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穿戴着语言的霓裳翩然起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学,似乎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在写作上,必须要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学生需要广泛涉猎阅读,形成新的思维观念,即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进而深入到新表达中,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让思维穿戴着语言的霓裳翩然起舞。于规范的结构中,任意驰骋,有如羽化而登仙。
  关键词: 思维 语言 高中语文写作
  写作大抵应该是符合自己心愿、任意驰骋的一项工作。高中生的写作,从应试的角度看,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当千万考生面对作文结构相似的局面,如何展现自己的风格,这是值得高中语文老师探究的问题。当洗尽铅华后,我们都希望看到本真的文字,而又有属于当代中学生的开拓思维。可惜,现今的高中生作文,文字空洞、内容雷同、思维局限,不得不让人忧心。
  一、追求写作的理性思考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似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在写作上,提倡的是必须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学生需要广泛涉猎阅读,形成新的思维观念,即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进而深入新表达,那就是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让思维穿戴着语言的霓裳翩然起舞。于规范的结构中,任意驰骋,有如羽化而登仙。
  写作时的让思维“有张力、深度、广度”这一能力,离不开平时的训练。学生认为每日做作文摘录,积累起来,就可以写作达到“胸有成竹”的效果。殊不知,纸上抄来“终觉浅”,只是求心理安慰罢了。究竟如何拓展思维,在写作的世界里翩然起舞呢?我认为有“三个关注”——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自我。
  二、确立新思维,突破新表达
  在三个关注世界里思考问题,就要阅读报刊名著,欣赏优秀影视剧,品评社会热点新闻。以教学的实际操作为例,2013年我任教高三年级的一个文科班,这个班是我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接手的。任教的第一天,我给班级定下了一个规矩,就是人人准备一个周记本,当时希望的是这个本子一直延续用到高三。我要的并不是走以前的老路子——每周写一篇日记而已。在研习新课时,针对某个文本,随即想到一个话题或是某个观点,让学生围绕这些论题完成小的短文。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在《萌芽》杂志上看到一位中学生写的名叫《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的文章,很有感触。小小年纪,有着大大的梦想,在人生道路中,看到这样或那些不能完成的事情,纠结也好,思忖也罢,写来的文字却是真实的。而后,我“丟”给学生这个周记作业,要求围绕这个文题展开,多向发散思维。后来,看到学生写的文字,他们所不能抵达的世界跳出现在的生活圈子,去未来看看;写被自己的梦想所捆住,看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再有走出校园,走出这个城市,去中国贫困的山区看看;更有学生所写内容是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他说所不能抵达的世界是不可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贤哲……那次的作文批改收获颇大,带着感动,发现这些学生其实想说的东西可以很多,想写的东西也各有千秋。我将写作的训练是“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的”的观念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热点。两年时间,只有这个作业一直没有变,看着学生的这个作文集锦本,翻看每一篇,都会有新的发现和启示,它包含了学生积累的对事物关注和认知的思维体验,或多或少写下对生命的感悟,也有对这个社会发展的建议,或者是当代人的处世态度。这些学生的语言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苍白走向有力,在一次次大作文考试中,把平时关注的巧妙运用完成正规写作,真正实现让思维穿戴语言的霓裳,在应试面前,大胆起舞。可以说,在写作天空里,学生抛开了最初的迷茫,愿意读报纸杂志,愿意和我一起探讨人间百态,更愿意学以致用。越来越多的学生面对写作不再恐惧,而是以探究的姿态对待。高三进入总复习阶段,我安排每周两节写作课,一次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名叫《品》。全班共50个学生,却有32种立意,思维的拓展让我觉得欣喜,这些学生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原来,两年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学生的思维尽量做到不拘束,走出限制,然后在语言上下工夫。一次写作以《倾听》为题,进行创作,发现一篇佳作,着实让我感动。其中某些语言是这样的:
  普天之下,惟殿堂之上,才见你这般忠贞之臣。俯首称臣,你跪的是在座君主,却为天下百姓俯首。若无你在殿堂之上的直言不讳,怎会有“贞观之治”,若无你那善于倾听的双耳,怎可告百姓之急,平民之苦。
  可是,还会有谁来倾听你的心声呢?唐太宗倾听的不过是百姓疾苦,而你却从未让太宗倾听过你的心声。转念一想,一颗只为百姓的忠心,你的心声岂不就是百姓的心声!魏征,我敬佩你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个性,同时也庆幸你有一位善于倾听的明主。
  可幸,可幸。前人之鉴,后人也懂。既有谏太宗十思疏,今人当政何以不听民意,不察民情。如此盛世,是我辈之大幸,当归功于魏征,太宗等善倾听者。岂能忘却前人之经验教训,从头做起,必要经历磨难,社会必动荡不安。乃倾听着,必明他人之意,乃当政者善倾听,必得民心,必是天时地利人和。所谓,臣倾听民意,君倾听臣心,国根之稳固,世道之太平,并不远矣。近念及魏征,太宗等人,说倾听之重,召今世当政者理当倾听。
  这样恳切的话语,犹如李密的《陈情表》,当时,我给予的点评是:本文选材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作者视角独特,从“臣倾听民意”和“君倾听臣心”两个点展开,有理有据,倾听民意,倾听良言,饱含其中,至真至情。语言多用四字短句,一语中的,通顺流畅。再者,行文如流水,一气呵成。读《谏太宗十思疏》时,我们为魏征的忠君所打动,而读本文,为作者的“倾听君臣、百姓之声”所感染和震撼。当代中学生有这样的气魄和价值观,可谓是当世之幸,感谢作者的真切文字,能写出“臣倾听民意,君倾听臣心,国根之稳固,世道之太平,并不远矣”这样的话语,着实难能可贵,我们不禁为之而鼓掌。把独特的思维以文字加工处理,就是完满的。   三、四“真”一“感”一“体察”
  “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是写作的核心,这是我多次强调的,概括为三个字即“真体验”。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着实让国人震撼了一把,而写作素材的来源也离不开影视剧的欣赏。《南方周末》大篇幅刊印了采访导演的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完全可以让学生知晓,以带动他们的情绪。那天,我布置了名为《直击心灵的一瞬》的小短文。很多学生带着想象描写了那个年代的那场有关南京的战争,其中有位同学以独特的视角、隽永的语言写道:
  那天的天空,湛蓝的不留一片残云,威风抚过,勾勒出这处寂静的古城。百年古都,历史的苍凉与艰辛都掩埋在它深厚的基石之下,然而那一声炮响,无情的打落了这场百年梦境,像是碎了一地的玻璃,留下的人只能踩着满地的碎片,拖出一条血路。
  从此,所有华丽的辞藻都变得苍白,泪水与尖叫混杂着血型的气味弥漫各个角落,但在这死亡的阴霾下,却始终没有人屈服。中国人将他们的坚强不屈展示得淋漓尽致,他们用血肉的身躯护卫着这片家园也护卫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依稀记得某个难忘的电影片段,日志疯狂地扫射着一户普通的四口之家,于是不到片刻,幾分钟前还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已是千疮百孔,只留下那个两岁的孩子,舞动着双手无畏地从亲人的尸体下爬出。原以为面对一个孩子,那些恶魔会手下留情,但是他们却微笑着往孩子手中塞进一个炸弹,毫无人性地看着那张天真的笑脸在几秒钟后消失成灰烬。一时间,不解、痛恨、悲伤涌上心头,我不明白,面对一个孩子,他们为何如此残忍。也许这群噬血者早已忘记了人性。
  永远也不曾想过,当我第一次正视这场杀戮时,当我第一次颤抖着右手,写出内心的感受时才发觉,那种压抑的情感是远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仿佛有什么压在心头,连呼吸都异常困难。也许,这一年也就像是心中的刺,每一次跳动都会牵动起中国人的心,每一次呼吸都会带着莫名的悲伤。
  那些不曾忘记的记忆,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触动。让他们自觉地关注生命,关注人生,从而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和学生传达着一种观念,“写作是从模仿开始,以创新终结”。而我的学生已经走过模仿期,可以独立去创作,去发挥。每次写作课,都能发掘出有特色的佳作。再来回顾“三个关注”,结合“新概念”的思想理念——新思维,新表达,写作,没有过不去的坎!
  大千世界,所有的问题,大抵都有解决的办法。应试作文虽然有局限性,但是若能在规定的圈子里,大胆创新,开拓思维,则同样可以博得精彩的掌声。“带着镣铐跳舞”并不一定是受罪的,相反,它可以带给你奇迹,让你进入另一种心境,因为你可以用思维穿戴着语言的霓裳翩然起舞。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大学生信教比例不高,但对宗教比较感兴趣;信仰动机功利性与信仰行为随意性并存;宗教认同感趋强,但对宗教文化认识较模糊;能正确评价宗教的社会作用,但对党的宗教政策不甚了解。这主要是受社会及家庭环境、西方宗教势力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及大学生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
摘 要: 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归类、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试题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考生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对高考有利,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能力培养  笔者以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复习课为例,分析在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目前的高中语文的阅读课堂对朗读普遍弱化,不够重视,现状堪忧。朗读对阅读意义非凡,将朗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能让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 朗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近来,我非常有幸听到由著名青年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上的教学观摩课《金岳霖先生》。那真是一堂真正意义上充
摘 要: 科技活动是以推进科学思想、科学活动、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为一体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是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小学科技活动缺乏必需的实验室和实验器材,学生缺乏科技的课外阅读知识,没有科技馆,更没有接触高科技的机会。这就需要农村教师挖掘身边的科技,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进一步了解科技,认识科技,从而更好地利用科技,探究科技。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科
摘 要: 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描述了一名白人教授卢里与女儿在南非的生活及遭遇。作品《耻》中的黑人和白人的地位发生了转变,白人不再拥有奴役和支配黑人的权利,反而在黑人的袭击下,以主人公为代表的白人无力反击。小说体现了压迫黑人的历史已被颠覆的主题。  关键词: 《耻》 主题 历史的颠覆 种族隔离制度  库切的《耻》主要描写了白人教授卢里及女儿露西在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新南非的生活。卢里因丑闻离开学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艺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范例,有针对性地提出艺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艺术高职院校 学生 素质教育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摘 要: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时不在演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爱将成为这首交响曲中的主旋律,并贯穿教育的始终。教师与孩子们相处时,应不偏袒优等生,不歧视学困生,把师爱均匀地分给每一个孩子。爱能融化冰冷,爱能感动心灵,要把学生教聪明、教出悟性。  关键词: 班主任 工作策略 爱心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
一、导入育人  导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今年冬季长跑的主题是“热爱祖国,从体育锻炼开始”。距离是大约从浙江省温州市到钓鱼岛的距离。无论是从主题还是距离来看,都体现出了“爱国”这一主题。“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我们的体魄,保卫我们的国家。我校冬季长跑活动今年已经结束,但是中考即将到来,今天既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练习耐久跑,保证体育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摘 要: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共计约有8亿人。也就是说,世界上差不多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英语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开口就是英语的时代,所以,为了让学生不与世界脱轨,接触并学习英语是有很大好处的。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持久性 情感交流 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数学
摘 要: 作者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实施建议,同时根据自己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尝试,总结出一种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开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英语课堂“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施展个性,有效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