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警察是高应激、高风险的职业。警察院校学生作为社会警察的后备力量,在良好体质的基础上,具备高水平的心理素质是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成为高素质警察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警察院校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警校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科目。警察院校独特的警体课程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在警体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对策。
[关键词]警察院校 体育教学 心理品质 培养
[作者简介]何劲峰(1976-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曹卫(1980-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江西南昌330013)张媛(1981- ),女,江西大余人,龙岩学院体育系,助讲,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学。(福建龙岩364000)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6-0178-02
警察作为一类特殊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职业较高,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求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警察院校学生作为社会警察的后备力量,在良好体质的基础上,具备高水平的心理素质是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成为高素质警察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警察院校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警校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警校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状况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警体课促进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是警校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一、当前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警校学生作为特殊院校的学生,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質现象,又因其培养方向与教学模式特点而有其心理特性。
(一)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品质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肩负着建设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表现出活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特点。但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情感脆弱,对挫折的容忍力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并且扩展到人际关系、婚恋等领域。大学生们正处于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又面临着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甚至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此外,高校教育的产业化,造成一部分来自边远山区、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成为贫困大学生,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焦虑、忧郁、偏激、自我封闭,致使其自尊敏感,人格脆弱,情绪不稳,怯于尝试,交往不利等。
(二)警校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学科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的定向性等特点决定了警察院校在学生培养模式、学生日常管理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形成了警察院校大学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特点,表现为:
1.对自我认识定位不准。部分警校学生在入校后对自我角色认识定位不准确。一部分学生过度崇拜警察这个职业,认为毕业后能够“穿警服,当警察”很威风;另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由于成绩不理想等原因,只能委曲求全地进入警察院校,将来的发展道路很窄,只能当警察,没机会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这两种错误的定位都会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2.对警校特殊管理模式不适应。警校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纪律严明,有一套严格的请销假、内务管理及评分制度。因憧憬进警校的学生一般都对警校的神圣和威严表现出向往,但真正来到警校学习和生活后,就出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警校的学习、生活管理模式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生活相差很大,各项条例要求非常严格。高中阶段以考取大学为目的,学生的个人生活和体育训练基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安排。可到警校之后,不但专业学习科目繁多,而且有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各公共科目的考试,其压力大、任务重可想而知;同时,生活内务水平要求每天考核,细化到每一个人的操行评比;还有严格的训练任务,如早训晚训等;另外,对着装要求严格,可上升到政治高度。对这一切的限制恰恰是警校培养一个学生的特殊要求和方向。警校等级制度严明,有很多强制性措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产生排斥心理,但又必须服从命令。这些人往往烦躁不安,易冲动,破坏性强,心理表现较不稳定。
二、分析与讨论
所谓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中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包括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
人的心理品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得到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从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中感悟心理品质对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无数学者和专家之所以能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意志,这使他们能够百折不挠地学习、工作,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使人的精神境界高尚起来。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良好的心理品质,随着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除了掌握科学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善于与人交往,能够忍受磨难,战胜困难,积极乐观。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分析和统计表明,患有心理偏差的青少年易表现出脆弱、任性、懒惰、自卑、忌妒等心理现象,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不仅有损于身体健康,而且有碍于他们才能的发挥和发展。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美好的事物,能使人们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陶冶情操,获得向上的力量。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特别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乐观、自信、敢于面对现实,并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那么一定会有利于发掘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进步和成功。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在困难、失败和挫折面前更有勇气和信心,人才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经受失败、挫折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只有乐观、坚强、不自卑、不报怨,并且能鼓足勇气和信心,才能战而胜之,成为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
警察院校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普通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健康标准外,在意志品质和人格方面还有更高的标准要求。一是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意识,自觉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卫士。二是要有严格的纪律观念。能够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号令统一,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约束,吃得了委屈。三是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遇到危险时,要勇于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在警体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对策
(一)通过警体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警校学生掌握技术的重要基础。例如在“查缉”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应用比较、分类、概括等方法进行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要通过课堂提问、指导演练、分析正误、总结经验体会、练习修正错误动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查缉”战术教学中教授技术动作时,可向学生阐明技术原理,经常启发学生按照逻辑规律总结自己的体会,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警体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调节和自控能力
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能提高智力活动的水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人的智力活动,影响学习效果。例如在“擒敌技术”“倒功”课程教学中,胆怯、自卑的情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阻碍学习的进程;急躁、自满的情绪会膨胀学生的虚荣心,误导思维方向。在“擒敌技术”课教学训练中,学生的情绪主要有三个特点:两极性、易变性、紧张性。由于“擒敌技术”课技术难度高、训练强度大,学生有时候会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破坏正常的心理状态,导致感知反应迟钝,降低活动能力,影响训练效果。可见,培养警校学生积极稳定的情绪,对于提高教学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培养警校学生的良好情绪,首先,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要督促学生勤学苦练,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再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同消極的情绪作斗争,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情绪变化,有效地调控情绪,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促进自身发展。
(三)通过警体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在警察执勤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警察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警察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准确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警校学生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意志品质:(1)独立性,表现为有坚定的立场、信念,有独立的见解;(2)果断性,善于在困难中辨别事物的真伪,迅速作出决定和采取积极行动;(3)坚韧性,指在执行决定时,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4)自制性,指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的行动。警体课中的“散打”“硬气功”课程教学活动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机智勇敢、果断灵活、吃苦耐劳、坚强不屈、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优良意志品质。
我们要通过警校的特殊课程教学,达到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的目的,以使他们适应高强度、高危险的现代警察工作环境。通过教学训练,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警察的特殊心理品质,从而能更好地从事警察这一神圣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刘民瑛.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刘援朝.警察院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探析[J].政法学刊,2005,22(2).
[3]冯燕.试论体育运动对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J].体育科技,2001,22(2).
[4]邵晓枫.对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6).
[5]孙志杰,孙洪建.关于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问题的几点看法[J].科技信息,2007(24).
[6]赵慧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
[7]李晶华,邰炜.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1).
[关键词]警察院校 体育教学 心理品质 培养
[作者简介]何劲峰(1976-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曹卫(1980-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江西南昌330013)张媛(1981- ),女,江西大余人,龙岩学院体育系,助讲,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学。(福建龙岩364000)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6-0178-02
警察作为一类特殊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职业较高,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求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警察院校学生作为社会警察的后备力量,在良好体质的基础上,具备高水平的心理素质是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成为高素质警察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警察院校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警校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警校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状况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警体课促进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是警校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一、当前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警校学生作为特殊院校的学生,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質现象,又因其培养方向与教学模式特点而有其心理特性。
(一)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品质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肩负着建设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表现出活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特点。但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情感脆弱,对挫折的容忍力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并且扩展到人际关系、婚恋等领域。大学生们正处于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又面临着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甚至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此外,高校教育的产业化,造成一部分来自边远山区、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成为贫困大学生,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焦虑、忧郁、偏激、自我封闭,致使其自尊敏感,人格脆弱,情绪不稳,怯于尝试,交往不利等。
(二)警校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学科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的定向性等特点决定了警察院校在学生培养模式、学生日常管理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形成了警察院校大学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特点,表现为:
1.对自我认识定位不准。部分警校学生在入校后对自我角色认识定位不准确。一部分学生过度崇拜警察这个职业,认为毕业后能够“穿警服,当警察”很威风;另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由于成绩不理想等原因,只能委曲求全地进入警察院校,将来的发展道路很窄,只能当警察,没机会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这两种错误的定位都会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2.对警校特殊管理模式不适应。警校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纪律严明,有一套严格的请销假、内务管理及评分制度。因憧憬进警校的学生一般都对警校的神圣和威严表现出向往,但真正来到警校学习和生活后,就出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警校的学习、生活管理模式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生活相差很大,各项条例要求非常严格。高中阶段以考取大学为目的,学生的个人生活和体育训练基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安排。可到警校之后,不但专业学习科目繁多,而且有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各公共科目的考试,其压力大、任务重可想而知;同时,生活内务水平要求每天考核,细化到每一个人的操行评比;还有严格的训练任务,如早训晚训等;另外,对着装要求严格,可上升到政治高度。对这一切的限制恰恰是警校培养一个学生的特殊要求和方向。警校等级制度严明,有很多强制性措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产生排斥心理,但又必须服从命令。这些人往往烦躁不安,易冲动,破坏性强,心理表现较不稳定。
二、分析与讨论
所谓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中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包括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
人的心理品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得到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从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中感悟心理品质对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无数学者和专家之所以能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意志,这使他们能够百折不挠地学习、工作,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使人的精神境界高尚起来。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良好的心理品质,随着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除了掌握科学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善于与人交往,能够忍受磨难,战胜困难,积极乐观。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分析和统计表明,患有心理偏差的青少年易表现出脆弱、任性、懒惰、自卑、忌妒等心理现象,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不仅有损于身体健康,而且有碍于他们才能的发挥和发展。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美好的事物,能使人们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陶冶情操,获得向上的力量。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特别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乐观、自信、敢于面对现实,并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那么一定会有利于发掘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进步和成功。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在困难、失败和挫折面前更有勇气和信心,人才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经受失败、挫折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只有乐观、坚强、不自卑、不报怨,并且能鼓足勇气和信心,才能战而胜之,成为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
警察院校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普通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健康标准外,在意志品质和人格方面还有更高的标准要求。一是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意识,自觉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卫士。二是要有严格的纪律观念。能够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号令统一,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约束,吃得了委屈。三是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遇到危险时,要勇于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在警体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对策
(一)通过警体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警校学生掌握技术的重要基础。例如在“查缉”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应用比较、分类、概括等方法进行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要通过课堂提问、指导演练、分析正误、总结经验体会、练习修正错误动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查缉”战术教学中教授技术动作时,可向学生阐明技术原理,经常启发学生按照逻辑规律总结自己的体会,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警体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调节和自控能力
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能提高智力活动的水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人的智力活动,影响学习效果。例如在“擒敌技术”“倒功”课程教学中,胆怯、自卑的情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阻碍学习的进程;急躁、自满的情绪会膨胀学生的虚荣心,误导思维方向。在“擒敌技术”课教学训练中,学生的情绪主要有三个特点:两极性、易变性、紧张性。由于“擒敌技术”课技术难度高、训练强度大,学生有时候会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破坏正常的心理状态,导致感知反应迟钝,降低活动能力,影响训练效果。可见,培养警校学生积极稳定的情绪,对于提高教学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培养警校学生的良好情绪,首先,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要督促学生勤学苦练,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再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同消極的情绪作斗争,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情绪变化,有效地调控情绪,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促进自身发展。
(三)通过警体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在警察执勤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警察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警察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准确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警校学生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意志品质:(1)独立性,表现为有坚定的立场、信念,有独立的见解;(2)果断性,善于在困难中辨别事物的真伪,迅速作出决定和采取积极行动;(3)坚韧性,指在执行决定时,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4)自制性,指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的行动。警体课中的“散打”“硬气功”课程教学活动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机智勇敢、果断灵活、吃苦耐劳、坚强不屈、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优良意志品质。
我们要通过警校的特殊课程教学,达到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的目的,以使他们适应高强度、高危险的现代警察工作环境。通过教学训练,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警察的特殊心理品质,从而能更好地从事警察这一神圣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刘民瑛.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刘援朝.警察院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探析[J].政法学刊,2005,22(2).
[3]冯燕.试论体育运动对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J].体育科技,2001,22(2).
[4]邵晓枫.对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6).
[5]孙志杰,孙洪建.关于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问题的几点看法[J].科技信息,2007(24).
[6]赵慧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
[7]李晶华,邰炜.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