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有序增长,各工程建设中,计划化施工过程逐渐取缔了简单的人工操作。工程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大方便了工程建设具体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同时机械化具有极高的操作精度,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但是,在这个机械化工程的运用时代,由于管理技术不成熟,等方面原因,施工单位在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机械化设备管理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3-0005-01
1 合理配置机械的必要性
机械化施工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高可大大优化社会资源、节约社会劳动力、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也是施工企业能够长期健全发展的有力保障。
1.1 合理的机械配置有助于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
企业拥有适当规模的设备和合理的配置计划,不但能够自主的安排好施工生产,而且还可以充分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例如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南铁路项目四分部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由于墩身高达47米,施工难度大,必须使用混凝土泵车才能进行高墩身砼施工,项目现有的37米泵车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从租赁公司租用了一台混凝土泵车,包括操作人员也是租赁公司聘请的,在工程进度最紧张的时刻,因租赁公司与其他单位产生矛盾,导致项目上歇工。因此企业根据施工需求和营业范围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和合理的设备配置可以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
1.2 合理的机械配置能够创造出优异的经济效益
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动态管理机械设备,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功能,保证项目施工保质保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周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的利润空间是很大的,如果项目90%以上的机械设备全部靠租赁公司,那么很大一部分利润就被租赁公司获得。
2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具备与每一项作业任务完全相适应的机械装备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也没那个必要。项目设备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施工需求进行配置的固有设备,另一个是从社会市场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租赁的租赁设备,再一个是工程分包商和外协队伍自带的机械设备。当这三种不同归属的设备并存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时,在机械配置与机械设备协调工作等方面会产生问题,再加上项目设备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也制约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2.1 设备配套不合理,重用轻修
机械的使用、保养、维修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较长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在项目开工初期项目管理者缺少主导机械的概念,领导者没有合理的设备投入预算。因设备的可调配性差,造成有的设备是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保养,而有的设备则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设备资产的极大浪费。
2.2 舍不得智力投资
虽然好多施工企业都单独设立了设备管理中心,有些单位是物资管理与设备管理合并为一个机构,物资设备统一进行管理。但是机构人员更换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实践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整体认识都比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层次不齐,自身管理业务模糊。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未能规范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这样即便再有先进的设备,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化、自动化的施工需求和现代管理水平。
2.3 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缺少系统科学的核算方法
施工企业要想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机构和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指定各级管理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的重要保障。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统计与核算模式,造成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技术功能和维修保养都不能客观和详细的检测与记录。设备各项技术指标不能直观的体现,使设备日常保养、日常维护和成本核算等统计工作陷入被动,很难施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4 管理不规范,市场适应能力差
施工企业设备大都是针对某种施工工艺而购置的大型专用机械,专业性比较强,有些大型专用设备价格昂贵且利用率极低,比如隧道盾构设备,一台盾构设备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再隧道施工任务完成以后,就有可能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同样盾构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也是单一的,操作者只会操作、维修者只会维修、保養者只会保养,没有复合型人才,员工匹配也不适于当前市场一专多才的需求。
3 解决方法与措施
3.1 加强智力投资和设备管理人员技能、技术的培训
施工机械的发展从最初的机械驱动到现在发展成液压驱动,不断地更新换代,其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搞技术、高性能的现代化施工机械对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加强各类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才能让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设备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建立专业机械化施工队伍和维修班子的办法稳定机构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激励和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良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符合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市场的需求。
3.2 规范设备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符合施工市场需求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并及时兑现。形成人人争先、全员参与、部门分工协作的科学管理机制。
3.3 正确选购配置设备
为了适应当前形式,施工企业的确需要引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但不能盲目的跟风,必须要确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科学的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
3.4 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
设备的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备综合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加强机械设备的经济管理,是为了节约资本、降低损耗和提高企业效益。规范各类设备台账和检测等记录工作,对设备运行成本及时进行统计与核算。其他企业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质量管理,PDCA的含义就是P(Plan)——计划阶段、D(Do)——执行实施阶段、C(Check)——检查阶段、A(Act)——处理阶段。PDCA四个阶段是相对的、密不可分的,可以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到施工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工作里面。对设备进行综合性循环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结语
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不论是对企业施工进度的提升还是施工质量的保证都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对施工企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企业应该非常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技术革新层面、综合管理层面继续改进和完善,使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于晓飞,高速公路填石路堤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J].东北公路,2015,3.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3-0005-01
1 合理配置机械的必要性
机械化施工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高可大大优化社会资源、节约社会劳动力、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也是施工企业能够长期健全发展的有力保障。
1.1 合理的机械配置有助于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
企业拥有适当规模的设备和合理的配置计划,不但能够自主的安排好施工生产,而且还可以充分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例如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南铁路项目四分部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由于墩身高达47米,施工难度大,必须使用混凝土泵车才能进行高墩身砼施工,项目现有的37米泵车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从租赁公司租用了一台混凝土泵车,包括操作人员也是租赁公司聘请的,在工程进度最紧张的时刻,因租赁公司与其他单位产生矛盾,导致项目上歇工。因此企业根据施工需求和营业范围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和合理的设备配置可以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
1.2 合理的机械配置能够创造出优异的经济效益
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动态管理机械设备,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功能,保证项目施工保质保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周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的利润空间是很大的,如果项目90%以上的机械设备全部靠租赁公司,那么很大一部分利润就被租赁公司获得。
2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具备与每一项作业任务完全相适应的机械装备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也没那个必要。项目设备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施工需求进行配置的固有设备,另一个是从社会市场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租赁的租赁设备,再一个是工程分包商和外协队伍自带的机械设备。当这三种不同归属的设备并存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时,在机械配置与机械设备协调工作等方面会产生问题,再加上项目设备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也制约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2.1 设备配套不合理,重用轻修
机械的使用、保养、维修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较长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在项目开工初期项目管理者缺少主导机械的概念,领导者没有合理的设备投入预算。因设备的可调配性差,造成有的设备是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保养,而有的设备则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设备资产的极大浪费。
2.2 舍不得智力投资
虽然好多施工企业都单独设立了设备管理中心,有些单位是物资管理与设备管理合并为一个机构,物资设备统一进行管理。但是机构人员更换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实践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整体认识都比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层次不齐,自身管理业务模糊。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未能规范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这样即便再有先进的设备,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化、自动化的施工需求和现代管理水平。
2.3 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缺少系统科学的核算方法
施工企业要想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机构和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指定各级管理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的重要保障。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统计与核算模式,造成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技术功能和维修保养都不能客观和详细的检测与记录。设备各项技术指标不能直观的体现,使设备日常保养、日常维护和成本核算等统计工作陷入被动,很难施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4 管理不规范,市场适应能力差
施工企业设备大都是针对某种施工工艺而购置的大型专用机械,专业性比较强,有些大型专用设备价格昂贵且利用率极低,比如隧道盾构设备,一台盾构设备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再隧道施工任务完成以后,就有可能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同样盾构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也是单一的,操作者只会操作、维修者只会维修、保養者只会保养,没有复合型人才,员工匹配也不适于当前市场一专多才的需求。
3 解决方法与措施
3.1 加强智力投资和设备管理人员技能、技术的培训
施工机械的发展从最初的机械驱动到现在发展成液压驱动,不断地更新换代,其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搞技术、高性能的现代化施工机械对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加强各类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才能让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设备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建立专业机械化施工队伍和维修班子的办法稳定机构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激励和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良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符合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市场的需求。
3.2 规范设备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符合施工市场需求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并及时兑现。形成人人争先、全员参与、部门分工协作的科学管理机制。
3.3 正确选购配置设备
为了适应当前形式,施工企业的确需要引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但不能盲目的跟风,必须要确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科学的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
3.4 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
设备的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备综合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加强机械设备的经济管理,是为了节约资本、降低损耗和提高企业效益。规范各类设备台账和检测等记录工作,对设备运行成本及时进行统计与核算。其他企业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质量管理,PDCA的含义就是P(Plan)——计划阶段、D(Do)——执行实施阶段、C(Check)——检查阶段、A(Act)——处理阶段。PDCA四个阶段是相对的、密不可分的,可以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到施工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工作里面。对设备进行综合性循环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结语
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不论是对企业施工进度的提升还是施工质量的保证都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对施工企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企业应该非常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技术革新层面、综合管理层面继续改进和完善,使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于晓飞,高速公路填石路堤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J].东北公路,2015,3.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