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环境观念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培养人的环境观念,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变环境持续恶化趋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愈加关注环境问题,对环境观念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而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决策者、建设者和创造者,其环境观念的形成与确立,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开展环境教育的先天优势,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学生环境教育,通过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培养学生环境观念的重要意义
  環境保护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所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而与之相对应,环境教育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环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强化学生良好环境行为的基础阶段。地理作为一门以研究人与环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包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良好环境行为,提升学生环境参与意识和培养各种环境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何能够更好地使初中生掌握更多的环境知识,强化他们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培养他们正确的环境观念成为初中地理教师应思考的重大问题。教师应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导向,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把握好地理知识与环境教育因素的衔接点,使学生在获得地理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环境观念的相关原则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地理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即注重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都是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切忌以书本为“本”,避免照本宣科,机械性学习。要在课堂中创设仿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中掌握知识点,并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2.差异性原则
  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班级以及年级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性教学,坚决避免千篇一律和形式主义,要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3.渐进性原则
  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时,也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环境观念,规范言行举止,最终成长为具备较高环境素质的新型公民,最大可能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观念的几点策略
  初中地理教师要遵循地理教学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地理教学的课堂实际,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建立环境科学网络资料库,开展地理“第二课堂”等有效策略,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也是如此。多媒体技术手段具有直观性、趣味性、交互性等优势,如果将其应用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创设出较为真实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为真实、直观、形象。如在讲授“千沟万壑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黄土高原实际的地形地貌,这样教师就可以自然引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这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有效的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开展地理环境知识辩论、环境知识抢答、拼图识图比拼活动,还可以编排小品、话剧,由学生分别扮演角色,共同探讨环境问题。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3.建立环境科学网络资料库
  网络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库,在网络上可以搜集到极为丰富的环境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最终形成一个环境科学网络资源库。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唤起学生环境忧患意识、环境责任意识以及行动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自觉地投入到环保的队伍中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开展地理“第二课堂”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时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组建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等方式,来提高环境教育的有效性。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环境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情况,结合环境节日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公益活动,如发放环保宣传单、捡拾垃圾或者是填写调查问卷等活动。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教育是形成正确环境观念、强化良好行为习惯、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效途径。初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地理学科则是关注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重要学科,借助地理教学平台开展的环境教育,必将对初中生的人生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初中地理教师应采取确实有效的教学措施,贯彻实施环境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改善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褚亚平等.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3]裴占超.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3).
  [4]胡术阁.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1).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自觉地进入丰富多彩的学习天地,体验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成功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把握教材新特点,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进行实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究学习已经成了素质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探究教学流于“花架子”,教学过程“不经济”的问题。其表现:一是盲目性,目的不明确,流于形式,缺乏落实;二是随意性强,主题不突出,内容冗杂,浮于表面。为使探究学习活动求真务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学生刚接触化学探究活动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
桃山村地处近市区,是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耕地仅有1029亩的城郊村。几年来,该村以打造。四个园区,修一条路”为工作拉动点,以畜牧养殖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为支柱产业,确定了种养、
为规范北京物业管理服务,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近日印发了《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基本要求(试行)》。 要求规定了北京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最
近年来,市工商局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已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连续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2005年度该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是全市中省直
回顾分析6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部分临床资料,以说明心电图其与前降支病变的相关关系。
乳酸环丙沙星是一个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痰热清注射液是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中药注射剂。我们发现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混合后发生异常变化,现报道如下。
广西自治区计委主任杨道喜在广西全区投资工作会议上指出,如果投资规模和建设项目上不来,无论是争取国家支持、扩大银行贷款,还是吸收海内外资金都无从谈起。因此,不断扩大投
化学是高中理科的重点科目之一,它不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涉及的一门学科,还在高考中占着重要的分值比例。化学虽然是一门理科科学,但是它也具有文科科学的特性,特别体现在其相关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等重要因素上。因此,对于化学的教学除了需要借鉴一般的传统理科教学的技巧外,还应该有属于自己特殊的教学技巧。本文将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活跃课堂气氛这两个方面展开对高中化学教学技巧的研究讨论,一方面希望对广大教
我市的北岗煤矿、鹿山集团洗煤厂、市矸石热电厂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陆续建立的地方国有煤炭采掘、加工、发电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