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呃逆俗称打嗝,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表现为阵发性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并可影响说话、吃饭及睡眠。中医认为本症多由邪气积滞,暴怒气逆或用药不当,吃生冷或饮食过快,使胃膈之气失去肃降,逆而上冲所致。
1.预备式
取坐位,双脚平放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含胸拔背,双目平视微闭,全身放松,呼吸调匀,意守丹田1~2分钟。
2.揉按天突穴
用右手拇指放置于天突穴,由轻渐重、由重到轻地揉按0.5~1分钟。
功效:降逆止嗝,理气化痰。
3.掌揉膻中穴
用右(左)手掌根放置于膻中穴,顺时针方向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4.指压中脘穴
用右(左)手拇指按压中脘穴,其余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适当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理气和中,消食去滞。
5.掌推上腹
左手掌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适当用力从胸骨剑突下缘推至肚脐,反复操作30~50遍。
功效:通腑利膈,和胃化食。
6.团摩上腹
以左手掌心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置放于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遍。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7.揉按气海穴
以右(左)手拇指按压气海穴,其余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培补元气,纳气归元。
8.拳捶背心
取坐位,背部伸直,双手捏为拳状,用拳头内侧缘(即虎口一侧)适当用力交替捶击背部10~20遍。
功效:振奋背阳,顺气宽胸。
9.合按内、外关穴
用手的中指和拇指分别置于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和中理气,安神镇痛。
10.掐合谷穴
用一手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嗝。
11.按揉足三里穴
取坐位,身体前倾,将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自我按摩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所引起的呃逆疗效明显。呃逆与情绪变化有关者,应避免精神刺激;与饮食有关者,应禁食烟、酒和辛辣、寒凉之品;若久病、重病体衰而出现低微呃声者,则常为危象,当引起警惕。
1.预备式
取坐位,双脚平放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含胸拔背,双目平视微闭,全身放松,呼吸调匀,意守丹田1~2分钟。
2.揉按天突穴
用右手拇指放置于天突穴,由轻渐重、由重到轻地揉按0.5~1分钟。
功效:降逆止嗝,理气化痰。
3.掌揉膻中穴
用右(左)手掌根放置于膻中穴,顺时针方向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4.指压中脘穴
用右(左)手拇指按压中脘穴,其余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适当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理气和中,消食去滞。
5.掌推上腹
左手掌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适当用力从胸骨剑突下缘推至肚脐,反复操作30~50遍。
功效:通腑利膈,和胃化食。
6.团摩上腹
以左手掌心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置放于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遍。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7.揉按气海穴
以右(左)手拇指按压气海穴,其余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培补元气,纳气归元。
8.拳捶背心
取坐位,背部伸直,双手捏为拳状,用拳头内侧缘(即虎口一侧)适当用力交替捶击背部10~20遍。
功效:振奋背阳,顺气宽胸。
9.合按内、外关穴
用手的中指和拇指分别置于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和中理气,安神镇痛。
10.掐合谷穴
用一手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嗝。
11.按揉足三里穴
取坐位,身体前倾,将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自我按摩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所引起的呃逆疗效明显。呃逆与情绪变化有关者,应避免精神刺激;与饮食有关者,应禁食烟、酒和辛辣、寒凉之品;若久病、重病体衰而出现低微呃声者,则常为危象,当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