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目前全新的德育理念。这告诉我们,学校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和政教部门的事。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潜力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趣陶冶、灵魂塑造、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渗透;高中数学
与其它学科不同,数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因此,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数学不像其它学科一样,可以通过各样的语言、故事、视频或者多媒体等等的形式来渗透德育,它是一门客观和精准的科目。因此,怎样把数学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如,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等)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传授给学生呢?这些年来,许多的高中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着,但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所以需要教师们更加认真和专注地去探究、研究。
那么,教师该怎么做才能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渗透德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因素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师的品行、教师的精神、教师的生活及教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或多或少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那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应严格要求自我,树立好榜样形象,同时要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要求学生的德育行为相一致、相呼应,学生会因此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起到强化德育渗透效果的作用。如,为了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笔者会课前查阅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且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亲切、平和的态度,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出彩,在这一过程中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敬仰之情,且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份责任与担当,进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好的榜样以及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充分挖掘数学课本内容中的德育因子
据调查数据可以得知,数学课本中可以用来进行德育的材料有不少。所以说,作为教育工作的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细致捕捉教学中的德育点、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子。
1.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
史料激励法是应用数学史实及数学家的事迹激发、鼓励学生,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且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教学《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这一课时,笔者会先向学生介绍:公元1261年,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杨辉创作了九章算法,在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人又称杨辉三角)。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排列的是贾宪三角,它比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623-1662)——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数学家还早了四百多年。所以说,古代数学家的成就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仰和自豪的。
2.在概念教学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数学概念以及通过数学概念的相关延伸,向学生传授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让他们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量变与质变等等的辩证关系。如,教学《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的时候,笔者借助辩证关系这一知识点来讲解,让学生体验认识到: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的过程。因此,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的讲解,笔者从离心率入手,让学生观看离心率的大小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①离心率e由0逐渐接近1时,我们可以观察得出:曲线是椭圆,形状由接近圆逐渐变得扁平,这是一个量变过程;②当e=1时,它就发生了质变,是抛物线,不再是椭圆;③当e
【关键词】德育;渗透;高中数学
与其它学科不同,数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因此,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数学不像其它学科一样,可以通过各样的语言、故事、视频或者多媒体等等的形式来渗透德育,它是一门客观和精准的科目。因此,怎样把数学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如,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等)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传授给学生呢?这些年来,许多的高中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着,但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所以需要教师们更加认真和专注地去探究、研究。
那么,教师该怎么做才能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渗透德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因素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师的品行、教师的精神、教师的生活及教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或多或少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那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应严格要求自我,树立好榜样形象,同时要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要求学生的德育行为相一致、相呼应,学生会因此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起到强化德育渗透效果的作用。如,为了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笔者会课前查阅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且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亲切、平和的态度,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出彩,在这一过程中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敬仰之情,且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份责任与担当,进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好的榜样以及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充分挖掘数学课本内容中的德育因子
据调查数据可以得知,数学课本中可以用来进行德育的材料有不少。所以说,作为教育工作的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细致捕捉教学中的德育点、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子。
1.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
史料激励法是应用数学史实及数学家的事迹激发、鼓励学生,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且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教学《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这一课时,笔者会先向学生介绍:公元1261年,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杨辉创作了九章算法,在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人又称杨辉三角)。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排列的是贾宪三角,它比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623-1662)——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数学家还早了四百多年。所以说,古代数学家的成就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仰和自豪的。
2.在概念教学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数学概念以及通过数学概念的相关延伸,向学生传授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让他们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量变与质变等等的辩证关系。如,教学《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的时候,笔者借助辩证关系这一知识点来讲解,让学生体验认识到: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的过程。因此,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的讲解,笔者从离心率入手,让学生观看离心率的大小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①离心率e由0逐渐接近1时,我们可以观察得出:曲线是椭圆,形状由接近圆逐渐变得扁平,这是一个量变过程;②当e=1时,它就发生了质变,是抛物线,不再是椭圆;③当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