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比较直观地告诉孩子们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从而启发孩子们学习数学。利用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培养孩子们实践探究能力,符合课程标准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对小学数学而言,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知识点不感兴趣的问题,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此时教师应该借助于生活情境展开教学,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一味地推崇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反馈,只会将小学数学教学“引入歧途”。本文中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对借助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一、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方式单一、机械的问题。基于年龄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形成科学、严谨的学科思维,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但他们对新生事物普遍充满兴趣。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却依然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设置以及方法的选择上普遍较为单一、机械,一味地强调知识点的传递,却忽视了学生的反馈。如此根本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已经在无形中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难题。其次是重理论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对数学教学而言,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技巧的传递与培养仅仅是其中非常基础的一部分内容,其重点在于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学科思维模式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成功的。但眼下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关注的只有学生的成绩,在小学阶段就向他们灌输了以“分数论成败”的错误定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他们单纯地把学生成绩当作了衡量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标准,却在不经意间违背了基础数学教育的初衷。真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尝试营造生活情境来展开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讲解“统计”这部分知识时,应该引导学生由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让其认识到“归纳整理”的重要性,进而回归到“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本质。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在家里玩完玩具之后是由谁替我们整理的,如果不及时整理会出现什么问题”,有的学生回答会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玩具,也有学生回答不整理会把屋子弄乱,大部分同学也都表示当自己把玩具弄乱时总是妈妈帮忙整理归位。这个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情景,已经让他們触及了“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本质。让他们认识到“统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事物”的本质,以便于得到最终的结论。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次有关于“玩具”的统计作业,真正让他们“活学活用”。
二、 借助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一) 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佳诱因,一切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接受数学知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探索数学与应用数学,让他们亲身感受蕴藏在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比如,在给学生讲除法法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爸爸从超市买回了6个橘子,家里总共有3口人,你们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呢?又如,在教混合运算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现在你们有10元钱,要去超市买2根火腿肠和3个鸡蛋,火腿肠 1.5元一根,鸡蛋 0.7元一个,你们将10元钱交给收银员,收银员需要找你们多少钱才对呢?通过创设这样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数学知识。
(二) 将数学作业生活化,学以致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合理的作业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摒弃传统的以数字计算为主的作业,设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困难的情境问题,借此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温馨、和谐、熟悉的环境,在提高学生兴趣与能力同时,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两位数加法”一课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创设相关生活情境。在上课前,教师提问:“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动物园,有多少想去的同学?”。此时,学生会高兴回答:“我想去!”教师借机说道:“但是呢,在去之前需要同学帮助我解决一个问题。即学校给的钱是一定的,只能租赁 2辆客车来接大家,一辆车最多能安置 70 位学生,现在有 4 个班学生要一起去,一班33人,二班31人,三班35人,四班36人,怎么样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去参观动物园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方案,接着教师就可顺理成章地引入“两位数加法”教学内容,使学生十分自然地融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掌握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 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将生活情境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情境模式之下,原本抽象知识也可以更加易于理解,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关键。小学数学是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以后理科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即产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更好地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144-145.
[2]张超.巧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88-189.
作者简介:
邓雪松,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蓬安县南燕乡泥巴寺小学校。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对小学数学而言,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知识点不感兴趣的问题,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此时教师应该借助于生活情境展开教学,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一味地推崇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反馈,只会将小学数学教学“引入歧途”。本文中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对借助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一、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方式单一、机械的问题。基于年龄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形成科学、严谨的学科思维,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但他们对新生事物普遍充满兴趣。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却依然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设置以及方法的选择上普遍较为单一、机械,一味地强调知识点的传递,却忽视了学生的反馈。如此根本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已经在无形中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难题。其次是重理论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对数学教学而言,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技巧的传递与培养仅仅是其中非常基础的一部分内容,其重点在于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学科思维模式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成功的。但眼下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关注的只有学生的成绩,在小学阶段就向他们灌输了以“分数论成败”的错误定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他们单纯地把学生成绩当作了衡量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标准,却在不经意间违背了基础数学教育的初衷。真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尝试营造生活情境来展开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讲解“统计”这部分知识时,应该引导学生由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让其认识到“归纳整理”的重要性,进而回归到“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本质。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在家里玩完玩具之后是由谁替我们整理的,如果不及时整理会出现什么问题”,有的学生回答会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玩具,也有学生回答不整理会把屋子弄乱,大部分同学也都表示当自己把玩具弄乱时总是妈妈帮忙整理归位。这个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情景,已经让他們触及了“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本质。让他们认识到“统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事物”的本质,以便于得到最终的结论。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次有关于“玩具”的统计作业,真正让他们“活学活用”。
二、 借助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一) 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佳诱因,一切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接受数学知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探索数学与应用数学,让他们亲身感受蕴藏在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比如,在给学生讲除法法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爸爸从超市买回了6个橘子,家里总共有3口人,你们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呢?又如,在教混合运算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现在你们有10元钱,要去超市买2根火腿肠和3个鸡蛋,火腿肠 1.5元一根,鸡蛋 0.7元一个,你们将10元钱交给收银员,收银员需要找你们多少钱才对呢?通过创设这样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数学知识。
(二) 将数学作业生活化,学以致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合理的作业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摒弃传统的以数字计算为主的作业,设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困难的情境问题,借此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温馨、和谐、熟悉的环境,在提高学生兴趣与能力同时,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两位数加法”一课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创设相关生活情境。在上课前,教师提问:“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动物园,有多少想去的同学?”。此时,学生会高兴回答:“我想去!”教师借机说道:“但是呢,在去之前需要同学帮助我解决一个问题。即学校给的钱是一定的,只能租赁 2辆客车来接大家,一辆车最多能安置 70 位学生,现在有 4 个班学生要一起去,一班33人,二班31人,三班35人,四班36人,怎么样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去参观动物园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方案,接着教师就可顺理成章地引入“两位数加法”教学内容,使学生十分自然地融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掌握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 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将生活情境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情境模式之下,原本抽象知识也可以更加易于理解,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关键。小学数学是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以后理科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即产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更好地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144-145.
[2]张超.巧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88-189.
作者简介:
邓雪松,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蓬安县南燕乡泥巴寺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