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朝忠:宜万线上走危崖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朝忠,中共党员,1974年出生,1993年12月参加工作,现为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宜昌综合维修段恩施桥隧车间巴东巡山工区工长,先后获得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等荣誉。十年如一日,鲁朝忠带领队友们多次翻越区内207座山头,行走2万多公里,开辟出500多条巡山路,穿坏20多双登山鞋,发现、建档各类危石824处,成为知晓宜万铁路危石分布的“活地图”。
  宜万铁路全线377公里,桥梁、隧道400多座,被称为“铁路桥隧博物馆”。
  宜万铁路建设难,维护运营同样难。属喀斯特地貌的恩施段,山高水长,风化岩石、溶洞暗湖俯拾皆是,铁路安全运行隐患风险大。这里诞生了湖北省唯一的巡山工区,他们负责对宜万铁路湖北段288公里内铁路旁高山上的危石,进行观察、记录、上报、处置。
  鲁朝忠正是“巡山工”的一员。曾是桥梁工的他,2010年底宜万铁路运营后,便从宜昌来到恩施,自此,险山危崖、蛇虫荆棘,相伴十年。
  苦——这份工作本来的味道
  1月中旬,虽已隆冬,但天气不错,阳光和煦。记者一行经过宜万铁路来到恩施,跟随鲁朝忠的步伐,感受了一段巡山之旅。
  一大早,鲁朝忠和4名队员乘着工程车,七弯八拐到达恩施市白果乡某风险点。这是一座与铁路线垂直高度不足100米的小山,鲁朝忠称它为“云雾山”,网络地图显示是空白。
  山上有七八处需要观察的风化岩石。上山无路,地上还积了一层霜雪,潮湿打滑。鲁朝忠拿着镰刀开路,砍掉荆棘和树枝。仅仅爬了不到30米,便行进艰难。陡峭的山壁和被动防护铁网相夹,构成了仅容一脚宽的“小路”。
  走完一段,抬头看去,前面是呈80度的陡坡,记者心中打颤。鲁朝忠说:“即使是专业的驴友,也很难爬得上去。”记者无奈,只得原路折返。
  鲁朝忠则和队友仅用了20分钟上山下山,完成了常规巡查。他告诉我们,这座山不大,还有防护网借力,算是比较好走的。宜万线上很多山完全没路,有的危石立在山顶,看着不远,走却要花几小时,绕行攀爬甚至要花上大半天。
  全线像这样需要巡查危石的山头,共有207座。
  尽管山区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却是鲁朝忠和巡山队员最喜欢的季节。“若是到了春夏,山里是不敢带你们带来的。”鲁朝忠笑着说。那个时候雨水多,山上背阴面湿滑无比,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鲁朝忠抬起左手,手背上一道贯穿伤形成的疤痕触目惊心。
  2014年8月的一天,他和工友周春杰一起巡山,因为需要处理一处危石,他们二人各背着几十斤重的设备上山。完成作业下山时,走在半途的周春杰,突然听到一声低吼,紧接着是重物滑落的声音,他意识到跟在后面的鲁朝忠滑倒了。
  “旁边是几十米的悬崖,一旦掉下去无法想象。”只在一瞬间,鲁朝忠就下滑了五六米,周春杰扔掉负重,一把抱住向下急落的鲁朝忠,最终有惊无险。
  鲁朝忠右手紧抱设备,左手在慌乱中被一块尖石刺穿,血流不止,留下了这道疤。鲁朝忠说:“这些都是小伤,没什么大碍,哪个巡山工身上没有上十处伤。”
  工友们谈到这些也都淡然一笑。相比路险坡急,他们对夏天的蛇虫更为忌惮。
  铁路沿线有一段穿过五步蛇保护区。“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描述的便是这种剧毒无比的蛇。
  一次巡山途中,鲁朝忠在前方开路。
  “蛇!”一位工友突然惊呼。鲁朝忠慢慢停步,缓缓回头,一条一米左右的五步蛇盘成一团,抬起了三角形的脑袋,吐着信子,盯着鲁朝忠的腿,蓄势攻击。鲁朝忠惊出一身冷汗。
  万幸的是,对峙一段时间,毒蛇放弃攻击,窜入草丛而去。
  而工区里一位1995年出生的小伙子却没有这般幸运。一次巡山时,一条五步蛇咬穿了他的鞋子,最终造成伤残。谈起这件事,一直有说有笑的工友们,神情落寞了下来。
  副工长王硕说:“碰到毒蛇毕竟少,马蜂才最烦人。巡山工区16个人,无一幸免都被马蜂‘亲过嘴’。”
  家乡吉林的王硕是95后,与其他8名90后组成了新一代巡山工。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跟着鲁朝忠等老一代巡山人,288公里一个月一来回,用脚步丈量着武陵山的一草一木。四五百元的厚底登山鞋,三四個月就要穿坏一双;厚实的帆布工服,每趟下来都要多出几道山石划出的口子;手足口脸,每年总要多出两道浅浅深深的“记号”。
  这些事,从他们口中说出来平平无奇,仿佛并没有平常人觉得的苦,因为这就是巡山人生活最原本的味道。
  酸——最愧对的是家里人
  巡山之旅的第二站,记者来到“长鹰坝一号隧道”山脚边。隧洞口上方的山壁上,开凿出了一条“之”字形勘察阶梯。鲁朝忠说:“如今,这种方便我们勘察危石的阶梯越修越多。”
  隧洞斜上方,是一处奇特的景观。两个十几米见方的巨大山石凌空耸立,山石正下方形成一大片空洞,由几根人工浇筑的水泥石柱支撑着。鲁朝忠指着两块如山的巨石说:“这是1级风险危石,是最大的风险级别。”
  鲁朝忠介绍,两处危石没做人工支撑前,每年都会朝铁路方向塌陷一点。风险等级评估为1级后,必须安排人员24小时就地值守,直到专业队伍施工排险。这种值守,往往要持续数月。
  2011年春节前后,鲁朝忠曾负责榔坪段风险点的值守,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值守。值守责任重大,要随时评估风险,接听列车司机询问,确保铁路安全。值守的10天,他每日只能吃方便面。
  除夕之夜,他兴致勃勃地用各种口味的方便面,摆了一桌年夜饭。乐观的鲁朝忠,却在给妻儿的电话中落了泪。
  他说:“心里最愧疚的,还是对老婆、孩子。”
  鲁朝忠的家在宜昌,虽然离恩施不远,一年到头依然聚少离多。家里的事,他基本帮不上,全靠妻子。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也很少见证和参与。曾经答应儿子,高考前一定回家陪伴,却因抢排隧道险情无奈错过。远在四川老家的父母,头疼脑热、生病住院,鲁朝忠更是难得尽孝心。   顾家难、相聚难,是每个巡山人心中的酸楚。说起这些,鲁朝忠眼中满是遗憾,他的工友们也是如此。两地分居,是铁路人尤其是巡山工的常态。他们的付出,带来的是更多旅客的家庭团圆。
  辣——胆大、心细、眼光辣
  在巡山途中,每一块危石,鲁朝忠都能很详细地说出它的基本情况:风险级别、近年差异、裂纹多了几条,又深了几许。面对这些危石,鲁朝忠如数家珍。
  巡山初期,全线被定为危石的共有300多处,风险各异。没有经验可借鉴的鲁朝忠,只能以勤补拙,每个月都要把它们一一“问候”到,“要经常看看,不然它们要闹脾气的。”鲁朝忠笑着说。时间长了,他辨石的经验越发老到。
  鲁朝忠告诉我们,巡山工就是要胆大、心细、眼光辣。在长鹰坝隧洞的山顶上,有一处曾经是1级风险危石,之后,石头趋于稳定,风险等级被撤销。前年,一次巡山中,鲁朝忠一眼就发现这块巨石的石缝比往年宽了几厘米:“现在又宽了2厘米,必须上报,把风险等级提上去。”
  巡山的本领鲁朝忠也尽心地教给年轻人,每到一处,鲁朝忠总是把两个小伙子喊到身边,细致讲解。
  十年巡山,鲁朝忠总结出“一拍、二插、三查”的危石缝隙辨识法,和“锤、垫、锚、拉、封”的小风险危石处理法。这些本事成了巡山工区口头相传的活教材。
  对年轻的工友,鲁朝忠既是师傅又是大哥。工区新来的一个95后小伙子,家住平原,不太适应山区作业,巡山时摔跤成了家常便饭。鲁朝忠和工友善意地开玩笑,喊他“摔跤”冠军。但巡山时,鲁朝忠总是挨着他,潜心传授多年的攀山经验,几步一回头地询问:“脚踩实没?手抓牢没?”
  高空作业,鲁朝忠总是自己上,怕别人出危险。在高桥坝隧道的岩壁上,鲁朝忠身挂安全绳,一步一步沿着几乎90度的岩壁朝下移动,查看岩壁上的危石。身下几十米,是一座横架在百米深崖上的铁路桥,绝壁之上他如履平地,每一次落脚,每一步踏足都有条不紊、熟练轻松。
  甜——吃过苦后是回甘
  “忆苦”,鲁朝忠总是显得很费力;“思甜”,才是他最喜欢的事儿。
  鲁朝忠说:“恩施风景如画,别人游山玩水花钱,我们游山玩水拿钱。”
  在一班巡山工眼中,每次巡山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途中,他们总会愉快地告诉记者,山里每个季节会有什么样的野果可以吃,有什么花儿可以赏。
  巡山的那些苦吃过后,就是回甘。
  让鲁朝忠和工友更有干劲的是,他们工作的价值被大家看到。
  从桥梁工到巡山工,鲁朝忠在艰苦的岗位扎根数十年,所在工段未发生一起事故,他先后获得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等荣誉。这,是对巡山工及其他铁路工人的高度肯定。
  宜昌綜合维修段工会副主席刘勇告诉我们:“宜万线在鲁工长的带动下,工人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各个工种、工区都涌现了一批懂技术、能吃苦、肯奉献的优秀工人代表,其中有不少90后、95后。‘宜万精神’在全段,甚至是整个铁路系统内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感召力。”
  作为党员的鲁朝忠,在工作、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为年青一代诠释了“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奉献在前”的优良品质,形成了融洽的工作氛围。一路巡山,4人组成的小队不时打趣、说笑,在鲁朝忠单人高空作业时,大家又谨慎配合、互帮互助,关心关爱溢于言表。
  说起将来的日子,今年47岁的鲁朝忠笑着说:“再干个9年吧!”。作为特殊工种,55岁就面临退休的鲁朝忠,打算就在这儿一直干到底:“现在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就当锻炼身体了。”
  在高桥坝隧道洞口巡山时,一列列动车来往穿梭,它们进入或开出隧道时,鲁朝忠正挂着安全绳在列车的头顶上巡查危石。他的身影没有旅客会注意到,但正是有千千万万这样的铁路人默默负重前行,才有了亿万旅客的归途平安,才有了中国速度的行稳致远。
其他文献
[摘 要]众多考生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得分偏低,而失分一定程度上源于思维定势。教师可分析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定势的地方,配合以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别鉴赏,打破思维定势,总结鉴赏方法,先破后立,回归文本。  [关键词]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思维定势;文本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2203 
文贵有情。好的文章往往是以情感人,美的情感是彼此联系的桥梁,真的情感是互相心灵的碰撞,善的情感是山间无私的清泉。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枯燥的,矫情造作的文章是虚伪的。一篇记叙文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抓“感点”,抒真情,方显文章本色。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描景、状物为主要职能的文体,它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情态变化和发展的叙述来表现作者对某种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记叙和描写,往往综合运
一、比较阅读  例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A. 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时节,乘一辆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著鞭子,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进行成功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也就是痴人说梦。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
[摘要]语文部编版教材对于名著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放养式”转变为“精培化”。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进度参差不齐等情况。文章重点研究了基于任务单的《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期通过阅读任务单的使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读书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任务单;策略;《朝花夕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英语课堂变得生机盎然,广大师生从中受益匪浅,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一、分工细节不足    现在的英语课堂,都注重小组的科学构建,很多教师都采用了多种分组方式,有的班级甚至改变了学生的座位排列布局,让学生的小组划分更明显。在组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可见诵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近两年的站立式诵读实践教学经验,让我确信站立式诵读教学不失为当今可试用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站立式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时间的紧迫性  到
摘 要: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数据库(ISI)2007年期刊引文报告, 本文选取近四年来语言学领域影响因子排名前二十名的语言学顶级期刊为分析统计数据源,运用Bibexcel软件对其中222篇高被引论文的引文信息进行分析,并通过Netdraw绘制作品共被引社会网络分析图谱与关键词共现图谱,从而分析和揭示国际语言学研究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语言学;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文
【考题回放】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他们的话都道出了反省对于成长的意义。请你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⑧文体自定;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满分作文】  反省殿  一考生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修成正果之后,都被封佛
日前,四川省通江县松溪乡的小城和姑姑家的儿子小军看电视后,便每人只带了两瓶营养快线,以及一本有地图的地理书,一起出发,体验“野外求生”,却不幸落水。当晚9点多小军自己回来了。经过村里几十人连夜寻找,第二天上午9点多,小城在下游几公里處的河边被找到。小城自述,他在落水后晕过去了,醒来时已经在石头上,直到姑父找到自己。现在小城身体已无大碍。这次事情之后,家长表示,已口头叮嘱孩子不能做这样危险的事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