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熟悉,秦始皇在完成大业的过程中,实行了几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比如“车同轨,书同文”。统一铸币权,发行秦半两,更是被后世经济学家们高度赞赏。但事实上,两千年前的商业很不发达,货币还是城市居民和上层社会的支付手段,所以这个措施更多的是传达出秦朝统一天下的意义。此后,各个王朝不断在货币统一上反复折腾,但一直未形成真正稳定的货币体系,连铸币权也是一直被官家和民间同时拥有。
直到民国初年,中国各地仍是诸侯割据。明清两代以白银为主体的货币制度,虽然经过多次币制改造,特别是张之洞主导的“废两改银”,但各种货币还是同时流通。市场上使用的银两和各种铜钱的形状、成色、重量、类别、规格等差异诸多,大清龙洋和墨西哥鹰洋混用,汇票、外钞、黄金、碎银、珠宝甚至烟土等也成为流通货币。这给政府税收、商业交易、民众消费等行为带来极大交易成本。当时民间钱庄林立,从业人员必须能同时应付七八种不同货币,瞬间就要完成汇兑和交易,实在算得上是独门手艺。
统一货币特别是铸币权,这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市场加入现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混乱的货币品种和兑换体系使得中国的市场化和资产货币化程度非常低,中日甲午战争赔款支付中的大部分银两也是兑换成英镑,直接存入日本在海外的账户,后者大大推动了日本向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转变。
中国真正的统一币制和铸币权实际上是在三个曾经“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手上实现的,即袁世凯、宋子文和孔祥熙。无论是出于军事统治还是外部压力的需要,这三位用果敢手段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货币制度的建立,从这个角度,他们都是值得后人铭念的。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担任大总统。为应付财政危机、国库亏空和充实军费,除了对外借债和提高税金外,袁世凯将大清银行改造为中央银行,立即推行币制改革,同时公布《国币条例》,设立币制局,垄断铸币权。1914年12月,天津造币厂首先开铸新银元,印有袁世凯头像。南京、武昌等造币厂跟进,“袁大头”银元大受民众欢迎。到1920年,全国已经铸币新银元三亿八千多万元,基本驱逐了原来流通市面的大清龙洋与墨西哥鹰洋。尽管各地仍然有不同金属货币或纸币的发行,但袁大头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兑换和清偿货币,事实上形成了银本位制度的现实基础。
袁大头银元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客观上也起到统一全国市场的作用。当时,西方各国纷纷采用金本位制度的环境下,中国形成了独特的银本位特区。各国白银纷纷流入中国,供给增大,白银价格下跌。中国银元的事实上贬值大大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增长。1908-1920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当然,这个被遗忘的中国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高需求和当时中国政府鼓励市场经济发展共同的结果。
近年来,各界对袁世凯称帝的背景和他本人的心路有了很多新的解读。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现在的我们对当时中国社会分崩离析的权力格局已经相当陌生,习惯于用我们当下的民主政治观念进行解读,袁世凯统一铸币权并推行袁大头银元的事件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在中国商业现代化转折的背景下,袁世凯的金融政策比当年秦始皇的统一货币更具现实意义。
1927年,北伐成功之后,蒋介石领导的南京政府面临一个经济规模急剧增长的历史时期,无论市场容量、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规模、生产能力、消费能力还是投资需求等都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阶段。相比之下,中国本土的资产货币化迅速提升,除了外资银行外,本土银行也有数百家,证券和股票交易非常活跃,上海成为远东重要的金融中心,黄金交易量甚至超过法国和日本。
民国之前的几百年,尽管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已经习惯性接受银金属作为支付手段,但是,并不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更多是约定俗成。而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也在不断变化。银元作为个人结算和流通手段与银两作为机构结算和价值储藏手段同时并存不悖,仍然是阻滞市场发展的障碍。特别是与国家普遍采用的金本位背道而驰,始终是当时中国加入国际市场的屏障。国民政府提出《整理财政大纲案》(1929年),拟分两步走,即废两改元实现真正的银本位,之后,再推行金汇兑本位。
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美国留学归来,对西方社会的金本位制度非常熟悉,极力主张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强力主导推进改革。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废两改元令》,宣布实施“废两改元”,规定自3月10日起各业交易改用银元计算,以规元银七钱一分五厘为法定银元价格。从此,银元成为民国时期国家使用的正式本位货币。之前,国民政府已经实施了对黄金和鹰洋等的限制令,统一了全国各地几十家造币厂的铸币权。到1933年底,废两改元全面成功,完成了明清和北洋政府梦寐以求却无力实现的目标,也真正确立了中国的银本位地位,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银本位国家。
不过,好景不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宣布公民持有黄金为非法,同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对于美国这个建国以来金银始终是货币储备的金银复本位制度而言,这个政策导致美国事实上处于银本位制度上。白银价格大幅上涨,为提高白银储备量,1933年12月至1934年5月,美国分别颁布了《银购入法》和《白银法案》,采取提高银价,实施禁止白银出口和白银收归国有等措施,计划在4年内每年收购白银2442万盎司,试图控制世界白银市场。
世界白银市场银价的普遍上涨,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动摇了中国银本位制的基础。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严重缺乏支付工具,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银本位刚刚启动一年半,便进入了死局:银元贬值则外流,升值则通货膨胀,经济将进入全面危机。
1935年11月,时任财政部长的孔祥熙采取果断措施,将白银立即国有化,停止出口,切断白银与国际汇率关系。同时立即由中央、中国和交通三大银行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法币是国家法定信用货币,具有无限的清偿能力,与金银含量无关,与汇率相关,法币先于英镑后与美元建立了固定的汇兑关系,因为后者可以间接兑换黄金,所以这是金汇兑本位。中国酝酿已久的银本位不足两年便进入了金汇兑本位。
法币制度和金汇兑本位的实施将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必须得到经济大国的支持。当时,日本作为事实上的敌国,强烈反对法币并动员各方力量破坏中国的币制改革。英国顾虑与日本关系,也拒绝了孔祥熙的2000万英镑稳定贷款建议。经秘密讨论,最终中美双方签订了协议,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近两亿盎司,收入一亿美元,奠定了法币改革的基础。
法币的建立在形式上将中国的中世纪货币本位一步推到了金汇兑本位,实现了货币现代化,避免了中国当时的全面经济危机,也建立了之后整个抗日战争的货币支撑体系。按当时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话:“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国乱如此,宋子文和孔祥熙两任财政部长在整合和提升中国初级规模的早期货币制度上是具有历史贡献的。
直到民国初年,中国各地仍是诸侯割据。明清两代以白银为主体的货币制度,虽然经过多次币制改造,特别是张之洞主导的“废两改银”,但各种货币还是同时流通。市场上使用的银两和各种铜钱的形状、成色、重量、类别、规格等差异诸多,大清龙洋和墨西哥鹰洋混用,汇票、外钞、黄金、碎银、珠宝甚至烟土等也成为流通货币。这给政府税收、商业交易、民众消费等行为带来极大交易成本。当时民间钱庄林立,从业人员必须能同时应付七八种不同货币,瞬间就要完成汇兑和交易,实在算得上是独门手艺。
统一货币特别是铸币权,这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市场加入现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混乱的货币品种和兑换体系使得中国的市场化和资产货币化程度非常低,中日甲午战争赔款支付中的大部分银两也是兑换成英镑,直接存入日本在海外的账户,后者大大推动了日本向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转变。
中国真正的统一币制和铸币权实际上是在三个曾经“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手上实现的,即袁世凯、宋子文和孔祥熙。无论是出于军事统治还是外部压力的需要,这三位用果敢手段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货币制度的建立,从这个角度,他们都是值得后人铭念的。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担任大总统。为应付财政危机、国库亏空和充实军费,除了对外借债和提高税金外,袁世凯将大清银行改造为中央银行,立即推行币制改革,同时公布《国币条例》,设立币制局,垄断铸币权。1914年12月,天津造币厂首先开铸新银元,印有袁世凯头像。南京、武昌等造币厂跟进,“袁大头”银元大受民众欢迎。到1920年,全国已经铸币新银元三亿八千多万元,基本驱逐了原来流通市面的大清龙洋与墨西哥鹰洋。尽管各地仍然有不同金属货币或纸币的发行,但袁大头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兑换和清偿货币,事实上形成了银本位制度的现实基础。
袁大头银元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客观上也起到统一全国市场的作用。当时,西方各国纷纷采用金本位制度的环境下,中国形成了独特的银本位特区。各国白银纷纷流入中国,供给增大,白银价格下跌。中国银元的事实上贬值大大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增长。1908-1920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当然,这个被遗忘的中国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高需求和当时中国政府鼓励市场经济发展共同的结果。
近年来,各界对袁世凯称帝的背景和他本人的心路有了很多新的解读。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现在的我们对当时中国社会分崩离析的权力格局已经相当陌生,习惯于用我们当下的民主政治观念进行解读,袁世凯统一铸币权并推行袁大头银元的事件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在中国商业现代化转折的背景下,袁世凯的金融政策比当年秦始皇的统一货币更具现实意义。
1927年,北伐成功之后,蒋介石领导的南京政府面临一个经济规模急剧增长的历史时期,无论市场容量、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规模、生产能力、消费能力还是投资需求等都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阶段。相比之下,中国本土的资产货币化迅速提升,除了外资银行外,本土银行也有数百家,证券和股票交易非常活跃,上海成为远东重要的金融中心,黄金交易量甚至超过法国和日本。
民国之前的几百年,尽管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已经习惯性接受银金属作为支付手段,但是,并不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更多是约定俗成。而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也在不断变化。银元作为个人结算和流通手段与银两作为机构结算和价值储藏手段同时并存不悖,仍然是阻滞市场发展的障碍。特别是与国家普遍采用的金本位背道而驰,始终是当时中国加入国际市场的屏障。国民政府提出《整理财政大纲案》(1929年),拟分两步走,即废两改元实现真正的银本位,之后,再推行金汇兑本位。
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美国留学归来,对西方社会的金本位制度非常熟悉,极力主张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强力主导推进改革。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废两改元令》,宣布实施“废两改元”,规定自3月10日起各业交易改用银元计算,以规元银七钱一分五厘为法定银元价格。从此,银元成为民国时期国家使用的正式本位货币。之前,国民政府已经实施了对黄金和鹰洋等的限制令,统一了全国各地几十家造币厂的铸币权。到1933年底,废两改元全面成功,完成了明清和北洋政府梦寐以求却无力实现的目标,也真正确立了中国的银本位地位,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银本位国家。
不过,好景不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宣布公民持有黄金为非法,同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对于美国这个建国以来金银始终是货币储备的金银复本位制度而言,这个政策导致美国事实上处于银本位制度上。白银价格大幅上涨,为提高白银储备量,1933年12月至1934年5月,美国分别颁布了《银购入法》和《白银法案》,采取提高银价,实施禁止白银出口和白银收归国有等措施,计划在4年内每年收购白银2442万盎司,试图控制世界白银市场。
世界白银市场银价的普遍上涨,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动摇了中国银本位制的基础。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严重缺乏支付工具,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银本位刚刚启动一年半,便进入了死局:银元贬值则外流,升值则通货膨胀,经济将进入全面危机。
1935年11月,时任财政部长的孔祥熙采取果断措施,将白银立即国有化,停止出口,切断白银与国际汇率关系。同时立即由中央、中国和交通三大银行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法币是国家法定信用货币,具有无限的清偿能力,与金银含量无关,与汇率相关,法币先于英镑后与美元建立了固定的汇兑关系,因为后者可以间接兑换黄金,所以这是金汇兑本位。中国酝酿已久的银本位不足两年便进入了金汇兑本位。
法币制度和金汇兑本位的实施将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必须得到经济大国的支持。当时,日本作为事实上的敌国,强烈反对法币并动员各方力量破坏中国的币制改革。英国顾虑与日本关系,也拒绝了孔祥熙的2000万英镑稳定贷款建议。经秘密讨论,最终中美双方签订了协议,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近两亿盎司,收入一亿美元,奠定了法币改革的基础。
法币的建立在形式上将中国的中世纪货币本位一步推到了金汇兑本位,实现了货币现代化,避免了中国当时的全面经济危机,也建立了之后整个抗日战争的货币支撑体系。按当时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话:“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国乱如此,宋子文和孔祥熙两任财政部长在整合和提升中国初级规模的早期货币制度上是具有历史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