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盈满人文素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m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既要做好知识传输的工作,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要立足课本,立足课堂,加强引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人文素养;课本;生活实际;示范;生活情趣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人的交往能力,但是语文也要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和欣赏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内在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人文素养还包括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融入班集体,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和情感方面的问题等,使学生在整体素养方面得到提高。现在的语文教学过多的注重了其工具性,对语文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一带而过的现象,整个语文课堂就是在字、词、句、段、篇中缠绕纠结,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体验却严重不足,使得本应充满情趣,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变得支离破碎,死气沉沉。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立足课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一篇课文都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领悟,让学生理解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大江保卫战》中(苏教版五年级下)的课文讲解中,要让学生领会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解放浴血奋斗的爱国情怀,那么我们不能仅仅教会学生课文中的生字词,还要让学生领会这些词语所蕴涵的革命先烈的爱国品质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样学生就会通过文本的解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中,文本向学生传递出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回归自然地美好,让学生的心灵在文本的解读中得到净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生发出去,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和体会令我们感动的人文素材,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令我们心动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和巩固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创造机会,延伸课本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和体现自己的人文内涵。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在这首小诗中,少年卓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把它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并且让这只会唱歌的蝈蝈为婆婆排解寂寞,带回童年的快乐……表现作者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养成关心他人,尊老爱幼的好习惯,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去尝试关心他人,体验付出的快乐。在《母亲的恩情》(苏教版二年级)中,通过孟郊母亲为孩子在临行前缝补衣服的故事,引出古诗《游子吟》,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诗歌的讲解,更要关注学生对于母爱的情感体会,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爱,并启发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恩情。
  三、立足课堂,创设愉悦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利于学生自由放松的心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大胆而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应该呵护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只有不断怀疑和对怀疑的解决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不断提高。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等课文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文本的内涵,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些课文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读,可以让学生在读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把这些美丽的景色用学生的画笔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出自然之美,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
  四、注重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本身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就不能用人文的光辉引领学生,学生的自信心和人格就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在教学中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我们教师都知道,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尊重学生,不能呵护学生纯洁的心灵,那么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作为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内涵,给学生树立榜样。首先,教师要立足学生,用“爱”和“宽容”去对待学生,我们只有用“爱”才能培养出“爱”。只有用“崇高”才能培植出“崇高”。我们不能期望种下“指责、怀疑、轻视”的种子,却能够收获“爱和高尚”的果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爱每一位学生,去关心和鼓励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要博览群书,注意培养自己丰厚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能够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令学生折服,并能够以教师为榜样,去增加自己的阅读量。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学生成长的原动力,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每一名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要去用心培养和渗透的一种素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心,对生活的热爱,对困难的克服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具有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
  (淮安市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人地关系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地是被动的,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人.先秦时期,<管子>和稷下学者基于传统的人地关系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是土壤,孕育着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根基,生长着学校特色;学校文化是力量,提升着学校品质。用文化引领教育,用文化经营学校,是一流学校走向成功的基本策略。我校在文化立校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形成了“三寻三求”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一、寻查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求发展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文化迅速扩张,消费文化日益盛行,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或融合的趋势。尽管在文化趋同化的同时也存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但这两种趋势并非势均力敌。其中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精神对山东新时期小说创作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儒家文化的积极入世精神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山东新时期小说家那里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后,能不能学好数学,是家长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计算、掌
期刊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又是其难点部分。初中学生虽然在写作方面有所历练,但他们的生活圈子较狭窄,加上当今电脑的普及致使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减少,他们在写作中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即便写出文章来也是为了应付,缺乏真情实感和创新意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作文,并提高写作水平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开展课前三分钟说话活动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说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说话活
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李广星先生任主编,全国数十位墨学专家历尽十年艰辛、共同编纂的<墨学大全>,已于2004年9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并于第六届墨学国际研讨会期间,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