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解提升学生学习力

来源 :求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在学校课程的理解上,主要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作为理解知识的途径,并通过对知识内涵的了解和掌握,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我们可以引导中学生将当前阶段的学习状态假设为学习起步的原点,通过对新知识技能的不断学习,突破自己原有的学习能力,更加深刻地掌握、理解知识的本质。
  关键词:课程;理解;引导力
  一、课程理解
  课程理解实质是创设特定的学习条件和场景形成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程资源中学习,最终提升其课程学习力。
  (一)课程资源必然存在理解
  课程资源对理解的概念定义较为独特。若以阅读课程资源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将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定义为学生的理解,这也是学生学习、理解的基础前提。但课程资源的理解只是学生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并非唯一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学习的情景上看,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自主学习、课堂学习、游戏学习。无论课程资源如何,学生始终都是理解的主体,而且每一个学生在身心的发展方面都具有个性化。因此,学生的理解受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影响。课程的学习实质是理解课程资源中的知识。学生当前状况与未来状况之间的张力会引发学习矛盾问题,也正是这种矛盾问题的存在才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特定的空间。因此,学生通过与课程资源的对话,即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从而达成学习理解。
  (二)理解集成了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
  建构主义心理学将理解视为认知,而理解认知对学生心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理解认知始终存在于学生的智力活动中。在理解是情感的观点中,学生通过情感内特定的感情元素来实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掌握事物的相关知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是情感发展的基础。首先,理解需要學生亲情的支撑;其次,理解有助于促进感情的延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感情上的和谐是促进彼此相互学习的核心力量。亲密程度较为合理的情况下,师生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更加顺畅和简单。在理解是同情的观念中,同情心被视为理解的感情表现。赏识他人和悦纳他人是了解自己或了解别人的主要动力,有助于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互动和语言互动。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理解,必须通过行为的实践才能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调节。因此,理解可以被视为学生行为的心理表现,同情心与同理心是理解的基本要素,理解的表现是对各种行为的认同。
  二、课程理解的价值与意义
  (一)理解是学习者对客观规律的遵循与自我目的实现的合集
  在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即可认为学生达成了理解,并主动以客观规律来约束自己,在客观规律的导向下思考、行动。这种现象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自主性与自控力。
  客观规律的遵循与自我目的的合集,主要是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目的、客观规律的融合。学生的理解过程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理解规律,“以生为本”的价值理念对理解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会基于自己当前的状态,为自己的未来学习和发展设置学习目标。在理解的概念中,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实现学习目的的先决条件,其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科学认为学生对学习理解机制的把握能力越强,实现自我目的可能性越大,理解的过程具有特定的客观规律,理解的目标是通过学习理解的意义和内涵,掌握理解的手段,实现理解的目标。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主要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意义为基础,通过让学生理解他人,促进学生与他人相互理解,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与他人开展学习合作,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二)让生命自由与自觉转化为现实
  在学生看来,课程资源的存在为自觉发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理解突破了课程资源的束缚与控制,其外在表现为学习理解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交流和掌握,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认识并了解自己的状态,将课程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并通过课程资源深化与其他学生的关系,加深自己对他人和课程资源的理解程度。学生对理解的学习逐渐从事实知识的探究和认识,转变为对可能性与潜在性的理解。
  (三)课程理解能够让学生具有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
  学生学习的自由性与自觉性是理解的重要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学生价值的体现。自由学习即为自主学习,学生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独立地完成学习计划制订、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过程管理,从而不断突破自己原有的状态。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只有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资源。自我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识别自己的状态,认识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条件,突破既定条件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限制,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未来目标,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理解中的自由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学习结果负责。这种表现以学习道德为导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地成长,并逐渐产生对社会、国家、世界的责任意识。需要肯定的是,理解中的自由要想得到实现,必须首先达成相互理解,通过双方的深化沟通,使彼此的思想、情感、观点达成一致,从而让生命自由转化为实际。学生不仅具有独立的个体思想,还能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状态。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实质上就是自由活动与自觉活动,他强调了人是通过不断的行为活动和思考来改变自己思想的,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
  三、课程理解的方法
  (一)最佳状态法
  知识的完整性取决于知识显性符号、隐性思维、价值意义。早期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并非是特定知识符号传授,而是忽略了知识创造、思维过程、学习价值的重要性。完整的知识中使用的思维方法与价值认知并非是特定的符号,而是特定知识符号的内涵,是知识体系的重要支撑。基于此,知识教学的价值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符号,学会知识标记,更是为了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本意,了解知识的价值内涵,明确知识存在的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要想让学生能够感知完整知识,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与知识相关的特定符号,学会对特定知识符号的思考方法,明确特定符号的意义,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深度学习法
  教学是知识的传播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分析知识、识别知识,让学生了解知识。教学的结果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是有显著差异的。教学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头脑中灌输知识,引导学生知晓知识,并基于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概念,让他们内化和吸收知识。这一过程能够培育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感知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脑力脑洞不仅是观察知识,还是对知识的质疑与思考。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必须在课程安排和设计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知识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情境下学习新知识,不断拓宽理解的范围,深化理解深度。同时,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和学习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知识应用,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方法,掌握问题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王可.学生课程理解的过程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6):60-64.
  [2]李茂森.我国课程理解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2001~2018年的CNKI核心期刊论文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9(10):21-26.
  [3]卓晓孟.学生课程理解:“应为”“难为”及“可为”[J].教育评论,2018(06):23-2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是小学阶段主要的三门学科,这些学科在课堂教学之后往往会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和在所难免的,但都需要及时进行改正。小学高年级语数英语往往需要进行同步纠错,文章主要结合这一背景探究其对学生学业辅导及成绩提升的影响,包括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出错的原因、小学高年级语数英同步纠错面临的问题、小学高年级语数英同步纠错的
期刊
摘 要:新时代的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线上教育中学习到更有效的传播知识方式,让学生学习和进步。同时,教师可以思考如何提高线上教育的学习效率,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有所收获。  关键词:线上教育;小学英语  2020年初的一场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每个人都猝不及防,对此教育部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方案。从刚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期各种手段协调配合,老师们渐渐能够适应网络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提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以文字为主的学科,有大量的古诗、文章需要学生记忆。通过记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素养。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好奇心较强,更愿意去探讨一些有趣味性的事物。因此在记忆相关知识点时,学生记忆效率较差,记忆的积极性不高,内心也比较排斥,这必然会影响语文学习的质量。本文就传统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记忆知识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记忆知识点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初中语
期刊
摘 要: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在教师引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以及“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搭建脚手架”都与奥尔夫的理念“唤醒人的自我”“以人为本”不谋而合,故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理论视角分析奥尔夫教学活动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建构主义;奥尔夫教学法;教学活动实例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概述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发生双向作用的过程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学是考试升学的需要,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江苏新高考模式的改变,生物学科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必然要发生转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已被启发式教学方式取代,启发式教学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生物学科涵盖的理论知识范围较广,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思维,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生物知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越来越渴望,这就引起教育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视。在教师对教学的探索中,通过教学来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探究式教学被提出。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措施展开了研究,并对“问题式课堂”“体验式课堂”“合作式课堂”三个部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教学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界对于学生高中物理的教学逐渐将“科学探究”提到了相当重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新课改逐步推行,当今社会对于高中生的要求日益严格,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高中音乐教学作为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还是处于被忽视和低估的地位,实在令人痛心不已。高中生学业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独立培养自己艺术方面的素养,而高中音乐课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认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艺术素养的熏陶。高中音乐教学可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传统粗放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兴趣多元且追随社会快速发展节奏的高中生的需求。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理念,是我们目前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关注的热点。“磨课研课”将会集结集体的智慧,生成实践创意,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研课磨课;专业成长;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基于课程意识下高中英语写作导引与示例的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了现阶段新时代下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深化阶段对于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背景入手,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为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在对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则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师生以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为目的,指向学生的能力发展,通过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进行指导,利用合作、交流、分享等形成一个学习集体。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