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采油岗位一干就是20年,梳理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100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600多种原因,并编写了50多万字的民汉对译培训教材。
他自办“红柳石油网”,将各类学习资料做成课件,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他的网站有5000多个注册用户,4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石油人前来学习交流。
他是采油工,却又是克拉玛依第三中学的普通话宣传员。他30岁时成为新疆油田的技能专家,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集团公司唯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
他,就是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班长肉孜麦麦提·巴克,让我们共同聆听他成长道路上的感人故事。
我叫肉孜麦麦提·巴克,是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班长。在采油岗位干了20年,我深爱我的工作、深爱我的岗位,那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在这里,我先想跟大家说的,是另外一个身份,克拉玛依第三中学普通话宣传员,因为这对我有着特殊意义。
我出生在南疆和田县一个偏僻的村庄,15岁时通过“民考民”,考入克拉玛依技工学校,成为和田县第一个走出农村、走进石油企业的幸运儿。这之前,坐毛驴车去几公里外的镇上赶趟巴扎,都是一次了不起的远行。这次要到2500公里外的克拉玛依去读书,一想起来心里有很多的不安和不舍,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新鲜。
三年技校毕业,当我真正走进油田后,没想到语言却成了第一块绊脚石。我从小在南疆长大,技校上的也是维语班,结果刚到单位时,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了问题。师傅跟我们新来的员工聊天,让我搬一把椅子坐下,我听不懂,一直站着不动。师傅问我在家排行老几,前面的人说他在家是老二,我想我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就顺口说了一句“老一”。经过了几次这样的事情,以后一跟别人说话,我就特别紧张。我感觉自己是一个能听见的“聋子”、会说话的“哑巴”。
师傅和同事对我特别好,他们安慰我说没事没事,让我和他们多说话、多聊天。那个时候,我想了很多办法要把汉语学好。说和听在日常生活中还好练,但写汉字,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我不懂笔画、不懂笔顺,每记一个字,就像记一幅图。如果一句话里有50个字,我就得记50幅图。我寫汉字也像在画画,像大罐的“罐”、油藏的“藏”,我不知画了多少遍才记住。
除了师傅和同事帮了很多忙,我的爱人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她也是和田人,是“民考汉”出来的,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我努力学习汉语的时候,她为了找工作,正在努力地自学英语。结果,仅用两年时间,她就顺利考过了全国英语专业六级,现在拿到了八级,成了克拉玛依市一所汉语学校的英语教师。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告诉自己:我是维吾尔族,她也是维吾尔族,我们是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她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
现在,我家已经有了两个“八级证书”。除了爱人的英语八级,我也考过了汉语八级。艰苦的学习过程,也让我渐渐认识到,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它可以方便日常交流、帮助你赢得更多的机会,语言更是文明的使者,会带你进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彩的世界。
2007年,克拉玛依第三中学聘请我当普通话宣传员,我高兴地接受了。不仅仅因为我是全市唯一的维吾尔族宣传员,更因为我深深地懂得,学好普通话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的孩子上三年级之前,我们在家里都说普通话,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能打牢汉语基础,然后再学习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所以,我的第一次讲座,给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为什么学汉语、怎么学好汉语的。那是一批内初班的孩子,90%都来自农牧民家庭,生活比较贫困,而且大多数来自我的家乡和田。他们知道我也是和田人时,现场700多名同学使劲给我鼓掌;看着我到国内外学习时拍的照片,他们既好奇又羡慕。最后,我打开特意挑选的一幅照片,那是所有和田人都熟悉的“千里葡萄长廊”。指着这幅家乡照片,我把当年鼓励自己的那句话,分享给了这群可爱的孩子:我们是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我能做到的,你们一定也能!
雄鹰能够飞翔,是因为天空宽广。而要在油田这片天空里自由飞翔,还需要一双坚实的翅膀,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技术。
虽然我在技校时学习很努力,但和师傅们比,技术差得还是很远。有一次,因为操作不当,在启动抽油机时,我被电流打晕,差点丢了性命。从那时起,我就抓紧一切机会练习技术。即使下班回到宿舍,脑子里还在模拟操作,电流怎么测,管线怎么接,流程怎么倒。上班第二年,在我们作业区举办的技能比赛中,我获得了个人和全能第一名的成绩。队长特别高兴,专门给我开了庆功会,还奖给我一条毛巾被。那条毛巾被,现在我还珍藏着,因为它记录着我因努力而改变、受到认可的难忘一刻。
新疆油田给我们各族员工提供了很多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的机会。那年,我被派到东北参加一个技师培训班。我觉得这样的机会太宝贵了,一下课就追着老师要课件,带的U盘装不下,又买了个大硬盘;去的时候我背的是一袋子馕,回来的时候背了一大袋子书。
这些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单位组织的20多次、共计1200多天的技术培训,用11年时间学了两个大专和一个本科;30岁时成为新疆油田的技能专家,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集团公司唯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更让我激动的是,2005年7月1日,在党旗下,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6年初,我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我把手里所有的资料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站,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
为了网站,我陆续投入了四五万元钱。有人说,这些钱在你家乡可以盖几间大房子了,有人上网是打游戏、交网友,有人办网站是接广告、拉赞助,你又费精力又费钱,到底为了啥吗?
现在,如果他们看到我的网站已经有了5000多个注册用户,4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看到全国各地的石油人,不论是初级工、中级工、还是高级工,不论是汉族、哈萨克族、还是维吾尔族,大家都可以尽情地学习、交流、探讨,我想他们自然会知道答案。
这些年,我获得的荣誉和证书,都整齐地摆放在书架里。但有一个特殊的荣誉,是我父亲给我的。
我的父亲特别重视对我们的教育,他经常说知识改变一切。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我才有机会考学出来,用知识改变了命运。上班后,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父母各买了一套新衣服。当我把漂亮的金丝绒裙子送给我母亲时,她不停地埋怨我,说我不懂事,说我乱花钱,说她有衣服穿,可她还是轻轻地转过脸去,把眼睛擦了一遍又一遍。
作为家里的老大,从参加工作那年开始,我就承担了几个弟弟的学费、生活费,还用了六年多时间,一步一步翻盖了老家的房子。4个弟弟都考上了大学,有两个弟弟还出国深造。2008年,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我家老三,正式地跟我说:哥哥,从现在开始,后面的两个弟弟不用你管了,以后他们所有的事,都交给我。看着弟弟和我一样,通过努力有了自己的天地,可以和我一起挑起家庭的担子,我特别感慨,我们都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人生道路。
随着几个弟弟陆续工作,我的父母不仅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走出了国门。此时此刻,我的父母正在地球的另一端、美丽的澳大利亚领略着异国风情。
去年我回家过古尔邦节,父亲对我说:“要是没有你帮助家里,弟弟们可能也上不了大学,现在你们都出去了,有了好的工作,我们很放心,我们为你们骄傲,会在家乡,虔诚地为你们祈祷。”也就在那时,我才知道,早在2002年,就在我家最后一间新房落成的那天,父亲亲手把我的名字,刻在了屋顶大梁上。
2006年初,我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我把手里所有的资料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站,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
他自办“红柳石油网”,将各类学习资料做成课件,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他的网站有5000多个注册用户,4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石油人前来学习交流。
他是采油工,却又是克拉玛依第三中学的普通话宣传员。他30岁时成为新疆油田的技能专家,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集团公司唯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
他,就是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班长肉孜麦麦提·巴克,让我们共同聆听他成长道路上的感人故事。
我叫肉孜麦麦提·巴克,是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班长。在采油岗位干了20年,我深爱我的工作、深爱我的岗位,那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在这里,我先想跟大家说的,是另外一个身份,克拉玛依第三中学普通话宣传员,因为这对我有着特殊意义。
我出生在南疆和田县一个偏僻的村庄,15岁时通过“民考民”,考入克拉玛依技工学校,成为和田县第一个走出农村、走进石油企业的幸运儿。这之前,坐毛驴车去几公里外的镇上赶趟巴扎,都是一次了不起的远行。这次要到2500公里外的克拉玛依去读书,一想起来心里有很多的不安和不舍,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新鲜。
三年技校毕业,当我真正走进油田后,没想到语言却成了第一块绊脚石。我从小在南疆长大,技校上的也是维语班,结果刚到单位时,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了问题。师傅跟我们新来的员工聊天,让我搬一把椅子坐下,我听不懂,一直站着不动。师傅问我在家排行老几,前面的人说他在家是老二,我想我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就顺口说了一句“老一”。经过了几次这样的事情,以后一跟别人说话,我就特别紧张。我感觉自己是一个能听见的“聋子”、会说话的“哑巴”。
师傅和同事对我特别好,他们安慰我说没事没事,让我和他们多说话、多聊天。那个时候,我想了很多办法要把汉语学好。说和听在日常生活中还好练,但写汉字,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我不懂笔画、不懂笔顺,每记一个字,就像记一幅图。如果一句话里有50个字,我就得记50幅图。我寫汉字也像在画画,像大罐的“罐”、油藏的“藏”,我不知画了多少遍才记住。
除了师傅和同事帮了很多忙,我的爱人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她也是和田人,是“民考汉”出来的,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我努力学习汉语的时候,她为了找工作,正在努力地自学英语。结果,仅用两年时间,她就顺利考过了全国英语专业六级,现在拿到了八级,成了克拉玛依市一所汉语学校的英语教师。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告诉自己:我是维吾尔族,她也是维吾尔族,我们是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她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
现在,我家已经有了两个“八级证书”。除了爱人的英语八级,我也考过了汉语八级。艰苦的学习过程,也让我渐渐认识到,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它可以方便日常交流、帮助你赢得更多的机会,语言更是文明的使者,会带你进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彩的世界。
2007年,克拉玛依第三中学聘请我当普通话宣传员,我高兴地接受了。不仅仅因为我是全市唯一的维吾尔族宣传员,更因为我深深地懂得,学好普通话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的孩子上三年级之前,我们在家里都说普通话,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能打牢汉语基础,然后再学习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所以,我的第一次讲座,给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为什么学汉语、怎么学好汉语的。那是一批内初班的孩子,90%都来自农牧民家庭,生活比较贫困,而且大多数来自我的家乡和田。他们知道我也是和田人时,现场700多名同学使劲给我鼓掌;看着我到国内外学习时拍的照片,他们既好奇又羡慕。最后,我打开特意挑选的一幅照片,那是所有和田人都熟悉的“千里葡萄长廊”。指着这幅家乡照片,我把当年鼓励自己的那句话,分享给了这群可爱的孩子:我们是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我能做到的,你们一定也能!
雄鹰能够飞翔,是因为天空宽广。而要在油田这片天空里自由飞翔,还需要一双坚实的翅膀,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技术。
虽然我在技校时学习很努力,但和师傅们比,技术差得还是很远。有一次,因为操作不当,在启动抽油机时,我被电流打晕,差点丢了性命。从那时起,我就抓紧一切机会练习技术。即使下班回到宿舍,脑子里还在模拟操作,电流怎么测,管线怎么接,流程怎么倒。上班第二年,在我们作业区举办的技能比赛中,我获得了个人和全能第一名的成绩。队长特别高兴,专门给我开了庆功会,还奖给我一条毛巾被。那条毛巾被,现在我还珍藏着,因为它记录着我因努力而改变、受到认可的难忘一刻。
新疆油田给我们各族员工提供了很多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的机会。那年,我被派到东北参加一个技师培训班。我觉得这样的机会太宝贵了,一下课就追着老师要课件,带的U盘装不下,又买了个大硬盘;去的时候我背的是一袋子馕,回来的时候背了一大袋子书。
这些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单位组织的20多次、共计1200多天的技术培训,用11年时间学了两个大专和一个本科;30岁时成为新疆油田的技能专家,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集团公司唯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更让我激动的是,2005年7月1日,在党旗下,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6年初,我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我把手里所有的资料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站,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
为了网站,我陆续投入了四五万元钱。有人说,这些钱在你家乡可以盖几间大房子了,有人上网是打游戏、交网友,有人办网站是接广告、拉赞助,你又费精力又费钱,到底为了啥吗?
现在,如果他们看到我的网站已经有了5000多个注册用户,4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看到全国各地的石油人,不论是初级工、中级工、还是高级工,不论是汉族、哈萨克族、还是维吾尔族,大家都可以尽情地学习、交流、探讨,我想他们自然会知道答案。
这些年,我获得的荣誉和证书,都整齐地摆放在书架里。但有一个特殊的荣誉,是我父亲给我的。
我的父亲特别重视对我们的教育,他经常说知识改变一切。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我才有机会考学出来,用知识改变了命运。上班后,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父母各买了一套新衣服。当我把漂亮的金丝绒裙子送给我母亲时,她不停地埋怨我,说我不懂事,说我乱花钱,说她有衣服穿,可她还是轻轻地转过脸去,把眼睛擦了一遍又一遍。
作为家里的老大,从参加工作那年开始,我就承担了几个弟弟的学费、生活费,还用了六年多时间,一步一步翻盖了老家的房子。4个弟弟都考上了大学,有两个弟弟还出国深造。2008年,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我家老三,正式地跟我说:哥哥,从现在开始,后面的两个弟弟不用你管了,以后他们所有的事,都交给我。看着弟弟和我一样,通过努力有了自己的天地,可以和我一起挑起家庭的担子,我特别感慨,我们都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人生道路。
随着几个弟弟陆续工作,我的父母不仅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走出了国门。此时此刻,我的父母正在地球的另一端、美丽的澳大利亚领略着异国风情。
去年我回家过古尔邦节,父亲对我说:“要是没有你帮助家里,弟弟们可能也上不了大学,现在你们都出去了,有了好的工作,我们很放心,我们为你们骄傲,会在家乡,虔诚地为你们祈祷。”也就在那时,我才知道,早在2002年,就在我家最后一间新房落成的那天,父亲亲手把我的名字,刻在了屋顶大梁上。
2006年初,我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我把手里所有的资料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站,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