到,罚他去做一期关于守规矩和人生的板报,罚她唱一首歌或是讲一个故事,相信这种“美丽的惩罚”远比罚他站一上午要使他感触和体味的多。
二、“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实现“无痕教育”的主要方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在山上寺庙里修行的老法师晚上散步回来,遇见一个小偷正从他的茅屋里出来。他知道小偷在茅屋里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呀!”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法师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早上,老法师睁开眼睛,便看见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法师高兴极了:“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被老法师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所折服,被他超然的心境和大海般宽阔的胸怀所深深地感动,这种渗透着艺术和智慧的无痕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无痕需要以身示教。教师是为人师表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正在发育的学生。人不可能不犯错误,更何况是正在发育成长的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怎么办?好老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像老法师那样的具有宽容之心的人。
三、注重在“小事”中渗透是实现“无痕教育”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语:“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小事,通过“小事”的渗透教育,往往是最富影响力的教育,而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就像吃盐一样,盐是我们身体的必须物质,如果大把大把地吃,肯定吃不进去,但如果把它适当地加入到菜中去,不仅菜变得好吃,盐也不知不觉地被吃了下去。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上课边听课边嚼口香糖;带着耳机听MP3等等;传统的教育方式肯定是大声训斥、当面指错,结果教师的教育意图太明显,导致学生腻烦心理,如此的教育是既不入脑又不入心的。相反如果不露声色的放一张纸巾在他面前,悄悄示意他摘下耳机,冲他微笑着,摆摆手,摇摇头,在别人不知不觉中犯错误的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此时肢体的语言让他既不失自尊而心灵又有所触动。“无痕教育”是一种渗透着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生活“小事”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点一滴地净化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是一门科学,有效实施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教育又是一门艺术,过程并非简单的“告诉”,需要教师付出爱心、细心和耐心。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书育人一定要学会艺术地表达爱。教育无痕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杂谈》 《叶圣陶教育故事》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3]《中国家长教育网》
(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050031)
关键词:教育 艺术 无痕教育
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渗透着情感和爱。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中小学教师,没有不爱自己学生的。人的情感丰富复杂,爱的表达方式不一,但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会渗透教师对学生的爱,想让学生感受到你爱他,就必须学会艺术地去表达爱。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何做才算是艺术地表达?我比较欣赏“无痕教育”。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地给学生以教育的教育方式。其前提是隐蔽教育意图。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点要求它必须追求“无痕”的教育境界,即隐蔽思想道德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在自身生活的体验里,不知不觉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如何实现“无痕教育”?
一、转变观念,隐藏教育意图是实现“无痕教育”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学生存在自我意识趋于早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好胜心,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不轻易接受教师的指令。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往往刻意强调教育的唯一正确性,对教育目的丝毫不加掩饰,这种过于露骨的倾向性往往会使人对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对教育者的客观性产生怀疑。现代教育提出了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的观点,这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摒弃教育者为主,受教育者被动、服从的传统,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民主的关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让我们看看陶老是如何做的。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在数学考试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分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了那个漏掉的小数点,接着去找陶先生要分。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没说什么,他满足了这个女孩的愿望,不过他给那个小数点重重地画了一个圈。那个女孩明白老师的意思,惭愧不已。女孩本来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找老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却没给她难堪,这使她受到强烈的震撼。陶先生用行动——暗含批评和激励——保护了学生可贵的自尊心。这位女孩长大后,仍对这件事难以忘怀:“那件事之后,我才真正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一个诚实的人。”试想,陶先生如果当场指出那个女孩的作弊行为,其结果必然造成难堪和怨恨,谈不上促进孩子自我反省的良好教育效果了。陶先生对孩子的批评和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这种教育艺术和智慧所带来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给我们极其有益的启迪。学生屡次迟到,罚他去做一期关于守规矩和人生的板报,罚她唱一首歌或是讲一个故事,相信这种“美丽的惩罚”远比罚他站一上午要使他感触和体味的多。
二、“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实现“无痕教育”的主要方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在山上寺庙里修行的老法师晚上散步回来,遇见一个小偷正从他的茅屋里出来。他知道小偷在茅屋里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呀!”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法师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早上,老法师睁开眼睛,便看见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法师高兴极了:“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被老法师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所折服,被他超然的心境和大海般宽阔的胸怀所深深地感动,这种渗透着艺术和智慧的无痕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无痕需要以身示教。教师是为人师表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正在发育的学生。人不可能不犯错误,更何况是正在发育成长的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怎么办?好老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像老法师那样的具有宽容之心的人。
三、注重在“小事”中渗透是实现“无痕教育”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语:“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小事,通过“小事”的渗透教育,往往是最富影响力的教育,而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就像吃盐一样,盐是我们身体的必须物质,如果大把大把地吃,肯定吃不进去,但如果把它适当地加入到菜中去,不仅菜变得好吃,盐也不知不觉地被吃了下去。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上课边听课边嚼口香糖;带着耳机听MP3等等;传统的教育方式肯定是大声训斥、当面指错,结果教师的教育意图太明显,导致学生腻烦心理,如此的教育是既不入脑又不入心的。相反如果不露声色的放一张纸巾在他面前,悄悄示意他摘下耳机,冲他微笑着,摆摆手,摇摇头,在别人不知不觉中犯错误的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此时肢体的语言让他既不失自尊而心灵又有所触动。“无痕教育”是一种渗透着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生活“小事”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点一滴地净化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是一门科学,有效实施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教育又是一门艺术,过程并非简单的“告诉”,需要教师付出爱心、细心和耐心。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书育人一定要学会艺术地表达爱。教育无痕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杂谈》 《叶圣陶教育故事》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3]《中国家长教育网》
(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0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