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皮亚杰教学理论的时候,我的数学教学尚在迷茫之中。我思索着我的数学课堂应该呈现怎样的状态,思索着我到底要传授给学生什么,思索着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如今,在皮亚杰的教学理论里,我为所有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数学教什么?一言以蔽之,教的不应是知识,而是思维。
记得以前读《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一书,明白数学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智慧。数学是思维、是方法,而不是死板、固定的条条框框。
在皮亚杰看来,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人内心建构出来的。
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建构知识,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图式,发展智慧。
要这样做,首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水平,以此制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其次,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是同步的,但是,却又都能遵从同一个发展历程,所以,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但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水平。
学生水平的差异,可以说是“知识”的差异,也可以说是“图式”的差异。读《给教师的建议》,看到能够“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再想到皮亚杰的教学理论,于是“知识”和“图式”便重叠了。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为数不少的学困生。有几个,我一直认为是“无药可救”,然而,他们都可以与人正常交流,那么,是学生的认知发展出现问题了吗?
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了几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小学时期跨越了后三个阶段,而又以具体运算阶段为主。
在前运算阶段的反应是以知觉或表象为中心,而在运算阶段的反应则以恒等性或可逆性为基础。
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处在这个阶段,而许多学困生恐怕也是长期被“困”在这个阶段,甚至,有些学生的“表象”也并没有很好地发展。
可以想象,若是儿童在小时候生活比较“单调”,缺乏充分的游戏,缺乏对许多事物的触摸、操作、观察,缺乏与人的交流……就很有可能无法形成心理表象,而心理表象,是以后抽象思维的基础。
在感知运动层面发生的过程要在心理表象的层面上重新进行。这个过程通常好几年。这就是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动作水平上吸收的东西怎么用心理表象表达出来。比如书上的例子,孩子能从家走到学校,却无法正确描述“走的过程”。
“心理表象是一种内化了的模仿。”于是,“模仿”这一词开始在我心中回荡。这种模仿,是在心理层面重现动作,是一种运算,也就是说,当学生处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完成这种“模仿”十分重要。
然后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可逆性”,由此也让我想到,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一方面,关注学生是否能理解,从而帮助学生顺利经过这一阶段。
结合自己的教学,主要思考的是关于直观教学手段的问题。
我一直知道,越是低年级,越要多用具体事物作为教具,也要多用图片,让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才能使学生理解。而随着年级的升高,才要慢慢将这种具体向抽象演变。
记得在去年九月份听数学名师刘德武老师上课,就曾经举了这样的例子。这是一道连减的数学题:9只小鸡,先走了3只,再走了2只,还有几只。如果多媒体直接出示图片,学生从图上一下就看出来是4只。这样的直观并无好处。
在听这个讲座的时候,我对“具体”和“抽象”就有了些许思考,而在学习了皮亚杰的教学理论之后,进一步领会到了在教學中一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低年级来说,必须要直观,却并不是越直观越好。
“在教育过程中,既需要对物体的动作,也需要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我开始领会教学中教具的重要性、小组活动的重要性,而这些一直是被我忽视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讲授”太多,而“对话”太少,“活动”太少。
如果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做呢?我注意到了皮亚杰关于“运算”的一些理论。我开始知道“运算”不是“计算”,它具有更加丰富的涵义。
儿童的运算,最重要的是“想象力”。因为运算首先体现为“动作”,是儿童内心的动作,数学的学习就是对这些动作的一些归纳总结。
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动口说,总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在内心实现“动作”,重现知识的创造过程。我也真正开始认识到,课程标准当中那些话并非只是死板的教条。
在数学教学上,我常常直接将抽象的道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从操作中理解,不能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自己发现的过程。
是啊,知识必须从内部涌现,重新复活,否则只能是“信息”。学生只有经历了信息再发明、再创造的过程,才是真正学习了。
如今再看数学,颇有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觉,然而,相信如果是真的理解了皮亚杰的教学理论,真的理解了数学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定会重新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吧。
要怎么做呢?就像皮亚杰那样去观察、去实验、去思考吧……
编辑 李博宁
如今,在皮亚杰的教学理论里,我为所有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数学教什么?一言以蔽之,教的不应是知识,而是思维。
记得以前读《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一书,明白数学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智慧。数学是思维、是方法,而不是死板、固定的条条框框。
在皮亚杰看来,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人内心建构出来的。
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建构知识,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图式,发展智慧。
要这样做,首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水平,以此制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其次,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是同步的,但是,却又都能遵从同一个发展历程,所以,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但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水平。
学生水平的差异,可以说是“知识”的差异,也可以说是“图式”的差异。读《给教师的建议》,看到能够“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再想到皮亚杰的教学理论,于是“知识”和“图式”便重叠了。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为数不少的学困生。有几个,我一直认为是“无药可救”,然而,他们都可以与人正常交流,那么,是学生的认知发展出现问题了吗?
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了几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小学时期跨越了后三个阶段,而又以具体运算阶段为主。
在前运算阶段的反应是以知觉或表象为中心,而在运算阶段的反应则以恒等性或可逆性为基础。
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处在这个阶段,而许多学困生恐怕也是长期被“困”在这个阶段,甚至,有些学生的“表象”也并没有很好地发展。
可以想象,若是儿童在小时候生活比较“单调”,缺乏充分的游戏,缺乏对许多事物的触摸、操作、观察,缺乏与人的交流……就很有可能无法形成心理表象,而心理表象,是以后抽象思维的基础。
在感知运动层面发生的过程要在心理表象的层面上重新进行。这个过程通常好几年。这就是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动作水平上吸收的东西怎么用心理表象表达出来。比如书上的例子,孩子能从家走到学校,却无法正确描述“走的过程”。
“心理表象是一种内化了的模仿。”于是,“模仿”这一词开始在我心中回荡。这种模仿,是在心理层面重现动作,是一种运算,也就是说,当学生处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完成这种“模仿”十分重要。
然后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可逆性”,由此也让我想到,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一方面,关注学生是否能理解,从而帮助学生顺利经过这一阶段。
结合自己的教学,主要思考的是关于直观教学手段的问题。
我一直知道,越是低年级,越要多用具体事物作为教具,也要多用图片,让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才能使学生理解。而随着年级的升高,才要慢慢将这种具体向抽象演变。
记得在去年九月份听数学名师刘德武老师上课,就曾经举了这样的例子。这是一道连减的数学题:9只小鸡,先走了3只,再走了2只,还有几只。如果多媒体直接出示图片,学生从图上一下就看出来是4只。这样的直观并无好处。
在听这个讲座的时候,我对“具体”和“抽象”就有了些许思考,而在学习了皮亚杰的教学理论之后,进一步领会到了在教學中一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低年级来说,必须要直观,却并不是越直观越好。
“在教育过程中,既需要对物体的动作,也需要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我开始领会教学中教具的重要性、小组活动的重要性,而这些一直是被我忽视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讲授”太多,而“对话”太少,“活动”太少。
如果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做呢?我注意到了皮亚杰关于“运算”的一些理论。我开始知道“运算”不是“计算”,它具有更加丰富的涵义。
儿童的运算,最重要的是“想象力”。因为运算首先体现为“动作”,是儿童内心的动作,数学的学习就是对这些动作的一些归纳总结。
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动口说,总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在内心实现“动作”,重现知识的创造过程。我也真正开始认识到,课程标准当中那些话并非只是死板的教条。
在数学教学上,我常常直接将抽象的道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从操作中理解,不能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自己发现的过程。
是啊,知识必须从内部涌现,重新复活,否则只能是“信息”。学生只有经历了信息再发明、再创造的过程,才是真正学习了。
如今再看数学,颇有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觉,然而,相信如果是真的理解了皮亚杰的教学理论,真的理解了数学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定会重新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吧。
要怎么做呢?就像皮亚杰那样去观察、去实验、去思考吧……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