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模型的秦岭山地土壤流失及土壤保持生态效益评价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秦岭山地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InVEST土壤保持模型,从研究区、流域、县域3个尺度,对其潜在与实际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该模型量化研究区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得到土壤保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秦岭山地潜在与实际土壤侵蚀量分别为45.88×108 t、1.52×108 t,五大流域和各县区以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较为严重的地区为汉江流域南部紫阳县63.23t/(hm2·a)和岚皋县58.69t/(hm2·a),属强烈侵蚀。(2)全区土壤保持总量43.37×108t,其中泥沙持留量1.43×108t,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719.79t/(hm2·a);减少泥沙疏浚工程和水质治理花费的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共计41.84亿元。各县区土壤保持服务价值量在0.01亿元至4.75亿元不等,价值量在0.96~1.91亿元之间的县区占全区的44.13%,其次为1.91~2.85亿元(25.22%)。(3)对于秦岭山地土壤侵蚀的防治及其生态效益的建设,保证林地面积的绝对优势是首要条件;对于大于25°的坡耕地,应继续推行还林还草政策。
其他文献
高校工作人员学历较高自身具备一定学习与创造能力,促使高校人力资源与其他人力资源特点有所不同,高校应将知识管理作为基础,针对人力资源展开有效管理,从而有效加强高校对人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情况直接关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采用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年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整个水源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