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碰撞。因此,在高校日语课程教学中强调文化因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日语听力课的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应导入的文化内容和注意的原则进行阐述。通过对异国文化背景的加深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日语、文化导入、听力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中日两国在文化和经贸的往来也日益加深。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日语语言知识,还应该不断加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满足国际交流的要求。
一、日语听力课程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为了适应不同职业的需求, 外语专业的学习者要把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我国外语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课本音频为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而脱离了社会文化领域。在日语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对日本的文化了解的只是凤毛菱角,不够全面也不够重视。因此在语言的理解中出现许多误区,导致对听力的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在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听一句话或一段内容时, 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 也清楚它的语法结构, 但就是弄不懂它的含义。究其原因往往都是由于对该句或该段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外语学习的最初阶段, 除了要学习系统的语言知识,适当导入一些文化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今后课题的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二、日语听力课程应导入的文化内容
日语听力课程在日语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提高日语的听力能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是必不可少。日本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容极其丰富。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但是由于两国间存在的地理环境差异, 加上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两国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一)透析词语的文化背景
进行日语听力课的预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语言信息,对未知的信息做出判断。如果听力内容涉及文化方面,进行词汇讲解补充的时候,任课老师就可以尝试文化渗透。我们可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地震」这个词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在日本会发生会那么多地震。其实这是和日本所处在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二)了解当地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和外国人打交道,在语言的表达上出现一些语法或词汇的小错误的话,外国朋友通常都能够谅解。但是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文化,因为文化差异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那么对他们而言你的行为是极其失礼的。学习日语,就应该了解日本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任课老师在传授文化知识时,不能用本国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文化,可以通过两国文化异同点的对比,让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文化的差异带来理解的偏差。
三、日语听力课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外语教学其目的再于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实际的交流。通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紧密相连,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为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在外语教学中,虽然语言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但是文化教学也不可以忽视。在进行文化内容的导入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在开展文化教学时应该注意由浅及深,由现象到本质,使他们逐步地理解和掌握导入的文化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多介绍一些大众文化。当他们的语言知识能力达到一个高度时,应该逐渐引进深层的文化背景并为其透彻地分析原因。
(二)适度性原则
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毕竟基礎性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教学为主,加入文化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觉得语言学习不至于那么枯燥。文化是为语言教学服务,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因为教文化而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
当然在进行文化导入的时候,既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不能洋洋洒洒、没完没了,一切在于“度”的把握。这要求阅读课程的老师授课时,要统筹全局,适量地安排时间进行文化的导入,尽可能的精讲、“点到为止”。
(三)对照性原则
对照性原则是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出两种文化的共同点。但另一方面应该对其存在差异的要点进行深刻地剖析。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提升学习外语的热情,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国情概况进一步了解,提升主人翁意识弘扬自己的文化。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文化导入,可以较为深刻地领会中外文化的差异。为今后进行语言学习研究和开展跨文化交流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凤霞. 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2] 赵厚宪.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
[3] 王秀文、孙文.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7.
关键词:日语、文化导入、听力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中日两国在文化和经贸的往来也日益加深。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日语语言知识,还应该不断加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满足国际交流的要求。
一、日语听力课程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为了适应不同职业的需求, 外语专业的学习者要把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我国外语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课本音频为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而脱离了社会文化领域。在日语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对日本的文化了解的只是凤毛菱角,不够全面也不够重视。因此在语言的理解中出现许多误区,导致对听力的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在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听一句话或一段内容时, 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 也清楚它的语法结构, 但就是弄不懂它的含义。究其原因往往都是由于对该句或该段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外语学习的最初阶段, 除了要学习系统的语言知识,适当导入一些文化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今后课题的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二、日语听力课程应导入的文化内容
日语听力课程在日语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提高日语的听力能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是必不可少。日本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容极其丰富。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但是由于两国间存在的地理环境差异, 加上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两国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一)透析词语的文化背景
进行日语听力课的预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语言信息,对未知的信息做出判断。如果听力内容涉及文化方面,进行词汇讲解补充的时候,任课老师就可以尝试文化渗透。我们可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地震」这个词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在日本会发生会那么多地震。其实这是和日本所处在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二)了解当地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和外国人打交道,在语言的表达上出现一些语法或词汇的小错误的话,外国朋友通常都能够谅解。但是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文化,因为文化差异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那么对他们而言你的行为是极其失礼的。学习日语,就应该了解日本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任课老师在传授文化知识时,不能用本国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文化,可以通过两国文化异同点的对比,让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文化的差异带来理解的偏差。
三、日语听力课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外语教学其目的再于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实际的交流。通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紧密相连,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为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在外语教学中,虽然语言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但是文化教学也不可以忽视。在进行文化内容的导入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在开展文化教学时应该注意由浅及深,由现象到本质,使他们逐步地理解和掌握导入的文化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多介绍一些大众文化。当他们的语言知识能力达到一个高度时,应该逐渐引进深层的文化背景并为其透彻地分析原因。
(二)适度性原则
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毕竟基礎性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教学为主,加入文化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觉得语言学习不至于那么枯燥。文化是为语言教学服务,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因为教文化而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
当然在进行文化导入的时候,既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不能洋洋洒洒、没完没了,一切在于“度”的把握。这要求阅读课程的老师授课时,要统筹全局,适量地安排时间进行文化的导入,尽可能的精讲、“点到为止”。
(三)对照性原则
对照性原则是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出两种文化的共同点。但另一方面应该对其存在差异的要点进行深刻地剖析。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提升学习外语的热情,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国情概况进一步了解,提升主人翁意识弘扬自己的文化。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文化导入,可以较为深刻地领会中外文化的差异。为今后进行语言学习研究和开展跨文化交流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凤霞. 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2] 赵厚宪.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
[3] 王秀文、孙文.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