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考场整体阅读法

来源 :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解读]
  面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前提和关键都在于阅读,在于结合语境,在于整体阅读。文言文阅读首先要树立整体阅读意识。即使是一个选段,命题者都是从文章相对独立的部分中节选出来的。如果没有整体阅读意识,就没有办法完整准确地理解文意。
  [解题策略]
  整体阅读是古今学者都倡导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注重从宏观上驾驭文章,强调首先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整体理解,在清理内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再由整体推及局部,直至达到对文章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我们提倡整体阅读,不仅仅因为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流程,于阅读理解有利,还因为在高考考场上它对我们迅速、准确地解答试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场整体阅读步骤:
  第一步:关注标题
  关注标题可以了解文本的文体。从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卷看,文言文的文本大致可分为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三类。这三类文言文呈现内容的方式、写作目的不同,在阅读中应选取相应的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文本提出不同的问题以便于思考分析。
  第二步:圈画批注
  根据文体提示,应该边阅读边圈画出文本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把握文本的重要信息,
  记叙类,就可以圈画人物、事件、官职、品格、评价等。
  议论类,就可以圈画重要概念、观点主张、所用论据等。
  说明类,就可以圈画主要对象的特征、原理、说明方法等。
  在圈画时,不要放过细节,因为概括、分析题往往在细节上设置了陷阱。圈画时,也不要忘了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主旨,在解答内容概括分析选择题和简答题时才不会出现差错。
  当然,也应适度跨“难”。对于那些一下子理解不了的词语,可以先“跨”过去。整体阅读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须知,一篇陌生的文言文即使专家学者也不可能一眼就全能看懂,作为考生,能读懂70%也就足以准确解题。
  第三步:理清思路
  文章的层次,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层次的安排,大体是三种常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这三种顺序有时在同一篇文章中兼用。
  记叙类文章多为时间或空间顺序,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插叙或补叙内容,文意分析概括类试题往往在时空错位这一点上设题。抓住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主要有: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已而、曩、向、旋、数日、累年、居数月)。
  议论类文章多为逻辑顺序。例如,总分、并列、层递、主次、对比、因果、点面、现象与本质等等。
  第四步:借题读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几乎每卷必有文意概括题(还有文言实词理解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者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这个不正确的选项,也不是全不正确,错误往往只在某个方面。这样,该题绝大部分正确文意便是我们读懂文章内容的提示。利用试题中实词解释和文意概括题选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整体理解文言文。
  [实战演练]
  整体阅读示例《周君墓志铭》(约10分钟)。
  周君墓志铭
  归有光
  君以嘉靖某年月日卒。先是。其子诗试礼部,下第还。会大司成奏言:“监学法久壞,天下士云会京师,一旦不为有司所录,往往去,居家自便;六馆几空,非所以为太平之观。乞下所在长吏,敦遣至京,修舍法以几化成之效,有不如诏者,罪之。”制曰:“可。”于是诗在南雍,间岁不归,不见君之殁。
  君之配,先十年卒。诗与其弟谏、训、谟,启攒,与君合葬于县郭外小虞浦之原,请铭于余,泣且言曰:“先人少遭闵凶,孤露无依,寄于吾外家。与先妣誓志自立。从里师学,无所成;为农贾,又不能就。已而入县书狱。是时为童子,县令见其文而爱之,以是待吾先人不与他从事比。然其教子,不为一切,优游而已。先妣独严迫不少假贷。尝曰:‘吾为生良苦,汝宜自勉。吾见某某皆以贫贱发迹。汝能自立,无忘吾言。’先妣寻卒。先人井臼之事,身自为之。前此不问也。盖不欲使儿辈与闻,惧用志之分。诗所与游者,年皆与先人若,先人益和光如己友。盖游吾父子间者,欢然无间也。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比诗获举于乡,始用自适。而诗方卒业太学,待试于礼部,几斗升之禄,而天之降割,遂至于此!自念家故微,先君、先妣勤一生之力,俾有田庐,使诗兄弟得专志于学。视前世以孤童自奋者,不及诗远矣。而不一日养,尤可痛也。愿夫子赐之铭。”按其友沈孝状云云,诗语良然。
  君讳寰,字民服,年四十有九。孺人姓金氏,年三十有八。葬以甲子正月日也。呜呼!人子之痛,何有穷乎?
  余闻君为从事时,巡抚都御史尝捕人,误以同姓名系南京司寇狱,论死。其父老矣,且无子。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其所全活类是。稽之于古,后当有兴者。是为铭。
  四步整体阅读:
  第一步:关注标题
  墓志铭;记人(周寰)。
  第二步:圈画批注
  作为记叙类文章,阅读时应重点圈画人物、事件、官职、品格、评价等。(可边读边进行)
  “先人少遭闵凶,孤露无依,寄于吾外家。与先妣誓志自立。从里师学,无所成;为农贾,又不能就”——幼遭不幸,努力自立;
  “然其教子,不为一切,优游而已”——教育子女,顺其自然;
  “先人井臼之事,身自为之”——勤俭持家,操劳一生;
  “余闻君为从事时”——县令手下的从事;
  “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为人着想,救人水火。
  第三步:理清思路
  第一段:交代周君之子没能看到其父去世。
  第二段:周君儿子周诗求作者写墓志铭。
  第三段:感叹周君夫妇早逝,人子之痛。
  第四段:周君善良又尽职尽责,帮受冤百姓申诉。
  第四步:借题读文
  利用试题中关于实词解释和文意概括题选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
  [做题体验]
  进入答题(约10分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妣独严迫不少假贷 贷:宽容
  B.比诗获举于乡 比:等到
  C.俾有田庐 俾:使
  D.视前世以孤童自奋者 视:觉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君之子在周君去世之前到礼部应试,落第后一直留在南雍,隔了一年也没返回家乡,没有看到父亲去世。
  B.周君原配早周君十年而死。周君之子与弟弟周谏、周训、周谟拾取母亲骨骸,将其与周君合葬在县城外小虞浦之原。
  C.周君教子宽松但周君之妻教子严厉,曾提及她自己谋生辛苦,教育子女应该自勉自立。
  C.周君担任从事时,巡抚都御史曾经抓捕人,误把同姓名的人关押在南京司寇狱中,并判处死刑。那人父亲向县里申诉,周君帮助了对方。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
  (2)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周君是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D(视:比较)
  2.A(周君之子周诗落第后,就返回了家,只是后来朝廷要求返回京城留在南雍,没能回来,而不是一直留在南雍)
  3.(1)想到我的祖父早逝,每次祭奠的时候,就潸然泪下,感叹做人的艰难,不敢稍微贪图安逸。
  (2)向县里申诉,周君帮助他告诉县令,当天送上诉状昭雪了那人的冤情,把他从狱中领出来送回家。
  4.①县令手下的从事;②幼遭不幸,努力自立;③教育子女,顺其自然;④勤俭持家,操劳一生;⑤为人着想,救人水火。
其他文献
作文一直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写好一篇作文,往往决定了最后语文得分的高低。通过对2019年高考报告中“二、三类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考生的主要写作误区有:  [误区展示]  1.审题不清,偏离题意。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统帅”,无帅犹如乌合之众,可见立意正确的重要。然而,据阅卷中观察,不少考生误把新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关键词,然后以此为话题进行写作。还有考生审题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为何去,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景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的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对于上述现象,你怎么看?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真相往往隐藏在事实的背后,打开真相的钥匙是事实。  有些人想方设法弄清事情的真相;而有些时候,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脑后了。很多时候,我们活在假象里;明白真相时,又活在假象的阴影里。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写作指导]  写好本次作文,应做好
期刊
记叙性散文,是一种非规范性的记叙文。这类作文不拘泥于写真人真事,不怎么讲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的完整性,常常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或虚构个别细节,或虚拟各类故事,或边叙事边以抒情笔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把哲理性思索蕴含在生动具体的叙事描写之中,等等。在考场上,大多数同学喜欢运用这种格式。从总体来看,这类散文的写法,更讲究选材构思的艺术性,讲究虚实结合,讲究记
期刊
[作文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泰戈尔  ②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鲜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旅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了一个荒漠。——萨拉  要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目
期刊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这些看似彼此对立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西方哲学家罗素说: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议论文写作贵在自圆其说,事理
期刊
[作文題]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很多人都习惯在拍照后修饰图片,也有人觉得这失去了真实的美。有的景观在修饰后方便了游览,也有人觉得这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语言被修饰得更优美华丽,也有人觉得这失去了质朴的本意。  [审题立意]  材料由三句话组成,核心词是“修饰”。三句话中都有对“修饰”的肯定和否定。从肯定的角度来看,修饰容颜可以让人更自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骆冬青教授在《激发的智慧——谈谈高考作文》一文中写道:“现在学生许多所谓的‘议论文’,往往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没有独立的见解、优美的表达,非常乏味。”  确实,干瘪的议论文难以受到青睐,现在高中生议论文普遍存在材料拼凑、论据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不少同学对于论据的表述往往不围绕核心论点展开,只是在叙述完论据后将中心词生硬地贴上去,是典型的概念化、标签化、符号化的表述;还有
期刊
一、成语中的名词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比如:①不经之谈:经,常理,在这个成语中是“合常理”的意思(以下只指出活用后的意思);②不期而遇:期,約定;③密云不雨:雨,下雨。以上都是加了副词“不”而使原来的名词用作动词。又如:①衣锦还乡:衣,穿;②经天纬地:经、纬,规划。以上都是带有宾语,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使动(意动)的。用作使动的人如:①汗马功劳:汗,使……出汗;②损人利己:利,使
期刊
模板4 倒叙式结构  “倒叙式”结构,是先将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然后再依照事件发展顺序来进行叙述的一种结构模式。采用这种结构模式,既能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引人入胜;又可制造悬念,使情节先声夺人,激起读者追根溯源的兴趣;同时,又可使文章重点突出,避免语言上的平铺直叙。倒叙式结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1)结局提前,后述过程。在文中,一开头先把事情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