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学生情感,让情智并融,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小组合作、游戏学习、体验生活、讲述故事中感受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策略,从而促进学本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情感;策略
一、在小组合作中培养数学情感
合作学习能培育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面向全体教学所带来的不足,小组内小学生一起讨论探究,一起克服难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上《认识周长》一课教学中,教师呈现绘出树叶轮廓的动画,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是从哪儿开始画的?是沿着什么地方画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教师指出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让同桌合作,一人用手指沿书本封面的四周摸一摸,边摸边指出封面的周长,另一人观察看摸的是否正确。小组同学一起触摸书本、桌面、文具盒、胶带等物体表面的一周,一边触摸、一边描述、一边比画,同时感知物体表面一周的长短。教师引导小学生去了解书本封面周长的测量方式,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用刻度尺量,再将各边长加起来的,也有直接用软尺量的,有的小学生先用线绕物体一周,再去量线的长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小学生在合作中探寻知识,帮助测量周长有困难的小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测量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能认识数学的价值,形成爱思考、勇质疑的学习意识。
又如在苏教版五下《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小学生探求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何关系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想象、体验、感受,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提升他们的操作与交流能力。教师让小学生比较22英寸、24英寸、26英寸的车轮,说说哪一个车轮的周长长?比较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说说有何发现?说一说网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小学生4人一组,在硬纸板上画出4个大小不同的网,并把它们剪下来,有的小学生负責测量,设法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有的小学生用软尺量,也有小学生先用线绕一圈,再量出这一圈线的长度……有小学生负责记录下每个网的周长、直径,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有小学生负责汇报结果。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能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发展数学思考,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在游戏学习中培养数学情境
教师要顺应童性,要融入儿童的内心世界,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探知他们的想法与情感。教师要设计一些小小学生喜好的小游戏,让小学生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习得数学知识,收获成功体验。小游戏的设计要生动有趣,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如在苏教版三下《认识年、月、日》一课教学中,教师以猜谜游戏的形式导课,呈现谜面,小学生的兴致高涨,纷纷投入猜谜之中,当小学生说出谜底是“日历”后,教师呈现日历的图片,让小学生说说:“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小学生从日历中了解到这些信息与日、月、年有关。教师开展“争获勋章”的游戏,让他们说说自己了解的年、月、日有关的知识,再进行组内的交流,每组只要说出一个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答对最多的组就能获得“荣誉勋章”。教师呈现问题,让小学生统计归纳,并回答“1年有30天的是哪几个月?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既不是30天也不是31天的是哪个月?2月有多少天?”从小学生的回答中评出“学习小能手”。大月、小月的记忆是教学难点,教师设计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快速地找到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小学生选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有的用拳头记忆法,边握起拳头边讲解,让小组其他同学边听边学;有的小学生用口诀记忆大小月。教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小学生的生活用比赛、游戏的方式引发小学生的探学兴趣,让小学生迫不及待地去了解年、月、日的知识。
三、体验生活中培养数学情境
小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有时难以从知识的讲授中捕捉蕴含的思想方法。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引发小学生探知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感知理解。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教师要考虑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小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活世界视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让小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获得亲历的体验,课堂也变得富有情趣。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下《24时计时法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小学生欣赏《新闻联播》的片段,让小学生说一说这个节目是晚上几点钟播出的?可是节目是如何预报的?为什么会不一致呢?教师呈现商场的图片,让小学生读出营业时间,并让小学生比较8:00~20:00与上午8:00—晚上8:00,说说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教师以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去探寻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间的转换规律,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四、讲述故事,培养数学学习情感
教师要根据知识特点,将数学内容融入有趣的故事中,让数学故事成为学习的载体,能引发小学生的注意,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启迪小学生深入思考。有趣的故事能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产生探求数学奥秘的热情。如在苏教版五下《质数和合数》一课教学中,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的和”,并介绍了陈景润每天以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致力于数学研究,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最终证明了“1 2”,他的拼搏精神成为我们小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教师以陈景润探究知识的故事,引发小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体验,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林志坚.打造感性的理性课堂——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渗透思路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2).
(责任编辑 李芳)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情感;策略
一、在小组合作中培养数学情感
合作学习能培育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面向全体教学所带来的不足,小组内小学生一起讨论探究,一起克服难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上《认识周长》一课教学中,教师呈现绘出树叶轮廓的动画,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是从哪儿开始画的?是沿着什么地方画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教师指出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让同桌合作,一人用手指沿书本封面的四周摸一摸,边摸边指出封面的周长,另一人观察看摸的是否正确。小组同学一起触摸书本、桌面、文具盒、胶带等物体表面的一周,一边触摸、一边描述、一边比画,同时感知物体表面一周的长短。教师引导小学生去了解书本封面周长的测量方式,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用刻度尺量,再将各边长加起来的,也有直接用软尺量的,有的小学生先用线绕物体一周,再去量线的长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小学生在合作中探寻知识,帮助测量周长有困难的小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测量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能认识数学的价值,形成爱思考、勇质疑的学习意识。
又如在苏教版五下《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小学生探求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何关系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想象、体验、感受,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提升他们的操作与交流能力。教师让小学生比较22英寸、24英寸、26英寸的车轮,说说哪一个车轮的周长长?比较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说说有何发现?说一说网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小学生4人一组,在硬纸板上画出4个大小不同的网,并把它们剪下来,有的小学生负責测量,设法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有的小学生用软尺量,也有小学生先用线绕一圈,再量出这一圈线的长度……有小学生负责记录下每个网的周长、直径,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有小学生负责汇报结果。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能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发展数学思考,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在游戏学习中培养数学情境
教师要顺应童性,要融入儿童的内心世界,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探知他们的想法与情感。教师要设计一些小小学生喜好的小游戏,让小学生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习得数学知识,收获成功体验。小游戏的设计要生动有趣,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如在苏教版三下《认识年、月、日》一课教学中,教师以猜谜游戏的形式导课,呈现谜面,小学生的兴致高涨,纷纷投入猜谜之中,当小学生说出谜底是“日历”后,教师呈现日历的图片,让小学生说说:“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小学生从日历中了解到这些信息与日、月、年有关。教师开展“争获勋章”的游戏,让他们说说自己了解的年、月、日有关的知识,再进行组内的交流,每组只要说出一个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答对最多的组就能获得“荣誉勋章”。教师呈现问题,让小学生统计归纳,并回答“1年有30天的是哪几个月?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既不是30天也不是31天的是哪个月?2月有多少天?”从小学生的回答中评出“学习小能手”。大月、小月的记忆是教学难点,教师设计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快速地找到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小学生选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有的用拳头记忆法,边握起拳头边讲解,让小组其他同学边听边学;有的小学生用口诀记忆大小月。教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小学生的生活用比赛、游戏的方式引发小学生的探学兴趣,让小学生迫不及待地去了解年、月、日的知识。
三、体验生活中培养数学情境
小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有时难以从知识的讲授中捕捉蕴含的思想方法。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引发小学生探知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感知理解。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教师要考虑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小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活世界视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让小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获得亲历的体验,课堂也变得富有情趣。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下《24时计时法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小学生欣赏《新闻联播》的片段,让小学生说一说这个节目是晚上几点钟播出的?可是节目是如何预报的?为什么会不一致呢?教师呈现商场的图片,让小学生读出营业时间,并让小学生比较8:00~20:00与上午8:00—晚上8:00,说说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教师以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去探寻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间的转换规律,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四、讲述故事,培养数学学习情感
教师要根据知识特点,将数学内容融入有趣的故事中,让数学故事成为学习的载体,能引发小学生的注意,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启迪小学生深入思考。有趣的故事能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产生探求数学奥秘的热情。如在苏教版五下《质数和合数》一课教学中,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的和”,并介绍了陈景润每天以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致力于数学研究,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最终证明了“1 2”,他的拼搏精神成为我们小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教师以陈景润探究知识的故事,引发小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体验,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林志坚.打造感性的理性课堂——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渗透思路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2).
(责任编辑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