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每月人物是本刊新开的一个栏目。每月入选人物将作为本刊“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候选人。亲爱的读者,您读了他们的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请写信告诉我们好吗?你们的评价,将成为我们评选“年度人物”时的重要依据。
1月4日,记者在北京市枣营北里伯宁花园新商论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采访了一位非常有故事的特殊人物,他叫房秀文。
这位房先生最近一段时间非常引人注目——他原是济南军区宣传部宣传处的处长,正团职务、上校军衔,曾经组织和参与过徐洪刚、韩素云等著名英模的宣传报道, 1995年却主动脱下军装,辞去官位,抛弃城市户口,以一个农村籍退役军人的身份进入了商场,并相继创办了北京格林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呼和浩特信利达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新商论创新文化有限公司等。他创造过用30多万元投入启动1.2亿元项目的典型案例,也曾遭人误解,甚至还曾被关入铁窗。他现在的身份是北京新商论创新文化有限公司的房总,同时还是北京大学特聘的房讲师,并担任兵商文化课题组的房组长。他结合自己25年军旅生涯和12年商海弄潮的实战经历,写成的《兵商如铁》一书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周大新、阎连科、石钟山、徐贵祥等8名军旅作家联名向社会作了推荐。
房先生的故事有很多。记者采访的两个小时,主要是在听他讲述自己的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中,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内蒙古“四两拨千斤”的那一段商海实战……
一
1996年,房先生的内蒙传奇,首先从喝酒开始。
因为房先生发现,内蒙古人非常豪爽,非常真诚,非常好酒。当地人有“酒风见人风、酒品见人品、酒格见人格”的说法,所以,他开玩笑般地告诉自己的伙伴们:“注意呀,不能痛快地喝下三碗下马酒,小心人家把你轰出去!”
经过半年多的以酒会友,房先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认可。特别是房先生的“酒风”,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赞赏。他喝酒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怎么喝,看我的”;第二句话是“换大杯”;第三句话是“倒满”。就这样,在公司的小食堂,在蒙古包,在小酒店,房先生用一般的玻璃杯喝过、用银碗喝过、用装面条的大碗喝过。但是,不管怎么喝,他都保证一点:自己先干、干彻底。房先生认为,这是军人的一份豪情和真诚。
半年以后,房先生在呼市经常来往的、互通电话的朋友起码有100多个。在公司那个小食堂里,房先生用自己亲手做的菜,接待过普通的老百姓,招待过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招待过慕名而来的大学生和专家学者,招待过自治区和市里的处长、局长、副市长、市长……
因为理顺了关系,无论房先生到哪里去考察,人家都很认真地向他介绍情况,还有的义务当向导,提供各种参考资料;无论和哪个企业谈合作,人家都以礼相待,以诚相待;无论到哪个机关办事,人家都笑脸相迎,一路绿灯,千方百计地提供方便。那时,房先生的“信利达”公司的职员介绍自己时,都会骄傲地一挺胸脯,大声地说:“我是‘信利达’的!”
二
经过多方考察,房先生选定建设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这个项目,作为自己在当地的一个对接的渠道。他写了一份策划书,给这个项目做了一个具体的定位:第一,顺应即将到来的中西部大开发,为中东部企业进入内蒙古,建一个“落脚地”。第二,顺应欧亚经济的兴起,在内蒙古建立一个“桥头堡”,为中国企业的大量商品进入欧亚市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第三,顺应网络经济的兴起,将传统市场与现代市场结合,搞一个连接东西南北、服务世界各地的“经济信息港湾”。
这“三个定位”得到了各个股东的大力支持。随后,房先生带着项目建议书走进呼和浩特市政府,受到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领导很快做出了重要批示:作为战略龙头项目,由两级政府全力给予支持实施!一切就这么顺利地上了“快车道”。
接着,房先生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出了一个可行性报告,并进行了详细的资金预算。真是没有想到,预算一出来,竟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项目,总共需要1.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么大的一笔巨额的投资,不要说房先生这么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就是一个颇有实力的集团,也不是一件小事情。这么一大笔钱,从哪里来呢?
这一点,其实房先生心里非常清楚——虽然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020万,但实际上到账却不足500万,而且这些到账的资金,由于一些债务调整的需要,很多当时也不在账上,真正能支配的资金,不足200万元。更确切地说,也就只有100万元出头吧。
怎么办?在几次的董事会上,房先生反复地启发大家,能不能跳出“自己去投资”“自己去挣钱”这么一种普通人都会有的、顺理成章的思想框架?能不能去创造性地想一想“大家投资,大家赚钱”这样一种“共胜共赢”的大框架呢?经过几次会议的沟通,大家基本上同意了房先生的这个认识,也坚定了信心。
当然,整合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不是一句空话,要想实实在在地去做出来,必须要经过艰苦的思考和认真的谋划。房先生说,这个好的“思路”,首先必须有一个诱人的整合方案。这个方案让大家一看,是能够赚钱的,是能够获利的,是无风险的,或者说是风险相对比较小的。另外,必须给对方留下足够的利益空间。举个例子来说,完成这个项目,首先需要整合的就是施工队伍。但是对房先生来讲,第一笔款是付不起的,是必须要对方垫资的……房先生就此想了一个办法:谁垫资,就把建材的采购权给谁。内行人都知道,采购建材,中间是有较大利润的。这样,就给施工单位提供了一个运作的空间。房先生说:“我们只卖包子,不卖炒菜,就是这么多钱,这么多活,全包给你,至于‘面’从哪里来?‘菜’从哪里来?‘肉’从哪里来?‘油’从哪里来?那是你的事,都由你自己解决。”在这个思路下,最后经过艰苦谈判,施工队伍问题果然顺利地得到了解决。
建立这个“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价值何在?房先生向各界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它的建立,对整个内蒙古经济的拉动有多大?都拉动哪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项一项,讲得明明白白;能安排多少人就业,能给国家和当地创造多少税收等,也都在翔实考证的基础上,用相对准确的数据来显示。关于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也作了一些乐观的展望:许多明眼人看后都说,纯利润率在150%以上,而且整个回报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半。
怎样把银行整合进来?怎么让银行认可这个项目,把钱投过来呢?另外,人家假如把钱投给了你,你挪为它用,不是用在项目上,怎么办呢?对于这些问题,房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叫做“银企合作”。表现形式是:银行领导参加公司董事会,银行的信贷部主任兼任公司的财务部部长,哪个银行进来,房先生们就把公司的基本户开到这个银行中去。有了这么三条硬的监督措施作保证,银行就比较能接受了。
那么土地从哪里来呢?他们选定了一家儿童食品厂的厂址。在开展项目之前,这个儿童食品厂已经连续6年发不出工资了。房先生作了三条承诺:第一,作价入股,按股分房,所得的房子独立自主经营;第二,从签订合同之日起,每月借支给他们5万元;第三,新项目运作成功之后,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所用的员工,优先从儿童食品厂招聘。这三项承诺,从根本上实现了“全线皆活”。
这一系列繁琐而忙碌的工作,一共花去了房秀文4个月的时间。1997年年初,终于召开了项目的论证大会,迅速获得通过。
三
为了争取时间,房先生在边运作可行性报告的同时,已经开始运作图纸的设计工作了。这样,认真算起来,“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从产生念头,到编制项目建议书,到作可行性报告,到出图纸,到实现全线开工,一共用了不到10个月时间,而整个财务费用,只花了33.8万元多一点。随着一声令下,十几台掘土机在近62亩的土地上同时挖掘了第一铲土。一个被两届领导班子看中、由数万人期待的项目,就这么热闹地开工了!
对此“四两拨千斤”的得意之举,房秀文先生有着自己的一套“说法”。
他说:什么叫经商?经商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通过资源配置,实现资本流动;通过资本流动,实现资本增值。
他又说,企业是什么?企业就是资源配置的机器。也就是说,资源配置的任务是要由企业来承担的,资源配置的过程是要由企业来运作的。再说得明白点,就是通过企业这个依法注册的法人组织,按照市场运作规则,按照相互签订的协约,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增值后的利益分配。
最后,他问:老板是什么?企业法人代表是什么?老板就是这部机器上的“摇把”,他应该把这个机器摇动起来,更好地、更快地、更科学地进行这种资源配置,使这种资源配置更严密,更见成效。
由于前期运作得比较到位,“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发展是比较顺利的。银行方面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方式,997万元的贷款很快就到了公司的账上。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在当地企业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开工之后,自治区和呼市两级政府主动提出:“一边建设,一边组织进场,一边进行房屋销售”的运营策略,大批企业很快形成入场意向,签约入住的迅速达到50多家,有的交了预购订金,有的交了全部房款,还有的企业用材料和房子置换,大力支持工程建设。随后,呼市政府有关方面和房先生的公司人员组成了一个专门的销售团队,走出内蒙古,一路南下,在济南、郑州、深圳、珠海、南京等城市,召开了一系列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合作者越来越多。
房先生想,按照这个速度,再加一把劲,到年底完成主体封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施工单位把工程给拖了下来。
当时选择的施工单位,是内蒙古一家国有建筑公司。但是,由于机制的原因,这家公司此前已经负债累累,房先生他们给的施工款,大部分都被这家公司作为工资给发下去了,而建筑资金上的缺口,一下子暴露出来。而且,因为长期的矛盾沉淀,员工们对工作也缺乏应有的热情。这个公司的负责人无精打采地说:“要么加钱,要么停工,别的我们也无招可使。”
怎么办?房先生连续主持召开了30多个小时的董事会,最后形成的决定是:和这个建筑公司终止合作协议,请他们“出局”。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时至9月中旬,临阵换将,就意味着要重新组织队伍,要进行冬季施工;二、中途退场,不仅已经完成的作业不好结算,而且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更无法掐算,遗留下很多问题;三、把这支队伍撤下去,让哪支队伍顶上来?更重要的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队伍怎么办?
但是仅仅用了两天,房先生就列出了自建方案。在呼和浩特市领导的支持下,三天之内就完成了退场的所有工作,几乎被中断的工程,又顺利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房先生自己出任总指挥,迅速完成了组建指挥部和工作班子的任务,并解决了队伍问题。随后,他立即着手沟通各种供料渠道。由于个别人在移交工作之前,把供钢材的、水泥的、木材的、沙石的都掐断了。房先生只好派出工作人员,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把掐断了的关系再接起来。更重要的是,用真诚、用竞争机制来打动他们的心。当时有一个公司供应钢材,胸口拍得山响,说:“房总,如果你能保证你的承诺兑现,我们就能保证供应的材料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有一点质量上不合格,你就可以当废铁处理。”但也就是这个企业,后来有一整车钢材经质检不合格,而房先生没有任何的废话,真把它当“废铁”处理了。这件事,引起了很大震动。
就这样,从老队伍的“交”,到新队伍的“接”,连续奋战七天七夜,便奇迹般地完成了。10月5日,召开了一个规模隆重的“复工典礼”。
四
工程重新启动时,已经进入了10月。房先生的目标是在春节前竣工,所有时间满打满算就是三个多月,而这三个多月的气温,平均都在零下十几摄氏度。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需要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房先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很有参考价值。
他首先对留下来的两个项目部进行了改编,组成了三个施工大队,并按照部队连、排、班的建制,重新进行组合。所有骨干都采取“内升”和“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公开竞选上岗。进入施工大队的每一位员工,都要经过人力资源部门认真挑选、考察和测试。为了增强内在活力,暂时废除了他们的工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新的工资标准,让能干者真正能够多挣。
房先生把部队的一些光荣传统引进来,夺红旗,争先进,上光荣榜,进行现场广播宣传,培育大家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另外,房先生还把整个施工期,按照完工的时间倒计时,划分了三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多少工程量,多长时间完成,都有明确的规定。队与队之间就此展开对口赛,争得第一名的队伍,将给予奖金10万元。复工第一天,房先生特邀了呼市一位副市长进行现场动员,并安排好财务人员,把刚从银行取来的第一期10万元奖金交给了这位副市长。而后,这位副市长拿起票子,在空中挥了挥说:“同志们,看见了吗?这些票子,全部是新的,号码都是连在一起的。大家说,想要不想要?”
讲完以后,房先生又让工程部的同志将这10万元钱用塑料布包好,挂在了龙门架上激励大家。另外,房先生还把公司财务部的一部分搬到工地,保证资金的随时到位,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考虑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参差不齐,工地设立了三个食堂,保证大家都能吃得热、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及时。同时,还要求工程部专门建立了现场服务队,天冷了,晚上烧点姜汤,煮点面条,送到施工工地。进入高寒期后,公司还从部队购买了一批军大衣、棉衣、棉帽、手套、棉鞋,以防施工人员冻病冻伤。
为了培养“尖刀”和“样板”,房先生跟自己原来的老部队联系,在当年的退伍战士中,挑选了近20个侦察班长,并以他们为主,吸收内蒙古武警总队的一些优秀退伍战士参加,迅速组成了“特别施工大队”,就像部队打仗一样,让他们担任“尖刀排”。成立大会上,房先生亲自动员,要求他们:生活上保持军人的战斗作风,住集体宿舍,睡高低床,统一服装,早上6点钟起床,坚持出操和擒拿格斗训练;工作中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困难面前带头上,关键时刻冲在前,给其他施工团队做出好样子。平时他们都被分配在各个重要岗位上,遇到突击任务集中起来使用。
就是这样,一支拥有近600人的施工队伍,硬是被房先生带成了一只“铁血团队”。第一期会战21天下来,就完成了过去那个施工单位三个月都完成不了的工程量。
五
1998年的春天到来之后,“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工程,从建筑阶段进入到了装修阶段。房先生也更多地开始谋划启动运作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房先生很晚才回到公司的办公室。一开门,房先生感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拾起来一看,原来是别人从门缝中塞进来的一个信封,里面放着一个存折,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数字:5万元整!很显然,这是专门送给房先生的“好处费”。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房先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他把这个存折送到了财务部,并交待财会人员,写一个公开的告示,就说意外拾到了一个存折,存款5万元,请失主认领。如无人认领,将作为公司利润,由财务部入账。
这一招果然灵验。当天晚上,一个装修企业的老板,打电话约请房先生吃饭,坦白了这个存折是他派人送去的,而后非常不理解地问房先生:“房总,这事儿你知我知,大家都是按照规矩在做事情,你把钱收下,多给我一点工程,两下里不就都有了?”
房先生笑了:“收了你的存折,给了你工程,你的质量一旦出了问题,我能说你吗?结算时怎么办?你很聪明啊,用5万元,要我几百万的工程,将来给我造成几十万损失,这笔账,你是不是算得太鬼了一些?”后来,对方乖乖地把存折“招领”走了。
房先生还讲述了另一个“委托设计”的故事。当时,为了把委托设计的项目做得合理,价格适当,房先生已经让财务和工程人员,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心里比较有数。随后才开始了公开的竞标。在参加竞标的单位中,当地资质最高的一家企业报价是72万元,比房先生心中的标准价格高出了许多。房先生装作什么都不懂地问:“可不可以压压价?”
“可以商量,可以商量。”对方总经理好像话里有话。结果到了中午,房先生接到了他的电话:“按照行业规矩,中间有20%可是给您吃的回扣啊。”
房先生说:“那好吧,我们单独谈。”对方以为房先生“入道”了,很兴奋地开着车跑来了。房先生装作很感兴趣,问他:“你能不能再压一压价格?”
对方面露为难的神色,说:“那实在不行了。”
房先生点了点头,对他说:“那好吧。”
对方不知道,就在他往这里赶的路上,房先生已经给财务嘱咐好了,看见他进来,就在门外等着,听房先生的招呼。此时,房先生猛力把办公室的门拉开,财务人员跟着就进来了。房先生笑了笑,毫无余地地交待说:“先砍20%,而后再谈价。因为这位老总说了,那个20%是我的,我不要,剩下的,你们自己谈。”
说完,房先生就出去了。结果,设计费不到40万就拿下了,甚至比原来房先生他们自己所摸底的那个市场价,还省下来不少钱!
六
经过将近半年的奋力拼搏,商品交易中心终于封顶了。随后,由公关部打头阵,其他几个部门密切配合,很快又办下了房产证,形成了资产,经过评估,公司资产已达到两个多亿。
但是,1998年的五六月间一场风波,突然降临到房先生的头上。
那时,国家出台了一个调整政策:要求“银企脱钩”。因为房先生公司的另一个股东,就是银行的“三产企业”,所以需要“脱钩”。他们“脱钩”中的具体纠纷,记者这里不愿过多涉及。但自从“风波”之后,房先生投资的秘密扩散了出去,整个呼市,甚至连自治区一级的政府部门,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了,房先生只用了几十万元的钱,就启动了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一时间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就是:“房秀文是个大骗子,靠30多万元,玩了两级政府!”
谈起这些,房先生很痛心地说:“我手中本来没有东西,但是因为拳头攥得很紧,所以外面看来,金光闪闪,每一个指头缝里,都似乎藏满了黄金。现在,手被人打开了,它已经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金光。即使残存一点真正的黄金,也架不住人们漫天流言的侵蚀。”后来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简直如同多米诺骨牌:合作伙伴、施工队伍,包括材料供应商,以前都是自愿垫付资金的,现在则纷纷要求提前结账,似乎很有点“挤兑”的意思……凭着“一定要硬着头皮做下去”的坚强决心,房秀文尽管后来又经历了许多波折,甚至还遭遇了15天的牢狱之灾,但是,他坚强地挺了过来。那一段时间里,经常有人请房先生吃饭,谈项目的“转让”问题,还有人给房先生“带话”说,只要他离开呼市,只要他不再过问“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事,立刻给他500万现金!但是,房先生并没有走,他依然坚持,没有退却。
经历过无数风雨之后,“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现在已经成功地建了起来。回想起曾经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限于篇幅,记者来不及展开叙述了,好在其中的具体细节,房先生都写在他的《兵商如铁》那本书里了。
据他自己介绍,大概是从13岁开始,他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拉着架子车,给母亲治病,跑遍了周围的几个县;夏天为了挣工分,在旱地里栽红薯苗,到河里挑水,人家用大桶他用小桶,人家跑一趟他跑两趟。16岁当兵之后,由于文化水平低,加上没有什么“背景”,又摊上了挑战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工作,也基本上是在困难中拼搏着过来的。他自豪地对记者说:“不敢跳的人,永远成不了跳高运动员。而我,就是那个敢跳的人。”
结束采访之后,房先生匆匆赶赴北大,继续他的课题讲座……这位房先生性格鲜明,颇富传奇色彩。望着他的背影,记者想起石钟山读完他的故事之后说的一句话:“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上,一个革命军人的一生,永远是烈焰熊熊的一生。”
1月4日,记者在北京市枣营北里伯宁花园新商论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采访了一位非常有故事的特殊人物,他叫房秀文。
这位房先生最近一段时间非常引人注目——他原是济南军区宣传部宣传处的处长,正团职务、上校军衔,曾经组织和参与过徐洪刚、韩素云等著名英模的宣传报道, 1995年却主动脱下军装,辞去官位,抛弃城市户口,以一个农村籍退役军人的身份进入了商场,并相继创办了北京格林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呼和浩特信利达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新商论创新文化有限公司等。他创造过用30多万元投入启动1.2亿元项目的典型案例,也曾遭人误解,甚至还曾被关入铁窗。他现在的身份是北京新商论创新文化有限公司的房总,同时还是北京大学特聘的房讲师,并担任兵商文化课题组的房组长。他结合自己25年军旅生涯和12年商海弄潮的实战经历,写成的《兵商如铁》一书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周大新、阎连科、石钟山、徐贵祥等8名军旅作家联名向社会作了推荐。
房先生的故事有很多。记者采访的两个小时,主要是在听他讲述自己的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中,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内蒙古“四两拨千斤”的那一段商海实战……
一
1996年,房先生的内蒙传奇,首先从喝酒开始。
因为房先生发现,内蒙古人非常豪爽,非常真诚,非常好酒。当地人有“酒风见人风、酒品见人品、酒格见人格”的说法,所以,他开玩笑般地告诉自己的伙伴们:“注意呀,不能痛快地喝下三碗下马酒,小心人家把你轰出去!”
经过半年多的以酒会友,房先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认可。特别是房先生的“酒风”,受到了充分的肯定赞赏。他喝酒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怎么喝,看我的”;第二句话是“换大杯”;第三句话是“倒满”。就这样,在公司的小食堂,在蒙古包,在小酒店,房先生用一般的玻璃杯喝过、用银碗喝过、用装面条的大碗喝过。但是,不管怎么喝,他都保证一点:自己先干、干彻底。房先生认为,这是军人的一份豪情和真诚。
半年以后,房先生在呼市经常来往的、互通电话的朋友起码有100多个。在公司那个小食堂里,房先生用自己亲手做的菜,接待过普通的老百姓,招待过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招待过慕名而来的大学生和专家学者,招待过自治区和市里的处长、局长、副市长、市长……
因为理顺了关系,无论房先生到哪里去考察,人家都很认真地向他介绍情况,还有的义务当向导,提供各种参考资料;无论和哪个企业谈合作,人家都以礼相待,以诚相待;无论到哪个机关办事,人家都笑脸相迎,一路绿灯,千方百计地提供方便。那时,房先生的“信利达”公司的职员介绍自己时,都会骄傲地一挺胸脯,大声地说:“我是‘信利达’的!”
二
经过多方考察,房先生选定建设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这个项目,作为自己在当地的一个对接的渠道。他写了一份策划书,给这个项目做了一个具体的定位:第一,顺应即将到来的中西部大开发,为中东部企业进入内蒙古,建一个“落脚地”。第二,顺应欧亚经济的兴起,在内蒙古建立一个“桥头堡”,为中国企业的大量商品进入欧亚市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第三,顺应网络经济的兴起,将传统市场与现代市场结合,搞一个连接东西南北、服务世界各地的“经济信息港湾”。
这“三个定位”得到了各个股东的大力支持。随后,房先生带着项目建议书走进呼和浩特市政府,受到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领导很快做出了重要批示:作为战略龙头项目,由两级政府全力给予支持实施!一切就这么顺利地上了“快车道”。
接着,房先生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出了一个可行性报告,并进行了详细的资金预算。真是没有想到,预算一出来,竟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项目,总共需要1.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么大的一笔巨额的投资,不要说房先生这么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就是一个颇有实力的集团,也不是一件小事情。这么一大笔钱,从哪里来呢?
这一点,其实房先生心里非常清楚——虽然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020万,但实际上到账却不足500万,而且这些到账的资金,由于一些债务调整的需要,很多当时也不在账上,真正能支配的资金,不足200万元。更确切地说,也就只有100万元出头吧。
怎么办?在几次的董事会上,房先生反复地启发大家,能不能跳出“自己去投资”“自己去挣钱”这么一种普通人都会有的、顺理成章的思想框架?能不能去创造性地想一想“大家投资,大家赚钱”这样一种“共胜共赢”的大框架呢?经过几次会议的沟通,大家基本上同意了房先生的这个认识,也坚定了信心。
当然,整合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不是一句空话,要想实实在在地去做出来,必须要经过艰苦的思考和认真的谋划。房先生说,这个好的“思路”,首先必须有一个诱人的整合方案。这个方案让大家一看,是能够赚钱的,是能够获利的,是无风险的,或者说是风险相对比较小的。另外,必须给对方留下足够的利益空间。举个例子来说,完成这个项目,首先需要整合的就是施工队伍。但是对房先生来讲,第一笔款是付不起的,是必须要对方垫资的……房先生就此想了一个办法:谁垫资,就把建材的采购权给谁。内行人都知道,采购建材,中间是有较大利润的。这样,就给施工单位提供了一个运作的空间。房先生说:“我们只卖包子,不卖炒菜,就是这么多钱,这么多活,全包给你,至于‘面’从哪里来?‘菜’从哪里来?‘肉’从哪里来?‘油’从哪里来?那是你的事,都由你自己解决。”在这个思路下,最后经过艰苦谈判,施工队伍问题果然顺利地得到了解决。
建立这个“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价值何在?房先生向各界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它的建立,对整个内蒙古经济的拉动有多大?都拉动哪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项一项,讲得明明白白;能安排多少人就业,能给国家和当地创造多少税收等,也都在翔实考证的基础上,用相对准确的数据来显示。关于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也作了一些乐观的展望:许多明眼人看后都说,纯利润率在150%以上,而且整个回报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半。
怎样把银行整合进来?怎么让银行认可这个项目,把钱投过来呢?另外,人家假如把钱投给了你,你挪为它用,不是用在项目上,怎么办呢?对于这些问题,房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叫做“银企合作”。表现形式是:银行领导参加公司董事会,银行的信贷部主任兼任公司的财务部部长,哪个银行进来,房先生们就把公司的基本户开到这个银行中去。有了这么三条硬的监督措施作保证,银行就比较能接受了。
那么土地从哪里来呢?他们选定了一家儿童食品厂的厂址。在开展项目之前,这个儿童食品厂已经连续6年发不出工资了。房先生作了三条承诺:第一,作价入股,按股分房,所得的房子独立自主经营;第二,从签订合同之日起,每月借支给他们5万元;第三,新项目运作成功之后,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所用的员工,优先从儿童食品厂招聘。这三项承诺,从根本上实现了“全线皆活”。
这一系列繁琐而忙碌的工作,一共花去了房秀文4个月的时间。1997年年初,终于召开了项目的论证大会,迅速获得通过。
三
为了争取时间,房先生在边运作可行性报告的同时,已经开始运作图纸的设计工作了。这样,认真算起来,“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从产生念头,到编制项目建议书,到作可行性报告,到出图纸,到实现全线开工,一共用了不到10个月时间,而整个财务费用,只花了33.8万元多一点。随着一声令下,十几台掘土机在近62亩的土地上同时挖掘了第一铲土。一个被两届领导班子看中、由数万人期待的项目,就这么热闹地开工了!
对此“四两拨千斤”的得意之举,房秀文先生有着自己的一套“说法”。
他说:什么叫经商?经商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通过资源配置,实现资本流动;通过资本流动,实现资本增值。
他又说,企业是什么?企业就是资源配置的机器。也就是说,资源配置的任务是要由企业来承担的,资源配置的过程是要由企业来运作的。再说得明白点,就是通过企业这个依法注册的法人组织,按照市场运作规则,按照相互签订的协约,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增值后的利益分配。
最后,他问:老板是什么?企业法人代表是什么?老板就是这部机器上的“摇把”,他应该把这个机器摇动起来,更好地、更快地、更科学地进行这种资源配置,使这种资源配置更严密,更见成效。
由于前期运作得比较到位,“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发展是比较顺利的。银行方面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方式,997万元的贷款很快就到了公司的账上。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在当地企业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开工之后,自治区和呼市两级政府主动提出:“一边建设,一边组织进场,一边进行房屋销售”的运营策略,大批企业很快形成入场意向,签约入住的迅速达到50多家,有的交了预购订金,有的交了全部房款,还有的企业用材料和房子置换,大力支持工程建设。随后,呼市政府有关方面和房先生的公司人员组成了一个专门的销售团队,走出内蒙古,一路南下,在济南、郑州、深圳、珠海、南京等城市,召开了一系列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合作者越来越多。
房先生想,按照这个速度,再加一把劲,到年底完成主体封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施工单位把工程给拖了下来。
当时选择的施工单位,是内蒙古一家国有建筑公司。但是,由于机制的原因,这家公司此前已经负债累累,房先生他们给的施工款,大部分都被这家公司作为工资给发下去了,而建筑资金上的缺口,一下子暴露出来。而且,因为长期的矛盾沉淀,员工们对工作也缺乏应有的热情。这个公司的负责人无精打采地说:“要么加钱,要么停工,别的我们也无招可使。”
怎么办?房先生连续主持召开了30多个小时的董事会,最后形成的决定是:和这个建筑公司终止合作协议,请他们“出局”。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时至9月中旬,临阵换将,就意味着要重新组织队伍,要进行冬季施工;二、中途退场,不仅已经完成的作业不好结算,而且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更无法掐算,遗留下很多问题;三、把这支队伍撤下去,让哪支队伍顶上来?更重要的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队伍怎么办?
但是仅仅用了两天,房先生就列出了自建方案。在呼和浩特市领导的支持下,三天之内就完成了退场的所有工作,几乎被中断的工程,又顺利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房先生自己出任总指挥,迅速完成了组建指挥部和工作班子的任务,并解决了队伍问题。随后,他立即着手沟通各种供料渠道。由于个别人在移交工作之前,把供钢材的、水泥的、木材的、沙石的都掐断了。房先生只好派出工作人员,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把掐断了的关系再接起来。更重要的是,用真诚、用竞争机制来打动他们的心。当时有一个公司供应钢材,胸口拍得山响,说:“房总,如果你能保证你的承诺兑现,我们就能保证供应的材料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有一点质量上不合格,你就可以当废铁处理。”但也就是这个企业,后来有一整车钢材经质检不合格,而房先生没有任何的废话,真把它当“废铁”处理了。这件事,引起了很大震动。
就这样,从老队伍的“交”,到新队伍的“接”,连续奋战七天七夜,便奇迹般地完成了。10月5日,召开了一个规模隆重的“复工典礼”。
四
工程重新启动时,已经进入了10月。房先生的目标是在春节前竣工,所有时间满打满算就是三个多月,而这三个多月的气温,平均都在零下十几摄氏度。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需要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房先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很有参考价值。
他首先对留下来的两个项目部进行了改编,组成了三个施工大队,并按照部队连、排、班的建制,重新进行组合。所有骨干都采取“内升”和“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公开竞选上岗。进入施工大队的每一位员工,都要经过人力资源部门认真挑选、考察和测试。为了增强内在活力,暂时废除了他们的工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新的工资标准,让能干者真正能够多挣。
房先生把部队的一些光荣传统引进来,夺红旗,争先进,上光荣榜,进行现场广播宣传,培育大家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另外,房先生还把整个施工期,按照完工的时间倒计时,划分了三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多少工程量,多长时间完成,都有明确的规定。队与队之间就此展开对口赛,争得第一名的队伍,将给予奖金10万元。复工第一天,房先生特邀了呼市一位副市长进行现场动员,并安排好财务人员,把刚从银行取来的第一期10万元奖金交给了这位副市长。而后,这位副市长拿起票子,在空中挥了挥说:“同志们,看见了吗?这些票子,全部是新的,号码都是连在一起的。大家说,想要不想要?”
讲完以后,房先生又让工程部的同志将这10万元钱用塑料布包好,挂在了龙门架上激励大家。另外,房先生还把公司财务部的一部分搬到工地,保证资金的随时到位,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考虑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参差不齐,工地设立了三个食堂,保证大家都能吃得热、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及时。同时,还要求工程部专门建立了现场服务队,天冷了,晚上烧点姜汤,煮点面条,送到施工工地。进入高寒期后,公司还从部队购买了一批军大衣、棉衣、棉帽、手套、棉鞋,以防施工人员冻病冻伤。
为了培养“尖刀”和“样板”,房先生跟自己原来的老部队联系,在当年的退伍战士中,挑选了近20个侦察班长,并以他们为主,吸收内蒙古武警总队的一些优秀退伍战士参加,迅速组成了“特别施工大队”,就像部队打仗一样,让他们担任“尖刀排”。成立大会上,房先生亲自动员,要求他们:生活上保持军人的战斗作风,住集体宿舍,睡高低床,统一服装,早上6点钟起床,坚持出操和擒拿格斗训练;工作中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困难面前带头上,关键时刻冲在前,给其他施工团队做出好样子。平时他们都被分配在各个重要岗位上,遇到突击任务集中起来使用。
就是这样,一支拥有近600人的施工队伍,硬是被房先生带成了一只“铁血团队”。第一期会战21天下来,就完成了过去那个施工单位三个月都完成不了的工程量。
五
1998年的春天到来之后,“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工程,从建筑阶段进入到了装修阶段。房先生也更多地开始谋划启动运作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房先生很晚才回到公司的办公室。一开门,房先生感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拾起来一看,原来是别人从门缝中塞进来的一个信封,里面放着一个存折,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数字:5万元整!很显然,这是专门送给房先生的“好处费”。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房先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他把这个存折送到了财务部,并交待财会人员,写一个公开的告示,就说意外拾到了一个存折,存款5万元,请失主认领。如无人认领,将作为公司利润,由财务部入账。
这一招果然灵验。当天晚上,一个装修企业的老板,打电话约请房先生吃饭,坦白了这个存折是他派人送去的,而后非常不理解地问房先生:“房总,这事儿你知我知,大家都是按照规矩在做事情,你把钱收下,多给我一点工程,两下里不就都有了?”
房先生笑了:“收了你的存折,给了你工程,你的质量一旦出了问题,我能说你吗?结算时怎么办?你很聪明啊,用5万元,要我几百万的工程,将来给我造成几十万损失,这笔账,你是不是算得太鬼了一些?”后来,对方乖乖地把存折“招领”走了。
房先生还讲述了另一个“委托设计”的故事。当时,为了把委托设计的项目做得合理,价格适当,房先生已经让财务和工程人员,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心里比较有数。随后才开始了公开的竞标。在参加竞标的单位中,当地资质最高的一家企业报价是72万元,比房先生心中的标准价格高出了许多。房先生装作什么都不懂地问:“可不可以压压价?”
“可以商量,可以商量。”对方总经理好像话里有话。结果到了中午,房先生接到了他的电话:“按照行业规矩,中间有20%可是给您吃的回扣啊。”
房先生说:“那好吧,我们单独谈。”对方以为房先生“入道”了,很兴奋地开着车跑来了。房先生装作很感兴趣,问他:“你能不能再压一压价格?”
对方面露为难的神色,说:“那实在不行了。”
房先生点了点头,对他说:“那好吧。”
对方不知道,就在他往这里赶的路上,房先生已经给财务嘱咐好了,看见他进来,就在门外等着,听房先生的招呼。此时,房先生猛力把办公室的门拉开,财务人员跟着就进来了。房先生笑了笑,毫无余地地交待说:“先砍20%,而后再谈价。因为这位老总说了,那个20%是我的,我不要,剩下的,你们自己谈。”
说完,房先生就出去了。结果,设计费不到40万就拿下了,甚至比原来房先生他们自己所摸底的那个市场价,还省下来不少钱!
六
经过将近半年的奋力拼搏,商品交易中心终于封顶了。随后,由公关部打头阵,其他几个部门密切配合,很快又办下了房产证,形成了资产,经过评估,公司资产已达到两个多亿。
但是,1998年的五六月间一场风波,突然降临到房先生的头上。
那时,国家出台了一个调整政策:要求“银企脱钩”。因为房先生公司的另一个股东,就是银行的“三产企业”,所以需要“脱钩”。他们“脱钩”中的具体纠纷,记者这里不愿过多涉及。但自从“风波”之后,房先生投资的秘密扩散了出去,整个呼市,甚至连自治区一级的政府部门,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了,房先生只用了几十万元的钱,就启动了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一时间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就是:“房秀文是个大骗子,靠30多万元,玩了两级政府!”
谈起这些,房先生很痛心地说:“我手中本来没有东西,但是因为拳头攥得很紧,所以外面看来,金光闪闪,每一个指头缝里,都似乎藏满了黄金。现在,手被人打开了,它已经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金光。即使残存一点真正的黄金,也架不住人们漫天流言的侵蚀。”后来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简直如同多米诺骨牌:合作伙伴、施工队伍,包括材料供应商,以前都是自愿垫付资金的,现在则纷纷要求提前结账,似乎很有点“挤兑”的意思……凭着“一定要硬着头皮做下去”的坚强决心,房秀文尽管后来又经历了许多波折,甚至还遭遇了15天的牢狱之灾,但是,他坚强地挺了过来。那一段时间里,经常有人请房先生吃饭,谈项目的“转让”问题,还有人给房先生“带话”说,只要他离开呼市,只要他不再过问“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事,立刻给他500万现金!但是,房先生并没有走,他依然坚持,没有退却。
经历过无数风雨之后,“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现在已经成功地建了起来。回想起曾经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限于篇幅,记者来不及展开叙述了,好在其中的具体细节,房先生都写在他的《兵商如铁》那本书里了。
据他自己介绍,大概是从13岁开始,他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拉着架子车,给母亲治病,跑遍了周围的几个县;夏天为了挣工分,在旱地里栽红薯苗,到河里挑水,人家用大桶他用小桶,人家跑一趟他跑两趟。16岁当兵之后,由于文化水平低,加上没有什么“背景”,又摊上了挑战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工作,也基本上是在困难中拼搏着过来的。他自豪地对记者说:“不敢跳的人,永远成不了跳高运动员。而我,就是那个敢跳的人。”
结束采访之后,房先生匆匆赶赴北大,继续他的课题讲座……这位房先生性格鲜明,颇富传奇色彩。望着他的背影,记者想起石钟山读完他的故事之后说的一句话:“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上,一个革命军人的一生,永远是烈焰熊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