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品质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对服装品质的重视度也有所提高。这也意味着服装行业要根据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提升工艺水准,保证服装品质。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在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旨在培养实践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对服装工艺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改善建议。
[关 键 词] 服装工艺课程;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04-02
服装工艺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旨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缝纫衣车的使用,满足流水线缝制工人的工作技能。而从现在服装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领域内技能型人才基本都需要掌握服装工艺知识,对于从事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跟单、服装制版和服装质检等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对工艺有所了解。因此技工院校在开设服装设计与制作这一专业时,需要了解服装行业的最新发展特点、人才就业的前景和优势等相关情况,合理地规划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系统、全面、科学、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向提升。
一、服装工艺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符合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满足社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新需求。但是在目前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单调而枯燥地练习,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部分学校对实践不重视,开设的实践平台和实训基地很少,导致学生只有很少的机会完成独立的设计和制作,实操能力的提升速度很慢。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对服装工艺课程设计的细节把控能力不强,比较随意和机械化地处理,这和一些教师程式化和粗泛的教学有着必然的因果。为了解决技工院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探讨交流,总结实践,变革教学模式,让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效率更高。
二、当前技工院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认知偏差,缺失积极性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的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了服装专业,而是因为初中阶段,文化成绩不太好,很难考上好高中又不能辍学,才被动地选择了技工院校。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虽然选择了服装这一专业,但是对服装专业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同时,很多家长对服装专业并不认可,甚至存在偏见,认为毕业以后很难就业,而且服装制作工作经常熬夜辛苦,根本不想让孩子毕业以后从事服装设计方面的工作。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活力
在很多技工院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围绕课本内容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默默地听和记,有的学生甚至走神和打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没有活力可言。多媒体的普及和应用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教师往往会运用多媒体把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某种程度上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引申发散得不够,也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导致他们对图片、视频的理解过于表面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某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服装材料、服装结构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多,主要只是单方面的输出,学生也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
三、技工院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一)转变教學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服装制作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保持热爱和积极性,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根据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一学期,开设以训练为基础的课程,比如贴袋的制作、开袋的制作、拉链的制作等。让学生能够熟练控制衣车,掌握基本缝纫设备,学生在完成零部件制作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喜好做一些简单的成品,比如环保袋、手提包等,既可以锻炼学生技能,也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和兴趣继续做下去。第二学期,进行简单服装成品制作,比如女裙、男衬衣、女衬衣、男西裤等。第三个学期进行女式时装的制作,最后再进行男西服和大衣制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服装设计行业优秀的一线人才,进行现场指导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岗位技能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学校应当选择一些优秀的服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搭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依据岗位方向去实习,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为进入职场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操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建立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服装工艺实训室。服装工艺实训室是集服装知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创新设计于一体的学生实践场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忘记操作步骤,可以点开缝纫机上的屏幕反复观看,即使在课后时间也能独立完成实训练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服装工艺实训室,真正打造了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功能教室,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工艺教学难的问题,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各式新的智能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本质都是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时间更加灵活。 (三)融合时代元素,革新服装工艺课程教材
时代在进步,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层次也在提高。对于服装而言,人们的关注角度越来越广,如材料质地、风格款式等。商场里的服装种类也是琳琅满目,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也趋向多样化。然而现在许多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所用的教材内容还没有更新,教材内容文字描述过多,理论性太强,如服装缝制工艺这一章,绝大部分都是文字,仅有几张图片,给技工院校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服装设计的新需求,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应当编撰新版服装设计专业教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并且多列举一些最新的设计作品和案例,把理论和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同时把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鲜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时代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保障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四)增加不同课程间的关联性,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服装工程专业的课程中,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的相关性较大,课程改革后,同一个班级的服装工艺与服装结构课程均为同一个教师授课,这样可以加强两门课程间内容的衔接,避免知识脱节。例如,结构课程上,学习西服的制版时,教师讲到后肩线长度要比前肩线略长,然后通过归拔及缝缩的工艺手法将多余的长度处理掉,达到立体合体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工艺课上,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演示,让学生比较前后肩线等长和后肩线略长做出来的衣服不同的效果,学生更容易深层次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原理,建立横向贯通式课程体系。
(五)响应时代政策,探索国际创新合作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目前,“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沿线国家各产业的利用等都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之间各具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在寻求突破,希望能够有所创新。部分学校在学校科研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构建了科学的教学体系。针对技师学校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致力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相关的创新合作研究。专业共建是高校专业教育国际合作中最具实质性内容的部分,是在高校的主导下,合作高校、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一带一路”中外服装专业的国际化共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如建立学校之间服装专业课程的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学校的专业课程;定期组织名师讲座、国际论坛、企业讲坛等活动,交流专业前沿知识和市场最新情况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举办暑期学校,短期集中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交流;建立学术联合研究平台,如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联合培训基地等。笔者希望以高校的品牌价值和专业价值提升为目标,结合服装专业培养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符合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优化的有效性对策。
综上所述,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趋势下,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标准都在提高,技工院校在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等都要创新,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高效率。让教学变得科学合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变成热爱,给社会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且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霞,韩红爽.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7):62-63.
[2]曹大威,文超武.探究服装制作工艺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19(3):158-159.
[3]刘佳.服装工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探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32):132.
[4]张文斌,曹琼,刘冠彬.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紡织教育,2007(3):48.
◎编辑 张 俐
[关 键 词] 服装工艺课程;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04-02
服装工艺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旨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缝纫衣车的使用,满足流水线缝制工人的工作技能。而从现在服装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领域内技能型人才基本都需要掌握服装工艺知识,对于从事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跟单、服装制版和服装质检等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对工艺有所了解。因此技工院校在开设服装设计与制作这一专业时,需要了解服装行业的最新发展特点、人才就业的前景和优势等相关情况,合理地规划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系统、全面、科学、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向提升。
一、服装工艺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符合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满足社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新需求。但是在目前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单调而枯燥地练习,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部分学校对实践不重视,开设的实践平台和实训基地很少,导致学生只有很少的机会完成独立的设计和制作,实操能力的提升速度很慢。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对服装工艺课程设计的细节把控能力不强,比较随意和机械化地处理,这和一些教师程式化和粗泛的教学有着必然的因果。为了解决技工院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探讨交流,总结实践,变革教学模式,让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效率更高。
二、当前技工院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认知偏差,缺失积极性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的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了服装专业,而是因为初中阶段,文化成绩不太好,很难考上好高中又不能辍学,才被动地选择了技工院校。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虽然选择了服装这一专业,但是对服装专业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同时,很多家长对服装专业并不认可,甚至存在偏见,认为毕业以后很难就业,而且服装制作工作经常熬夜辛苦,根本不想让孩子毕业以后从事服装设计方面的工作。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活力
在很多技工院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围绕课本内容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默默地听和记,有的学生甚至走神和打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没有活力可言。多媒体的普及和应用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教师往往会运用多媒体把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某种程度上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引申发散得不够,也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导致他们对图片、视频的理解过于表面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某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服装材料、服装结构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多,主要只是单方面的输出,学生也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
三、技工院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一)转变教學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服装制作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保持热爱和积极性,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根据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一学期,开设以训练为基础的课程,比如贴袋的制作、开袋的制作、拉链的制作等。让学生能够熟练控制衣车,掌握基本缝纫设备,学生在完成零部件制作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喜好做一些简单的成品,比如环保袋、手提包等,既可以锻炼学生技能,也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和兴趣继续做下去。第二学期,进行简单服装成品制作,比如女裙、男衬衣、女衬衣、男西裤等。第三个学期进行女式时装的制作,最后再进行男西服和大衣制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服装设计行业优秀的一线人才,进行现场指导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岗位技能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学校应当选择一些优秀的服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搭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依据岗位方向去实习,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为进入职场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操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建立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服装工艺实训室。服装工艺实训室是集服装知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创新设计于一体的学生实践场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忘记操作步骤,可以点开缝纫机上的屏幕反复观看,即使在课后时间也能独立完成实训练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服装工艺实训室,真正打造了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功能教室,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工艺教学难的问题,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各式新的智能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本质都是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时间更加灵活。 (三)融合时代元素,革新服装工艺课程教材
时代在进步,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层次也在提高。对于服装而言,人们的关注角度越来越广,如材料质地、风格款式等。商场里的服装种类也是琳琅满目,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也趋向多样化。然而现在许多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所用的教材内容还没有更新,教材内容文字描述过多,理论性太强,如服装缝制工艺这一章,绝大部分都是文字,仅有几张图片,给技工院校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服装设计的新需求,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应当编撰新版服装设计专业教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并且多列举一些最新的设计作品和案例,把理论和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同时把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鲜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时代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保障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四)增加不同课程间的关联性,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服装工程专业的课程中,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的相关性较大,课程改革后,同一个班级的服装工艺与服装结构课程均为同一个教师授课,这样可以加强两门课程间内容的衔接,避免知识脱节。例如,结构课程上,学习西服的制版时,教师讲到后肩线长度要比前肩线略长,然后通过归拔及缝缩的工艺手法将多余的长度处理掉,达到立体合体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工艺课上,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演示,让学生比较前后肩线等长和后肩线略长做出来的衣服不同的效果,学生更容易深层次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原理,建立横向贯通式课程体系。
(五)响应时代政策,探索国际创新合作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目前,“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沿线国家各产业的利用等都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之间各具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在寻求突破,希望能够有所创新。部分学校在学校科研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构建了科学的教学体系。针对技师学校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致力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相关的创新合作研究。专业共建是高校专业教育国际合作中最具实质性内容的部分,是在高校的主导下,合作高校、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一带一路”中外服装专业的国际化共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如建立学校之间服装专业课程的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学校的专业课程;定期组织名师讲座、国际论坛、企业讲坛等活动,交流专业前沿知识和市场最新情况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举办暑期学校,短期集中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交流;建立学术联合研究平台,如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联合培训基地等。笔者希望以高校的品牌价值和专业价值提升为目标,结合服装专业培养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符合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优化的有效性对策。
综上所述,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趋势下,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标准都在提高,技工院校在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等都要创新,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高效率。让教学变得科学合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变成热爱,给社会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且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霞,韩红爽.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7):62-63.
[2]曹大威,文超武.探究服装制作工艺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19(3):158-159.
[3]刘佳.服装工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探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32):132.
[4]张文斌,曹琼,刘冠彬.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紡织教育,2007(3):48.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