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岁月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影《红高粱》演出之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红高粱”热,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红高粱,给亿万中国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由此,我想到了生长在青藏高原的一种农作物——青稞。
  青稞属于禾本科大麦属,在植物的谱系里,青稞是青藏高原的土著。青稞产于西藏、青海,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正好和青藏高原的地域吻合。据资料介绍,青稞在青藏高原的种植历史在3500~4000年,这个时间几乎和中华文明同时。学术界研究认为,青藏高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青藏高原的青作农业和长江中下游的稻作农业、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被看作是古代中华农耕文明起源的三大模式。高粱属于粟类作物,青稞是青类作物的主要代表,这样看来,青稞种植在青藏高原具有原生文化的意义。以笔者之见,青稞之“青”有两层含义,一是颜色,二是地域,青稞是青藏高原的特有作物。
  在中国的地形图上,青藏高原属于第一阶梯,黄土高原属于第二阶梯,这两个阶梯在之间平均海拔落差在两千米以上。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青稞是名副其实的高寒作物。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宜农地区只占0.9%左右,其余的地方是草原、森林、山峰、戈壁和沙漠,青稞在20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很少见,3000~4000米海拔区域内种植比较普遍。青稞的寿命比较短,生长期为5~8月份,青稞的生长条件可谓十分苦寒,生长空间也十分有限,往往是青稞在地里生长,不远处的山上白雪覆盖,雪峰、草甸、森林、青稞地相互交织,是青稞生长时期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殊景观。或许是由于气候或地域的缘故,高粱成熟的时候颜色是红的,所以电视剧《红高粱》的主题曲里有“高粱熟了红满天”的歌词;成熟的青稞则是黄颜色,所以青稞成熟的时候,农民们有一句很质朴的表达——庄稼黄了。与头颅高昂的高粱、小麦不同,成熟的青稞总是低着头,沉甸甸的穗头拖着修长的麦芒,有点害羞的样子,在氧气稀薄气候寒冷的环境里顽强地生长,即使风吹雨打,雪压霜杀也无所畏惧。青稞为荒凉贫瘠的青藏高原增添了几分生机,是青藏高原的一抹温暖的底色。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青藏高原各族人民有一套成熟的种植青稞的劳动程序,青稞的种植大致包括播种、田间管理、秋收、打碾、收藏等环节。如果再加上拣种换种、晾晒、筛选、加工等环节,针对青稞的劳动贯穿着高原人民一年四季的光阴。有学者提出,青藏高原的农业先于畜牧业,经过漫长的岁月,青藏高原的农业尽管具有原始、粗放、手工、低效等特点,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农业形态,就其生产方式而言,有二牛抬杠、手工撒种、手工锄草拔草、手工收割、作坊式磨面等等,就劳动工具而言,有马车、犁铧、碌碡、扫把、叉扬、铲子、镰刀、簸箕等等。千百年来,青稞已经融入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青海花儿中见到有关青稞生产和劳动的蛛丝马迹,如:
  青稞大麦我不种,我种个大豌豆哩。
  新媳妇阿姐我不要,我要个大丫头哩。
  白布的凉圈要做大,恐怕是南山的雨来。
  天大的决心我俩下,栽倒了还要起来。
  青稞的杆杆玉麦的草,吹着(哈)点灯盏哩。
  凑的端来遇的巧,活该是成婚姻哩。
  青稞和大麦穗搭穗,小豆儿开下的对对。
  我你的身上心牵碎,功夫儿甭叫它枉费。
  燕麥穗穗三吊儿,焜青稞再甭折了。
  你不是维人的材料儿,把阿姐再甭哄了。
  八棱的碌碡满场转,尕马儿拉出个汗来。
  日子多了心甭淡,瞅空儿把你(哈)看来。
  青稞燕麦熬酒哩,麦麸子熬成个醋哩。
  四化的大路上我走哩,人前头争一口气哩。
  双扇的石磨单扇转,磨道里淌下的白面。
  头对头儿脸对脸,辨不清阴间嘛阳间。
  如果我们不去管这些花儿表达的思想感情,仅从简单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一些关于青稞的信息,从而得到青稞生产的大致轮廓。比如“白布的凉圈要做大,恐怕是南山的雨来”,这首花儿表现的是妇女们在地里拔草的情景。“凉圈”是圆形的白布凉帽,妇女们从早到晚在地里拔草,戴着凉帽可以遮挡高原紫外线的辐射,这首花儿是妇女们在风雨中辛勤劳动的形象概括。还有如“八棱的碌碡满场转,尕马儿拉出个汗来”,这首花儿表现的是碾场的情景,碌碡是碾场用的一种生产工具,用花岗岩打制而成,用牲口拉动碌碡,以重力碾压青稞使其脱粒。在机器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碾场全靠牲口和人力,是农业生产中最辛苦的一道工序,要很早摊场,很晚收工,早晚劳作,一刻不停,这样的劳动要延续一个多月,有的地方一直延续到腊月。再如“双扇的石磨单扇转,磨道里淌下的白面”,这首花儿表现的是磨面的情景,在电力磨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高原人民一直用水磨磨面。水磨在青藏高原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从西汉开始,水磨已经出现在河湟谷地,青海土族作家鲍义志写过一篇小说,名为《最后一盘水磨》,记述的就是水磨的历史及围绕水磨发生的故事。在水磨磨面,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隔面,水磨上最初磨出来的面是麸皮面粉和在一起的,需要用面箩过滤一遍,把面粉和麸皮隔开,所以在磨坊里专门有一块地方是用作隔面的。这个工作大多数由妇女完成,她们在磨坊昏暗的光线下,不断地摇动面箩,一坐就是一天,直到青稞磨完,面粉和麸皮也就截然分开,人吃面粉,麸皮喂牲畜。这样,青稞的生产过程也就圆满了。
  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是高原人民居家过日子的重要支撑,藏族人民将青稞面磨成糌粑(炒面),其他各族人民则做成各种面食。现在,一提起青稞,人们就想起萱麻、搅团、麦索尔、焜青稞、搓鱼、甜醅等以青稞为原料的风味美食,把青稞看作是餐桌上的点缀,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看法,把青稞当作稀罕物,也就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青稞一直是高原人民最主要的食物来源。生活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及其之前的人,都是吃青稞面长大的,搅团、萱麻、搓鱼、麦索尔等只是偶尔改善生活或在年头节下才做,平常日子,则是喝巴罗,吃椽头儿(青稞面馍馍)。青海花儿里唱的“哭下的眼泪(俩)和成的面,给阿哥烙下些盘缠”,这个“盘缠”就是青稞面干粮,它是高原人出外谋生的必要维系。巴罗则是农业区各族人民的一种家常面食,这种面食做法非常独特,先将青稞面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杖擀开,形成又薄又大的面饼,另一面在铁锅里烧开水,放入萝卜、青菜、洋芋等蔬菜类食物,沸水煮软,再将青稞面饼切碎放入沸水中,滚开即食。这种半干半稀的饭叫巴罗或巴罗汤。巴罗有淀粉,有植物性食物,简单易做,又省面,所以营养比较全面,是一般人家的家常饭。青稞称作粗粮,根据检测,青稞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青稞养育了高原人民健康而又有点粗犷的体格。   青稞不仅是青藏高原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支撑,也是他们的精神酵母。青藏高原自古就有酿酒的历史,河湟地区的青稞酒更是驰名中外。据《青海通史》一书介绍,“著名的互助青稞酒酿造业起步于明代中后期,据口碑资料,约明末清初,在青海经商的山西商人延聘了家乡工匠,引进杏花村酿造工艺和配方,酿造出清澈透明,香气扑鼻的‘威远烧酒’。该地酿酒业至今盛而不衰。”除此之外,在青藏高原广大农牧区,普遍酿造酩馏酒,酩馏酒也以青稞为原料,这种土法酿造的青稞酒度数较低,适宜人群更多,比威远烧酒的历史更久,地域范围更广大。酩馏酒的酿造方法和《红高粱》里酒坊酿酒的方法颇为相似,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慕家村每年二月二举办酩馏酒文化系列活动,其场面和《红高粱》里酒坊的开坛仪式也很相似,这说明青藏高原也有根植于广大民间的对于酒文化的宗教式的崇拜。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汉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普遍喜爱喝酒,他们不仅喝酒御寒,也以喝酒为乐,甚至将喝酒作为消解人生愁苦的一种方式。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盆上那些五人一组踏歌而舞的图案,不就是先民们喝了酩馏酒之后快乐心情的生动表达吗?土族的安昭舞(俗称踏灰)和藏族的锅庄,和这一情景何其相似!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秉承了这种浪漫气质,在汉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节庆、祭祀上,酒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喝酒也很常见,他们遵守自己的喝酒礼仪,有敬酒曲,有特殊的喝酒方式,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在饮酒状态下,他们一改平日的沉默,精神高昂起来,唱花儿、唱曲子、吼秦腔,甚至大哭一场,暂时卸下负担,忘记烦恼,心胸敞亮了,胆气开阔了,把苦涩的岁月化解在氤氲的酒香里。青稞养育了高原人民直爽豪放的性格,使高原人民除了内敛隐忍甚至苟且之外,仍有高蹈奔放的一面。青稞里蕴含着青藏高原的酒神精神。
  由于生活阅历所限,我没有参与过关于青稞的劳动过程,但我对青稞有着无限的感念,因为我就是吃着青稞面长大的。在现代农业视角下,青稞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它的价值也日益被人们发现和重视。每当看到黄灿灿的青稞,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真希望青稞像莫言笔下的红高粱一样,成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精神的象征,也希望看到青稞熟了黄滿天的神奇景象。由于青藏高原长期封闭落后的原因,青稞的文化含义未能得到应有的诠释,但我丝毫不怀疑青稞与高原人民如此密切的联系,青稞作为青藏高原原生文化的特质任何时候也不会改变,它依然故我,只待来者。在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已经过去,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青稞必将伴随高原人民走过更加长久的岁月。
其他文献
一  当微寒的风掠过城市,南山上的树叶便染上了红色。于是,山城的秋意便浓了起来。秋天,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色不尽相同的景致,有的秋叶色彩缤纷,有的硕果浓淡飘香,有的秋景浩渺如幻,秋雾如梦如烟……  滟滟波光如雪。瑟瑟风穿落叶,遥树暮生烟。最难忘,巫峡两岸,红遍满山,百里行程,一山未了一山迎,胜似无声的画,賽过无言的诗。这是一幅绝妙丹青长卷,山上红黄青绿,五彩缤纷,那满山红叶如同大地上涌出的红潮,
期刊
青稞,以及与青稞有关的记忆,似乎都封存在懵懂儿童和少年不识愁滋味时期。人们居住的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来越高,离土地越来越远,整日奔波于城市的喧嚣和生活的重负下,便怀念起遥远而宁静的乡村,炊烟袅袅的村庄,甚至充满牛羊粪气息的空气,更怀念每到傍晚时分母亲那声悠长的“尕虎儿,喝汤来!”的乡音。真是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大概在城市呆久了也会患上审美疲劳,人们便挖空心思寻找着各种能够慰藉乡愁的
期刊
七月的神木,百花盛开,田禾茁壮,风光旖旎,大地尽染。宛如一个硕大的天然生态植物园,巍屹在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招之鸟语蝉鸣,蜂忙蝶舞。  应第十二届中国西部散文节暨“神木杯”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之邀,引得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作家、诗人“蜂蝶”般纷沓来。当然,我不敢自翊为“蜂蝶”,只是因了“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名份,带着一份对文学的情有独钟和怀着参加本次盛会的激动心情,踏上了神木这方神奇而绮丽的土地。 
期刊
梵高的向日葵好像开在花瓶里,就那样朦胧神秘地开了百年,美丽了百年,美丽了人们的想象;而山里丫头月儿的向日葵是鲜活活开在青稞地里的,美丽了远天远地的山嘴嘴。  月儿没多少文化,但悟性好。她唱《少年》能唱得人神迷魂乱,摹仿花儿皇后苏平像极。她的针线茶饭满庄子甩梢儿,比如,头天,有人发现她的花衫破了一个洞,第二天那里却开出了一朵红杏,灼灼耀人。爱美的女人们啧啧称道,看人家月儿这补丁打的……艳羡不已。还比
期刊
前阵子有本刊物报道了目前亚欧几个国家国民平均阅读时间的介绍情况,发现我们国家国民阅读时间和质量都比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的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历久弥新,永远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两千多年的游牧文化和一直都在延续的耕读文明,在长达两千多年相互渗透、促进、磨合中形成了我们今天兼收并蓄、包容至鉴,美美与共的独特中华文明。历史曾就有“十年寒窗苦,
期刊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北陀镇,位于潇贺古道的西侧,今昭平县的中部,中间是丘陵地带,四面环山,形状似陀螺,素有小盆地之称。位于桂江北面,故名北陀。全镇总面积为四百一十七平方公里。下辖十三个村委,总人口为3.78万。  这样的小镇在贺州有很多个。北陀镇,它不像黄姚古镇一样,山可以入画,水可以入诗。北陀的山水,给人的印象是,它不显山,不露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说北陀是藏着的,掖着的
期刊
诗意的绿春  踏上春天的汽车,绿春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一呼啸而过,公路上粉红的樱花排列齐整,在一片片树荫的衬托下似千余名新娘子羞羞答答绽放最美丽的辉煌与灿烂。连日的阴雨在我们到来之际嘎然而止,阳光穿透乌云,绿春县城宛如刚出浴的少妇晶莹剔透。  翌日清晨,县城对面的哀牢山上云遮雾绕,错落有致的哈尼山寨披上婚纱,云海包围了树林和山腰,山峰与树尖若隐若现、若即若离。霎时,太阳光拨开云层,独独照射在山洼的
期刊
深秋的一个机会,踏上老家的山路,连绵起伏的山丘到处一片枯黄,天空灰白,四周一片死气沉沉,偶尔有山雀飞过,间或留下几声哀鸣,在山頂就看到了奶奶老屋门前的那棵挺拔的老榆树,那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老榆树。儿时每到春天,上树打榆钱的情景再浮眼前,此时仿佛看到奶奶(娘娘)正迈着蹒跚的脚步,怀里抱着柴火,走在门前的小路上。  奶奶是北方农村一位极其平凡的妇女,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16岁就随父母命嫁到梁外地区生
期刊
洮河,这条河流为黄河上游支河流,很早以前旧社会落后,科技不发达,过河只有水浆、木船,在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这条河流,家住在河边的老百姓们经常在河边上玩水,从少年时期就学游泳,刚开始在水浅的地方玩水学游泳,一旦出门就能见到河,天天玩水,长期以来,越玩越会玩,学会游泳浮出水面后,慢慢地游到河水水面中间,可以水面上正常游泳了,特别是夏天,河边上的人为了方便洗澡和锻炼身体,洮河一带的人都在水上游泳,看起来
期刊
少年时不懂父爱,蓦然回首,依旧存在。  我不知道如何去用简单的、朴实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描述我对父亲的爱,天生对父亲的畏惧感,天生对父亲的懦弱感,这不是从外表所延伸的,而是真实的源自内心的不安,也许早已深深地给予了内心的枷锁。对父爱的迷茫程度超出了我的认知能力,常说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是这人世间最大的爱却懂得迟了,慢了,没有赶上车站的那最后一列班车,汽笛声久久回绕,刺破了寂静的漫漫长夜,我不能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