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需要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的切身实践。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经过筛选有用信息,才能建立数学关系。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和指导同学们动手实践来体验实际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相似三角形 知识 能力
一、切合概念,利用简单例子启发基础运用
要说能力先说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谋求综合运用,那就是缘木求鱼。初中数学教材在每个知识点都是通过相对简单的例题,深入浅出地论证和解说理论和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去记,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这样才能生成最基本的运用能力。
就“相似三角形应用”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法是让同学们记住怎样判断,然后就让同学们做习题。这样就让学生从基本概念到基础运用产生了脱节,许多同学会跟不上。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列一个最切合概念和原理的小例题,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如何解决。比如,同学们掌握了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方法(AA,SAS,SSS)后我们可以设置如下例题来让大家感受最基本的运用:已知△ABC∽△DEF(如图),其中BG和EH分别是△ABC与△DEF的角平分线,BC=4cm,EF=6cm,EH=4.8cm,求BG的长。这个例题描述看似复杂,其实同学们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断定理得出:因为△ABC∽△DEF,所以 二、解决问题,筛选有效信息体验“知识—能力”转化
通过基本的小实践以后,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相似三角形性质应该怎样运用,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设置生活情境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分析:
1.设置情境,脱化原理
通过切合最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几个小例题,让同学们懂得从怎样的角度,用怎样的方法运用知识。然后,我们要设置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尝试从中筛选有用信息,还原数学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同学们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我就指着操场中阳光下的旗杆发问:古希腊有位数学家能借助影子和简单的工具测出大金字塔的高度,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测一测旗杆的高度呢?
2.解决问题,概括模型
当前数学教学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考也经常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我们不但要指导同学们解决问题,還要在他们解决问题之后,启发他们发散思维,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这样一来,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就能举一反三,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针对上例提到的让同学们探索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结合古希腊学者测金字塔的方法,找到了解题方略:
用一根短棍,竖立在旗杆的影子上,让短棍影子的顶端与旗杆影子的顶端重合。这样“旗杆、旗杆影子、阳光”、“棍子、棍子影子、阳光”两组直角三角形相似。这些信息中,棍子、棍子的影子以及旗杆的影子长度都是可以测得的,然后我们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可以推理出:棍子长度旗杆高度=棍影长度旗杆影长度,然后按比例关系算出:旗杆高度=棍子长度*旗杆影长度棍影长度。这样,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讨论与运用,同学们逐渐从基础知识解答上升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总结
笔者以相似三角形性质运用为例,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升华到运用实践能力的分析与总结。总之,从知识到实践有一道坎,这一道坎无法通过抽象理论说教来填平,也不能通过题海战术来弥补。它需要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脱化、筛选和运用,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为了学好数学,同学们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郑淑钵.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实践[J].新校园,2010,(11).
[2]江波.“任务驱动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4,(20).
关键词:初中数学 相似三角形 知识 能力
一、切合概念,利用简单例子启发基础运用
要说能力先说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谋求综合运用,那就是缘木求鱼。初中数学教材在每个知识点都是通过相对简单的例题,深入浅出地论证和解说理论和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去记,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这样才能生成最基本的运用能力。
就“相似三角形应用”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法是让同学们记住怎样判断,然后就让同学们做习题。这样就让学生从基本概念到基础运用产生了脱节,许多同学会跟不上。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列一个最切合概念和原理的小例题,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如何解决。比如,同学们掌握了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方法(AA,SAS,SSS)后我们可以设置如下例题来让大家感受最基本的运用:已知△ABC∽△DEF(如图),其中BG和EH分别是△ABC与△DEF的角平分线,BC=4cm,EF=6cm,EH=4.8cm,求BG的长。这个例题描述看似复杂,其实同学们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断定理得出:因为△ABC∽△DEF,所以
通过基本的小实践以后,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相似三角形性质应该怎样运用,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设置生活情境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分析:
1.设置情境,脱化原理
通过切合最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几个小例题,让同学们懂得从怎样的角度,用怎样的方法运用知识。然后,我们要设置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尝试从中筛选有用信息,还原数学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同学们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我就指着操场中阳光下的旗杆发问:古希腊有位数学家能借助影子和简单的工具测出大金字塔的高度,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测一测旗杆的高度呢?
2.解决问题,概括模型
当前数学教学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考也经常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我们不但要指导同学们解决问题,還要在他们解决问题之后,启发他们发散思维,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这样一来,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就能举一反三,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针对上例提到的让同学们探索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结合古希腊学者测金字塔的方法,找到了解题方略:
用一根短棍,竖立在旗杆的影子上,让短棍影子的顶端与旗杆影子的顶端重合。这样“旗杆、旗杆影子、阳光”、“棍子、棍子影子、阳光”两组直角三角形相似。这些信息中,棍子、棍子的影子以及旗杆的影子长度都是可以测得的,然后我们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可以推理出:棍子长度旗杆高度=棍影长度旗杆影长度,然后按比例关系算出:旗杆高度=棍子长度*旗杆影长度棍影长度。这样,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讨论与运用,同学们逐渐从基础知识解答上升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总结
笔者以相似三角形性质运用为例,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升华到运用实践能力的分析与总结。总之,从知识到实践有一道坎,这一道坎无法通过抽象理论说教来填平,也不能通过题海战术来弥补。它需要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脱化、筛选和运用,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为了学好数学,同学们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郑淑钵.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实践[J].新校园,2010,(11).
[2]江波.“任务驱动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